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

2022-04-21赵康乐博士生导师

财会月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弹性

熊 健,赵康乐,贺 宏(博士生导师)

一、问题缘起

会计信息编制及披露质量一直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及财务报表各使用者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从理想状态分析,决策有用的高质量会计信息不仅有助于实现会计活动目标,亦有助于缓解资本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如何定义并衡量具有较高质量且有助于决策的会计信息至今仍存有争议[1]。

就定量视角而言,除已有学者分别从操纵性应计盈余、可比性、收益激进度及收益平滑度等视角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研究之外,深交所等交易机构亦对其挂牌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建立了评分机制,这些举措均推进了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量化评价。就定性视角而言,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与FASB(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数十年来始终致力于借助财务会计概念框架(FACF)的构建不断改进评价会计信息质量的各项特征[2];而近来最受关注的变化之一便是IASB和FASB在2010年发布的联合概念框架(FACF2010)中用“如实反映”取代了“可靠性”特征,此举亦被看作是消除先前评判会计信息质量时在“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产生矛盾的一项权衡措施[3]。根据相关文件及会计理论可知,使用“如实反映”不仅更契合制定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的原则导向特点,还能够体现从交易事项到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及会计人员的工作内容[4],并且有助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推广[5]。因此,在兼顾现有研究方法特点并契合自身定性理论特征的前提下,找到一种对企业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进行衡量的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

财务弹性不仅是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下各类风险的一项重要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的一类重要资源储备[6,7]。运用恰当的财务弹性政策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因环境变化和宏观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还可以利用自身所储备的财务资源把握有利时机以促进持续经营。加之企业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务会计行为的影响,故而以财务会计活动作为切入点对企业财务弹性政策进行分析能够进一步丰富财务弹性影响因素的研究。企业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各方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报告进而获取资本支持——投资者的权益资本投入及债权人的信贷资本周转。因此,企业只有提供如实反映程度较高的会计信息,才能够通过所获资本形成财务弹性资源以缓解融资约束及应对环境不确定性下的各类风险,并最终影响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

综上,本文试图从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个新角度来考察其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探析其中的内在机理与影响路径。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是FACF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的FACF,但自2007年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CAS)以来,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CASC)始终坚持CAS的国际趋同,并将FACF的核心内容于基本准则中充分体现[3]。在IASB于2010年颁布FACF2010并增修数项具体准则后,CASC亦于2014年对CAS中的基本准则及多项具体准则进行了增修,并将公允价值计量增列为具体准则。上述措施均表明国际GAAP制定机构用“如实反映”取代“可靠性”之举与我国在保留“可靠性”特征前提下对当前准则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并不冲突[8,9],因此在我国制度环境下遵循如实反映的内涵并使用多种衡量方式对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展开实证研究就具备了合理性基础。

现有文献已经从若干角度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衡量方式进行了大量研究,其特点大体可归纳为三类:Dechow等[10]、Ball和Shivakumar[11]使用操纵性应计盈余衡量,主要凸显了衡量的绝对性;De Franco等[12]使用可比性衡量,该方法将会计信息质量的计量重点从企业个体的个性层面扩展到企业所处行业的共性层面,突出了衡量的相对性;Bhat⁃tacharya等[13]和Hutton等[14]使用收益激进度及收益平滑度两个指标衡量,该方法从纵向视角出发并结合GAAP中对会计信息一致性要求的基本原理,考察了衡量的波动性。绝对性、相对性及波动性三个特点不仅与FACF2010中如实反映的三个子特征(完整性、中立性和无差错)相契合,而且在计量层面上亦比完整性、中立性及无差错三个特点更可行。因此,对于如实反映程度的计量就必须在充分考虑绝对性、相对性及波动性的基础上,遵循FACF2010中如实反映的三个子特征尤其是中立性这一必要条件[3]。

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基础是财务弹性的储备水平[15,16]。在我国当前制度环境下,由于绝大多数企业只能够通过提高现金比率或利用低于行业平均的负债水平来储备财务弹性资源,因此现金弹性与负债弹性的储备水平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企业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方式。当财务弹性储备水平较低时,表明企业的财务弹性政策更偏向风险型;而当财务弹性储备水平较高时,则表明企业的财务弹性政策更偏向保守型。根据现有结论,保守型财务弹性政策虽然会使企业拥有更多的财务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应对风险的能力,但同时也使企业面临较高的资本成本及较大的资源浪费;而风险型财务弹性政策虽然提升了财务弹性资源的利用效率并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资本成本,但同时又使得企业面对更大的潜在风险[7]。因此,企业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方式就不能单纯以孰优孰劣予以评价,而必须嵌入我国制度环境的实际背景进行客观分析。

