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山安全现状和措施探讨
2022-04-22肥城乾山矿业有限公司陈丙建
肥城乾山矿业有限公司 陈丙建
矿山行业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随着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加和开采规模的扩大,社会各界纷纷将注意力转向开采安全。为了提高矿业劳动生产率,保障矿工劳动安全,中国山安部门开展了深入的工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山体灾害研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矿山企业根据研究内容,开发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系统,在矿山安全生产环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在安全生产方面仍存一些问题。安全是矿业的重要基础,是矿山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如果煤矿企业在安全事故中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那么利润就会下降,同时也会造成了人员伤亡,严重影响了矿山企业的形象。因此,提高矿山安全水平是矿山企业长远发展和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一、当前矿山安全生产形式
相关研究表明,从2004年到2014年的10年间,中国矿业工人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这意味着中国大型矿业公司在安全生产领域开发的系统使矿业不良行为的有效控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许多国家,矿山生产率与防范生产风险的能力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目前,我国许多小型矿业企业的生产率都很低,采矿设备不完善,矿工的职业化程度不高,此外,由于缺乏职业化,小型矿业企业无法保证安全生产[1]。
二、矿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矿山地质情况恶劣,灾害类型多
国内地质条件复杂,许多矿区土壤成分稀少,如果不采取防护措施,很容易发生严重的山体事故,国内许多中小型矿山企业经营条件差矿区极易遭受自然灾害。我国煤矿安全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第一,我国矿区岩石不稳定,矿区褶皱错动,煤层不发达,开采过程中易发生坍塌。第二,矿区瓦斯含量高,分布不均,遇明火极易发生爆炸。第三,采矿活动受生产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生产区域有大量石灰石和地层水,如果相关技术人员在项目开始前不避免这种风险因素,可能会因为积水而导致生产事故[2]。
表1 各年份百万吨死亡率
(二)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在采矿作业中,一些员工为了节省时间,在采矿作业中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忽视了对现代仪器的使用,此外,一些管理者忽视安全规定,导致各种规章制度得不到执行,在日常操作中成了纸上谈兵。这带来了两个危险:一方面,运营期间现场风险系数增加,另一方面,无法优化规则。此外,管理人员对安全重要性的概念缺乏认识,导致现场工作人员对安全措施重视不够,在后续采矿作业中埋在安全隐患。有很多要求高生产率的采矿企业,少数专业采矿工人通常居住在矿山附近,缺乏采矿方面的培训和经验,受教育程度低,缺乏采矿安全知识,即使企业建立了安全生产制度,有些矿工也不会认真执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没有接受系统的培训。如果他们缺乏专业技能,职业生涯就会受到威胁。
(三)矿山企业管理较薄弱
中国矿业一直存在“重管理”现象。企业管理层制定了补充生产管理制度,确保矿石生产质量达到规定标准。与此同时,许多矿业企业没有意识到采矿安全的重要性,矿业环境保护和安全方面,要提高矿业企业的生产率,归根结底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认真、严格地做好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从安全管理入手,切实提高个体安全管理水平,最终提高矿山企业整体安全意识,促进矿山企业可持续发展[2]。
(四)机械设备与材料
煤矿安全事故的原因还与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爆炸物的处置有关,在某些情况下,工作依赖大型移动机械和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由于人员问题引发事故将影响员工造成严重伤亡。同时,机械设备在现场工作时,其综合性能显著下降,风险系数不断提高。如果材料质量出现问题,则无法保证采矿质量,可能会危及人员的生命安全。
(五)国家相关法律、法规问题
虽然我国的矿山安全立法已经发展了10几年,但是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依然没有形成,法律的系统性有待提高。有些法律中的条款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的矿山安全的发展需求,特别是那些矿山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要进一步的修订。虽然我国的采矿业整体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落实到实处,有些企业发展是比较慢的,无法对它们进行很好的监督管理。
三、我国矿山开采的安全现状及常见事故类型
近年来,我国采矿技术得到了快速,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矿山企业的关注。然而,此类事件仍在继续发生,不仅威胁到人员安全,还威胁矿山的生产经营。相关数据显示,仅2019年一年,全国矿山事故死亡总人数已超过170人。与之前相比,这些数据显示出下降趋势,但仍凸显出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性。
(一)滑坡
在开采中,滑坡事故频繁发生,事故发生后,人员被埋,使救援工作变得困难,围岩破裂是滑坡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滑坡事故可分为三个阶段:不稳定因素积累、重力崩塌和恢复平衡。滑坡事故的第一阶段不仅是失稳因素的积累阶段,也是事故预防的关键时期。因此,在预防此类事故时,从这一时期起采取手段,确保岩石的稳定性,降低滑坡事故的概率,确保露天矿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3]。
(二)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矿区将面临两种危险:一方面,由于正常开采的失败,企业利润将下降。另一方面,现场工作人员有生命面临受到威胁,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引起火灾的原因有两个:火源调节不当和矿石自燃。矿石氧化是自然发生的,因为矿井中许多易燃矿石具有很强的吸氧能力,当吸收的热量聚集在一起,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起火灾。如果现场工作人员忽视安全问题,对火源管理不当也会导致火灾,这可能会给矿山企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三)爆炸事故
操作过程中经常需要爆破。因此,爆炸事件比其他事件多。爆炸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三个原因:材料管理不当、静电处理不当和操作不当。爆炸是极其有害的,因发生在瞬间导致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此外,还将形成多个连锁反应,如影响周围建筑物、工作人员无法快速逃生、严重影响矿山形象等。
(四)坍塌
