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散文的“美丽邂逅”
2022-04-22晋铭鸿
晋铭鸿
摘要:英国散文大家查尔斯·兰姆对中国散文作家梁遇春的影响是深远的。梁遇春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伊利亚”,是查尔斯·兰姆影响最大的笔名)。从梁遇春散文的感伤色彩、夹叙夹议以及华美的词藻与丰富的想象,都可以看到兰姆的影子。但同时,梁的作品中又渗透着自己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写作特色。本文对兰姆和梁遇春散文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异同点产生的原因来较全面的展示东西方散文的特色,使人更加清晰的更好的阅读文本,理解作品,了解东西方散文特色。
关键词:查尔斯·兰姆;梁遇春;散文;异同
一、引言
1.1兰姆和梁遇春
查尔斯·兰姆与1775年生于英国伦敦,逝世于1834年,享年59岁。兰姆的父亲是塞缪尔·索尔特律师的机要秘书。索尔特律师住在英国国玺街区,兰姆就出生在这里,并在这里长大。兰姆的外婆是费尔得女士,她是布莱克斯威尔(就是威尔街附近)的一名管家,也就是作者在《伊利亚散文集》和《莱斯特夫人的学校》中的"布莱克斯莫尔"的原型。兰姆在一所基督教医院接受教育,在那里同S·T·柯勒律治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
查尔斯·兰姆生活在18、19世纪之交,当时全欧的最大政治事件是法国革命。兰姆在早年和其他英国热血青年一样,受法国革命影响,结交了一批思想激进的朋友,一同著文办刊,向反动保守势力斗争,同时也受对方攻击。但滑铁卢一战,拿破仑失败,欧洲形势大变,封建势力复辟;英国政府的政策日趋反动,兰姆的朋友们也走向分化,有的受舆论围攻,有的受审讯、下狱,有的流亡国外,有的思想转为保守。在这种形势下,兰姆写文章只谈日常琐事了。
兰姆的文学写作大部分是在下班之后业余进行的。他写过诗歌、传奇、剧本、莎剧论文。美术评论,还和玛利合写过一部《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我国解放前的中译本曾叫作《莎氏乐府本事》)--这原是为英国儿童写的通俗读物,现已成为全世界莎剧初学者必读的入门书。
1818年,兰姆43岁,出了两卷《文集》,打算"封笔"了。但是《伦敦杂志》的一位有眼光的主编向他约稿,文章内容和形式都不限,月出一篇。这对一个作家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机遇。兰姆可以不受任何拘束地写出自己最熟悉、最高兴写的东西。于是他借用一位老同事的名字"伊利亚"作为笔名,陆陆续续发表了大小六十多篇随笔散文.以后出版成为两本书,即《伊利亚随笔》(1823)和《伊利亚续笔》(1833)--这是兰姆最重要的代表作。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别署驭聪,又名秋心,民国散文家,1906年出生于福州城内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师从叶公超等名师。其散文风格另辟蹊径,兼有中西方文化特色。在26年人生中撰写多篇著作,被誉为"中国的伊利亚"。梁遇春在大学读书期间,就开始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并兼写散文,署名梁遇春,别署秋心、驭聪、蔼一等。他的译著多达二、三十种,多是英国的,也有俄罗斯、波兰等东欧国家的,其中以(英)《小品文选》、《英国诗歌选》影响较大,成为当时中学生喜好的读物。他的散文则从1926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文学》及《新月》等刊物上;其中绝大部分后来集成《春醪集》(1930年)和《泪与笑》(1934年)出版。
梁遇春倾心于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深受其影响,被郁达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爱利亚"今译"伊利亚",是查尔斯·兰姆影响最大的笔名)。从梁遇春散文的感伤色彩、夹叙夹议以及华美的词藻与丰富的想象,都可以看到兰姆的影子。
