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修改阶段例文支架的搭建与运用

2022-04-22李伟

中学语文 2022年11期
关键词:茧房程序性同类

■李伟

“支架”源自建筑术语,“学习支架”指在教学活动中为学习者完成无法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所提供的辅助性支持。近年来,我们看到“学习支架”尤其是“例文支架”在学生作文习得和认知过程中运用广泛,在促进学生多维度思考、帮助学生展开写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然而,在写作修改指导阶段,教师对“例文支架”的运用更多地停留在优秀习作的展示上,缺乏对“例文支架”的有效创设及程序化转化。

下面,结合写作修改教学实践,就写作修改指导阶段“例文支架”的搭建与运用,谈几点策略,供老师们参考。

一、明确功能,紧扣教学目标选取“例文”

“例文”,又称“样文”,是指在写作教学中被用来作为样例的文章、语篇或者片段。“例文”可以是“范文”,但不等同于“范文”。虽然,“例文”与“范文”均具有写作教学的价值,但从功用上看,“范文”多被用作示范模仿,功用更趋单一。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文章文质兼美,但不符合某一“教学目标”,即不具备“教学价值”,教师为展示而展示,这样的“例文支架”教学意义有限。

一篇文章能不能成为“例文”,取决于其是否包含写作教学的关键元素、核心知识、技法和语篇特征等,即是否具备“教学价值”。

我们来看一道作文题(2020 年高考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材料由四句话组成,句间关系显示出严密的层次性和逻辑性。写作时,围绕个体与同类信息之间的关系来思考立意都是切题的。对教师来说,可能在每一次的作文评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止一处,但课堂要有所聚焦。从本次学生习作批改的反馈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同类信息”,围绕合理立意方向相对清晰地展开论述。但是,普遍性出现说理片面化、绝对化的问题,对如何运用发展和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地进行辩证分析还需要操作层面的指导。综合写作材料的特点与上述学情,教师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放在引导学生辩证分析上,结合写作实践,在写作训练、修改、领悟的基础上,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在否肯之间寻找说理的依据,进而提升思维品质。

在写作修改指导阶段,教师选取了2篇例文,其中,例文1 以写作框架的形式呈现,例文2 以片段作文的形式呈现。

例文1:

《破“信息茧房”,成包容格局》写作框架

佚名

第1 自然段:智能互联网时代,人们被更加紧密的信息所环绕、塑造。我们应冲破“信息茧房”,去欣赏、接受不同的事物。(提出观点)

第2 自然段:“信息茧房”的概念:人们成日接受自己喜爱事物的信息,犹如被茧包裹的蚕蛹,被万千所认同的信息环绕,蜷缩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之中,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界定概念)

第3 自然段:互联网时代,人们陷入“信息茧房”,使自我处于舒适的温室之中,难以自拔。(指出弊端)

第4 自然段:如此现象的盛行之下,带来的影响不可估量。(具体危害)

第5 自然段:影响一:人们仅能看到事物面目的万分之一。

第6 自然段:影响二:被信息牵引,逐渐丧失思考能力。

第7自然段:影响三:无法接纳你认同之外的观点,塑造了一个偏执、极端的自己。

第8 自然段:冲破“信息茧房”的包裹,于时代的洪流中找到自我,成包容之大格局。(解决之道)

例文2:

有别于原始的互联网络仅充当信息交互的平台,大数据时代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私人化、个性化的服务和更舒适的互联网体验。算法的日益精进叠加上用户本能的对信息的选择性摄取,数据对人的塑造作用更为突显。每一次浏览牵动着背后的海量信息库,也许能决定日后在网络上的所见所闻。同类信息的积累营造了一个安逸舒适的环境,满足了我们寻求放松的需求。在这独属自己的一隅天地,我们常卸下思想的戒备,全身心投入其中。

长此以往,安全区范围内的信息仍快速流动,却不再有新鲜的源头活水注入其中。不知何时,同类信息已给其受众筑起厚实的“信息壁垒”,传播学赋予其一个形象的名字——“信息茧房”效应。看似精明的算法虽满足了人类“趋利避害”、攫取喜爱信息的需要,却在无形中将我们推入了逼仄的信息窘境。就像被困在茧里的蚕,我们曾表达过的喜爱,一次不经意的点赞,就像自己吐出的丝,无形中收缩束缚,将自身困在现有的信息环境里。无限压缩的信息空间将我们囿于“所爱”,难免视野狭隘,目光短浅,思想空白。