在日常生产中,某些建筑物可能会受到内部和外部原因的影响,导致倒塌。大楼里的工作人员被埋,很难及时离开现场。坍塌的内因主要是建筑设计不合理、现场数据估算不准确和支护结构质量差,外因是地质变化和爆破。无论如何,无论以何种方式造成的坍塌都严重影响了矿井的正常运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4]。
四、加强矿山安全管理的措施
目前,我国矿山安全形势需要建立健全安全体系,考虑到现有条件的局限性,要注重安全监督管理,努力避免事故的发生。
(一)严格监督,持证上岗
确保矿山企业安全的关键在于组织企业内部的安全培训,为了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在生产实践中贯彻落实,在招聘安全人员时要求具有较高的操作水平,矿山企业应对其安全管理能力进行评估,并优先考虑持有安全管理培训证书的人员。但矿山企业应定期培训矿工,以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这种长期的安全培训,矿工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生产技能,为矿山企业打好坚实的生产基础,安全部门除了要保障基层职工的安全,还应提高企业管理层的安全生产意识,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培训管理者和安全人员,增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感,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进而维护矿工的人身安全,消除过去“重开采、轻安全”的错误观念。我国矿山分布广泛、规模多样。在安装和生产中都存在许多安全问题。事实上,一些不合格的矿业企业是非法经营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情况发生在小型采矿企业,因为他们没有采矿许可证和安全许可证,可能会对采矿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采矿许可证审查工作,并进行定期检查,相信问题会及时得到解决,确保不会发生事故[5]。
(二)强化对环境的勘察
矿山采煤沉陷区引发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采煤引发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通过收集资料,开展治理区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在查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现状的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区分类,分区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范围和危害程度。对分区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勘查,查明分区内各类地质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发育情况等,并根据勘查结果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在影响矿产开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环境因素,因此地质勘探非常重要,如果这项工作不起作用,很容易干扰采矿模式的判断。如果出现问题,将为未来的开采留下潜在的安全隐患。在调查期间,这些检查必须全面彻底,以找出可能影响采矿的因素。在考虑矿山勘探的前提下研究环境,尽量避免因盲目开采造成的安全问题。
(三)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
仅在矿山企业内部建立安全体系并不能保证采矿业的安全,必须依靠法律法规,从根本上加以规范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管理各个生产中的无监管生产。我们建立了科学、合理、可行的山区安全体系,目的是为了防止矿山事故的发生,最终确保矿山的安全。目前,在矿山企业,由于工人的文化程度较低,企业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对员工的权益保护不够。国家应当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建设和规范。安全体系的实施要求管理机构和企业对员工进行多元化的培训,例如,通过定期的安全意识提升和培训,积极研究安全问题,使员工具备一定的预测和应对技能,对于相关职位,必须选择经验丰富人员,对重点或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岗位。就我国目前的采矿业现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安全生产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在法规中明确采矿的各个生产环节,保证有法可依。政府的监管力度要加强,在审批矿企的过程中,对企业资质进行严格的筛选,保证生产条件满足法律法规的规定。矿山工程在开采的过程中对各个环节需要明确其监管人员,这是保证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各部门在工作实施的过程中还要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的工作内容。同时,作为工作人员还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管理部门监管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对于职责的分配也要合理。
(四)采用新设备
中小企业的安全问题在于缺乏投资资金和采矿设备,因此对于企业来说,除了增加财务成本外,还需要使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于研究部门来说,开发更好的设备改进先进技术非常重要。例如,电缆生产中的通信技术主要用于矿山。这项技术使矿井中的所有工作场所都连接在一起,以保持矿井下方区域之间的不间断通信。微震监测方法主要用于矿山安全,该方法主要是观察微震期间围岩的变化,然后进行判断,以确定生产对岩石的影响,由于其在远程、三维和动态测量领域的突出优势,数据通过矿山动态全天候观测进行分析和处理,例如,可以通过分析岩石大小和性质的变化来稳定岩石。地质预测手段主要是通过预测异常情况,为施工提供合理的战略支持。该工具指出了不受欢迎的地质现象的大小、位置和性质,进一步推断了矿山工程的类型,预警了违规行为,帮助建筑商分析使用哪种操作模式。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建立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视频反映矿井的安全状况,如采矿和工人的工作条件,如果发现操作不正确,将提醒并管理操作。
(五)对矿山事故进行深入调查和严格处理
在矿山企业中,责任人的行为影响着矿业企业的声誉和后续的生产。因此,企业责任人必须深入调查事故原因,不忽视任何可疑因素,将事故责任追查到底。最重要的是,有关人员必须通过各种渠道查明事件的原因。第二,事故责任人可能会受到起诉和惩罚。为确保安全生产措施的实际落实,已确定并采取安全措施。最后,为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防止矿山发生类似事件,应积极开展员工培训,作为职业安全领域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通过对我国矿山安全现状的研究,认为要使矿山规定生产,必须高度重视安全问题。矿山企业必须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安全防护体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国家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建设的监督,以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还应建立适当的保护制度。由于条件有限,采矿困难,无法确保成功的管理和安全生产是目前采矿企业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通过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实现矿山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