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

2022-04-21彭光海林媛媛李世明杨雀屏

医学前沿 2022年4期
关键词:优势挑战

彭光海 林媛媛 李世明 杨雀屏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百姓对医疗健康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量,互联网医院作为互联网在医疗行业中新型的应用方式,蓬勃发展。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专科因其疾病及诊疗服务的特点,在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局限性。通过对我国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的优势及面临挑战的分析,积极探索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如何利用其自身特色,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关键词: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优势;挑战

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规规范互联网医院的发展,对互联网平台医师执业、处方药销售、医保报销等方面做出指导,2018年4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同年七月出台的《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互联网医院的合法性质并对其建设发展提出了指导性意见。随着国家对分级诊疗的进一步落地实施,并且对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进行优化,互联网医院在近几年得到了大力发展;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互联网医院更是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

互联网医院是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化,以及以实体医院为依托建立的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带有咨询、随访、慢病管理等功能,它具有实体医院作为强有力的支撑,线上方便病人,就是简单的医疗服务患者不需要到医院,在网上就可以提供。我国互联网医院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疫情管控态势进一步催化互联网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18年全国仅有互联网医院100余家,至2020年11月,在新华社半月谈主办的“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创新发展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透露:全国的互联网医院已达900余家。国家卫健委亦要求各个医院完善各自互联网平台。

二、精神專科互联网医院的发展优势

作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科在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具有其特殊的优势。

(一)政策支持。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强调“让群众在家门口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文件充分释放了政策红利,鲜明提出了鼓励性措施,激励各类主体参与,其中就包括,允许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医院,医疗机构使用互联网医院作为第二名称,可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同年9月,国家卫健委针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连发三个文件,推出试行版管理办法。为促进精神专科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心理疏导和康复能力,2020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医保局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和完善精神专科医疗服务的意见》中提出了“丰富精神专科医疗服务技术手段”。即加快推进“互联网+”、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服务模式,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便捷患者就医,提升医疗服务整体效率。

(二)受众广。我国各类精神心理疾病在人群中总体发病率为17.5%,精神疾病发病人群2.5亿人,而精神科医师仅4万名。每10万人拥有精神科医师不足2位,尚不足国际标准的1/4。此外,据《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计划(2015-2020)》分析,我国精神科医疗资源主要分布在省级和地级市,县域及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鲜有精神科、心理科,精神卫生供给不充足,分配也不均衡。“互联网+精神科”的新型模式打破了空间、地区的限制,能够合理的为不同地区提供云端的诊疗服务,将优质的医疗资源下沉,通过互联网模式更加合理分配精神卫生医疗资源。

(三)精神疾病本身诊疗特点。精神心理类疾病属于慢性病,且诊疗手段多以晤谈会话为主,相较于需要“视触叩听”及大量器械检查环节的他科躯体疾病,更适合进行网络问诊。精神疾病的治疗主要通过交谈、倾听,一般一个病人诊疗的时间为20-30分钟,是其他疾病诊疗时间的2-3倍,如需提供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服务,所需时间往往不尽于此,外加心理咨询和心理咨询服务不能一蹴而就,往往需要相对较长的疗程,有的甚至迁延数月甚至一年,实体医院就诊往往让就诊者耗费大量时间、路途精力,故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互联网平台非常适合精神疾病的诊疗。

(四)实事需求: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下半场”。民众因疫情积累的精神和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凸显,抗疫后期,心理防疫将成为重要战场。不依赖仪器检查的精神心理诊疗服务能够更好的适应“减少不必要的聚集”的疫情管控需求,精神心理科被视为最适合疫情期间线上问诊的疾病领域之一。

(五)技术支持。随着5G时代的到来,基于在线视频、虚拟现实技术实现远程诊断、远程影像会诊、远程监护等技术的升级将会满足医疗实时性、高效性、稳定性的需求,实现医生对病人的远程诊断、远程会诊等操作。精神卫生机构也一直在探索更高效、更直观的线上服务模式,利用虚拟现实技术、5G高速网络等现代科技,配合先进的智能辅助仪器,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规范完善的数据库,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六)慢性疾病管理优势。精神科互联网医院的出现,可以有效帮助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居家慢病管理,比如互联网医院可通过信息化手段生成慢病随访计划、及时提醒患者来院复诊、针对不方便来院患者开通远程复诊开药等,以此降低复发率,达到减少住院周期的目的;同时搭建医患沟通模块,医生及时了解出院的病人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这样,患者长期滞留医院的情况将得到改善,节约医疗资源、减轻医保压力。远程诊疗也为患者及家庭节省来院就诊产生的路费、在院就诊产生的住院费、床费等等,减轻患者的负担,居家的康复环境也有利于慢性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回归社会。

(七)社会文化背景。在我国,精神疾病由于其迁延多年的社会对其的偏见,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痛苦,并且同时也给家属产生隐瞒、回避、掩饰等情绪。有很大一部分人群虽然罹患精神心理疾病,但由于对精神病院“疯人院”形象的固化认识,延误了及时就医治疗。互联网这一模式,可以使得这一部人群通过相对隐蔽的互联网环境,及时向专业人员求助,使得精神疾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指导。

三、精神科互联网医疗服务面临的挑战

(二)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具有开放性、虚拟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开放性,在方便患者的同时,也给不法之徒提供了便利,开放透明的网络作为医院提供医疗服务的媒介,网络信息互联互通并且实时共享,使得就诊者的个人及医疗信息变得集中、更易获得。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的个人信息,医疗信息相对于其他类别的疾病,更加具有其特定的隐私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明文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姓名、肖像、住址、工作单位、病历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身份的信息予以保密”,一旦数据被窃取、滥用、传播,将会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甚至将会产生严重的法律后果。

