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在紫砂陶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影响
2022-04-21周瑾
海派文化,为上海特有的文化特征。古松江的移民文化氛围成为海派文化的胎记,随着19世纪末上海租界人口的增长,催化了中西文化、南北文化的频繁交汇,形成了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独特属性,“海派紫砂”应运而生。而今“海派紫砂”从室内走向室外,走向公共空间,通过新的媒介传递着其创新的文化能量。本文以上海地铁14号线紫砂陶站名牌创意设计制作为例,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探索,解读海派文化在紫砂陶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影响。
海派紫砂与海派文化
1,海派紫砂的定义
紫砂陶最早发源于宜兴。宜兴位于苏南,属吴越文化圈范畴内。自宜兴紫砂诞生至今一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而存在,艺术高度与商业成就的相辅相成推动了宜兴紫砂的迅猛发展。早在明代,宜兴紫砂就已进驻上海,到20世纪初,上海的开埠为紫砂艺术的繁荣提供了契机。紫砂艺术甫入上海,便与海派诗、书、画、印各类文化艺术融合再造,开创了“海派紫砂”的先河。
2. 海派紫砂与海派文化的关系
“海派紫砂”逐渐成为了海派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海上文人在紫砂壶上题铭作画,参与造型设计,以海派文化醒土成器。另有宜兴紫砂艺人受海派文化的影响,制壶技艺得到锤炼提高,如紫砂艺术大家王寅春、朱可心、顾景舟、蒋蓉等。由此,融合百家艺术、浸润海派文化基因、以时尚创新为所长的海派紫砂艺术逐渐自成一脉。如今海派紫砂得到了良性的传承和发展,成为当代海派文化延续的一条重要支脉。
另外,宜兴陶、宜兴紫砂在海派文化的浸润之下,从私人所有的茶壶等实用器具走向室外公共空间环境艺术之列,如以蒋国兴大师策划、徐秀棠大师设计的上海地铁4号线紫砂壁画《历史定格——盾》,蒋国兴大师主创的上海地铁11号线陶瓷壁挂《龙华钟鼓》,周瑾带队设计的上海地铁14号线标准站紫砂站名牌,以及蒋国兴主创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陶瓷壁挂《身如彩翼双飞舞》等,都是海派文化产生的新文化艺术需求和新的创意设计,为“海派紫砂”打开了新局面,让海派紫砂更多元、更丰富,更符合当下时代的功能需求和审美需求。当然,蒋国兴大师、郭爱和大师融合全国各个窑口的制陶技艺,创作的上海中心大厦陶艺装置《鱼乐图》、上海地铁17号线陶艺壁画《诸光开物》,以及制作的上海地铁14号线静安寺地铁站公共艺术《岁月静安》也积极参与了上海城市的更新战略,极大地丰富了海派文化的内涵。
上海地铁14号线紫砂陶站名牌创意设计制作
14号线作为上海新三线里最重要的一条线,代表了上海轨交的新形象,其打造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而作为14号线标准站名牌,由紫砂陶站名牌项目顾问蒋国兴大师带领徒弟周瑾等人设计制作,2021年12月8日全部安装完毕,备受媒体和民众的关注。
在进行创意设计时,最重要的是归属层级问题,在创意“原点”上实现统一,可谓“同根同源”,以紫砂陶为载体进行壶具设计、陶壁设计、站名牌设计亦然。海派文化的完美呈现是上海城市构建的基本要求,上海地铁建设和设计必然依附于上海城市构建的总规划和格调,即彰显中西最为先进的科技、古今中国精髓的文化。而14号地铁站名牌设计是依附于14号线整个建筑设计规划的,其设计立意与14号线总设计思路是“同根同源”的,但又“和而不同”,不同的是载体不同、设计手段不同、呈现方式不同。
