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金融政策新工具:“企业创新积分制”的典型工作做法及政策成效

2022-04-20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贾敬敦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4期
关键词:科技部高新区试点

◎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温 全 于 磊 陈 晴 贾敬敦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支持企业创新的重大决策,加快推动适应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的政策创新,科技部于2020 年12 月在杭州高新区、广州高新区等13 家国家高新区启动了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试点工作实施一年来,以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为手段,走出传统“给项目”“批牌子”的老路,建立了一种精准支持企业创新的新型政策工具,通过积分精准识别和有效发现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初创企业,主动为积分企业增信授信,切实引导技术、资本、人才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充分激发微观主体创新活力,助力科技企业快速成长。

一、主要做法

1.科学设计企业创新积分指标。研究印发《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指引》,制定全面客观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20 项核心积分指标,共分为3 类:第一类技术创新指标,包括研发投入强度、技术合同成交额等6 项;第二类成长经营指标,包括高新技术产品收入占比、营收增长率等6 项;第三类辅助指标,包括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科技奖励等8 项。试点高新区结合地方实际,在20 项核心指标的基础上,可自主完善并扩充形成地方积分指标。

2.打通企业数据渠道实现“零填报”。严格落实“放管服”要求,组织试点高新区建立企业创新积分制信息平台,主动协调并从地方科技、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政务系统中直接“抓取”企业积分指标数据,切实做到企业“零填报”,在保证数据真实度、认可度、权威性的同时,也大大减轻了企业参与试点的工作负担。

3.推动试点园区依据积分精准施策。组织试点高新区根据企业成长阶段和行业领域,分类计算企业创新积分,深入拓展积分应用场景,将原本分散在科技、财政、发改、工信、人才等部门的涉企政策与创新积分紧密挂钩,以创新积分为依据,精准量化地支持园区科技企业,实现了“积分兑现一网通”“创新政策一网清”,大大增强了企业政策获得感。

4.调动金融资源支持积分企业。为充分发挥创新积分“以小博大”的政策牵引作用,撬动社会资本与积分精准衔接,科技部主动联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赛伯乐投资等金融机构围绕创新积分进行顶层谋划,建立创新积分的数据共享机制,合作开发了专项金融产品,主动为积分企业增信,促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

二、工作进展及政策成效

1.高新区内企业积极参与积分试点。截至2021 年底,13 家首批试点高新区内共有2.23 万家企业主动参与企业创新积分制,其中初创期企业5647 家(成立5 年以内)、成长期企业7323 家(成立5-10 年)、成熟期企业9294 家(成立10 年以上),初创期企业占比达到25.3%,较好地实现了对早期科技企业的覆盖,起到了对初创企业的价值发现作用。从行业领域看,积分企业主要集中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制造业等三个领域,占比达84.9%。

2.创新积分政策成效加快显现。2021 年,13 家试点高新区依据企业创新积分,累计为2.23 万家积分企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达56.3 亿元,并将当地的科技项目、用地指标、人才住房等政策与企业创新积分有效衔接,依据企业成长潜力和创新能力提供相应支持。如广州高新区2021 年依据创新积分精准支持企业9.2 亿元,真正做到针对企业创新发展的精准施策。

3.“企业创新积分贷”实现积分与资本精准对接。在科技部的积极推动下,试点高新区与工商银行等20 余家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了“企业创新积分贷”等专项金融产品30余项,2021 年为积分企业累计提供贷款授信和创业投资达289.8 亿元。积分企业可通过创新积分平台“金融服务”功能一键获知贷款授信额度,积分越高、授信越高,在线办理科技贷款,切实起到了“小积分、大应用”的政策带动效应,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4.试点园区为积分企业精准“画像”和主动送策。试点高新区通过对企业创新能力量化评价,实现了对园区企业的精准“画像”,准确掌握每家企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和需补上的短板,对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全生命周期“主动送策”,极大地提升了园区的数字化治理体系和现代化服务能力。如长沙高新区以前每年都要“撒网式”摸查和动员区内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等,现在通过创新积分平台即可清楚掌握符合条件企业,并通过平台直接推送相关政策给企业,大大提升了园区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

5.优中选优打造“中国创新记分牌”。借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记分牌”,科技部依据20 个核心指标数据,从2.23 万家积分企业中分阶段、分领域择优遴选并公布了积分前500 名企业的名单,其中包括高新技术企业43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82 家,并定向推送给相关部门及中国银行、中金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重点金融机构,打造优秀积分企业标杆,得到了同行企业的高度关注和各类服务机构的重点支持,营造了“比研发、争创新”的社会氛围。积分排名前500 位的企业仅占积分企业总数的2.2%,却贡献了总研发投的29%(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1860 亿元),总营业收入的20.8%,高新技术产品总收入的28.6%,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总量的41.1%。

6.社会影响力逐步增强。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启动以来,得到地方政府、新闻媒体和社会机构的关注和认可。2021 年,《人民日报》刊发《金融“活水”流向创新高地》,对企业创新积分制进行了专题报道;新华社《要情动态》刊发《“小积分”激活科技创新“大能量”》,时任江苏省省长批示在全省学习推广;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对佛山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工作进行了特别报道;《中国改革2021 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将“企业创新积分制”列入改革典型案例;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在全省加快推广企业创新积分制;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总行等就深化企业创新积分应用场景,与科技部主动联系并展开务实合作。

三、下一步工作

科技部在天津滨海高新区等46家国家高新区启动了第2 批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试点高新区扩增至59 家,工作重点由模式探索逐步转向经验推广。下一步,科技部将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的重要指示,扎实推动试点工作进一步落实、落地、见效、管用,打造新时期支持企业创新的标杆性新型政策工具,为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进一步完善积分指标,更精准、更早期地识别和发现初创企业,扩大政策覆盖面;二是进一步整合优化试点高新区内各类涉企政策,提高园区的精准施策能力;三是进一步调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不断做大创新资本,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汇通共享企业数据信息,高标准建设全国统一的企业创新积分信息平台;五是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和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企业创新积分合理合规应用,推动试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六是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推动企业创新积分制与国家科技政策、产业政策、人才政策等相协同。 (文责自负)

猜你喜欢

科技部高新区试点
科技部等六部门:推动人工智能场景创新
重磅!住建部通知,21地开展城市更新试点!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深入开展证券公司结售汇业务试点
品图
一图看懂科技部“三定”方案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科技部火炬中心向总理汇报了哪些成果
郑州高新区贾庄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