综上所述并结合信号传递理论可知,当企业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程度较高时,资本市场便会以多种形式给予积极回应[17],并为企业进一步吸收资本与应对风险创造一定的潜在条件[18]。因此,企业仅需储备较低水平的财务弹性资源即可维持正常经营活动,从而倾向于选择风险型财务弹性政策。据此本文提出H1:

H1:财务报表中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程度越高,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风险型财务弹性政策。

更进一步,当企业对外披露时,其所处的信息环境亦会对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程度有所反应,尤其以外部信息环境的反应更为敏感。现有研究表明,当资本市场上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时,企业应当更加重视其外部信息环境的改善[19],而分析师关注正是企业的外部信息环境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一环。相比于普通投资者,分析师不仅拥有更多专业知识,且在会计信息搜集和处理方面的能力更为突出[20]。因此当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较高时,企业受到分析师关注的程度也较高。而分析师关注度的提高也从一方面反映了企业信息环境的改善[21]及未来获取财务资源潜在能力的提升,在此情况下,企业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便会趋于风险型。由此本文提出H2a:

H2a: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高促进了信息环境的改善,进而使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

此外,从财务弹性本身的产生条件来看,企业制定财务弹性战略的初衷便是缓解融资约束和应对环境不确定性[22],所以当面临较强的融资约束及环境不确定性时,企业往往就会储备更多的财务弹性资源以把握机遇、应对风险并防止其资金链断裂[23],此时其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方式便会趋于保守型。而根据已有研究,提升会计信息编制与披露的质量恰恰是企业缓解融资约束与增强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24]。因此,当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较高时,企业财务弹性资源的储备量就会随着融资约束的缓解以及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能力的增强而减少[25-27],进而企业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方式便会趋于风险型。结合上述分析,本文提出H2b和H2c:

H2b: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升可以促进融资约束的缓解,进而使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

H2c: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升可以促进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能力的增强,进而使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

三、数据来源、指标构建及模型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对象,在数据搜集过程中为确保相关指标的可靠性和完整性,部分变量的实际时间区间略有扩展,在剔除了原始数据中的ST类、∗ST类、金融保险类及数据缺失的样本后,最终共获得样本观测值10533个。样本数据搜集均源自Wind、CSMAR及DIB等数据库,计算及统计分析过程则使用Excel 2010及Stata 15.0等工具软件进行操作。此外,为了避免样本中极端数值对实证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还对所有连续变量在1%水平上执行了Winsorize处理,并在回归分析时通过Robust调整避免异方差问题。

(二)指标构建

1.被解释变量:财务弹性政策选择(FF)。基于已有论述,由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是通过财务弹性资源的储备量来反映的,因此本文借鉴并参考了De Angelo等[28]及曾爱民等[29]的方法,利用财务弹性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来衡量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由于企业总价值的评价方式不唯一,本文将按总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的财务弹性值记为FF_Ti,t;将按流通市值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的财务弹性值记为FF_Ci,t;将按等权平均法计算得出的财务弹性值记为FF_Ai,t。

2.解释变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FR)。

根据前述理论分析,本文将基于绝对性、相对性及波动性三个特点来综合刻画企业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程度。

首先,在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绝对性层面,本文先分别计算了根据修正的Jones模型[10]及非线性应计模型[11]得出的两个操纵性应计盈余值,再利用取平均值的方式[30]将二者合并为一个指标以降低个别计量误差,最终得出的DAi,t值即为衡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绝对性特点的参数,该值越大,说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绝对性越高。

其次,在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相对性层面,本文借鉴现有研究[12,31-34],通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进行衡量。AICi,t值即为衡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相对性特点的参数,该值越大,说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相对性越高。

最后,在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波动性层面,本文先计算得出DAi,t与AICi,t当年及前两年共计三年滚动标准差取绝对值后的相反数SdDAi,t与SdAICi,t。其中,SdDAi,t的值越大,说明企业近三年操纵性应计盈余的波动越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绝对性程度越高;而SdAICi,t的值越大,说明企业近三年会计信息可比性的波动越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相对性程度越高。