1,思想突破:采用传统手工制陶创作站名牌
地铁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公建项目,以往地铁设计着重关注土建、机电系统、结构形式、装饰装修等功能性设计,很难顾及到某一个标识牌的材质、工艺、美感等在公共空间中的文化附加值,14号线是一个特例。
上海地铁14号线的打造,在设计规划、立意上彻底突破西方经验束缚,借鉴中国传统建筑做法“彻上明造”,所有的梁架、檩条和椽子都是暴露在外面的,展示了建筑结构和机电系统本身的秩序和美。按照郑鸣博士(轨交14号线车站空间总设计师、同济设计集团上海同济建筑室内设计工程有限公司总建筑师)的解释,14号线既有建筑本体的审美特征,同时又能有一些隐喻的含义在里面,还结合了公共艺术在空间里。在“本体”审美上,无疑紫砂站名牌与“彻上明造”同样追求本源的“质朴”以及“真善美”的质感。
轨交14号线标准站把传统手工紫砂制板技术大规模應用在地铁站名牌制作上,一改以往标准机器印刷字体、机械制作的站名牌。 23座标准车站简约有序,配套装饰了92块紫砂陶站名牌,使14号线成为上海乃至国内第一条以紫砂站名牌为特色的“陶艺地铁线”。紫砂这种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的材料,彰显了手工的温度、文化的深度、艺术的广度。让每一位行走于地铁空间的乘客都可以从一块容易被忽视的站名牌上感受中国文化的力量、中国工匠的精神和钢筋水泥城市中那一丝人情味。海派文化在公共空间中的体现,开始从框架精准到细节情怀过渡。
2,设计突破:紫砂+细圆体+吴昌硕篆刻
“14号线标准站的设计是以黑白灰色调为主,如果把整个站体的特征想象成一幅中国水墨山水画的话,用紫砂做的站名墙就相当于山水画里面的一个印章,应用了传统书画艺术的特征来进行设计。”这是郑鸣、周瑾参建团队在整个站名牌设计的立意。自古中国书画之中印章,既有防伪功能,也要在艺术风格上与作品保持完美统一,印章在书画作品中处于从属地位。因标准站以黑白灰色调为主,这就决定了站名牌设计的“质朴无华”却要“画龙点睛”的设计定位,紫砂材料因自然朴素、大气婉约、内涵深邃的属性成为不二之选。
站名牌“印章”角色定调之后,用何种“字体图案”、“篆刻手法”进行视觉表现成为聚焦点。既要体现海派文化的包容,又要体现站名牌的紫砂陶艺术独特性。
在“字体图案”设计方面,得到了海派陶瓷艺术家李遊宇先生的指导,打破“个人”标识性,彰显公共大众认知和审美。经反复比对研究后,发现电脑体中的“细圆体”舒展、大气、包容的气质与海派文化的特征相得益彰,最后采用“细圆体”作为站名牌基础字体构架,经篆刻章法改良后成形,以陶刻浅浮雕技法修饰,达成紫砂陶印章篆刻的艺术效果,以彰显上海生动活泼、富有活力的城市个性。
在“篆刻手法”选择上,设计团队对清末民初以任伯年、吴昌硕、黄宾虹、吴湖帆等海派书画艺术代表人物师法古人、博采众长的艺术风格和成就进行了深入研究,专门拜访请教西泠印社孟溟捷先生和上海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金石学专委会副主任秦志全,最终确定在全线所有标准站名牌设计上,借鉴海派艺术个性突出且广受各界推崇的吴昌硕篆刻艺术特色为主基调,同时又着重强调展示海派紫砂文化基因中“金石入画”的艺术效果,使每一块站名牌犹如一方巨大的印章,给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金石书画特有的视觉美感。
3,工艺突破:3米整体成型紫砂陶板
“大世界”站名牌是92块站名牌中最为独特的,难度也是最大的。紫砂陶板长300cm,宽100cm,厚度均为1.8cm,整块紫砂陶板手工拍打、整体烧制一次成型,正面统一采用海派印章风格字体,并以陶瓷雕刻工艺装饰,能完美呈现,可谓天人合一。