1.2散文(Essay)与小品文
真声、真情、真趣,以及散文的兴起与繁荣这显然是与英国随笔有某些联系的,即中国性灵小品的发展,既得益于中国那深远悠长的历史渊源,也还得力于外国文学的输入,尤其是西洋散文的影响。1918年,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一文中首次谈到国外有不少散文样式值得取法,有许多“中国从不曾梦见过的体裁”。此后,傅斯年首先引进"Essay"这一概念,将英国随笔导引进中国散文界。他在《怎样做白话文》中提出,散文“以杂体为限,仅当英文的Essay一流”。但这些只言片语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21年6月,周作人《美文》发表,专门介绍和倡导试做Essay时,才引起散文作家的重视。1928年,朱自清写作《论现代中国的小品散文》,指出即使是认为现代散文源于明代小品的周作人,他所受的“外国的影响”也是明显的。“而其余的作家,外国的影响有时还要多些,像鲁迅先生,徐志摩先生”。郁达夫此后也曾说过:“英国散文的影响,在我们的智识阶级中间,是再过十年二十年也决不会消灭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潜势力。像已故的散文作家梁遇春先生等,且已有人稱之为中国的爱利亚了,即此一端,也可以想见得英国散文对我们的影响之大且深”。
小品文是种散文的文体,其内容经常是在生活中,作者经过反省思想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内容体裁上则不拘一格,序、记、论、跋、碑、传、铭、赞、尺牍等文体都可适用。是一种寓有抒情意味和讽刺性的短小散文。小品文中的讽刺小品,就是用幽默讽刺笔调,批判错误思想,抨击腐朽事物的杂文。主要是通过事实和艺术形象来表现思想内容,以幽默的方式和喜剧性的情节,活泼、轻松的语言,给人一种揭露性的笑,并使人在笑过之后,看到问题的实质,发人深思。短小灵活,简练隽永,具有议论、抒情、叙事的多重功能,偏重于即兴抒写零碎的感想、片断的见闻和点滴的体会,是一种轻便自由的文学形式。在中国盛行于明清。在现代中国,20年代的小品文,是各式短文的统称,与美文、随笔、杂感、絮语散文大体相当。30年代前期,小品文盛极一时,多样竞荣,并出现对立的创作倾向和思想论争。林语堂等人推崇晚明小品文,提倡幽默小品文、闲适小品文,把小品文视为个人独抒性灵、消闲自娱的形式。鲁迅等人强调小品文的现实战斗性和审美愉悦感的统一,倡导生活速写、讽刺小品文、科学小品文和历史小品文,坚持和发展了现代小品文的现代化、革命化、平民化方向。此后,闲适性小品文趋于衰落,敏锐感应社会现实的小品文获得很大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小品文的类别和风格日趋多样化。D742D2AB-9FB6-4E75-93C8-75514EB6F51B
二、兰姆散文对梁遇春散文的影响
2.1对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
兰姆对梁遇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就是兰姆对中下层的人们给予的关怀和同情对梁遇春的作品思想的深深影响。两人在题材的选取上都是趋向日常化的。兰姆的随笔往往以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入题,善于发现那极易为人们务实的日常生活里的趣味,所以他的题目是五花八门的,例如伦敦的叫花子、清晨在街上扫烟筒的孩子、穷亲戚、一键古瓷器、除夕夜絮语、单身汉的感慨等等都是他玩味的对象。兰姆的天才在于从十九世纪的商业都会喧嚷枯燥里。本森说:“查尔斯兰姆将生活中平常材料浪漫的描写着,指示出无论是多么简单普通经验也充满了情感和滑稽,平常生活的美丽同庄严是他的题目。”本森的这句话其实也是对梁遇春随笔记号的评语。梁遇春谈流浪汉、破晓、救火夫、坟、貓、狗也都是那样的津津有味,兴致盎然。他们两个最有共同点的是对社会底层人们的同情,甚至是极大的赞美,超出读者的认知和想象。
