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的生活化教学
2022-04-21边月娥
边月娥
摘要:新课程改革标准规定,小学音乐教学应联系学生的学习和现实生活,发展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分析小学音乐课程现状为出发点,详细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将生活化教学方式融入小学音乐课堂。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对小学音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音乐教师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必须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创新。
关键词: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
前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在小学学校的实施,小学音乐教学的重点和质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提高。音乐是一门学生真正热爱的艺术学科,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和目标。因此,音乐教师应将生活元素引入课堂,结合生活观念、具体事例和情境学习条件,积极教学生接触现实生活,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和美感,生活教育理念为小学音乐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合理的利用它提升小学音乐教学质量是新时期音乐教师亟待探究的问题。
1小学音乐课程现状分析
教师注重学生的技能学习,忽视学生的兴趣。一些教师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知识和实践技能,并注重对教学过程内容的直接理解。小学音乐课时间不多,教师必须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教师必须是课堂的中心。然而,学生很难控制导致怀疑和过深的知识,这使得音乐课仅仅是传播信息,没有达到影响学生学习音乐乐趣的目的,尽管音乐教科书中有许多影响我们生活的最好的歌曲,如果没有任何与他们的生活相关的音乐作品学生也会因为不喜欢课程内容而导致学生对音乐失去兴趣。
2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做好课前准备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课的录取率,教育者应关注小学生的特殊性和心理发展,强调课程设计和相关要素与生活的适当融合,以及可接受和可理解的小学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学习和感受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创造性技能对于小学音乐学校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对于那些词汇量和节奏感都不足的小学生来说。因此,教师必须将生活模式纳入教学大纲中。比如在"不再麻烦好妈妈"的教育活动,因为学生有写歌词的任务,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帮助家长洗碗、扫地、整理床单、清洁桌子,以帮助学生总结并提前为学生准备有用的短语,这使学生更容易学习相关知识,也使教师工作得更容易。
2.2引导生活化探索,强化学生音乐意识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要用音乐感染和教育学生,使音乐有节奏、有精神,教育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第一,有效地释放压力,获得有趣的音乐体验。当学生感受到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时,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从有趣的音乐活动中解放出来。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乐器或自制乐器,结合唱歌、跺脚、拍手等多种活动,软化教学生活,培养高尚行为,促进健康成长。第二,学习生活情怀,培养审美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加强对学生的美育,音乐教师必须将音乐教育作为培养学生真正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思维的一种手段。"爱和平"这一模块的主题是爱好和平的音乐,教授本模块致力于培养学生心中的爱,如音乐课程《各国儿童心连心》、《小小白鸽》,并利用视频材料为小学生营造团结互助、共同教育的友好形象。结合视频和声音,小学生唱和平歌,准备纸鸽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培养学生强化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前景。
2.3营造生活化氛围,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思维能力还没有系统化,他们对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没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生活环境,展示学生熟悉的音乐表演,比如,四年级的《采茶舞曲》作为江南的一首民歌,整首歌巧妙地融入了表演的各个元素,描绘了江南如画的风景,它还向作者表达了对茶壶的赞誉和热爱。在课堂上,老师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动的江南春色,将学生带到茶农的日常生活中,感受他们一天工作的艰辛,为他们创造在农村的生活条件,从而学习富有成效的情感共鸣,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容。教师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体验,把他们生活中的场景、事物与音乐紧密地联系起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2.4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文化渗透
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围绕这一策略组织教学活动。艺术源于生活,因此艺术对象在反映生活观念方面具有诸多优势。虽然音乐、体育和美术是同一种艺术,但音乐作为一种"活"的艺术,有其特殊性。音乐教学必须是"活的"。这种活主要表现在将学习与生活情境有机地结合起来。比如在音乐教学中加入游戏,并在这些游戏中创造具体的情节,使小学生能够在他们的角色中体现音乐表达的意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更多的音乐,产生激情,让教师的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音乐释放情感,通过这样的渠道传达思想。音乐与人的情感息息相关。因此,在情感方面,音乐课应该具有丰富的生活情趣和情感力量。比如教师可以将一些生动活泼的民俗引入学校课程,使学生摆脱陌生的音乐知识。农历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元宵节。在这一天,舞狮队会走过自己的小巷,自己的家。每天都有鼓和鞭炮,老师可以安排观看舞龙舞狮表演,在课堂上放鼓让学生敲打,感受它的应用,了解民俗与音乐的关系。同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向学生普及元宵文化,或者自己组织制作灯具,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灯具的理解和興趣,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元宵灯饰的舞台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对元宵文化的理解,从多层次进行文化渗透,不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结语
总的来说,音乐是艺术的主体。源于生活,回归生活,以生活化教学为基础组织课堂音乐活动,让学生感觉更亲近、更熟悉、更快乐,为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增强合作能力、学习实践经验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切实的帮助。让教师关注音乐作品的生活方式,关注生活环境的融合,提高学生体验,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学生接受音乐作品的能力,使音乐成为学生生活中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1]杨德荣.试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应用生活化教学的措施[J].读与写,2021,18(2):221.
[2]阚梓豪.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J].读与写,2021,18(9):240.
[3]刘翠兰.新课改下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实践分析[J].考试周刊,2020(49):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