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牙雕的工匠精神
2022-04-21胡昌民
胡昌民
象牙雕刻的精细美之所以能跨越时空,令人难以忘却,其中一些核心元素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物象刻划的精致美;变化丰富的线形美;自成一体的整体美;似与不似之间的神韵美;以及上海牙雕地方特色;精湛牙雕与工匠精神;所有这些,正是海派牙雕的精髓部分,蕴含着珍贵的美学意义和社会人文科学价值。
海派牙雕“精益更求精,卓越再超越”的工匠精神,这一沁入牙雕艺人内心的文化精神,和焕发出来的职业行为,可歌可泣!很值得我们当代人研究挖掘并推广传扬。综观史实可以不难发现,它的形成和传承是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环境、人文习俗、天时、地利、人和,诸元素有着紧密关系。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更养育了一方人才。上海象牙雕刻伴随着近二百年历史变迁,时代造就了本地牙雕能工巧匠,他们新老接替,代代传承,群英荟萃,名家辈出,成就了辉煌业绩。上海是中国早年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也是与世界接轨最早最快的城市。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交融影响,使上海这一特殊城市,逐步形成了自由开放、包容求新、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文化特征。上海这一近代开埠的国际大都市,最能感受到中国近代发展的历史脉搏。早年因外国势力入侵,军阀争斗,战乱纷飞,时局混乱,全国各地众多文人贤士汇集上海的外国租界,以求自保。也有各门各派的民间艺人来沪卖艺讨生活。很早以前,“海派牙雕”就在这样的“良田沃土”里应运而生,并且日积月累,逐渐成形。
“海派”一词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地域性风格”的俗称。如同京派、粤派、岭南派,是地方特色的一种注解和标志。上海特殊的城市文化造就了海派牙雕艺人,也形成了这一群体若干与众不同的职业素质:敬畏文化、见多识广、包容灵活、思路缜密、精致习性、性情专一、作风严谨、心灵手巧、认真敬业、克守规矩、守信承诺、不愿服输、敢于突破、超越极限、独具匠心、追求卓越等特点。海派牙雕既是指上海牙雕地方风格、特别技巧和展现特色,也是指艺人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国内同行和其它艺术长处愿意博学多采,对国外流入的时尚文化有着敏感的领悟,对江南风土人情有着特别的偏爱。这种由地方文化影响,同时吸收其它新事物,进而形成的审美观念、形象思维,变通能力,令他们在用牙雕来表现特种艺术时,自然而然地展示出海派独特风格的牙雕艺术。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这是上海牙雕工匠长期以来薪火传承,追求进取的真实写照。上海的历史文化底蕴、融汇兄弟姊妹艺术的能力,所处的时尚前沿地位,是形成上海象牙雕刻地方特色的基本因素。近代本地牙雕,以开放的意识,广泛吸纳多元文化艺术和各地方技艺精华,逐渐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化地方风格特色的手工艺术,成为江南文化的一个特别组成部分。虽然上海是象牙原料相当匮乏的地域,本地根本无象无牙,象牙雕刻创意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只有近二百年历史,但它经过七代牙雕艺术家不懈追求和努力,在提高雕艺水平进程中不断挑战极限。上海象牙雕刻艺术伴随着本地开埠拓展,从萌发、成长到终于结成正果,以其孜孜不倦的进取精神,勇于赶超国内传统牙雕产地领先水平,曾经出现过划时代的历史辉煌,达到前所末有的历史高度。20世纪80年代上海牙雕最鼎盛期,不少精品、孤品、绝品,频频问世,在全国同类艺术评比中荣获牙雕细花全国排名第一,牙雕人物、综合仿古名列前茅,成为名闻遐迩的中国优秀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一支。
海派牙雕工匠精神还体现在不懈的学习中追求自我完善,在不同领域博采众长,这种如同蜜蜂采粉一样吸收新东西,学习各类文化宝库精华,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对立的元素擦出灵感火花,产生奇妙的创意。这种对多元文化艺术的再学习,就是为了充实创作人员艺术知识结构,这是提高造型创作能力的有效方法,为海派牙雕“精益更求精,卓越再超越”的工匠精神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由于象牙雕刻的精细程度超过了常人视觉极限,因此富有独特的审美价值。牙雕艺人惊人的技能和意志,往往令人不可思议,那是一个眩人耳目、净人心灵的独特的物质和精神世界。人们赞佩不已之余,无不为能工巧匠的挑战极限和惊人创造力感到鼓舞。牙雕艺术家在静静的艺术创作中,勇于突破常人想象,挑战极限,创造了小中见大,一以当十的“微观大视野”,为人们提供了海派风格特色的珍贵牙雕艺术。
从上海地方牙雕发展史和本地牙雕人才成长经历可见,其中包含着数不清的艰辛和不易。行业前辈在开拓一门技艺中的每一招一式,每一项突破和失败,都是后人走向成功的基石。历史表明,有了前人的厚积,才会有后人的薄发。近二个世纪以来,在本埠参与地方牙雕文化建设,倾注毕生心血的先辈和后人,他们为创造上海牙雕辉煌历史,呕心沥血奋斗,凝神静气拼搏。那些出自上海牙雕艺人之手的千千万万件雕刻作品,代表着中华的文明,人们将会以崇敬的心情,在惊叹这绝版艺术的同时,赞美当代牙雕艺人了不起的技艺和创造力!赞美不可思议的工匠精神!这是上海的骄傲,时代的荣耀。
艺术是永不落伍的时尚,它从来不会用形式来局限创造者,雕刻艺术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将会是永恒的文化产业,天长地久经久不衰,而工匠精神正是发扬光大民族雕刻的重要支撑。为此,提倡艺术回归,找回传统“海派牙雕工匠精神”清纯高尚的本色,无疑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其中,中国雕刻应保留和传承各地方风格特色,大师应树立鲜明独特的个性化风格。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民风民俗都各具差异,所以,当用雕刻语言来解读同样的中国文化时,都会在表现语言上反映出地域性的审美偏爱和习惯,这也自然形成了京派、海派、苏派、扬派、中原派、岭南派等艺术流派,它们各自富有地方风格特征,在中国雕艺舞台群芳争妍,各放异彩,呈现出雕刻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其实,艺术贵在独具特点,行话说:十个优点还不如一个特点。别出心裁的形式、别具一格的风格,往往能出类拔萃,给人印象深刻。所以,提倡鲜明的地方风格特色,有助于一方雕刻艺术自立于民族雕艺之林而独树一帜。
总之,在国际保护濒危野生大象公约以后的“后象牙时代”,我们是告别千年牙雕藝术?还是从优秀传统牙雕艺术中研究挖掘其中独特文化价值和社会科学价值?从而焕发它新的艺术生命?这是当下振兴中华民族文化其中的一个课题。象牙雕刻作为一种特别产业,也许终将不复存在,但这一传统行业在世代交替,传承发展过程中,经过多少代能工巧匠长期艰辛努力,所创造的优秀卓绝的独特艺术和宝贵的行业精神,它如同一座闪亮的文化丰碑,将永远留存我们民族的文化记忆中。海派牙雕“精益更求精,卓越再超越”的工匠精神,不仅适应精细雕刻,更适用于文化科技各行各业。毋庸置疑,这一可歌可泣的行业精神,将激励当代人以非凡的劳动与智慧,拓展本民族文化和现代化科技,创造符合我们时代的文明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