“大勇主义”是出自梁遇春的《查尔斯·兰姆评传》,是梁遇春所概括的兰姆的人生哲学,也是身为梁遇春所倾心的人生哲学。兰姆的一生算是比较坎坷的,在他十二岁是因为失恋得了精神病,在疯人院住了六个星期。刚出院没多久姐姐玛丽发疯误杀了母亲,也进了疯人院。兰姆随即决定终身不娶,照顾姐姐。生活也不算富裕。即便如此,他的随笔中极少看到他对自身不幸的自怨自艾,相反,他生活里的苦闷培植了他对人的深厚同情。《穷亲戚》和《扫烟囱的小孩礼赞》是这方面的佳作。正如梁遇春所说兰姆“真真的跑道生活里,把一切事都用宽大通达的眼光来细细咀嚼一番,好的自然赞美,缺陷里头也要找出点美来。”在《人分两类》一文中,他称赞常向人借东西的人的自由和豪爽;在《扫烟囱的小孩礼赞》和《谈京城扫乞事》中,他赞颂扫烟筒的小孩,肯定乞丐的生活方式。兰姆一生对于社会下层的穷困者、弱小者、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始终怀着真挚的同情,对于他那些处于逆境之中的思想激进的朋友,如葛德文、亨特和赫兹里特等,他一如既往的保持着友谊,并尽力给予支援帮助。这种感情,从他的随笔的字里行间时时可以察觉出来。
梁遇春的散文中《谈“流浪汉”》是人们比较偏爱的一篇。他在文章里毫不掩饰自己对流浪汉精神的赞美和向往,读来令人激动不已,而他本人的作文态度和文章文芳,也正在这篇文章中所谈的流浪汉那样,无拘无束热情随兴。梁遇春在这篇散文里说“真正的流浪汉所以不会引起人们的厌恶,因为他已经做到无人无我的境地,那一刹那间的冲动是他唯一的指导,他自己爱笑,也喜欢看别人的笑容,别的他什么也不管了。”又说:“流浪是指流浪的心情。”可见两位作家都对生活中我们经常忽视的甚至是“瞧不上”的事或物给予描写和赞扬。生活中经历过真正的苦难,却还是能对弱者给予同情和赞美,那这样的情感是温暖的、厚重的、有力量的。就像泰戈尔所说“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可见,对弱小群体的同情上,梁遇春受兰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2.2写作模式的借鉴
梁遇春从兰姆那里借鉴的写作模式就是所谓“谈话体”。他在《查尔斯·兰姆评传》里转述了兰姆写给《伊利亚随笔》出版的信,对随笔写作无非是“作者同读者的对谈”着一说法深表赞同,认为这正是兰姆文章“娓娓动听”的原因所在。将写作活动界定为谈话,既是理解兰姆随笔的关键,也是观察梁遇春散文的有利角度。石民在《泪与笑》“序三”里说,梁遇春“是一个健谈的人,每次见面真实如他自己所谈的的‘口谈手谈。”他的写作丝滑就是把“口谈”转为“手谈”。刘国平的“序二”介绍说:“因为他就不曾想过甚么文章,所以他的文章是朋友们的宝藏,神气十分象他的话匣子开起来的时候,”“甚么东西都可在他脑海里来往自如,······都能引起他无数的感想与附会,扯到无穷远去。”
梁遇春的《春醒集。醉中梦话(二)》就是上述看法的例证。文章的第四部分写道:“英国近代批评家Bailey(贝雷)教授在他那本《密尔敦评传》里主张英国人应当四十岁开始读圣经”,原因是如果从孩童期就天天念一定会产生仄恶的感觉。
作者同意教授的观点并得出一个道理:不论什么如果太熟悉便不会留下深刻印象,由此悟出“婚姻制度的流弊也在这里”。这句引文之后忽又想起Hazlitt(赫兹里特)对于自然诗人Cowper(库柏对比评,话题随之转为探讨住在城里的诗人能否与大自然亲密结合等一般艺术问题。从开始谈到的Bailey教授到最后出现的散文家Gold-smith(哥尔史密斯),一个自然段之内(这部分只有一段),征引的文人学者有十二位,话题的转变约在十次。作者自己也觉得这样下去恐怕只会“离题愈离愈远”,感想和附会便暂告停止。
这种谈话模式的基本涵义是把“谈话”视为散文写作的结构原则。兰姆特别强调,他的作品只是“谈话”,除此“它们什么也不做”。以谈话自身为目的的写作活动,其追求的目标和效果是向读者呈现像“饭后的交谈”那样一种随意的构造。这种构造的随意之处,在于结构上的非中心性质。文中的观察点常常不固守某一特定的角度,而是变动不居的。这样的结构原则可理解为“视点移动构造法”,虽在一般散文创作中未被普遍采用,却是人们日常谈话的构成方式。兰姆随笔的日常性与随意性便植根于此,大概也是梁遇春散文如星光闪烁不定、不留线索的结构依据。
三、梁遇春散文的独特之处
3.1人生的强者