紫砂站名牌制作工艺的突破和创新。首先,手工打制大幅度泥片需要在底部铺上布,便于移动。其次,紫砂泥通过手工打制成300 cm×100 cm幅面,1.8 cm厚,既要考虑紫砂泥本身的延展性、干湿度,考虑手工打制紫砂泥片技艺的纯熟程度,还要考虑到紫砂泥烧制后的收缩率,使成品能达到300 cm×100 cm幅面的标准;最后,站名牌主体以紫砂泥和白浆两层组成,因较粗的紫砂泥与较细的白浆的收缩率不同,烧制后极容易出现剥落现象。以金粤路为样板,通过3cm×1cm、100cm×33.3cm不同尺度放样实验,确定在12目的紫砂泥陶板上涂上厚0.3 cm的40目白浆,最后经过1170℃烧制而成。
紫砂站名牌篆刻手法的突破和创新。以“大世界”站名牌为例,主体以白浆与紫砂泥上下两层构成,通过漏、透、空、断、缺等手法,以陶刻浅浮雕的技法剔除表层白浆裸露出紫砂胎体,塑造篆刻边框主体与背景的对比、虚与实对比。用内切和外冲两种刀法处理“章”内外框布局的协调。营造篆框的效果用点破和段破相结合,双点破,虚破和残破的做法呼应其中,破的位置居于角上,规避在中间位置破口,多在黄金比例位置进行表达;破口不要太直,内斜外斜均可,破的口子大、小、细相结合,篆刻的韵味拿捏十足。
紫砂站名牌烧制工艺的突破。每一道紫砂陶板制作工序都不容忽视。首先,因3米幅面的紫砂陶板打造是史无前例的,为此专门搭建符合尺度要求的烘房,且保证新烘房的稳定性;其次,用6-8目的石英砂铺于棚板上、陶板胎体上下,尤其是陶板与棚板接处的四角。在高温下紫砂胎体呈果冻状,石英砂的运用增加了流动性,避免陶板出现开裂现象,保证了烧成的完整性。最后,装窑需讲究,因陶板幅面过大,不宜大幅度搬运,通过升降机和布,把陶板转运到窑车上,于40立方米梭式大窑炉中烧制完成。
4,活化传承:无缝拼接紫砂陶板
除大世界站外,其余22个站均采用长100 cm,宽100 cm,厚1.8 cm单块3件紫砂陶板无缝拼接,并与厚2.5 cm铝板粘接而成整块站名牌。站名牌坚实不易碎,安全系数高,并且无装配边框的干扰,外观审美更为完整。
为了提高陶板的成品率,在短时间内完成紫砂陶站名牌的创作任务,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兴陶传统仓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蒋国兴顾问的带领下,周瑾、王力、许宇成、蒋亦琦、曾华、费均、徐介平、吴建国、阮贵桥、赵海等人眾志成城,活化传承宜兴陶传统仓储技艺中的陶瓷修复技艺,这是宜兴陶传统仓储技艺应用的创举。2021年12月21日上海地铁14号线站名牌安装完成,确保了上海地铁14号线如期运行。
海派文化对公共艺术设计创作的影响力
海派文化的“海纳百川,兼容并蓄”为艺术设计创作提供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空间。打破“艺术”的高门槛和小众圈子,拆掉“艺术围墙”,释放在上海人口流量最大的地铁之中,让更多的人感受艺术的滋养,享受公共空间带来的幸福感。按照郑鸣博士的说法:“公共空间的公平性也正是因为它的多元性才显得公平,回到14号线来讲,就体现了上海这样一座城市非常包容多元的特点。”
另外,海派文化给了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得以再生的机会。上海不仅具备外放的性格,也具备谦卑、内敛的品质。它看似没有人情味,却给了人情味自由释放的容器。上海特别重视各类文化艺术在其土地上生根发芽,如宜兴紫砂从宜兴走到上海,开创了“海派紫砂”;京剧走到上海,崛起了“海派京剧”……
总之,海派文化推动着上海一直走在国际创新的前列,海派紫砂推动着“紫砂”一直不断突破传统,创造了众多新的可能性。14号线站名牌设计项目实现了首条“陶艺地铁线”、首次采用92块紫砂陶站名牌、首创300cm×100cm手工紫砂陶大板、“大世界”紫砂站名牌获得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等众多“首次”,这就是海派文化包容和创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