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国志通俗演义》中关羽的义
2022-04-22刘京承
摘要:在《三国志通俗演义》中,读者所熟知而被接受的,除了诸葛亮智绝的形象,曹操奸绝的形象,能够与之相并列的便是关羽义绝的形象。关羽一生义字当头,义薄云天,是历史上忠义理想化的完美典型。那么什么是义,义都包含哪些涵义。本文主要选取《三国志通俗演义》这个文本,并结合《三国志·关羽传》以切合历史史实,以小说中描述的关羽戎马平生事迹作为研究对象,来分析人民群众对于义的普遍性理解。。而这个文本相对详实,我们还是可以形成一个大致清晰的认识。而且在民间这个文本的关羽形象符合广大劳动人民对于义的理解,也为广大人民所接受。
关键词:义;关羽;三国志
一、义的阐释
“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环境中,有多重涵义,是一个寓意宽泛的词语。常见的义项指符合社会正义或者道德规范的思想行为。”[1]在儒家的道德行为准则里,忠义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一种美德。如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为人谋而不忠乎”
《说文解字》中義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示仪仗;“羊”表示祭祀品.本义:正义;我的威仪;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有义德之美。义是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义谓天下合宜之理,道谓天下通行之路。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
二、关羽在广大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2]解州,一般认为关羽的故里是今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东边的常平村。父母不可察,大约在二十岁的时候亡流于幽州涿郡,在涿郡那里结识了刘备,张飞,并与二人结拜。被刘备封五虎上将之首。逝世后,关公信仰众多,多次被统治者封赠。在信奉者心目中,关公是“千古正神”,是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义”的化身。
毛宗岗曾这样描述关羽形象:“青史对青灯,则极其儒雅;赤心如赤面,则极其英灵。秉烛达旦,人传其大节;单刀赴会,世服其神威。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思之谊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并且毛宗岗将关羽定义为“义绝”。通过小说中的一些典型情节,关羽的形象的确可以定义为“义绝”,且成为类型化人物的典型,这一点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
三、关羽在文本中的表现义的事迹
“义”是儒家思想的结晶,有多重含义,常见的表现形式有忠义、仁义、道义和信义等。关羽形象在文本中所表现出的义,都有涉及。
1.忠义
子曰:“为人谋而不忠乎。”这种忠,我们可以在语境上理解为竭尽所能,竭忠尽智。而“信近于义”义,是指对别人,尤其是指对朋友讲究信用,永不变心。在关羽这里,对刘备,关羽在虎牢关前战吕布,过主动放弃锦衣玉食的生活,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只为与刘备张飞相聚,在后来的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帮助刘备稳固汉室霸权地位,没有不尽心尽力的。
忠义思想这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概念,作为封建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的道德行为准则,《管子·心术》说“君臣父子之间之事曰义”,《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在儒家看来,“义”是“立德之本,诸德之发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忠义的含义又有了新的诠释,“内尽其心而不欺也,事尚竭诚也,又不二也”。不欺,真诚,不二心,这人际交往中不仅在古代适用,在现代社会里也同样适用。
2.仁义
老将黄忠在未投靠刘备之前,是长沙太守韩玄的一名手下。韩玄听闻关云长的军队要来,便与部将黄忠商议。黄忠劝说韩玄不要忧虑,凭借自己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弓法定可退敌。这时管军校尉杨龄主动请命与关羽一战。韩玄大喜过望,令杨龄率军一千飞奔出城。结果不出三个回合云长便斩杨龄于马下,韩玄大惊,慌忙叫来黄忠迎战。黄忠老将老当益壮,经验丰富,两人交斗百余回合竟然不分胜负,韩玄遂鸣金收兵。
次日又斗五六十回合,双方竟全无破绽,战况依旧不分胜负。这时,老将黄忠马前失蹄,黄忠被战马掀翻在地。关羽双手举刀喝道:“我且饶你性命!快换马来厮杀!”黄忠回到城中,韩玄命他用百步穿杨之技将关羽射杀,并将自己的马赠与黄忠。这时黄忠也犯了难,踌躇道:“难得云长如此义气!他不忍杀害我,我又安忍射他?若不射,又恐违了将令。”
第三天,两军交战,黄忠在吊桥上搭箭开弓,想到昨天关将军的不杀之恩,只把箭射到了关羽的盔缨根上,关羽吃了一惊,方知黄忠有百步穿杨之能,而今只射盔缨根上,正是报昨天的不杀之恩。
曹操谋士程昱评价关羽:“关羽一向熬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此次与黄忠一战,关羽不乘人之危,光明磊落。这种仁义不同于一般的妇人之仁,而是超越了敌对的双方,表现出一种英雄之间惺惺相惜的大丈夫气概。关羽的仁义,不仅救了黄忠,同时也救了自己。为黄忠魏延献长沙的后续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3.道义
关羽在斩颜良诛文丑之后,曹操对关羽愈加钦佩,立即表奏朝廷要封关云长为寿亭侯,并铸了印有寿亭侯的官印赠与关公关云长。张辽拿着这枚官印送到关公的手中,关公看了之后,推阻再三,怎么也不肯接受。張辽带着寿亭侯的官印来见曹操,跟曹操说关羽再三推辞,怎么也不肯接受这样的赏赐。曹操问张辽:“关羽看了这个官印么?”张辽回复道:“关羽看过了。”曹操恍然大悟,说:“这是我的过失啊,没有考虑到这一点,是我考虑不够周全。”于是,让工匠销去原来的铭文,重新在印上铸了六个字:汉寿亭侯之印。使张辽再次送去,关公看了之后,笑着说:“曹丞相明白我的心意了,然后就拜受了这样的封赐。”
“寿亭侯”和“汉寿亭侯”一字之差,却体现了关羽对于道的坚持和对义的诠释——降汉不降曹。在“张辽义说关云长”这一章节中,面对曹军的包围,关羽舍生取义,以死相搏,态度非常鲜明。曹操尚贤爱才,于是派遣张辽劝说关羽归顺自己,为己所用。张辽抓住关羽重义的特点,顺势提出了以死相拼便是不义的理由,关羽才妥协。但与曹操约定“但知刘皇叔去向,不管千里万里,便当辞去。”
四、小结
《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成书历经百年,是民间艺术家在封建社会背景下的集体创作的瑰宝。该文本以民间词话,戏曲元剧为基础,后经过作者罗贯中的整理和艺术加工编写而成。它不仅体现了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广大劳动者对人设的感情和愿望。关羽作为一个“义绝”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义的理解,关羽形象作为义的一种诠释对象跃然纸上。从关羽的道德修养来看,他重义轻利,欺强不凌弱,在任何环境下都坚持自己理想中的义。真正做到了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封建社会背景下的伦理道德的精华所在。
参考文献:
[1]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10月
[2]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2005
[3]张志江:《关公》,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1
作者简历:刘京承,1991.12.19,男,汉,河南许昌,硕士,无职称,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