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养成实践

2022-04-22李雪菲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家庭作业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李雪菲

开展体育活动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分析昆明市盘龙区金康园小学的探索与实践为基础,对小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养成路径进行小结,以供交流互鉴。

一、明确目标,创设条件

1.全力保障体育课时开齐开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长期以来,金康园小学不仅按国家课程的要求开齐开足体育课时(一二年级每周4节、三~六年級每周3节),而且还在近年的课程设置改革中,在不增加学生每天在校时间的情况下,将每节40分钟的课时调整为35分钟,每天多出一节课,从而留出课时空间,为切实增加体育课时提供了时间保障。

2.有效保证专职体育教师的配备

对于基层学校来说,体育教师的编制和体育课时的开课情况是体育工作得以保障的重要基础。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课时占总课时的10.7%,排在语文、数学之后列第三位。因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总量也应排在第三位。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小学每6个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

首先,金康园小学严格按要求配齐体育教师,2019年学校有46个教学班、配备了8名专职体育教师,同时着力抓好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不仅拓宽招聘体育教师的途径,由单一的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招聘到优秀免费师范生的考核,注重年龄梯次、专业构成,并做好教学骨干的培养及教学专业的传帮带。

3.创新引进兼职体育教师的参与

按照2016年《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鼓励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体育特长的志愿人员兼任体育教师”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依托学校被评为国家体育俱乐部学校的平台,自2015年3月学校采取严格的资质审查、教师授课考核等方式,与第一家专业的足球俱乐部签订协议后,又陆续与多家体育俱乐部合作,引入足球、篮球、网球、高尔夫教师等体育专业人才共17人,让学生在课内免费享受到更加优质、专业且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

同时,随着特色项目的不断增加,各类体育教学内容在全校体育课时的占比也在逐年上升。

体育俱乐部的项目除了课内足球、篮球、网球和高尔夫 ,还有每周半天的击剑、乒乓球、跆拳道、武术等共计13个社团活动项目。专业人才的加入,快速弥补了学校体育专业师资的不足,有效拓宽了学生体育运动的广泛兴趣,同时为增加每周体育课时、社团体育活动及课外体育兴趣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二、转变观念,统一认识

1.正确认识体育运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在应试教育思想仍十分严重的今天,金康园小学努力通过教师培训、家长会等平台,反复让老师、家长和学生树立新的理念;即便有应考的压力,体育与文化课程也并不矛盾,正常参与体育运动,不仅不会影响文化课,还能帮助学生提高精力和注意力,从而更好地学习文化课。

在实践中一个有意义的发现是:2019年3月,学校运动会获得6个年级团体总分第一名的班级与教学成绩综合排名第一名的重合率有3个,占比高达50%;还有一个团体总分第一名的班级的教学成绩位列第二名。可见,体育成绩好的班级文化成绩好,班级精神面貌和凝聚力也好。另外,学校近年来在全市、全区的教学质量监测中成绩始终位于前列,越来越多实证让老师、家长和学生看到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非但不会影响学习成绩,相反还能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的身心更加健康。

长远来看,没有强健的体魄,没有健全的人格,仅靠着“优秀”的文化课和父母的庇护,孩子们成年后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综上所述,只有学校、家庭、学生,三方面都能真正认识到梁启超先生在110多年前《少年中国说》中提到的“体质不强,何谈栋梁”的意义,才能真正落实良好运动习惯养成的目标和任务。

2.积极树立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众所周知,教师自身行为示范对于学生学习有重要意义。教师对体育运动的理解和参与运动的习惯是学生习惯养成的榜样引领。

据苏州市区中小学教师参与运动健身现状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受调查中小学教师锻炼频率为每周1次的占54.5%,每周2次的占16.0%,每周3次的占6.9%,每周3次以上的占10.5%。而每周从不运动锻炼的教师也占3.6%。

不妨设想一下,缺乏运动习惯、健康状况堪忧的教师又怎能培养出具有良好运动习惯、身心健康的学生?因此多年来,在“阳光体育运动不只是学生的事,教师更需要阳光体育” 思想的指导下,金康园小学通过开展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工会活动,让越来越多的教师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从而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升事业的成功指数和生活的幸福指数。

