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考古诗词感情类试题解题策略与模拟训练

2022-04-21樊会莹

课外语文·中 2022年3期
关键词:兵法典故感情

樊会莹

“诗言志,歌咏情。”只有正确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才能准确把握其思想内容,分析其社会意义,切实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因此,为落实语文新课标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是中考诗词鉴赏题的必考点。命题形式,基本以主观题为主。

题型小汇

题型一:本诗或某句、某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型二:请简要分析两首诗中表达情感的异同。

题型三:诗人通过诗中某意象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注:

题型三多出现间接考查,往往借助分析诗中的形象(人、景、物)、用词的准确、表达技巧等,涉及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考查和理解。

兵法示例

兵法一:借题目,辨感情

有的题目直接点明了诗词的感情基调,如《春夜喜雨》一“喜”字就奠定了全诗喜悦的感情基调;有的则直接表明了诗词的题材和类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送”字,表明该诗属于“送别”诗,自然表达惜别之情。所以,不少诗歌的题目对思想感情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例1.(2021·江西卷)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古诗词中,有一类叫咏物诗,往往借对某一事物的咏叹,以寄托作者的感情。此诗可谓代表:前两句侧重描写,一“刺”一“出”,其蓬勃的生命力、昂扬的战斗力势不可当;后两句侧重议论,对“时人”的不满和讽刺溢于言表。这首诗借松写人,托物讽喻,表达了诗人因出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之情。

【答案】

诗歌表达了对小松的赞赏之情和对目光短浅之人不满的情绪。

兵法二:借句意,明感情

有些诗词意思相对较直白,甚至出现一些抒情或议论性的句子,通过直接翻译,即可揣度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情语”常出现的位置,多在标题、开头或结尾处,在特殊情况下,中间及小序部分也会出现。

例2.(2021·四川广安卷)

南安军

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诗歌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文天祥的诗歌大多直抒胸臆,能够以通俗易懂、口语化的语言表达出深厚的感情。此诗尾联如果直译的话,可译为“绝食而死是我真正的意愿,梦中也学伯夷叔齐,吃野菜充饥等死”。饿死殉国,决不投降,斩钉截铁,大义凛然,表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和民族正气。

【答案】

表达了诗人至死不渝,以死明志,保持爱国的节操、誓死报国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兵法三:借画面,悟感情

如果说兵法二主要针对诗人情感呈显性的诗词,那么兵法三则要解决一些间接抒情的诗句。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抒情方式是借景抒情。因此,可仔细阅读作品中的写景句,看看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特征是什么,勾勒出什么画面,属于什么色调,渲染出什么氛围,它们与要表达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关联。

例3.(2021·四川自贡卷)

江村①

杜 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②,微躯③此外更何求?

【注】

①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夏,杜甫在朋友的资助下,在四川成都郊外的流花溪畔盖了一间草堂,这首诗作于这期间。

②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

③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解析】

本题命题人设置了两问,意在帮助考生组织答案。根据“堂上燕”“自去自来”“水中鸥”“相亲相近”可推,此联描绘了夏日江村优美宁静的自然风光,画面怡人,色调明丽,令人赏心悦目。在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中,一种自由融洽、乐群适性的意趣油然而生。

【答案】

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表达了作者在自然中感到自由、亲切、融洽的情感。

兵法四:借字眼,捋感情

所谓字眼,是指诗词中最能體现、点明或暗示思想感情的个别词语,或存在于诗词的中心句中,或直接出现在标题上,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春夜洛城闻笛》中“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只要抓住了“故园情”一语,就很容易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例4.(2021·山东枣庄卷)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①,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②梦,凫③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远行车马所挂的铃铛。

②杜陵:地名,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诗人曾自称为“杜陵游客”。

③凫:野鸭。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如何把握本诗的思想感情?可借助字眼,抓关键词。字眼一“早行”,早出在外,人在旅途;字眼二“悲故乡”,悲思故乡,直接抒情;字眼三“杜陵梦”,即思乡之梦。所以,通过关键词语的梳理,不难发现这首诗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答案】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离乡的羁旅孤寂之苦和浓浓的思乡之情。

兵法五:借典故,挖感情

古诗词很讲究用典,因为援引史实、使用典故,表达会更简洁、更含蓄。古诗词中的典故和所要表达的情感常常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借用了冯唐的典故,这是作者以魏尚自喻,以表达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例5.(2021·贵州铜仁卷)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作者融典故入词,寄情委婉深沉。请对“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作出赏析。

【解析】

此题属于题型三的呈现,借助诗句赏析,兼顾对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考查和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从典故入手,弄清该典故的渊源和潜台词。辛弃疾借用此典,赞赏孙权,直接表明希望如今南宋拥有更多像孙权这样的有志之士来扭转乾坤,当然作者也以孙权自比暗示,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答案】