进一步地,将SdDAi,t与SdAICi,t的和进行了数值权重调整并最终得到了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衡量指标FR_Ci,t。该值越大,说明企业兼具绝对性、相对性及波动性特点的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越高。

此外,为确保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指标构造的稳健性,本文又在连续变量FR_Ci,t的基础上另外构造了用以衡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虚拟变量FR_Di,t,FR_Di,t共有0、0.5及1三种取值结果,当FR_Di,t分别为1、0.5、0时,即表明企业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较高、一般、较低。

3.中介变量。基于先前提出的H2a、H2b及H2c可知,本文的中介变量共有三个,即所处信息环境、融资约束程度及环境不确定性,分别代表了三种可能的作用路径。具体构建方式如下:①所处信息环境的衡量:参考已有方法,本文采用分析师关注来计量企业所处信息环境(IEi,t)。该变量以企业年度分析师跟踪人数取自然对数进行衡量,IEi,t越大,表明企业受到的分析师关注越多,所处信息环境越好。②融资约束程度的衡量:梳理现有文献,本文参照Whited和Wu[35]构建的WW指数来衡量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并设置变量FCi,t,该值越大,表明企业所受的融资约束越严重[36]。③环境不确定性的衡量:根据已有研究,本文借鉴申慧慧和吴联生[37]及申慧慧等[38]的方法来衡量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EU)。

4.控制变量。本文选取企业规模(Size)等6项公司财务类指标及独立董事占比(RID)等4项公司治理类指标作为控制变量。另外,本文还加入了年份及行业哑变量来对年度及行业的固定效应进行控制。

(三)模型构建

根据前述假设及相关变量的定义,本文依次构建了模型(1)~(3),其中模型(1)用以检验H1;模型(2)、(3)为中介效应模型,用以检验H2a~H2c。另外,为避免由反向因果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各模型在设定时均对被解释变量做了滞后一期(时间区间为2008~2020年)处理。

四、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与VIF检验

表2列出了本文各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VIF(方差膨胀因子)检验结果。从被解释变量的统计数值来看,FF_T与FF_C的平均值均大于其中位数,说明多数企业均储备了财务弹性资源,为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奠定了一定的决策空间;从各变量的数值分布来看,FF_T与FF_C的最值差距最为明显,反映出我国上市公司在财务弹性资源储备与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上存在较大差异;而从解释变量的统计数值上看,FR_C的中位数略大于其平均值,表明样本企业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而FR_D的统计结果亦表明样本企业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程度普遍为“一般”,进一步支持了上述观点。此外,除被解释变量外,各变量单独VIF检验的结果及整体变量的Mean VIF值均说明本文在变量的选择方面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表1 主要变量名称及定义

表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及VIF检验结果

(二)单变量检验

根据表3的单变量结果可知,本文对衡量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连续变量FR_C及虚拟变量FR_D各使用了两种分组方法,不论按照其中任何一种,FF_T与FF_C均值及中位数统计量的T值与Z值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该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较高企业的财务弹性储备水平更低,即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初步支持了H1。但该检验结果是基于不考虑其他各影响因素所得出的,仍需进一步控制其他变量后通过回归分析予以验证。

表3 单变量分析:均值T检验及中位数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三)多元线性回归检验

本文多元线性回归检验的结果列示于表4~表7。

1.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与企业财务政策选择。从表4中列(1)~(4)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R_C(FR_D)对FF_T及FF_C的系数均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该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因素的前提下,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结合先前单变量检验的结果,H1得到验证。

表4 基准假设检验与改变回归方法的稳健性检验

2.会计信息如实反映、所处信息环境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从表5中列(1)~(2)的回归结果可见:FR_C与FR_D对IE的系数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进一步从列(3)~(6)的回归结果可见,在FR_C(FR_D)对FF_T与FF_C的系数显著为负的基础上,IE对FF_T与FF_C的系数亦均显著为负。上述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越高的企业受到的分析师关注越多,进而所处信息环境就越好,而随着信息环境的改善,企业也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因此H2a得到验证。

表5 所处信息环境的中介效应检验

3.会计信息如实反映、融资约束程度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从表6中列(1)~(2)的回归结果可见:FR_C与FR_D对FC的系数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进一步从列(3)~(6)的回归结果可见,在FR_C(FR_D)对FF_T与FF_C显著为负的基础上,FC对FF_T与FF_C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上述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程度越高,企业所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就会越小。由于企业受到融资约束程度越严重时财务弹性储备越多,进而其财务弹性政策的选择便会趋于保守。可见,随着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升,融资约束的缓解亦会促使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故而降低其财务弹性储备水平,H2b得到验证。

