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蔷薇
2022-04-20宋扶日
◎ 宋扶日
蔷薇,带有天然的唯美意趣,它们层层叠叠、丛丛簇簇,含藏着兼具芬芳与微苦的气息,并在初夏的空气中,编织出明灭不定的图景。
我以前在英国留学时,经常见到这种花卉。尽管,在英式花园中,有数不尽的各色植物,也有很多与其同属一个“家族”的花卉,如月季与玫瑰,但我却感觉,蔷薇总是能够在繁密的花丛中脱颖而出,它们纯挚的“野趣”与“精神气质”,总是能牵引住我的目光。尤其是那些与英式红砖建筑或中世纪教堂相互映衬的蔷薇,抑或是与古典吉他或者竖琴的旋律相伴的蔷薇,更具有一种独特的画境。
在夜晚的环境中,这种花卉,特别拥有一种能够将现实变幻为朦胧梦境的“超能力”,它们像是在不断散发出“超现实”的讯息。记得在去年一个初夏的晚上,我在青岛散步,偶然见到了摇曳在风中的朵朵蔷薇,有的散落在礁石缝隙间,有的悬挂在欧陆建筑的外墙上,它们在我的目光中,温柔地渲染出轻盈的“云翳”。
时有几片花瓣,宛若梦境的碎片,散落四隅,自由位移,与海上升起的月色,共同描绘着迷蒙的景象。同时,几许萦绕着咸湿质感的隐香,也在花枝之间,萧萧游动,似乎是渗露出了某种“恋恋逝风”般的节律与情思。它们装点着青岛的夜色,营造出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很多朋友同我说过,蔷薇与拥有欧陆氛围的城市,特别相配,它是一种异域感强烈的花朵。因而,遍地都是欧陆建筑的青岛,十分适合种植蔷薇,这种植物与这座城的气质,颇为契合。然而,蔷薇在古中国的时空中,也曾留下过明丽的姿影,只是相对而言,我们或许不太熟知。
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士、学者,都记述过它。比如南朝梁简文帝的《咏蔷薇》诗:“燕来枝益软,风飘花转光。氤氲不肯去,还来阶上香。”以及宋代秦观的《春日》:“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前者将蔷薇的馨香进行了深情描绘,后者则是将蔷薇柔弱轻软、依墙而生的情状进行了细致描摹。两首诗歌,分别将它的风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咏叹。
蔷薇除了具备极佳的观赏特性,还另有不少实用性质。许多古代佳丽都使用过以蔷薇为原料的香水“蔷薇露”,这是一种带有些许西域风情的、使用蒸馏技术制作而成的香水,它的功效,与现今的“玫瑰精油”有几分相似之处。
唐代笔记《妆楼记》中指出,将它喷洒于衣物上,那种清新怡人的香气,可以存留很久,而且衣服就算是穿旧了,这种香气还是会停留其中,不会消失。唐代以后,历代闺中佳丽,很多都有使用“蔷薇露”熏衣物的习惯。
到了清代,蔷薇更是被充分开发利用。根据清代古籍《花镜》的记载,只要将一滴蔷薇露滴入一盆水中,它就会令“满盆皆香”,用这样的水洁面、洗手,是那时有闲阶级的日常生活片段。而且,这种花露,还普遍被女性们用来护理头发,它能够有效地令头发保持亮泽。也有人会将这种花,同铅粉一并置入器皿之中,慢火熏蒸,用于美白。
古人善于将自然物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之中,其精致的仪式感,繁密的人文情韵,耐人回味;古人既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的恩赐,又能令其性质保持纯真天然,这样的“发明创造”,往往令今人无限神往……
蔷薇露,不仅与美妆有关,在宋代还有另一所指,就是美酒。这款酒的色泽宛若蔷薇,其香气也能令人联想到此种花卉。它在当时是宫中御酒,仅有极少数人才可以享用。蔷薇做的酒,如此令人回味,用它做的花茶,也同样甘醇无比,且从清朝时就开始盛行。此外,蔷薇还可以做成糖、酱以及其他调料……它的姿颜,渗透在各种肴馔之中,并将食物的境界,于无声中深层升华。
摇曳在夏日光影中的蔷薇,既穿梭在现代社会的都市与田园之中,也游曳于古人的生活点滴之间,它们拥有无尽幻变的姿颜,丰富的可解读空间。这种自然清新的花,不仅可用来愉目怡情、装扮修饰、装点饮馔,更拥有某种潜在疗愈功能,它们能够从身体潜入心灵,全方位地为人们带来真切的欢愉。
无论是观赏还是使用,蔷薇的碎影,总是会在我的思绪中蔓延。
(王传生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图/槿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