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致力水土保持 留住绿水青山
2022-04-21李娜
李娜
30多年前,一批山西省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自愿聚集,組成一个学术性、全省性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30多年来,他们白手起家,不畏艰辛,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奋战在荒沟野岭。针对水土流失区农、林、牧、水等生产建设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了水土流失规律、不同治理措施及效益、流域科学规划与综合治理等多方面的研究;组织开展省内外及国际水土保持学术交流和科学技术考察活动,促进民间水土保持科技合作;普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技知识,推广水土保持先进技术与经验;开展水土保持优秀书刊与论文的评选活动及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2000年3月,学会以“共同理思路、寻方向、找办法,把山西省水土保持工作推向更高水平”为主题,在太原举办了21世纪山西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战略研讨会。研讨会提出的许多建议,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2001年4月,学会与山西省水利厅、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中科院地理所等单位,在太原联合举办了土壤侵蚀管理国际学术讨论会,来自国内外的63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此次讨论会共收集论文摘要84篇,有56位中外专家作了学术报告,在土壤侵蚀过程、水土流失模型建立等方面发表了各自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水土保持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对世界土壤侵蚀管理及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
2002年5月,学会与山西省农业经济学会、山西省生态经济学会等单位联合举办了沿黄河地区WTO与“四荒”治理开发对策研讨会,认真总结、交流了沿黄河黄土高原小流域和“四荒”开发治理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各地农民群众创造的适合推广的新方法、新形式、新经验和新认识,并按WTO规则要求,把具有普遍意义的成功经验归纳上升为理论,从而给政府提供了决策参考。
2009年12月,学会举办了以“水土资源保护与产业转型”为主题的学术茶座,各位领导与专家围绕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与水土资源保护,进行了多方面、宽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与交流,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
2015年9月,学会在太原市承办海峡两岸水土保持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10位专家、95位学者代表,围绕“水土保持与生态文明建设”主题进行了专题交流,海峡两岸水土保持研究领域及相关规划设计、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地方水土保持学会的代表共2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为了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的科学化程度,加强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研究是非常必要的。1996年,学会配合山西省提出的“实现靠科技兴水保”战略,号召广大会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撰写论文,初选出24篇论文报送山西省科协,参加了山西省首届青年科学大会征文活动,其中有2篇获二等奖,10篇获三等奖。1997年,学会以“水土保持实用技术的推广”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内征文70余篇,经有关专家学者评审,评出有推广价值的论文一等奖5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25篇。1999年和2001年,学会积极参加山西省科协组织的第十届、第十一届优秀学术论文征文活动,先后推送论文15篇,其中有5篇被收编到《21世纪山西省生态环境建设研讨会论文集》,3篇论文获一等奖。
2000年,为配合全省第八次小流域治理会议,办好《中国水土保持》专刊,学会征集水土保持优秀学术论文70余篇,最终将有推广价值的论文推荐到《中国水土保持》上发表。2003年,学会围绕淤地坝亮点工程建设的作用、经验、成效,淤地坝与治理黄河、治理生态环境、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等方面征集文章,有8篇报道被刊登,15篇论文在《中国水土保持》上发表。
2006年9月,学会与山西省生态学会、林学会等在太原举办了“绿色山西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研讨会,涉及生态建设、保护性耕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环境保护与煤炭开发等多个方面。研讨会共收到论文83篇,最终选择立意深刻、影响较大、水平较高的论文进行了大会交流,并出版了《绿色山西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论文集。
2008年10月,学会在全省范围内征集学术论文,涉及“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理论与方法”“煤炭企业以煤补农、挖黑补绿,对水土保持进行补偿以及相关机制政策”等10个专题。共收到80篇论文,分别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同时将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向《中国水土保持》《山西水利》《山西水土保持科技》杂志推荐发表。
这些学术论文颇具实用性,已在水土流失治理及水土保持前期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科技含量。
