APP下载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应用“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分析

2022-04-22张希苗沛沛

电子测试 2022年6期
关键词:全桥合一接线

张希,苗沛沛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连云港,222002)

1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构建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理论未能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现象,通过先设定目标和任务,学生先做,再学,再教,构建成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框架,使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有机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在新的教学模式下,通过先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先实践后理论,先直观后抽象,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电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总任务和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以构建测试电路的基本技能;了解传感器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传感器的应用技术和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职业规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对学生进行职业意识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先开始做任务为教学起点,通过先做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人对事物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自主学习寻找答案,坚持“做中学、学中教、教中做”,进而形成“做学教合一”的教学模式,使传感器技术基本理论的学习、应用技能的训练与实际生活生产相结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2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的实施

2.1 明确学习目标,做好预习环节

上课前,教师利用学习平台让学生明确本次课的学习目标和需要完成的任务。学生明确目标和任务后,通过课本和网络进行前期学习内容的知识收集,充分做好预习工作,为上课时的“做”环节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每个学生在教学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小测验,让教师课前充分掌握学生的特点和预习情况,为分组提供依据。

2.2 根据学生特点,做好分组工作

通过课前预习环节和反馈,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组建完成后,教师通过项目引入环节,引导各小组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各小组根据课前的预习,每个人将预习的知识进行汇总并总结,按照之前已知的任务进行动手操作,实现先“做”这一环节。操作过程中,各小组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遇到问题集体讨论,各抒己见,攻克难题,实现“学”这一环节。对无法攻克的难点进行详细记录。通过小组合作,实现“做学合一”,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自觉参与学习,共同探索真知,小组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初步完成既定学习目标。

2.3 根据小组特点,做好师生互动

各小组根据之前的“做学合一”过程,将小组对于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在班级进行展示,形成小组间交流。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分小组进行讲解和答疑,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教”这一环节,完成了“做学教合一”。对各小组遇到的问题进行精准答疑,让学生少走弯路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教师要时刻关注各小组的学习动态,详细掌握各小组“做与学”的过程,当小组遇到小问题时及时给予帮助,引导小组攻克小难关,继续前进,这一过程能够增强师生互动,大大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继续攻克各大难关的信心,使自身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4 按照小组分配,进行评价总结

教师在各小组完成任务时的讨论和合作中,要引导每一位成员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前面“做学”过程中,主动将之前预习的信息资源与其他组员分享,各小组对所有得到资源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教师在各小组的“做学”环节中,做好点评工作,真正意义上实现“做学教合一”。最终实现知识目标、技能目标以及情感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预期教学效果。

2.5 根据学习效果,分层布置作业

教师根据各小组在“做学”过程中反映出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分小组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这样可以对各小组掌握知识点的薄弱环节进行精准定位,通过课后有针对性的作业实现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和加强。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可以有效地避免胡子眉毛一把抓。课后作业因小组而异,体现层次性和针对性,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对于本次课的知识点都有所获。

3 “做学教合一”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发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首先复习前面学习的“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概述”以及“应变片单臂电桥性能实验”,其次布置学生预习本次课关于“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最后在网上完成课前预习考核。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3.1 学生先“做”

在“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任务中,首先是根据课前教师布置的任务及自己预习的情况,动手做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托盘安装到传感器上,如图1所示。

图1 传感器托盘安装示意图

(2)实验模板中的差动放大器调零:按图2示意接线,将主机箱上的电压表量程切换开关切换到2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放大器的增益电位器RW3合适位置(先顺时针轻轻转到底,再逆时针回转1圈)后,再调节实验模板放大器的调零电位器RW4,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图2 差动放大器调零接线示意图

(3)关闭主机箱电源,按图3(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接线示意图)示意接线,将±2V~±10V可调电源调节到±4V档。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调节实验模板上的桥路平衡电位器RW4,使主机箱电压表显示为零。

(4)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档测量)。

(5)拿去托盘上的所有砝码,调节电位器RW1(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V。

(6)重复3、4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纲g,将砝码依次放在托盘上称重;放上笔、钥匙之类的小东西称一下重量。实验完毕,关闭电源。

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操作面板上进行接线盒操作,然后对其进行任务分析,总结出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应用,充分体现了“做学教合一”中的“做”。

3.2 学生再“学”

小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按照实验步骤有序进行,当遇到某个步骤有困难时,小组通过检索法、枚举法、讨论法等等,查找实验相关知识点,然后继续后面的步骤完成实验,为了做好该实训任务,解决“先做”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小组成员能够主动学习差动放大器调零、应变片全桥性能实验接线和测试。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做学教合一”中的“学”。

3.3 教师最后“教”

各小组按步骤完成课堂实验后,小组派代表上台讲解小组完成实验的情况和产生的问题。教师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再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和实验台将本次“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的基本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将各小组在实验中接线、调试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都罗列出来,逐个解答,通过教师的“教”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系统地掌握该项目的知识。在这一环节,体现了“做学教合一”中的“教”。

“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基本原理如下:常用的称重传感器就是应用了箔式应变片及其全桥测量电路。数字电子秤实验原理如图4。本实验只做放大器输出Vo实验,通过对电路的标定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电子秤。

图4 数字电子称原理框图

猜你喜欢

全桥合一接线
不同接线组别下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二次接线方法
教学做合一
一起非常规接线导致的主变压器间隙保护误动分析
宽范围输入输出离子电推进屏栅电源的设计
人剑合一
细谈DAM 10 kW中波发射机的RF功放模块
开封“22证合一”开全国先河
智能电能表正确接线时显示“-I_uI_w”的原因探析
22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及探讨
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