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研究

2022-04-21邹玉清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1期
关键词:戊酸尖锐湿疣氨基

邹玉清

(江门市新会区皮肤医院 广东江门 529100)

尖锐湿疣是在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性传播疾病,该病的致病病毒为人乳头瘤病毒,常发部位为患者的肛门周围以及外阴部。根据相关数据统计,该病的复发率可高达60%,给患者带来了身心上的折磨与痛苦[1]。据研究,该病的复发与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2]。临床上对于尖锐湿疣,一般是采取冷冻、激光、电离子等传统治疗手段,其中电离子是最为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该种治疗方式的病毒清除率较高,且患者承受的疼痛感轻,发生感染的机率小,可快速去除病灶,但同时,该病存在创伤大、出现出血以及瘢痕的概率较高、复发率较高的缺陷[3]。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通过产生光化学反应,有选择性地对病变组织进行破坏。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法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效率高、复发的可能性低等优势,在尖锐湿疣的治疗中表现出了一定的诊断治疗效用[4]。文章对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发生的不良反应作出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抽取江门市新会区皮肤医院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时段内收诊的尖锐湿疣患者,对80例予以分组。纳入标准:患者经组织病理以及醋酸白试验,检测结果符合尖锐湿疣的诊断标准。排除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疾病、并发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疾病的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对照组的患者年龄22~63岁,平均年龄为(34.2±7.4)岁,病程3个星期~6个月,平均病程为(2.6±1.4)个月;治疗组的患者年龄21~64岁,平均年龄为(34.8±7.6)岁,病程4个星期~7个月,平均病程为(2.8±1.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其余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所需的药物、器材:光动力激光治疗仪、电离子治疗仪、盐酸5-氨基酮戊酸散剂。

(1)对照组:该组患者给予电离子治疗法,具体操作:在对患者进行了局部的消毒后,使用2%的盐酸利多卡因对患者进行局部的麻醉,根据皮肤损伤的面积选择长/短火档,将输出功率调节至15~25w的范围内。进行治疗时,使用探头对表面进行充分碳化后,皮损会自行脱落,后使用探头轻触进行止血。在结束治疗后使用红霉素软膏对患处进行涂抹,在治疗后的7~10d内进行复诊,治疗未愈者继续接受治疗。

(2)治疗组:该组患者则给予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在进行了对照组的电离子治疗后,将配制的浓度为20%的5-氨基酮戊酸散剂涂抹于患者的疣体的残端和周围正常皮肤的1~2cm处,使用塑料薄膜对涂抹区域进行密封,将光照密度调节至100J/cm2,光斑的直径为1~2cm,将涂抹药物的部位进行照射,每个部位持续照射约20~30min,1次/周,持续治疗4周[5]。

1.3疗效标准

在进行治疗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痊愈率、复发率、治疗后2周、4周的疣体清除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其中:治愈指患者的疣体完全消失,并在原病变位置附近并未出现新的疣体。复发则定义为患者在随访期间,在原病变位置附近出现了新的疣体。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2结果

2.1痊愈率、复发率

治疗组比常规组的痊愈率所得结果呈更高显示,复发率所得结果呈更低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痊愈率、复发率比较[n(%)]

2.2疣体清除率

相较对照组,治疗组在治疗2周、4周后,患者的疣体清除率所得结果呈更高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疣体清除率比较

2.3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较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所得结果呈更低显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3讨论

尖锐湿疣的主要致病病菌是人乳头瘤病毒,根据统计,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在性生活较为活跃的民众中,该病的感染者可高达80%。尖锐湿疣主要是以亚临床感染的状态存在,该病的传染性与复发率较高,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6]。临床上主要是采取激光、冷冻、微波、电离子等物理治疗方式为主,这在对可见的疣体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对于亚临床的感染患者而言,其并未有明显的皮肤损伤部位,但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虽可通过一定的手段检测出病菌的存在,但传统的治疗方式无法对人乳头瘤病毒的亚临床感染区域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7]。同时,在进行醋酸白实验进行检测时,常会发生假阴性与假阳性的情况,故治疗效果不理想[8]。根据研究结果表示,亚临床感染的存在与重新活动的发生与尖锐湿疣的复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同时,有研究发现,尖锐湿疣的周围皮肤存在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情况,故尖锐湿疣若要彻底治愈,则需将致病病毒彻底清除,并消除一切可能复发的可能性[9]。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可选择性将增生活跃的细胞进行消除,在对疣体起到治疗效果的同时,亦有破坏潜伏感染的作用[10]。光动力治疗的治疗机制是通过促进细胞的凋亡与坏死,达到对增生旺盛细胞的杀死作用,光照以及辐射可对疣体以及附近的亚临床感染区域进行“面清除”的作用,但该治疗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适用于疣体直径超过0.5cm的患者[11]。故在通过电离子治疗,将大体积的疣体进行清除后,给予患者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有效弥补了治疗的不足[12]。

通过本研究结果可知,电离子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显著,在提高患者的痊愈率的同时,有效加强了患者的疣体清除效果,并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戊酸尖锐湿疣氨基
丙戊酸相关药物基因组学在癫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高效阴离子交换-积分脉冲法检测氨基寡糖素农药中游离氨基葡萄糖
利用氨基功能化电极材料除磷及动力学探究
富马酸喹硫平片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疗效观察
3%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注干剂配方研究
戊酸雌二醇治疗黄体酮胶囊配伍治疗不完全性药物流产的临床观察
CO2激光联合胸腺法新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分析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尖锐湿疣患者感染HPV亚型的研究及临床分析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