他写“流浪汉”、写救火夫、写妓女,他极能体会日常生活的美丽与庄严,他对人生从心底里涌着一份热爱,总是以精妙多感的心灵从身边事物里抽出有趣的话题,点石成金。“才子佳人信用之”,“两断抄袭、三句牢骚”、“这篇文章是顺笔写去,信口开说,所以没有题目。”……象这样的句子都能成为他文章的原头,又有什么是不能写的呢?他的朋友废名在为他的《泪与笑》所作的序中说他“文思如星珠串天,处处闪眼”,这当然是基于他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梁遇春说:“要常常使生活活泼多姿,一定要对极微末的娱乐也全心全意地看重,热烈地将一己也忘掉在里头,”他的文章看起来说理、议论、批评居多,实际在批评下面掩盖的是一颗热烈拥抱生活的爱心,所以他指出我们这个“触目都是贫乏困难”的国度里,人们已经不会笑,发不出一种充满生活快乐,同时提高精神的笑了,(《还我头来》),所以他赞美流浪汉,是因为流浪汉身上所具有的生命的活力,那种健全的“人生”;也许正因为火的燃烧跳跃显示出了生命的活力吧,他爱火,他称“生命如火”是人生的一个美丽的象征,凡一切生活中值得爱的东西,如艺术、信仰、求知、恋爱,皆可用“火”譬喻。可以说,梁遇春的散文是他拥抱人生、咀嚼人生、歌唱人生的结晶。D742D2AB-9FB6-4E75-93C8-75514EB6F51B
梁遇春对“火”有着一种独特的迷恋,他写给徐志摩的悼文题目即为《吻火》,他本人也经常独自坐在火炉旁边,静静地凝视面前瞬息万变的火焰。火具有一种矛盾的性质,一方面,它是绚丽的、迷人的;另一方面,它是短暂的、危险的。喜欢火的人,性格里也注定有这样一种美丽而又危险的双重因素。火所蕴含的悲剧性在于它注定要熄灭,因而它的燃烧就具有一种向死而生的悲壮色彩。梁遇春的散文深处都有一种幻灭的忧虑,特别是在他的第二本散文集《泪与笑》中。而即使付之一炬也要忘情燃烧的理想主义式执着也通常会让在现实中摸爬滚打的人们陷入深深的无奈和绝望,梁遇春也不例外。他认为人们都是上帝派到世间的救火夫,因为凡是生到人世来都具有救人的责任。“我相信生命是一块顽铁,除非在同情的熔炉里烧得通红的,用人间世的灾难做锤子来使他迸出火花来,他总是那么冷冰冰的,死沉沉的,惘怅地徘徊于人生路上的我们天天都是在极剧烈的麻木里过去--一种甚至于不能得自己同情的苦痛。”而面对现实的无奈也让这个渴望“救火”的作家除了自责外无能为力,“不敢上人生的舞场和同伴们狂欢地跳舞,却躲在帘子后面呜咽,这正是我们这般弱者的态度。”(《救火夫》)对"火"的迷恋与无奈,是梁遇春散文悲剧性的一大体现。
梁遇春对火有着双重的认识,正因为火是危险的,炽热是短暂的,甚至有时对其实无奈无助的,如火的生命才是如此的美丽,像烟花一样,烟花易冷,却又那样的绚丽多姿,令人惊艳。就算是炽热的火焰灼伤了脸唇,他也要拥抱、拥吻这绚烂的生命之火,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生活才算无悔。坦坦荡荡的追求生命中的挚爱。梁遇春对火的态度正是年轻人对生命的态度,对生活的积极向上的乐观的态度。体现了年轻人敢于冒险,敢于奋斗,敢于攀登的精神。
3.2散文中的“矛盾”智慧
梁遇春认为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自然是不会在文章中掩饰自己内心种种矛盾混乱的想法。他在《一个“心力克”的微笑》里谈到人们为何要做“心力克”时说到了自己对于人世的许多苦衷。“自己呢,没有冷淡到能够做清闲的观客,隔江观火,又不能把自己哄住,投身到里面去胡闹一场,双脚踏着两船旁,这时倦于自己,倦于人生,这怎么好呢?”,他拿排架子来比人生,“比如,有人排架子,有人排有架子的架子,有人又排不屑计较架子有无的架子,有人排天真的架子,有人排既已世故了,何妨自认为世故的架子,许多架子合在一起,就把人生这个大虚空筑成八层楼台了,我们在那上面有的战战兢兢走着,有的昂首阔步走着,终免不了摔下来,另一个人来当那条架子了。”这种对命运人生的看透或多或少包含了些无奈,但不妨碍梁遇春继续冒着摔下的危险努力构建他自己的八层楼台,因为他无法说服自己退观一切。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天下只有矛盾的言论是真挚的,是有生气的,简直可以说才算得一贯。矛盾就是一贯,能够欣赏这个矛盾的人们于天地间一切矛盾就都能澈悟了。”
梁遇春的小品文,一言以蔽之是对人生的思考。他从人世经验的泪与笑,失掉了悲哀与悲哀,无情的多情与多情的无情,恋爱与离异,早起与迟起,滑稽与愁闷,人生观与人死观,天真与经验,光明与黑暗等一系列现象中分析出一大堆惊人的矛盾,处处闪烁出尖新的思想火花。读者不能不折服他的思辨能力。由于他对事情取怀疑态度,所以能够看出矛盾来。然而,怀疑论哲学的贫弱必然导致梁遇春在分析事物的矛盾时,缺乏深邃的目光,文章尖新而不深刻。
四、两者散文的异同原因
4.1相同原因
梁遇春对兰姆散文的翻译和介绍极大的促进和影响了梁遇春散文的写作,无论从题材选取、思想内涵还是落笔笔锋上都有兰姆的影子。
