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防用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2-04-22付晓庆苏琦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2年3期
关键词:感染率抗菌手术室

付晓庆,苏琦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联合路院区手术室,辽宁 大连 116011)

抗菌药物一般是指能够杀菌或者抑菌的药物,其来源广泛,包括由培养某些微生物所得到的某些产物,或者通过使用化学半合成法或化学全合成法所合成的一些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物质,如各种抗生素、磺胺类药物等。在一定浓度下,抗菌药物能够抑制和杀灭病原体[1]。术后感染是术后常见并发症,抗菌药物的使用可以使术后感染得到预防和治疗,从而可以有效控制手术后的感染情况,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2]。因此,预防用抗菌药物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选取2019 年5 月—2021 年5 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13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术前采用抗菌药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手术室的预防用药标准,对比该标准实施前后出现的感染率以及药物应用的合格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5 例未实施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作为实施前组,2020 年6 月—2021 年5 月收治的手术治疗患者65 例实施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作为实施后组。该次研究内容已上交医院伦理委员会,且已被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医生判断,符合手术的相关诊断标准[3];②能配合完成该研究;③年龄16~70 岁。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患者;②临床资料不完善者。实施前组男性患者45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龄下限17 岁,上限56 岁,平均年龄(35.24±1.03)岁。实施后组男性患者44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龄下限17 岁,上限55 岁,平均年龄(35.23±1.02)岁。开展研究前,医务人员通过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研究内容、手术内容、预后等,最终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都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的具体内容如下:①设计标准化的用药流程:通过将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基本原则、卫生部用药基本原则以及护士用药基本原则进行结合,设计出符合该院实际情况的标准化抗菌药应用流程,例如诊疗区护士、送服中心护士、手术室护士需要做好对接工作;手术室护士应严格、细心的执行临床医嘱,并在计算机上核查后,进行确认。在手术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3 种情况,包括皮肤切开前30 min、手术时间>3 h、手术出血量>1 500 mL。其中在执行标准化抗菌药应用流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进行药物皮试后,皮试的结果并不明确;医生开具的医嘱不明确,如医嘱内容有歧义、内容模糊不清等,或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医嘱;手术期间,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不足,或者所准备的抗菌药物的种类、国药准字、规格、剂型不正确等。解决上述的问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措施:在开展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和临床主治医师的沟通交流,避免出现因听错医嘱、语言歧义等导致的用药错误;与病房护士进行抗菌药物的反复核查,核实药物种类、药物剂量等;通过电话与药房联系,核实药物信息,避免出现药物信息错误的情况,如药物剂量、剂型、种类错误等;将医嘱输入计算机,在反复核对后执行;参考其他医院的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并设计出符合该院的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图[4]。②实施流程:设计好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图后,对手术室护士讲解其目的,使护士明白在手术过程中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因用药失误导致患者出现系列不良反应,同时,日常工作中,应注重进行护士的教育与培训工作,促使其自觉严格谨慎的执行抗菌药物标准化流程,在此期间护士应积极将上述流程在临床中予以实践,并积极记录自己的疑惑、遇到的问题,然后与药师、医生等进行沟通交流,提出解决和优化措施,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工作[5]。

1.3 观察指标

比较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实施前与实施后的感染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合格情况。

1.4 统计方法

试验所需数据需要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经检验后,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差异检验运用t 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式为(n)和(%),差异检验运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感染率比较

实施前组术后发生感染例数为10 例,感染率为15.38%;实施后组术后发生感染例数为2 例,感染率为4.62%;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8,P=0.041)。

2.2 两组药物应用合格率比较

实施后组皮肤切开前30 min、手术时间>3 h、手术出血量>1 500 mL 药物应用合格率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药物应用合格率比较[n(%)]

3 讨论

3.1 手术治疗及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理机制分析

手术治疗是指应用外科手术对一些受损伤的器官或对某些存在形态缺陷的器官进行切除、修补或替换,其可以减轻或使某些遗传病的症状得到好转,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手术治疗后一般患者的身体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术后的感染。为了更好地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术前预防用抗菌药物至关重要[6]。抗菌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药理机制主要为:①作用于细菌细胞壁,干扰其合成;②促使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变大,致使细菌内物质流出或细菌外物质流入其中;③使得细菌内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④使得核酸的代谢功能、RNA 多聚酶的功能表达受到抑制,mRNA 的合成过程受到阻滞,细菌增殖速度减缓[7]。此外,术后辅以手术室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切口的感染,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等。

3.2 术后感染率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后组感染率为4.62%,低于实施前组的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贞彩等[8]学者研究中发现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为0.94%,对照组感染发生率为2.94%,研究组更低(P<0.05)。说明预防用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可以减少手术后的感染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分析原因为采用预防用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的实施,在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均与药师进行了沟通交流,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护士的工作态度更加谨慎负责,使得术后的感染率降低。

3.3 药物应用合格率

实施后组皮肤切开前30 min、手术时间>3 h、手术出血量>1 500 mL 药物应用合格率高于实施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学颖等[9]学者对皮肤切开前30 min、手术时间>3 h、手术出血量>1 500 mL 药物应用合格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后相较于实施前较高(P<0.05),提示预防用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提高药物合格率,考虑主要有以下原因:①预防用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强化护理人员用药知识培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用药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抗菌药物的化学成分等知识,对于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增强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对于护理工作的谨慎态度,规避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②增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患者准备好进行手术时,护理人员需要反复核查患者的病历单,以确认抗菌药物的使用信息。若临时医嘱打印出现问题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相应的负责人员进行沟通,确认药物种类、剂量、剂型是否正确。手术室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实施后,能够强化医护人员的交流沟通,使其在工作中的沟通与协作更加顺畅[10]。③明确了工作流程:手术前,由于需要较多的准备工作,工作流程不是很完善,因此,对于临时医嘱的执行过程中很容易遗忘抗菌药物,从而影响手术效果[11]。因此,在实施预防用抗菌药物标准化应用流程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将抗菌药物添加到主要工作程序中,再进行与医生的手术配合以及麻醉工作,促进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12]。

综上所述,抗菌药物流程的实施可以提高合理用药的合格率,降低感染率。但本研究中并未对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手术前的具体使用时间、剂量进行讨论,在未来会重点关注这方面的研究,从而减少临床术后感染的发生。

猜你喜欢

感染率抗菌手术室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和静县牧区土尔扈特牧羊犬犬瘟热感染情况调查研究
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