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中藏趣“薯”你最好

2022-04-22孙香

幸福家庭 2022年1期
关键词:喇叭花红薯指南

孙香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笔者借助身边的自然资源,敏锐地捕捉教育契机,带领幼儿走进自然,积极开展具有自然气息的实践活动,以期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一、鼓励发现——心有所“薯”

幼儿在一次散步活动中偶然的发现,为班级活动带来了新的契机。“咦,老师你快来,我发现了一朵花。”“在哪里?我看看。”“这是喇叭花,我在奶奶家的路边见过的!”“这不是喇叭花,喇叭花才不是这样的!”针对眼前的花到底是不是喇叭花的问题,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5岁的幼儿喜欢接触新鲜事物,会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一次偶然的发现在幼儿的心中激起了“千层浪”,笔者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教育契机,鼓励幼儿不断地猜测与讨论,并与幼儿携手展开了探秘之旅。

(一)“到底是红薯花还是喇叭花”

笔者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理论依据,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为了解答幼儿心中的疑惑,笔者让幼儿通过询问身边的长辈以及其他教师的方式寻找答案。“老师,它和喇叭花有点不一样,它花瓣上的线条是细细的,喇叭花上的线条有粗有细。”“喇叭花里面是亮亮的,它里面是暗暗的。”“喇叭花的颜色从边上到里面越来越浅,它是越来越深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4~5岁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异同之处。“喇叭花”与“红薯花”的异同引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通过自主观察与思考,逐渐提升了自身的探究能力,还通过直接感知构建起了关于红薯花与喇叭花的新经验。

(二)“红薯还会开花吗”

一段时间后,幼儿园里的红薯花丧失了活力,幼儿看着枯萎的红薯花,不由地有些伤感。“老师,红薯宝宝还会开花吗?”对新生命的期待推动着幼儿,笔者引导他们尝试运用各种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4~5岁的幼儿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为了让幼儿了解红薯能否再次开花,笔者进行提议:“我们把它带进教室种起来吧。”这一想法得到了幼儿的积极响应,他们向笔者提出了“到底该怎么种、种在哪里呢、

用什么工具种”等问题。在大家的齐心协力下,我们一同将红薯藤搬回班级,有的幼儿将其插在泥土里,有的幼儿将其养在水瓶中,幼儿每天都会去阳台上看一看“红薯宝宝”的生长情况。

有一天清晨,幼儿惊喜地发现红薯花在植物角里悄然绽放,吐露芳华。

从发现到期待,从期待到惊喜,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收获了许多。在小心翼翼的呵护与期盼中,幼儿懂得了生命的宝贵,并因生命的绽放而欢呼雀跃。

二、展开想象——“薯”不胜“薯”

“我觉得红薯花开完了,红薯就会从红薯花那里长出来。”“我猜红薯宝宝是长在水里的。”“我觉得它藏在泥土里,它比较害羞,不敢见人。”虽然幼儿见过了红薯花,但他们还没有见过红薯。于是,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着自己心中的“红薯宝宝”。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5幼儿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并大胆猜测答案。为了引导幼儿验证自己的猜测,笔者组织幼儿进行了观察活动。“红薯的叶子像小山。”“红薯叶有五个尖尖的角和四个凹下去的地方。”“如果红薯叶子能转起来的话,一定像小风车。”“两个尖尖的角组合在一起像小山。”“原来红薯是长在泥土里的呀。”“红薯叶的轮廓和波浪有点像呢。”“我还吃过红薯呢,是红色的,放到锅里煮一煮,它的颜色就更红啦!”在观察红薯叶和红薯的过程中,幼儿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初步了解了红薯的基本特征。

紧接着,笔者组织幼儿通过图画的方式呈现自己想象中的红薯。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仔细观察、大胆联想,充分调动已有经验,绘画自己心中的红薯,加深了自己对红薯的认知。

三、萌发奇思——乐不思“薯”

在对“红薯宝宝”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挖红薯的想法逐渐在幼儿的心中“生根发芽”。“红薯要怎么挖,用什么工具挖,用什么工具搬运?”为了提升幼儿探究活动的有效性,笔者对幼儿提出了以上问题,让他们大胆讨论、积极思考。讨论结束后,幼儿在幼儿园积极寻

找“作战工具”,他们将平时玩的小铲子、小篓子、小推车都利用了起来。在幼儿找到工具后,为了让幼儿掌握挖红薯的正确方法,笔者组织幼儿阅读了绘本故事《好大好大的红薯》,让幼儿跟随主人公经历挖红薯的趣味过程。笔者还帶领幼儿阅读了绘本《老鼠、鼹鼠挖红薯》和《挖红薯巴士》,让幼儿了解了挖红薯、运红薯的不同方法。笔者带领幼儿阅读不同的绘本故事,让幼儿做好了挖红薯前的准备工作。