选取的两篇“例文”均为学生习作,包含“辩证分析”这一写作专题教学的关键元素与核心知识,具备成为“例文支架”的基本条件。

此外,“例文”可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也可以是具有典型性的片段、段落、语段,甚至是本节课例中出现的写作框架。教师在选用“例文”时,往往习惯完整地呈现例文、全面地剖析例文,这对写作教学是没有必要的。

二、创设情境,依托“例文”搭建学习支架

本节课上,教师首先在展示例文1 的基础上和学生共同讨论、生成《“辩证分析”写作评价量表》,将写作情境、学情与本堂课的教学任务融合。

“辩证分析”写作评价量表

学生参照写作评价量表,对例文1 展开评价后,汇总得出例文1 的主要问题:只看到“同类信息对个体的影响”之弊的一面,不能一分为二看问题,缺乏辩证思维,论述相对片面、绝对。

接着,在展示例文2 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利与弊两个方面分析同类信息对个体的影响。学生多维列举,经课堂交流、讨论、汇总后,得出如下内容:

由此,教师结合例文1 与“辩证分析”写作评价量表搭建出第1 个例文支架,这一支架致力于帮助学生完成自我反思,从功能角度看,属于学习支架中的元认知支架;结合例文2 与“同类信息对个体的影响”思维导图搭建出第2 个例文支架,这一支架致力于指示写作修改的路径,从功能角度看,属于学习支架中的策略支架。以上2 个例文支架为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纠正问题提供了较有力的学习支持。并且,学生分析、记录、分享自己写作思维历程的过程,不仅是个体思维的“外化”过程,且利于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推进全体学生修改阶段的思维深化。

对教学双方而言,绝大多数情况下写作教学的修改过程仍然处于难以外化学习的“黑箱”状态的重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抓手,搭建例文支架可以将空泛的教学总目标细化,分解为作文修改过程中为某一特定结构元素设置的小目标,这对学生的作文修改产生更为积极的效果。

三、借助支架,完成写作知识的转化

写作知识分为关于“是什么”的陈述性知识和关于“怎么做”的程序性知识,以程序性知识为主。

本课例中,教师借助例文支架,分两次完成了“辩证分析”专题写作知识的转化。

饭后立即饮茶,会冲淡胃液,影响食物消化。同时,茶中的单宁酸能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成不易消化的凝固物质,给胃增加负担,并影响蛋白质的吸收。

借助例文支架1,明确对“辩证分析”概念知识的理解。在以下概念性问题上达成一致:用辩证(一分为二)的观点来分析问题,既要看到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排斥,也要看到双方的联系和统一。就该作文材料而言,既要看到“同类信息”的弊端,也要看到“同类信息”有利的一面;同时,“同类信息”的利弊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指示人们用正确态度对待“同类信息”。

借助例文支架2,归纳得出“辩证分析”的追问路径,完成第2 次知识的转化。具体如下:

A 面一定好/正确/有利吗?

B 面一定不好/错误/不利吗?

A 面中有没有不好/不正确/不利的方面?

B 面中有没有好/正确/利的方面?

A 面和B 面在怎样的条件下可能发生转化?

具体到该作文题中,我们可以思考:

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作用一定是有利的吗?同类信息对人的塑造作用有没有不利的一面?

有利的一面中会不会隐藏着需要我们警惕的因素?

不利的一面中有没有积极的因素?

利与不利在怎样的条件下能够实现相互转化?

以上概念性写作知识帮助学生厘清“辩证分析”相关知识,深化对作文中出现问题的认识,程序性知识指示具体修改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写作技能不仅仅是书面语言表达这一外在的行为,更是心理活动、言语信息加工等内在行为。虽然,陈述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但写作技能的提升最终依靠的是不能通过语言传授,而要依赖练习和实践习得的程序性知识。写作知识的程序化转化,意味着要构建流程和步骤,借助例文支架,将例文支架转化为可以照着做的程序性知识或者借助例文支架引导学生去发现总结操作层面的路径,帮助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体验,从而支持学习过程的展开。

搭建学习支架的前提是对学情的把握,写作指导尤其是修改阶段的指导,由于要素的复杂和学情的差别,在指导上很难有固定不变的流程和模式,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支架,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保障写作教学的顺利进行。此外,写作是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也应该是针对不同个体的个性化的指导。集体授课的课堂教学模式难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个体,只能从大多数学生出发,提出具体的、可供实践的流程和步骤,追求教学效果最大化。

猜你喜欢

茧房程序性同类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为什么我们不会忘记怎样骑自行车?
七种吃同类的动物
同类(共4则)
多思多想收获多
关于程序性辩护
程序性辩护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