1996年,受水利厅委托,学会与厅水保局、水利学会组成跨行业专家联合考评组,对汾河水库上游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行考评,并写出了翔实的考评报告,为汾河延续治理打下了基础。1997年10月,学会组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永定河上游项目区有关人员参加了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在陕西延安召开的“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技术研讨会,达到了与兄弟省(市)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效果。同年11月,学会与水利学会联合组织有关专家、学者赴甘肃进行实地考察,学习雨水利用的研究试验,取得了第一手宝贵资料,并结合山西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集雨径流微灌工程项目。
1998年,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就山西省拍卖治理“四荒”、发展股份合作制的情况作了全面调查研究,取得了翔实的资料,写出了《关于山西省拍卖“四荒”地使用权开展治理小流域情况的调查报告》。1999年,学会与省农学会一起组织并参加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咨询项目,并先后于2000年、2001年两次组织水保科技人员到河曲、保德、偏关的世行项目区进行考察,对当地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2002年,学会与省委调研室、省水利厅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山西省水保大户治理和封禁治理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在水土流失防治区实施封禁治理的决定》和《关于小流域开发大户的资金扶持办法》。此外,学会根据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和中国科协的有关文件精神,组织全省水保优秀科技工作者50多人赴云南、海南、长江中下游及欧洲等地进行考察学习、技术交流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4年6月15日,学会组织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开展水土保持课外实践活动。他们实地考察了汾河水库运行管理情况,并就汾河水库泥沙淤积问题,与水库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讨论交流;考察了娄烦县东山小流域建设情况,听取了民营水保大户曹春亮的治理事跡……
通过考察交流,不仅提高了山西省水土保持科研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一批水土保持科研人才,使山西的水土保持科研事业后继有人,不断发展壮大。
水土流失好似丘陵山区土地的癌症,一旦发生,治愈非常困难。因此,大力开展宣传,提高每一个人的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和水土保持紧迫感,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学会始终把水土保持的科普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设立宣传点、摆设展板、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向群众普及水土保持方针政策、基础知识、实用技术、治理经验,提升水土流失忧患意识,增强环保理念,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汇编出版了一系列水土保持科普读物,取得了良好的互动及宣传效果。
为了积极宣传水土保持方针政策,及时报道水土保持科技成果,大力普及水土保持实用技术,学会和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了《山西水土保持科技》,这是山西省唯一一份水保领域学术刊物。1996年,学会组织编写了《山西省水土保持获奖科技成果概览》,由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学会组织30多位有关专家、科技人员编写出版了64万字的《山西水土保持志》。该书在全国属首个省级水土保持志,为山西水保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2001年,学会组织有关专家、科技人员编写了《小流域综合治理》。该书从小流域治理规划、治理措施、实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基层如何搞好小流域治理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2005年,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范瑞瑜主编出版了《黄土高原坝系生态工程》,这是作者根据20多年来坝系生态工程建设的研究成果与亲身实践编写而成的,对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2006年,学会和水利厅汇编出版了《山西省小流域治理实录》,图文并茂,对20年来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小流域治理会议进行了翔实的记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我们党和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水土保持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美丽山西呼唤全民行动,这是一种环境治理的智慧,也是生活方式的转型,更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人翁意识。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必将为推动绿色转型、建设美丽山西凝聚更大共识、汇聚更强动力。
学会简介
山西省水土保持学会成立于1988年11月16日,由山西省科协审批、省民政厅登记注册,属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是省科协团体会员。目前,学会有工作委员会5个,专业委员会2个,个人会员1?500多人,团体会员50家。作为发展全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学会围绕全省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大局,团结广大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学会自身优势,坚持以人为本,民主办会,为广大会员和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繁荣、发展、普及和推广,促进科技人才成长,为实现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现代化、保障山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会多次被省科协评为全省先进学会、全省明星学会,2005年、2010年分别获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4年被省民政厅评为4A级社会组织,2021年被省科协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