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始于国内
2022-04-21林毅夫王燕
林毅夫 王燕
林毅夫
王燕
新冠疫情危机迫使世界各地的决策者和发展领域的专家重新组织和反思他们的做法。新变种的不断出现,以及气候变化日益明显的后果,都在提醒我们人类面对大自然的无力。旅行限制和贸易中断也凸显了全球相互依存的风险。
我们从疫情中学到了第一个重要教训是:发展始于国内。各国不应依赖跨境资金流动,而是必须认识并积累自己的财富——也就是本国境内的各类资产和禀赋。
过去,财富并没有得到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足够的重视。首先,正如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所抱怨的那样,债务可持续性的评估,如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合作开发的债务可持续性分析框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债务,没有充分考虑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情况。像GDP这样的流量数字吸引了比资产存量和净资产多得多的关注。
这反映出短期思维占据了主导地位。财富包含了国家底层的资产的价值,包括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基础的劳动力、自然资源和资本积累。因此,财富核算为一个国家长期保持和增加收入的前景,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然而,目前关于公共部门资产和净资产价值的信息仍然不足。
当前,全球供应链中断显然给世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疫情带给我们的第二个教训是,许多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继续受到必要资源匮乏的打击,如缺乏医护人员和医院病床、呼吸机等资源。一些低收入国家无法提供干净的水、电力和卫生设施,这一直是制约他们经济的“卡脖子”问题。
经过70年的发展援助与合作,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仍然身陷低收入或中低收入陷阱,没有足够的能力满足其公民的基本需求?我想这既要归咎于市场的失败,也要归咎于政府的失败——尤其是这些失败根源于长期以来的新自由主义正统观念。
一个核心问题在于,国际援助尚未充分解决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非洲国家经常欢迎中国的投资。我们的研究表明,2000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资助的54个非洲国家完成的项目中,约有75%~78%解决了五大瓶颈问题之一。换句话说,中国援建非洲的十分之七的完工项目满足了非洲人民的基本需求,缓解了发展瓶颈。
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有22%已完成的硬基础设施项目和26%的軟基础设施项目存在项目定位不准的问题,这意味着它们并不是真正的“需求驱动型”项目。这可能会令这些项目成为“中看不中用”的“大白象”工程。此外,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的研究揭示了国际社会对这些项目的社会和环境影响的担忧。对此我们需要进行国别研究。
好消息是,中国已承诺停止为燃煤电厂提供资金,并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中国最新的援助数据显示,中国60%以上的投资项目都在绿色领域。坏消息是,自2017年以来,中国两家大型政策性银行已大幅减少了海外贷款,而且仍有足够的空间来提高目标。
中非合作论坛是着手解决这些问题的好地方,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它是改进中非合作、反映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教训的好地方。这意味着,首先我们要致力于确保援助或发展合作是需求驱动的,以满足每个国家的最紧迫需求。
南南合作将贸易、援助和投资相结合,是以市场为基础的。这有助于确保平等伙伴之间的激励相容,互利共赢,或许是我们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一条路。最重要的是,所有中国资助的项目都必须符合环境、社会和治理标准的要求。支持医疗保健、教育和治理的软基础设施项目则应该是重中之重。
更广泛地说,中国必须提高其对外援助与合作项目的标准化和透明度。最终需要制定一部全面的对外援助法,重点是确保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样重要的是,要让更多的参与者参与进来,包括私营部门和多边开发银行,以实现混合融资。考虑到所需投资的长期性,所有参与者都需接受“耐心资本”的概念。
后疫情时代的议程很明确:各国必须把发展建立在自己所拥有的禀赋上,并解决基础设施的瓶颈问题。有了正确的政策和融资方法,各国就可以调动所需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扫清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