在周作人先生的指点下,他翻译了10篇他平时酷爱的随笔,以英汉对照的形式出版,这就是他的第一本随笔译作《英国小品文选》(1929年飞此后,他又陆续译出《小品文选》(1930年工《小品文续选》(逝世以后的1935年出版)两本随笔集这3本译作不仅包含了艾迪生斯梯尔、哥尔德斯密斯兰姆赫兹利特、亨特、鲁卡斯、林德等英国著名随笔作家公认的名篇,而且包含了杰弗里斯赫德森、贝洛克等描写乡下风景的随笔;其中兰姆的随笔最多,每一本里都有,共4篇,其他作家最多也都是2篇。关于他所魂绕梦牵的随笔大师兰姆,他1928年就写出了才气横溢、洋洋洒洒万余言的《查理斯。兰姆评传》,并因此被认为是“向中国读者介绍散文家兰姆成绩最突出的”人。正是翻译了兰姆的作品,梁遇春才吸收了兰姆作品的特色,从而潜移默化的进入了自己的作品中。
另一方面,两者在选材上都偏于生活琐事,是因为虽然兰姆所处时代是全欧洲的最大政治事件法国革命,中国那时也是处于五四的动荡时期,但是兰姆因为政治局势的紧张而不得不只谈日常琐事,而梁遇春是没有受到时局的影响,关注点集中在了日常事情,写出了他对生活的感悟。
4.2不同的原因
兰姆和梁遇春最大的不同就是年龄上的差距,这年龄上的差距变现出的就是不可逾越的时间鸿沟。兰姆59岁逝世,而梁遇春在27岁,一个人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里就消散了生命。所以兰姆生活阅历丰富,在作品里呈现的多是一个人经过岁月的沉淀而展示出来的对生活沉稳的智慧。而梁遇春则正是处于“年轻气盛”、朝气蓬勃的青年时代,所以他的作品里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炙热的情感,让读者深深的感受到,作品里的年轻人对生命的冒险精神。
而他作品里为什么会表现出矛盾智慧?我们在他的《醉中梦话(二)》中找到了答案的线索。原来,梁遇春在英文系读一年级时“大发哲学迷”,接触了洛克、笛卡尔、斯宾诺莎、休漠、康德等人哲学著作。这些哲学思想是芜杂的。梁遇春则从笛卡尔、休漠、康德那里,同时也从兰姆作品中接受怀疑论思想。因为蒙田是个怀疑论者,而师承蒙田的兰姆在自己作品中同样留下了怀疑论的烙印。也许梁遇春由接受怀疑论而更加接近兰姆作品,抑或兰姆作品促使他接触怀疑论哲学著作。总之,二者互为补充,互为影响。梁遇春承认矛盾是宇宙的根本原理,把“怀疑”当作论断的一种手段、方法,试图通过它避免一切偏执的和习以为常的概念。他在《“还我头来”及其他》一文中,强调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即怀疑精神,把失去独立思考的人比作“自己的头一部一部消灭了”,因而他说:“‘还我头来,是我的口号。”
五、结论
作为中国一代散文大家梁遇春的散文深受兰姆散文影响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梁遇春散文自己的独特魅力。梁的散文散发着中国散文的独特之处,为中国散文画出了鲜艳的一笔,为中国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通过比较兰姆散文和梁遇春散文的异同之处以及原因,我们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去鉴赏两位大家的作品,也可以更好的了解东西方散文各自的写作特点和发展特点,使人对东西方散文有个较为全面的认知。
参考文献:
[1]石凤珍.人生的歌者---从与兰姆的比较看梁遇春的散文.[J].雁北师范学报,(6),33-34.
[2]刘炳善.译事随笔.[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3]张建国.兰姆和梁遇春:影响与超越.[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1),113-116.
[4]林奇.梁遇春与英国Essay.[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69-75.
[5]梁遇春.梁遇春作品集.[M].北京:北京華侨出版社,2012.9.
[6]查尔斯·兰姆-著,姜焕文-译.伊利亚随笔.[M].成都:四川文艺出社,2015.5.D742D2AB-9FB6-4E75-93C8-75514EB6F5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