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宿,藏族手工艺的香巴拉

2022-04-21熊昱彤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黑陶工坊佛像

熊昱彤

麦宿手捧陶罐的手工艺人。

在麦宿,几乎没有人不是手艺人。

甘孜州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北,隔金沙江与西藏相望。提到德格,多数人会想到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盛名的德格印经院,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德格的偏僻山谷中还藏着一个“藏族手工艺之乡”。

麦曲是金沙江的一条支流,这条水面闪着银光的小河,哗啦啦流过长满葱郁冷杉的山岭,河边绿绒毯一样的草地上,牛和马在安静地低头吃草。这条河所流经的山谷就叫麦宿。

麦宿又称宗萨,名字听上去就不寻常。果然,这个只有六千多人口的地方,有三分之一的手艺人。这里有着据说是全藏区最好的匠人,能见到也许是最完整的藏文化与手工艺术传承。

在麦宿的三个乡里,你可以找到从事金银加工、铜铸佛像、陶艺、裁缝、编织、木工、唐卡绘画等多达21项手艺的匠人。走在蜿蜒的村路上,两边路过的人家许多都是各色工坊,有着自己的家传手艺。这些世代相袭的匠人,与一项手艺为伴,一生专心地做着同一样事情。

麦宿的钦乐铜铸艺术传到达瓦扎巴这里,已是第七代。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用一种特殊的铜合金“利玛铜”铸造佛像、法器和饰品的艺术。利玛铜是传统上藏传佛教造像使用的材料,有着独特的配方和制作方法。钦乐“利玛铜”在古老传承之外,加入了金、银、锡、锌、铅、黄铜、紫铜等七种金属材料。每件作品,由于添加比例不同,会呈现出白、黑、红、黄色的金属色泽,而且散发出不同的“香味”,做到了真正的独一无二。

“钦乐工坊” 宽敞的院子里,鲜花盛开。从一丛丛紫菀、金盏菊、波斯菊和万寿菊的后面,传来车间里的金属敲敲打打声。

达瓦扎巴的姐姐达瓦卓玛介绍说,一尊利玛铜佛像,需用“三生三世”的专注和精进方可修得,从泥塑、蜡塑、沙模到铸造完成,要经历11道工序。

干练的达瓦卓玛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她在美国完成学业后,回到家乡,立志创业,除了发展百年传承的家业——钦乐铸造外,还致力推广麦宿宗萨的其他手工艺,让更多的人分享麦宿以及藏文化的魅力。

由铜合金 ——“利玛铜”铸造的佛像。

达瓦卓玛告诉我,缺乏懂得管理和营销的人才,是麦宿发展最大的短板。一尊表现力生动、制作精湛、细节完美的铜制佛像 ,需要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可以想象,这样的成本造价与工业化产品竞争时,在市场上自然处于劣势。

但达瓦卓玛无疑是初创成功的。她2017年留学归国后的四年中,工坊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8名全职员工。她将利玛铜铸造工艺的全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短视频App上,3~5分钟的时间,让人初窥古老技艺的神秘。在百年铸造利玛铜佛像的基础上,工坊也开发了一些适合现代人的饰物,还同时把工坊扩建为藏式风格的现代民宿。通过线上线下的努力,2020年虽然遇到疫情,工坊的销售增长率仍做到了30%~40%。“希望更多我们这一代的手艺人,在外面受过教育后,回来创业。我相信,在语言、教育和市场上,我们这一代人有优势。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她始终坚信,麦宿手工艺在这片土地上将延绵不息,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利玛铜代表永恒,万年不变。藏族手工艺凭借其独特的材料和精湛的工艺,流传几千年,仍光彩闪耀,熠熠生辉。那一件件或精美或拙朴的手工艺品,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更展示了藏民族的审美理念。

笼罩在晨雾中的甘孜县。

“人域康巴”——川西康巴人因相貌俊美而享誉藏区

欽乐的第六代传人尼玛老师正在精心雕琢蜡制佛像。制作蜡像是铸造利玛铜佛像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

根甲火热的土陶工坊。

曲真玛正在制作银质嘎乌盒。

河坡乡制刀手艺人拥藏正在錾刻刀鞘。刀鞘有银壳、铜壳、铁壳,上面精雕细刻着宝石花纹和各种鸟兽。

黑陶匠人降拥格乃。

为了找到曲真玛,我们在几个村子里多方打听,开着车来回地寻找,最后见到的是一个帅气十足的年轻小伙,有着俊朗刚毅的线条,留着时尚漂亮的发型。曲真玛2014年时在北京待过五六个月,普通话说得极好。他说话温和中带着点腼腆,上下楼时提醒我们“小心”。

