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上股前外侧皮瓣微创制备法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价值观察△
2022-04-21麻屹楠耿祎喆董自立
麻屹楠 耿祎喆 董自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 洛阳 471000)
口腔颌面部属人体暴露部分,易遭受外部损害进而导致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1~2]。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损伤的原因多样化,擦伤、刺伤、挫伤等均会导致组织缺损,而损伤部位亦各不相同,若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面容美观,进而给患者造成巨大精神创伤[3~4]。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具有皮肤薄嫩、富有弹性、皮下组织疏松富含表情肌等特点,临床需及时施以治疗。既往临床在修复皮瓣选取中,多选用胸锁乳突肌皮瓣进行修复,该处皮瓣具有简便、损害小等优势[5]。然而受相邻颈部组织影响,在临床应用中安全性受到较多质疑。筋膜上股前外侧皮瓣(ALTF)携带不同组织成份,使其在头颈部、躯干等组织缺损中广泛应用。基于此,本研究以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为对照,分析ALTF微创制备法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96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3例;年龄23~59岁,平均年龄(43.67±1.25)岁;缺损原因:交通伤26例,摔伤17例,刺伤5例;体质量指数(BMI)19~27kg/m2,平均BMI(23.18±0.13)kg/m2。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4~60岁,平均年龄(43.71±1.28)岁;缺损原因:交通伤28例,摔伤13例,刺伤7例;BMI 20~28kg/m2,平均BMI(23.21±0.15)kg/m2。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由临床有关检查确诊;患者均了解本次研究并参与;病历资料完整者;无严重全身性病症;患者所取皮瓣区整体良好。排除标准:存有精神疾患者;依从性较差者;恶性肿瘤者;免疫性疾病者;皮肤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重要脏器不良者;存有手术相关禁忌证者;血液性疾病者。
1.2 方法
观察组行筋膜上ALTF微创制备法:完善相关检查,对患者受损动脉、面前静脉血管管径、血流状况进行探查,并对特定的走样区域做标记;取仰卧体位,将髂前上棘点、髌骨外上缘点进行标记,在两者相交重点四周长约3cm区域中设定为穿支血管分散;全麻,于患者颈部做一切口,计算损失区域与组织损失深浅状况,对受区血管进行保护,对于缺损较大的则扩张切口到颞部发际中,做一功能性的辅助切口;皮瓣整备中,将皮瓣内侧、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需一直到肌筋膜浅表层,向内侧牵开股直肌,确定皮瓣第一肌皮,切开皮瓣外侧切口,显现穿支血管穿出部位;顺降支由游离到旋股外部的动脉降支与静脉起始区域;适当选择供区血管长度并标记;皮瓣同时伴有1.0cm×2.0cm皮肤为观察皮片;皮瓣移植时,首先需以生理盐水纱布对皮瓣进行覆盖,当受区血管解剖良好后断蒂;之后对动脉用肝素盐水混合的溶液灌注,清理瓣内淤积血液,移植组织瓣到受区表层,调节位置,保障位置优良,吻合动、静脉,缝合,术毕。对照组行胸锁乳突肌皮瓣修复:前期各项准备措施与观察组相同;以上头为蒂,岛状皮瓣大小5.0cm×6.5cm,选取枕、甲状腺上动脉为供血动脉;皮瓣整备方式与观察组一样,合理游离延伸供血动静脉、胸锁乳突肌;以胸锁乳突肌胸骨头为中点,按缺失面积对岛状皮瓣长、宽度进行特定设计;常规颈清翻瓣,刀尖分层,切断脾骨、锁骨附着,切取岛状皮瓣;拉起断端,分离;如有必要,可将腺支、咽支保存肌支切断;胸锁乳突肌瓣到达受区后,定位缝合肌层,使皮瓣、创缘可形成无张力的缝合,术毕。两组术后均予以抗菌药物行抗感染处理,并补充血容量,以调节微循环,缓解血管痉挛,早期行功能锻炼。观察至术后3个月。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1)临床疗效:显效:皮瓣成活,皮温及颜色正常,外形功能完全恢复;有效:皮瓣成活,皮温正常,外形功能基本恢复;无效:皮瓣边缘坏死或裂开,皮瓣颜色较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2)手术相关指标:记录两组皮瓣大小、手术、住院时间。(3)并发症:随访3个月,记录患者感染、血肿、切口裂开发生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皮瓣大小较大,其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对比
2.3 并发症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较低,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是人体颜面部外观的重要构造,参与咀嚼、语言、呼吸等各项正常的生理功能[6~7]。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致使口腔颌面部组织缺损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交通事故造成的损伤最为常见,且该病亦演变成急诊治疗的各项病症之一[8~9]。
临床以往主要通过胸锁乳突肌皮瓣进行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该处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中小范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中应用最为广泛,成功率较高[10~11]。但胸锁乳突肌皮瓣在移植后皮片收缩大、色泽欠佳,少数患者术后预后不良,无法满足临床所需。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皮瓣大小比对照组大,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提示筋膜上ALTF微创制备法能够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进行有效的修复重建,且可扩大皮瓣选取面积,缩减手术、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筋膜上ALTF属穿支皮瓣,具有取材灵活、准确与创伤小等特点,适用于较大区域组织缺失患者修复中,且皮皮瓣血供具有确切保证,可有效确保组织量皮瓣充足。胸锁乳突肌皮瓣主要包括皮肤、肌肉与骨组织,可保障多种组织进行缺损修复的需求,且仅需吻合一组血管即能够确保所有皮瓣的血流供应,手术操作较为方便,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血管意外发生风险,有利于患者预后[12~13]。同时,筋膜上ALTF多个穿支血管具有较为丰富的血供,可提供切取的软组织区域较大,足够长度的血管蒂,更利于缺损组织的修复,并能够按软组织缺损适时调节皮瓣的厚薄、形状,设计较为灵活,从而达到更好的软组织缺损修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14~15]。另外,筋膜上ALTF所选供区与口腔颌面部相距甚远,无需对供区主干血管进行损伤,因而可将供区的肢体运动功能损害降至最低,以此减少并发症,故患者在行手术后能够及早进行肢体的功能训练,有利于术后恢复。筋膜上ALTF所选供区位置较为隐蔽,创面无需植皮修复,预后更佳。观察组有少部分患者在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为血肿及切口裂开,提示术者在植皮过程中,需防止游离皮片直接覆盖于神经表层,若游离血管时不甚损害神经则需尽最大可能修复,防止神经过度剥离,以最大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然而本研究纳入样本量仅为96例,且只随访至术后3个月,存在样本量小、观察时间过短等不足,这些均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及可信度。临床还需进一步完善试验设计,继续扩大样本量的纳入,深入分析筋膜上ALTF微创制备法在此类患者修复重建中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筋膜上ALTF微创制备法可扩大皮瓣选取范围,增强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效果,并能够缩短手术、住院时间,且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