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2022-04-22谢智雄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谢智雄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入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重在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使我逐步认识到,要使学生的物理成绩得到提高,仅仅老师讲好还不够,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在“如何讲”上下功夫外,也将相当的注意力放在指导学生“如何学”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此谈点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

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长期如此,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躁心理,进而对物理学习产生恐惧心理,最终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一问题实际上是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了解不够深刻,掌握不够全面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对所学的知识不能要求学生一次到位,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放慢速度,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识能力的提高螺旋式上升。

如在《牛顿第二定律》一章的教学中,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定律中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及各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应先将有关概念作为预备知识总结归纳,如力的概念、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加速度概念及牛顿第一定律等,以消除定律学习中的外围障碍;再进行定律的实验和理论讨论。在安排学生练习时要注意题型和难度的控制。先练习水平面上的问题,再逐渐深入到斜面的问题;先分析物体受到一个力的问题,再深入到物体受到两个、三个力的问题;先研究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研究连接体问题等等。通过这种处理方式,使学生能够消除畏难情绪、焦躁情绪,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传统的教学理论和方法,在传递人类文化遗产方面的积极作用是不可否定的。但是,它的目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主,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这就把学生置于被动的、消极的地位;加之教授不甚得法,学生负担过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也易使学生觉得学习索然无味,丧失学习的兴趣。为了防止出现上述情况,针对物理教学,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多安排一些实验,并注意提高实验效果。对演示实验,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使之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体会更深。在实验中学生可以随时提出个人见解和改进意见.对于较简单的实验,尤其是一些力学实验,不一定用专用仪器,提倡就地取材、能陋就简,因时、地、物制宜的实验,提倡开动脑筋,自行设计与实施简单实验,既培养兴趣又提高能力,对各种专用仪器,设法变通使用,以发挥仪器的最大效用,破除对实验的神秘感,提倡联系实际,就自己所见所闻,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物理规律。

如:在学习重心的有关知识时,可以用一段直铁丝,同学们很容易回答,铁丝的重心在这段铁丝的正中间;再把这段铁丝弯成一个圆环,用悬挂法测出圆环的重心在圆环的中心。通过这个实验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物体的重心位置与形状有关、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的结论。这一与实际情况相联系的知识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也说明教法的实用性。

2、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物理教学要联系实际,联系生活。如在讲动量定理的时候,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时为什么要蹲下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的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较小,通过这个实例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情,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介绍物理知识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如人造卫星的发射,就是根据牛顿运动定律人为地控制卫星的运动速度将卫星发射到预定的轨道。人们可通过卫星探测地下资源,进行军事侦察,传送无线电波等等。这些生活中的知识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应当适时给以介绍。

三、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

培养学生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在培养能力方面,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对每一个概念和规律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弄清来龙去脉,弄清规律的公式、单位、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如力学中的合成与分解。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动量和冲量,都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其次,要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的教学。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讨论规律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平行四边形定则,牛顿第一定律、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都是如此。

另外,教学中要注意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上,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過程,并逐渐介绍中学物理中常用的类比法、等效法、对称法、估算法、假设法、极值法等解题方法,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关系的时候,有些学生认为合力一定大于分力。教学中可引入三角形法则,使学生认识到在矢量三角形中表示合力的也是三角形的一个边;根据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关系可知,合力大于或等于这两个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两分力之和,其与三角形中三边边长之间的关系相似。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为对象的特殊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材是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学生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自学指导法”是在教师指导下,以教材和辅导资料为认识对象,通过阅读、观察操作,概括推理,得到认识;通过练习,巩固和深化认识;通过核对答案,检验认识。可见在学习中,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因此,这一教学法是符合认识规律的。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反复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两重意义:一方面掌握知识本身,这是学习更高深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训练自己的思考方法,这是继续探求新知识的能力。在许多重要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沿着科学家已用过的正确思维方法,自己去思考,得出规律,以加强科学思想方法的训练。具体说来,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物理课本不能一扫而过,而应潜心研读,挖掘提炼,包括课本中的图象、插图。阅读材料、注释也不放过,更重要的是阅读教材时要边读边思考,读重要内容要反复推敲,对概念和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记忆。

2、指导学生听课,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听教师的讲解,听同学的发言。要听各知识点间的相互联系,听公式、定律的适用范围,听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自己懂的要耐心听,不懂大要仔细听,还要动手做笔记。

3、指导学生课后要及时归纳总结。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回形成“知识网”,且容易遗忘。总结也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

4、错题反思与错题重做。学习过程是知识由浅入深的过程,以前学习中认识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得到纠正。通过错题反思和重做可以使知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它不仅可以使我们重复回顾以前的知识,而且通过积累问题,思考并最终解决问题为我们建立起学好物理的好的经验。

这就是我指导学生掌握物理学习方法的一些做法,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处理好学会和会学的辩证关系,重视学生学法指导,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一定会有成效的。

猜你喜欢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探究
设问引导探究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