表6 融资约束程度的中介效应检验

4.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从表7中列(1)~(2)的回归结果可见:FR_C与FR_D对EU的系数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进一步从列(3)~(6)的回归结果可见,在FR_C(FR_D)对FF_T与FF_C的系数显著为负的基础上,EU对FF_T与FF_C的系数均显著为正。上述结果表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程度越高,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的能力就会越强。由于企业面临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时财务弹性储备越多,进而其财务弹性政策就会趋于保守。因此,随着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升,应对环境不确定性能力的增强亦会促使企业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故而降低其财务弹性储备水平,H2c得到验证。

表7 环境不确定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除此之外,各回归模型的F统计量均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拟合优度值也普遍处于较高水平,说明本文各模型的模拟精度较高且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在逻辑上具有较强的因果关系。

五、内生性问题与稳健性检验

(一)内生性问题

除了在设定回归模型时考虑到的反向因果问题外,其他内生性问题亦会给相关研究结论带来许多潜在不利影响,因此本文还进行了如下内生性检验,试图解决由于选择性偏误、测量误差及遗漏变量等原因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1.倾向得分匹配(PSM)检验。本文共设立了三种分类方法将解释变量即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划分为处理组和控制组,然后通过Logistic回归计算出倾向得分(PS),最后又以模型(1)中的控制变量为标准进行了匹配。经PSM检验后发现,FF_T与FF_C的T值均于1%的水平上显著为负。这就表明在排除其他影响因素之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对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均与先前的实证检验结果一致,进而说明本文几乎不存在由选择性偏误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表8 PSM平均处理效应(ATT)的检验结果

2.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的Hausman检验。为避免测量误差等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将模型(1)对应固定效应模型依次与其混合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Hausman比较检验,经检验,各个χ2统计量的相伴概率p值均达到1%的显著性水平,因此本文选择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内生性检验。

表9 Hausman检验结果及判定

回归结果表明,FR_C(FR_D)对FF_T及FF_C的系数均达到了1%的显著性水平,通过了固定效应模型检验,表明本文不存在因严重测量误差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3.工具变量法及增加控制变量检验。在研究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时,为了缓解残差项干扰及控制变量缺失等遗漏变量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通过工具变量法进行了检验:先将样本企业所在年度及所属行业扣除该企业后其余企业FR_C的均值与FR_D滞后三期的结果分别作为FR_C与FR_D的工具变量,并分别记为FR_C_IV与FR_D_IV,然后通过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进行回归检验。回归结果与前述一致,由此说明本文几乎不存在因遗漏变量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除工具变量法外,本文还进行了增加控制变量检验,即在原有控制变量的基础上新加入了净资产收益率(ROE)、固定资产比率(PPE)、股权制衡度(Z)、董事会规模(BNum)及监事会规模(SNum)五个控制变量重新进行回归。经检验,结果亦与此前一致,表明本文几乎不存在由控制变量缺失所导致的内生性问题。

限于篇幅,内生性检验结果未予列示。

(二)稳健性检验

1.平衡面板数据检验。考虑到本文样本观测值所属的2007~2019年区间内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和结构均已发生明显变化,加之新兴企业的上市以及后金融危机时期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均会使得分属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的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及财务弹性政策选择方式存在巨大差异,为此本文又通过平衡面板数据,即只对2007~2019全年份数据齐全的样本数据进行主假设检验从而排除上述差异。检验结果依然与此前一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证检验结果的稳健性。

2.替换被解释变量。为确保被解释变量设定的稳健性,本文设定了FF_A与FF_D两个替代变量。其中:FF_A为连续变量;FF_D为虚拟变量,其设定方式即把FR_D按取值为0、0.5及1将全样本分为三组,当样本企业FF_A值大于所在分组的平均值时,FF_D取1,否则取0。经过替换,所得结论仍然与此前一致。

3.改变回归方法。利用Tobit回归取代普通OLS法对主假设模型重新进行回归,经检验,结果仍然与先前一致。

4.替换变量并改变回归方法。将被解释变量替换为FF_A与FF_D后分别改用Tobit及Probit回归方法重新检验。检验结果依旧支持原假设,进一步表明了本文模型设定的稳健性。