(三)服务对象局限。目前,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的《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明确规定“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就诊的患者,要求是“非首诊”患者。该规定的制定,针对的需要通过“视触叩听”及大量器械检查环节的躯体疾病,可以避免互联网诊疗缺乏必要的检查而导致误诊及错误的治疗方案。但精神疾病,尤其心理疾病。往往通过病史采集及精神检查,即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交谈会晤即可诊断,治疗亦可以通过非药物手段提供,故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诊疗对象如仅局限于复诊患者,将错失一大批有心理问题但对至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有抵触情绪的目标人群,也会影响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的长久发展。2021年,张鸿文、刘立飞、曹艳林等人发表的《北京市属医院互联网诊疗开展情况调查》一文中提供,对北京22家市属医院及其医务人员发放的网络调查问卷中显示62.63%的医务人员建议不要限制互联网诊疗只针对复诊患者,应该由医生决定线上或线下处理。

(四)硬件支持制约。互联网医院的核心业务是在线诊疗,通过远程高清音视频通信技术来实现,这就对视频、音頻双方的网络条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精神科诊疗过程中,治疗医师在接诊过程中需要获得就诊者第一时间的语言、情绪甚至面部表情的反应,并及时给予干预处理。但我国目前网络建设水平并不均衡,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村的网络建设和普及程度都达不到要求,而上述地区往往又是精神科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

(五)软件支持制约。精神科诊疗中一种常见的协助诊疗的手段,即通过一系列手段,将人的某些心理特征数量化,来衡量个体心理因素水平和个体心理差异的一种科学测量方法。广义的心理测评不仅包括以心理测验为工具的测量,也包括用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实验法、心理物理法等方法进行的测量。目前运行的精神科互联网医院所在线维护的量表,由于软件配置制约,大多只能维护题量较少,算法简单,回答简单的简易量表。往往不能满足精神科互联网医院运行的实际需要。

(六)精神心理疾病诊疗特点的制约。精神心理疾病病史的采集相较于其他疾病较为复杂,不能单听就诊者个人的描述,往往需要多方了解病史。仅根据就诊者单方面提供的病情往往不能给予准确的病情评估。相较于其他疾病,患者所提供的部分病史资料较难通过互联网核实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势必对医生的诊断和治疗造成影响,也不能排除部分就诊者夸大、错误的反映病史,甚至妄图通过精神心理疾病达到一些个人目的操作的可能性。

(七)就诊者的互联网操作能力制约。2013年,一项对186 精神疾病患者对网络健康指导态度的调查分析显示,调查对象中,82.8%的人可以接触到互联网,75.3%的人可以在家中上网,49.5%的人接触网络的时间超过半年,熟练掌握互联网操作的技能。但部分精神障碍患者,尤以精神发育迟滞、老年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患者,往往缺乏接触互联网的条件,故未经普及或操作比较繁琐的线上就诊流程往往会导致就诊者对互联网医院产生逆反心理,使用体验感降低,业务难以开展。

四、小结

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符合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发展的目标要求,能够有效推动分级诊疗的落地实施。目前,在国家政策、实事需求的影响下,国内互联网医院正在逐步发展,趋于稳定,但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的建设尚处于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运行的精神科互联网医院暂不能达到与实体精神专科医院分庭抗礼的水平,而是更多的承载健康咨询、复诊随访、分级分诊的作用。仅能作为实体精神专科医院的一个补充。同时,考虑到网络依赖的问题,对于有社会退缩、人际交往困难的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如过多的依赖和求助虚拟的网络资源,形成网络成瘾或网络依赖,则有悖于精神专科互联网医院创建的服务初衷。

参考文献:

[1]丁宁, 胡豫, 张明, 等.  我国互联网医院建设现状及发展路径选择 [J] .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20,36 (1): 1-4.

[2]黄芳,季国忠,秦辉,等. 互联网医院的发展现状[J]. 现代医院,2021,21(10):1477-1480.

[3]刘惠蓉,杨斌. "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 科技资讯,2019,17(17):177-178.

[4]张梦倩,王艳翚,钱珍光,等. 我国互联网医院发展模式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2019,36(5):23-26.

[5]邓勇,郑豪。中国互联网医院运行现状与发展思路[J],中国医院,2019,39(9):8-11

[6]刘霞,李佳芮,谭雅茹,等. 互联网医院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3):15-17.

[7]周莉,吴琴琴,廖邦华,等. 互联网医院运行现状与发展思路[J]. 中国医院管理,2019,39(11):58-60.

[8]张鸿文,刘立飞,曹艳林,等. 北京市属医院互联网诊疗开展情况调查[J]. 中国医院,2021,25(12):35-37.

[9]程雨,姜勇. 对互联网医院发展现状的思考[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2):99-100.

[10]  [13] 姚秀钰,胡丽丽,程艮,等. 精神疾病患者对网络健康指导态度的调查分析[J]. 中国护理管理,2013,13(2):89-92.

[11]吴丹麦,崔文彬,于广军. 我国互联网医院运营策略探析[J]. 中国医院,2021,25(10):79-80.

[12]胡松林,胡雅玲,张培勇. “互联网+”助力县级医院开展分级诊疗的探索[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9,16(5):596-600.

猜你喜欢

优势挑战
极限挑战
画与话
眼力大挑战
第52Q 迈向新挑战
第二优势
从优势的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
从优势到胜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