态度决定行动的方向。只有老师自己先喜欢、重视体育运动,才有可能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支持、重视体育课及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据调查,学校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师把体育运动作为缓解工作压力的方式,说明学校的老师已经把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从单纯强身健体上升到对心理健康的调适上,教师有了这样的觉悟在教学中可帮助学生在培养运动习惯的同时关注心理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如今,绝大部分的老师都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反映出在学校多年的引领、动员和宣传下,健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3.家校配合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学生只在学校里进行体育运动是远远不够的,不利于学生运动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那么如何把体育运动延伸到课外,使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运用“体育家庭作业”的模式指导学生在放学后继续参与体育运动以补充校内的不足,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体育家庭作业因为有更多的场所、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可供选择参与更多的体育活动,因而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自我锻炼,提高运动效率,从而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其次,体育家庭作业的项目对学生来讲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挑战性、多样性,不仅要设置低、中、高年龄段不同的难度,还要区分平时上学日和周末、寒暑假的不同。从最基础的每天一分钟跳绳开始,包括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到周末、寒暑假与家长一起爬山、打球等各种运动方式的自由选择。实践表明,从入学前不会跳绳,在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家庭配合训练的情況下,大部分学生仅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跳绳的次数过百。入学不到一年,超过50%的孩子便可达到中考体育跳绳的满分要求。

当然,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家长的认识与支持。家长要改变参加运动就是让孩子“受苦受累”的偏见,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关注孩子运动习惯的养成,支持学校对体育家庭作业的设置。家长要积极监督,最好能共同参与孩子的运动过程,与学校保持及时的联系和沟通,由学生对每次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并进行自评、家长评价和教师评价。

三、基于需求,关注成长

1.挖掘兴趣为引导

据调查,从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来看,学校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占总人数的92.1%,说明学生对体育课和体育活动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学校增加体育课时、开展大量丰富多彩的运动项目是符合学生身心需求的。

退一步说,哪怕就是学生在入学初始阶段,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但只要学生离开电子产品,走向户外,哪怕就是在阳光下、在室外“疯跑”,本身也是一种运动。大数据研究证实,只要每天增加40分钟户外活动, 三年近视率相对值将会下降23%。这一发表于JAMA的全球首次证明的结论,写入了世界卫生组织《近视眼防控蓝皮书》,也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十三五”眼健康规划推广实施。并且,保证学生每周不少于10小时的户外运动不仅可以有效预防、控制和减缓近视,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学生的肥胖率。

调查发现,全校97.35%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一步而言,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参与某种或几种运动的乐趣所在,才有可能将其作为运动习惯坚持下来。能够让人坚持下来的无一不是能够感受到乐趣的事情;而那些暂时在老师或者家长的指令下完成、但感受不到乐趣的,迟早会被学生自己放弃。

2.体验成功为动力

运动习惯的养成绝非短时间内可以达成。在这一过程当中,电子产品等其他娱乐项目的诱惑很可能让学生终止或者放弃已有的运动项目。只有让学生自己或者家长初步体验到来自运动习惯养成后的成功,才能促使学生真正去坚持于某项运动,并将其固化为习惯。

从调查中看出,学生在积极参加体育课和各项体育活动后,95.7%的家长都认为孩子的身体素质显著增强。这是很明显的结果,就如同每年11月学校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后,学生的因病缺课率会显著下降一样的道理。同时,不容忽视的是运动习惯的养成还有利于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

3.纳入评价为根本

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评价是有效撬动学生发展的无形杠杆。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运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参与学校、家庭的体育活动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出勤情况、体育课堂的平时表现、运动技能水平的高低、体育家庭作业的完成情况、参与各级运动会获奖等各方面的累计和评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尤其是把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和体育成绩纳入对学生期末、年终的综合评优,并把所占比例由过去的10%调整至20%后,学生的综合成绩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用金康园小学体育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过去期末成绩只有语数外学科被家长关注,没想到现在我们体育科也毫不逊色了!”

因此,体育课程及运动习惯的评价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对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重要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能提高学校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质量。

猜你喜欢

家庭作业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小学一年级数学家庭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体育运动
小学体育家庭作业体系的构建研究
Special Homework 特殊的家庭作业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