限于篇幅,稳健性检验结果未予列示。

六、基于异质性的进一步拓展性分析

(一)财务报表审计机构的调节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资本市场上除企业及投资者外第三方的独立审计机构,因其与被审计单位特殊的利害关系往往会对企业会计信息的如实反映程度更为敏感,加之参与上市公司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间所存在的各类差异,势必对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为此,本文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调节项Big4i,t及其与解释变量的交互项来检验上述关系:其中,Big4i,t为虚拟变量,当企业的财报审计机构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时,Big4i,t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由表10可见,FR_C×Big4及FR_D×Big4对FF_T与FF_C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说明随着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高,企业会倾向于选择风险型财务弹性政策的现象在报表审计机构为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样本中更加明显。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由于资本市场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形成了对审计机构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更高的既定认知,进而这类企业因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提高而产生的信号传递效应就不如报表审计机构为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突出。

表10 审计机构的调节效应检验

(二)企业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

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下,上市公司的产权性质是研究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时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因素,由于产权性质的不同,企业获取财务弹性储备资源的能力亦存在巨大差异,因此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会受到产权性质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调节项SOEi,t及其与解释变量的交互项来检验上述关系。其中,SOEi,t为虚拟变量,当企业的产权性质为国有控股时,SOEi,t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

由表11可见,FR_C×SOE及FR_D×SOE对FF_T与FF_C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随着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高,国有控股企业会比非国有控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型财务弹性政策,即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信号传递效应在国有控股企业样本中更为突出。该结果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背景之下,由于政府会出于对国有控股企业社会责任的考虑而对国有控股企业提供更多保护,因此相比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而言,国有控股企业往往拥有着更多的政治与社会资源及政府的隐性担保,进而也就拥有更多从政府和金融机构获取财务弹性资源的渠道[22,39]。

表11 产权性质的调节效应检验

(三)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

除产权性质外,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差异也是研究我国资本市场财务与会计问题时不可回避的制度环境因素,因此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与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必然会受到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为此,本文在基准回归模型中加入调节项Marketi,t及其与解释变量的交互项来检验上述关系:其中,Marketi,t为衡量企业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变量,以王小鲁等[40]所公布各省份2008~2016年的市场化程度总评分指数为基础并递推至2019年进行赋值。

由表12可见,FR_C×Market及FR_D×Market对FF_T与FF_C的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故而说明随着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高,所在地市场化程度较低的企业会更倾向于选择风险型财务弹性政策,即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的信号传递效应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样本企业中更为明显。该结果进一步表明由于在我国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突出[41],因此这些地区企业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提高便会引起资本市场更加积极的反应。

表12 所在地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检验

七、研究结论及启示

(一)结论

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并检验了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对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的影响,最终得出以下结论:在控制了其他相关影响因素后,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越高的企业越倾向于选择风险型的财务弹性政策,并且该现象在审计机构为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产权性质为国有控股及所在地区市场程度较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印证了会计信息的信号传递效应在我国特有制度环境中的作用机制。通过进一步研究本文还发现,企业所处的信息环境、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及面临环境不确定性等因素在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与财务弹性政策选择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二)启示

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与实践指导意义。

从理论上看,本文不仅尝试构建了一套对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的衡量方式,而且丰富了会计信息如实反映程度经济后果及企业财务弹性政策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

从实践上看,首先从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新角度为会计准则未来的完善提供了一定的经验证据;其次,为资本市场上会计信息对企业财务政策选择方式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经验证据;最后,通过影响机理与作用路径的检验结果来看,资本市场监管机构在规范企业会计信息的编制及披露过程的同时还应当关注分析师及机构投资者等信息环境参与者的积极作用,从而引导它们积极扮演好中介角色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在制定财务政策时除了要考虑到会计因素的影响,还应当根据相关制度环境的特点及财务资源的合理获取方式以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做到扬长避短、物尽其用。

【主要参考文献】

[1]郭道扬.论全球性会计制度变革[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5):3~18.

[2]陆建桥.新国际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审计实务发展的影响[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8(8):8~17.

[3]贺宏.IASB有用的财务信息质量特征的变迁与启示[J].经济问题,2020(3):121~128.

[4]IASB.Basis for Conclusions on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Reporting,2018.

[5]黄晓韡,黄世忠.财务报告概念框架修订热点问题综述[J].会计研究,2016(1):25~30.

