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提高中职思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22-04-22张慧仪
张慧仪
摘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的私欲也不断膨胀,追求功利化的短期行为逐渐暴露出来,而这也为中职思政教育带来了挑战。中职思政课要改变以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知识,轻实践环节”的现状,通过构建高效的中职思政课堂,让思政观念真正地浸透学生的身心,这样才能落实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中职教学目标。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政教学;有效途径
思政课程是中职学校十分重要的课程,尤其是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学生的思想困惑非常多,因此更是要发挥出思政科的育人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工业技术人才提供保障。但是当前中职学校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基于此,中职学校思政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这样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一、中职学校思政教学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存在教学难、教学内容抽象的情况。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讲述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十分枯燥,学生没有学习兴趣。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主体地位得不到突显,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很少,导致学生对思政课程缺乏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没有根据时代的发展趋势创新教学方式。中职生的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没有办法做到针对性教学,以至于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还有一部分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强,教学水平低下。针对这些教学现状,中职学校必须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改变当前的教学情况。
二、提高中职思政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结合中职生特点改革教学内容
现下在中职思政课堂中,主要是应用全国职校政治课试行教材,教材内容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但是却缺少一定的特异性和针对性,容易出现教材内容与学校实际不符的问题。如教材内容偏难、偏深,脱离学生及社会实际,可读性差,与学生的知识接受状态并不吻合,无法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针对现行教材的滞后性弊端,在今后的中职思政教学中,若是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学内容作出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如教师要认识到“教材不过是个例子”,高效的中职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必须要具有实用性,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应结合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和高素质技术人才这一中职教育目标,从中职学生的实际特点出发,对教学内容作出创新,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此,教师可将学生未来职业就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热点问题,作为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为学生编制系列专题的思政教育内容,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感性材料,可以在每个专题后,引入一些实例和数据,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提升学生对思政内容的认识。如可以在中职思政教育中,增设与职业规划方面有关的教育内容,以此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促使学生能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样的教学内容增设,为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发展培养提供保障。还可以针对学生的专业特性,增添特色的思政教育内容,如在对财会专业学生的思政教学中,就可以立足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特性,在思政课堂中为学生增添一些有关财会法律、社会职业政策、廉政情节等方面的思政内容,头一次促使学生在职业中能够恪尽职守,避免职业犯罪的问题发生。
(二)改变教学观念,加强师生有效沟通
时代在不断更新,所以中职思政教学也面临很多不同的挑战和问题。当前,中职生存在价值观出现偏差、社交恐惧症等问题,所以,在教学之前,思政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这样才能进行针对性教学。面对新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走近学生,和学生交朋友,用自己的经验为学生答疑解惑,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在与学生沟通的时候,教师也可以采用线上交流的方式,避免学生产生尴尬情绪。在与学生紧密交流和沟通的过程中,教师能全方位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动态,明确教学方向,调整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的现状,第一时间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同时添加符合学生学习的思政内容,让学生可以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更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课外实践性教学
思政教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多数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而过往的中职思政教育,又一直处于一种半封闭、半行政化的状态,教育理论与社会实践相分离,这更是对学生的思政认识造成了影响,不利于中职思政高效课堂的构建。基于此,在今后的中职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课内知识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引领学生对社会观察分析,促使学生对思政原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得到感悟升华。
如可以组织开展国内外重大事件时事报告会、专题讨论会等活动,以此引领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国情和世情的认识,促使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到附近的企业单位、行政机关进行参观调查,并请企业家、人大代表、模范人物来校召开演讲活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了解社会,感受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在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对政治的敏锐性,促使学生的政治实践能力得到提高。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敬老院服务、植树活动、环境保护活动、社会经济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践行思政理念,内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总之,在构建中职思政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树立“小课堂,大社会”的教学理念,将思政概念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以使学生所学的思政道德知识得到内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职思政教学是一项漫长且复杂的任务,教师需要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教学探索,体现学生在思政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被动化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性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职业价值观。同时,思政教学内容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之内、教材之中,还可以与生活和实践相结合,这样才能达到思政教育的现实目的。
参考文献:
[1]潘云亭.浅析中职思政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知识文库,2020(5).
[2]周希.构建中职思想政治课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0(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