词人借用曹操赞叹孙权的语言,表明希望南宋有像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也暗含了自己对南宋朝廷主和派的愤恨。

兵法六:借形象,抓感情

诗词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形象,如花草树木等,寄托诗人的情感,承载作者的思想,我们称之为“意象”。在古诗词中,很多意象常含有特定的含义和规律,如“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清风”“明月”“花草”等多抒发闲情逸致……借助诗词中的某些形象,也有助于把握诗词的情感内涵。

例6.(2021·四川泸州卷)

早 归

元 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

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尾联写出了黄莺的哪些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解析】

本题命题人也是设置了两问,即借助所塑造的形象,来体会作者的情感。这首写景诗节奏明快,形象鲜明,尤其是尾联二句。诗人惊飞了黄莺,致其“相恼”但仅仅是“似”,所以“含啭傍人飞”,从形和声两个角度刻畫其俏皮可爱、叫声婉转的特点,写鸟怨人,流露出作者早晨经过树林的愉悦之情。

【答案】

①写出了黄莺的娇小轻盈、俏皮可爱,叫声婉转动听。②通过写鸟与人和谐相处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愉悦闲适之情。

兵法七:借注释,析感情

因为诗词鉴赏的文本多出自课外,为便于考生答题,命题人多会以注释的形式介绍补充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创作缘起与经过以及词语含义等信息。如介绍背景,可能是想暗示诗人的创作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等。因此,抓住注释对理解诗词内容很关键,甚至有的还暗含相关问题的答案。

例7.(2021·四川眉山卷)

恨 别①

杜 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②急为破幽燕。

【注】

①此诗为杜甫“安史之乱”时期在成都所作。

②司徒:指唐军将领李光弼。

结合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析】

作者及写作背景,也是把握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这也是命题人提供注释的原因。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瞄准现实,展现时代风貌,尤其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其诗中既有对人民悲惨经历的描述,也有对战乱的控诉,既有流离失所的飘零之感,也有流落他乡的思家之情,既有对年华的逝去之悲,还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之心。

【答案】

①因战争而不得不流落他乡的孤独飘零之感;②远离家乡不得归而产生的浓烈的思家忆弟之情;③不能重返故土而老于蜀中的年华逝去之悲;④连战皆捷希望破幽燕平定叛乱的国家命运之忧。

实战演练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寄和州刘使君①

张 籍

别离已久犹为郡,闲向春风倒酒瓶。

送客特过沙口堰,看花多上水心亭。

晓来江气连城白,雨后山光满郭青。

到此诗情应更远,醉中高咏有谁听?

【注】

①刘使君,指唐代诗人刘禹锡,时任和州刺史。诗中沙口堰、水心亭均在和州。

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秋 兴

陆 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①,病入中年日月遒②。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

①迮:狭窄。

②遒:迫近。

3.根据中间两联,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甲】

送元二使安西

王 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乙】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4.【甲】【乙】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异同?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解析】

1.此句用典,表达词人的思乡,却因未建功立业不甘还乡的矛盾之情。

解析:解答此题,依靠字眼和典故。关键字眼“家万里”,作者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思念家乡。“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运用典故,战争没有取得胜利,还乡之计是无从谈起的,说明词人渴望建功立业。

2.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对刘禹锡目前境况的同情之感;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解析:作答時,关注诗词中抒情议论的句子。尾联“到此诗情应更远”,这是直接表达对刘禹锡诗歌艺术的钦佩之情。“醉中高咏有谁听”,“有谁听”是对刘禹锡目前怀才不遇境况的同情,并暗示自己对对方的理解。

3.壮志难酬,怀抱未展;中年多病,时光日迫;国土沦丧,战事未宁。

解析:“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乾坤迮”,国土狭窄是因国土沦丧,这是一“愁”,“病入中年日月遒”说明中年多病时光迫近,这是二“愁”;“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百战”,战事不断,这是三愁,“空许国”,“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措,空有报国之壮志,却无法施展,这是四愁。“画角”一般在黎明和黄昏之时吹奏,相当于出操和休息的信号,发音哀厉高亢,古代军中常用来警报昏晓、高亢动人振奋士气,听到五更的画角之声更添愁思。

4. 同:都抒发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异:《送元二使安西》情感显得愁郁低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则显得乐观旷达。

解析:从二诗的标题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送别诗。前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氛围。“客舍”,原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后诗,尤其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豁达。

猜你喜欢

兵法典故感情
悬壶济世典故的由来
兵法大师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七夕节有什么典故呢
感情强烈的叹号
愚人节防骗兵法use起来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熟读兵法,何至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