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里的自然课
2022-04-22高维微
高维微
3月5日,阳光明媚的清晨,5个小朋友在家长的帶领下,陆续来到照母山森林公园入口处。
公益组织“自然介”的3名志愿者早已等候多时,他们将带领小朋友们开启一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在公园里“望闻问切”“Look, Listen, Question and Feel”in the Park
自然课堂的第一项内容,是让小朋友们用自然界的事物为自己取了一个代号。活动负责人“微尘”说,“我们把这些代号称为‘自然名’,目的是让小朋友认识到,我们和所有生命一样,都是自然界的一份子。”
穿行在林间,代号为“光”的志愿者让小朋友们注意观察路边的植物,并引导他们触摸小草。
“老师,叶子像手掌一样的草有刺!”代号为“蝴蝶”的小女孩指着眼前的葎草说。
“葎草为什么会长刺?”代号为“猴子”的小朋友问道。
“光”轻轻提拉起葎草的茎,引导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葎草是缠绕草本植物,它在攀爬的过程中,茎叶上的倒钩可以帮它们挂住周围的植物。”
观察完葎草,“光”把主动权交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森林中按照眼睛看、手摸、鼻子闻的步骤探索植物,并记录下观察笔记。
“兔子”对松林更感兴趣。为了让他更好感受松针的尖锐,“兔子”的父亲用松针在他手上轻轻扎了几下。“兔子”赶紧“求饶”,一边和父亲讨论起松针的形状来。
在和小朋友们的交流过程中,“光”也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思考一些问题,比如植物为什么会这样生长?有什么作用等?
“光”在长江科学院重庆分院从事生态修复相关研究,平时就喜欢在户外研究各类植物,“我希望这些自然观察活动,教会孩子们观察、探索自然的方法,在他们心中播下一粒爱护自然的种子。”
公园提升生活品质Parks Enhance the Quality of Life
在填写观察笔记时,年龄最大的“蝴蝶”写得格外仔细,比如在记录鸢尾花时,她记录了鸢尾花的根、茎、叶、花。
“蝴蝶”骄傲地告诉我们,她回家后会根据这些笔记写一篇作文——《照母山公园里的鸢尾花》。看着孩子的笔记,“蝴蝶”的妈妈“猫头鹰”笑着说,“对我来说,这堂自然课也是一堂生动的作文辅导课。与其和孩子在书桌前干巴巴地想象,不如走进公园真实感受。”
在填写自然笔记时,“毛毛虫”也很熟练。他的父亲“啄木鸟”告诉我们,他和孩子已经参加了很多次公园里的自然探寻活动。“啄木鸟”家就在照母山公园不远处。两年前,一家人在散步时旁听了一堂自然课,随后便成了自然课堂的学生。
学会观察自然后,“啄木鸟”一家人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最初,“啄木鸟”觉得公园就是个绿色的环境。上了自然课堂后,他开始留意到啄木鸟啄木头时发出的“咄咄”声。去年3月,他还买了望远镜,从窗户里观察森林里的鸟……“过去,我认为都市生活只有人与人的互动。但现在,我感觉周边的植物、动物都在与我互动。”
“经常接触自然的孩子和长期关在房间里的孩子,很多方面都不一样。”说到改变,志愿者“半夏”主动接过话茬。
“半夏”是幼儿园老师,5年前她发现儿子出现发胖、情绪低落等问题。从那时起,她就主动带孩子参加各种自然课堂。接触自然后,孩子的情绪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体重也逐渐恢复正常。“虽然现在学习紧张,很难抽出时间参加自然课堂活动,但是我依然要求他每天在社区公园运动半小时以上。”“半夏”希望更多的孩子能够走进自然。
对因公园而带来的城市生活品质提升,“微尘”深有感触。随着近几年城市公园的增多和升级,自然课堂有了更多选择。“最初组织自然观察活动时,可以选择的地方并不多。现在仅仅是在中心城区,就有马鞍溪湿地公园、鹅岭公园、缙云山等很多选择。”“微尘”说,不同类型的公园,也给孩子们探索自然带来了更多生动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