曲真玛已经去世的父亲扎西多杰是麦宿最有名的金银加工和佛像铸造手艺人,也是当年唯一一个掌握这项技艺的匠人。

在二楼的工作室里,他用平静的语调讲着他的故事。今年33岁的曲真玛,从13岁开始学艺,从父亲处学习金银加工技艺,父亲生前曾叮嘱他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并且要无偿教授学生。曲真玛让我看他正在做的嘎乌盒。精美轻盈的银制嘎乌,只有一分钱硬币那么小;另一只椭圆形的嘎乌,方寸之间,细密地雕刻着花饰和经文。曲真玛是目前麦宿地区唯一仍然在做嘎乌盒的工匠。嘎乌是制作精美的金属小盒,里面装有佛像或护身符,是藏族人喜欢佩戴的饰物。曲真玛有十几个学生,但还没有人能独立制作嘎乌盒。曲真玛担心,如果没有人做,这项技艺就会消失。“嘎乌盒这种小东西制作难度很大,需要耐心细心,耗时长,工艺很麻烦。我现在的想法就是把这个藏族传统技艺继续下去、流传下去。”站在窗前的曲真玛,语气坚定,眼神坚毅。

黑陶是藏族文化的象征,黑陶文化源远流长,展示了藏民族的审美理念和精神意蕴。黑陶最初就是藏族家庭最为常见的生活日用品,在藏区有几千年的历史。

降拥格乃的黑陶工作间的墙上挂着一道红字条幅“同心同向传手艺,催开匠人幸福花”,院子里摆着一地的成品黑陶水罐,反射着黑陶独有的金属光泽。 降拥格乃16岁跟父亲学习传统黑陶手艺。麦宿地区的黑陶制作仍恪守着传统和古老的方法,从到山里采集黑陶的原料土,再手工成型与烧制,没有任何现代化工具的参与。

离开黑陶工坊,又走进土陶匠人根甲火热的工坊。同样是鲜花盛开、绿草如茵的院子,大门口的水泥柱子上挂着“德格县民族手工艺扶贫车间”的木牌。38岁的根甲火热从15岁开始学艺,现在有14个工人。一位正在制作陶器的女工匠是汉族,脸上带着两朵高原红,映衬着湛蓝的松石耳钉,格外明艳。根甲火热性格开朗,豪爽爱笑。他自豪地介绍说他的产品畅销西藏、成都、北京、上海、深圳……

清晨,山谷里远处飘过来青烟,那是在煨桑,不一会,整个村庄上空被一层轻雾笼罩,空气中满是松柏植物的香气。我在村里的经塔周围游逛,希望能拍到转经。遇到一个穿红羽绒服的男人,问他为什么见不到转经的人。他说现在只有老人转经,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聊起来发现他也是个手艺人,为房屋墙壁画画。

“能告诉我你一天挣多少钱吗?”我问道。

“200元。干一天算一天,不想干就休息,去晒太阳,去转山。”

想起达瓦卓玛说过,麦宿的工匠都很有个性,不喜欢被约束太多。他们想要感觉被重视、被认可、被欣赏,而不是只被当做一个做事的工具。这里对手工艺术和工匠精神格外敬重,高级艺人一年的工资比公务员还要高。

也许正是这种随性机动的工作方式,使得这里的匠人可以没有996的压力而按照他们自己的节奏去创作、去生活,从而把最好的精神状态,映照到他的作品中去。

与达瓦卓玛交谈时,她曾经流露出一种想红又不想爆紅的复杂心态,那就是,既希望麦宿能被更多人了解,但又担忧麦宿一下子变成网红打卡地之后失去了它的本色。尽管明白现代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片乌托邦,但希望它慢一点来,让这里的人多一点时间去准备,去适应。

麦宿地区在交通地理上很偏僻,海拔3500米的高原峡谷不靠近任何的国道或大道,无论你去哪里都不会经过麦宿,只能专程而来,原路而返。天然的限流也许倒是个好事情,可以筛选访客。来麦宿的人,只能带着真诚、带着对藏族手工艺文化的向往而来。

麦宿,有关传统、艺术和生活信仰,是一个山谷中流淌着的香巴拉传奇。

身着装饰有精美的纹饰藏服的当地青年。

猜你喜欢

黑陶工坊佛像
抗疫同行,课堂“云支招”——中华文化云课堂之创意工坊系列课程
黑陶:给人们带来宁静的古风藏物
拖把
鲁班工坊中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探索
佛像面前的 菩萨
试论黑陶工艺品包装对于黑陶品牌的影响
传承与创新 打造黑陶文化产业
佛像面前的菩萨
关于佛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