[6]Gamba A.,Triantis A..The Value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J].The Journal of Finance,2008(5):2263~2296.

[7]赵华,张鼎祖.企业财务柔性的本原属性研究[J].会计研究,2010(6):62~69.

[8]任永平,巩满霞.IASB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修订:国际争论与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106.

[9]赵敏,李万福,王开田.IASB新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发展概述及启示[J].会计研究,2018(10):28~34.

[10]Dechow P.M.,Sloan R.G.,Sweeney A.P..Detecting Earnings Management[J].Accounting Review,1995(2):193~225.

[11]Ball R.,Shivakumar L..Earnings Quality in UK Private Firms:Comparative Loss Recognition Timelines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5(1):83~128.

[12]De Franco G.,Kothari S.P.,Verdi R.S..The Benefits of Financial Statement Comparability[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11(4):895~931.

[13]Bhattacharya U.,Daouk H.,Welker M..The World Price of Earnings Opacity[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3(3):641~678.

[14]Hutton A.P.,Marcus A.J.,Tehranian H..Opaque Finan⁃cial Reports,R2,and Crash Risk[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9(1):67~86.

[15]Marc S.R.,Thomas S.,Daniel U..The Value of Finan⁃cial Flexibility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J].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2014(4):288~302.

[16]崔也光,由晓玮.财务柔性政策选择与研发投入——基于企业技术水平的调节效应[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9(5):92~102.

[17]Ball R.,Shivakumar L..How Much New Information is There in Earnings?[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2008(5):975~1016.

[18]袁卫秋,于成永.宏观经济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与现金持有竞争效应[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2):110~124.

[19]吴战篪,李晓龙.内部人抛售、信息环境与股价崩盘[J].会计研究,2015(6):48~55.

[20]李祎,刘启亮,李洪.IFRS、财务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和权益资本成本——基于信息治理观视角[J].会计研究,2016(10):26~33.

[21]吴井峰.信息不对称与定向增发价格折扣率——机构投资者与分析师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15(4):50~54.

[22]刘名旭,向显湖.环境不确定性、企业特性与财务柔性[J].宏观经济研究,2014(4):127~134.

[23]于赛渊.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经问题研究,2016(8):65~72.

[24]Ghosh D.,Olsen L..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Managers'Use of Discretionary Accruals[J].Accounting Organizations&Society,2009(2):188~205.

[25]王满,许诺,于浩洋.环境不确定性、财务柔性与公司价值[J].财经问题研究,2015(6):130~137.

[26]张巍巍.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公司绩效[J].财经问题研究,2016(6):102~109.

[27]陈林.会计信息可比性、环境不确定性与审计质量[J].当代会计评论,2018(2):64~81.

[28]De Angelo H.,De Angelo L..Capital Structure,Payout Policy,and Financial Flexibility[Z].Working Paper,2009.

[29]曾爱民,魏志华.融资约束、财务柔性与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理论分析及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3(11):48~58.

[30]Biddle G.C.,Hilary G..Accounting Quality and Firm-Level Capital Investment[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6(5):963~982.

[31]袁知柱,吴粒.会计信息可比性研究评述及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9):9~15.

[32]江轩宇.会计信息可比性与股价崩盘风险[J].投资研究,2015(12):97~111.

[33]唐雪松,蒋心怡,雷啸.会计信息可比性与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J].会计研究,2019(1):37~44.

[34]Biddle G.C.,Hilary G.,Verdi R.S..How Does Financial Reporting Quality Relate to Investment Efficiency?[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9(2):112~131.

[35]Whited T.,Wu G..Financial Constraints Risk[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06(2):531~559.

[36]鞠晓生,卢荻,虞义华.融资约束、营运资本管理与企业创新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13(1):4~16.

[37]申慧慧,吴联生.股权性质、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的治理效应[J].会计研究,2012(8):8~16.

[38]申慧慧,于鹏,吴联生.国有股权、环境不确定性与投资效率[J].经济研究,2012(7):113~126.

[39]高平.金融危机冲击、国有产权背景与公司行为策略[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1.

[40]王小鲁,樊纲,胡李鹏.中国分省份市场化指数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41]郭桂花,池玉莲,宋晴.市场化进程、会计信息质量与融资约束的相关性分析——基于最终控制人的视角[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1):68~76.

猜你喜欢

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弹性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
物流企业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思考
关于加强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几点探讨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
去杠杆与企业财务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