在确定挖红薯的地点后,大家开始设计路线。在笔者的帮助下,幼儿很快绘制好了线路图,并在此过程中积累了关于空间方位、规则的知识。在挖红薯的前一天,幼儿满心欢喜地将路线图交到爸爸妈妈手中,认真地与爸爸妈妈分享挖红薯的消息。

挖红薯的日子终于到了。在前往红薯地的途中,幼儿很小心,生怕自己一个不注意就伤害了这些生机勃勃的“小宝贝”。红薯地周围的农作物深深地吸引了幼儿,芋头、蚕豆、油菜这些普通的农作物在幼儿的眼里成了“稀世宝物”。幼儿在挖红薯时注意到了农民伯伯手里的钉耙,他们对此很感兴趣,纷纷投去好奇的目光,主动观察农民伯伯是如何挖红薯的,并在笔者的引导下向农民伯伯请教挖红薯的实用技巧。

“挖红薯大作战”正式打响后,有的幼儿拔红薯,有的幼儿刨红薯,有的幼儿挖红薯,有的幼儿拽红薯,他们使出浑身解数,将劳累和脏乱抛在了脑后。在挖红薯的过程中,笔者和幼儿共同梳理路线图、分配挖红薯的工具、讨论挖红薯的方法,这丰富了幼儿的经验,让幼儿体验了探究的过程,体会了探究的乐趣。在不断的尝试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愈加浓厚了。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的良好学习品质。在挖红薯的过程中,虽然幼儿没有劳作经验,也没有掌握使用铲子的方法,但幼儿依旧热情不减,主动去田间寻找红薯,并尝试使用多种方法将红薯挖出来。另外,在步行回园的途中,虽然路途有些远,但没有一名幼儿喊累,幼儿欣赏沿途的自然风景,捡拾掉落的梧桐叶,完全沉浸在收获红薯的喜悦之中。通过幼儿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看到,此次挖红薯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增强了幼儿的各项能力。幼儿对大自然有着本能的亲近和喜爱,教师要给幼儿提供亲近自然的机会,带领幼儿走出校园,走进田野,以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幼儿的各项能力。

四、趣玩逗乐——独“薯”一帜

“红薯可以用来做什么?”针对这一问题,幼儿积极畅谈,提出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幼儿说红薯可以用来制作美食,有的幼儿说红薯可以用来制作玩具。看到幼儿的兴趣如此高涨,笔者便引导幼儿利用红薯进行创作,并制作出了包含小海豹、小鼹鼠、小刺猬等动物形象的印章。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4~5岁幼儿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现自己想象的事物。每名幼儿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笔者通过组织幼儿用红薯制作各种物品,提升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点击味蕾——非你莫“薯”

在品尝了生红薯后,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老师,生红薯吃起来是脆脆的。”“老师,生红薯削完皮之后拿在手里黏糊糊的。”“老师,生红薯的味道有点怪。”在午餐环节吃红薯饭时,幼儿又讨论了起来:“老师,红薯饭里的红薯和我们挖的红薯不一样,我们挖的是白色的,红薯饭里的红薯是橙色的。”“老师,生红薯不甜,红薯饭里面的红薯好甜呀。”“老师,煮熟的红薯是软软的,一点也不脆。”由此可见,幼儿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区别,并能大胆地组织语言将这些区别表达出来。

除了将红薯煮熟食用外,笔者还组织幼儿进行了新的尝试——做红薯圆。听到要做红薯圆时,幼儿心驰神往,热情高涨,迫不及待地撸起袖子开始尝试。大家一起完成了削皮、蒸、压、揉、搓、煮等过程,再加上蜂蜜、纯牛奶和西米露,终于制成了软软糯糯的红薯圆。为了让红薯圆更为美味,幼儿还剥了小橘子,加上了巧克力饼干作为点缀,制成了当下最受欢迎的甜品。虽然制作红薯圆的过程很漫长,但幼儿并没有放弃。在品尝红薯圆时,幼儿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教育源于生活。幼儿在蒸、压、揉、搓、煮、尝的一系列过程中获得了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的发展,了解了红薯的生长过程和加工方法,也产生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要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活动,让幼儿在真实、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与活动中构建关于事物的新经验。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明白了分享的快乐,他们把亲手制作的红薯圆送给教师和同伴,分享丰收的喜悦,品尝劳动的甘甜。在分享的过程中,幼儿结交了新朋友,学会了主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幼儿的发展是多领域、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教师不仅要注重幼儿体质的发展和认知的启蒙,还要关注幼儿心理、情感等多方面的发展,以增强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虹西幼儿园)

猜你喜欢

喇叭花红薯指南
秋季怎样种植红薯
蒸红薯,学一招
小喇叭花
喇叭花藤
坚强的红薯
喇叭花
指南数读
论碰撞的混搭指南
喇叭花
就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