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新城建”试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2022-04-20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2年7期
关键词:试点工作新城广州市

文|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广州市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城建”)试点工作,2020年12月率先印发实施《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方案》,全面落实“新城建”七大领域工作任务。建成全国首个CIM 基础平台形成全市一张“三维数字底图”,编制11 项CIM 基础平台配套标准,广州市CIM 平台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国家2021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首批5 个“新城建”试点示范项目初现雏形,七大“新城建”任务30 个子项目全面推进、多点绽放。广州市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广州设计之都二期获批创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一批“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截至2021年底,广州市推动完成“新城建”项目24 个,投资约8 亿;正在实施“新城建”项目60 个,投资约24 亿;带动社会力量参与在建、规划待建“新城建”项目85 个,投资、计划投资超110 亿元。广州市 “新城建”试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建立制度,着力完善“新城建”工作机制

在广州市城市信息模型(CIM)平台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架构加挂“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牌子,制定联席会议制度,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加强对全市“新城建”试点工作的统一领导,并于2021年10月主持召开了“新城建”试点工作联席会议。编制《广州市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工作手册》,建立起全市各相关单位、各区“新城建”试点工作机制及沟通联络机制。建立广州市“新城建”试点配套项目库,加强对项目的指导、协调和支持,发挥项目带动发展作用。

二、夯实基础,着力构建“新城建”支撑体系

将“新城建”试点工作任务纳入《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广州市“十四五”重点专项规划《广州市基于城市信息模型的智慧城建“十四五”规划》。积极推动《广州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立法工作,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筑业数字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数字化、社区数字化及城市治理数字化等方面相关政策上升为法律制度,为“新城建”发展提供法治保障。研究编制《广州市构建“链长制”推动建筑业和规划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将“新城建”作为重要内容,提出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布局搭建产业园区、建设协调发展平台、加快建造方式升级、优化产业人才梯队等重要举措,加快构建“链长制”推动“新城建”产业高质量发展。编制CIM 平台技术标准、CIM 数据标准等11 项CIM 基础平台配套标准,规划编制16 项基于CIM 基础平台的应用技术指引,已完成智慧园区、智慧社区等技术指引的编制工作,同步推进智慧楼宇、智能化城市基础设施等技术指引的编制工作。建立广州市“新城建”试点工作专家库,编制培训教材。建成发布全国首个CIM 基础平台——广州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构建起广州市一张“三维数字底图”,为广州市城市运行管理中枢“穗智管”等提供有力支撑。

三、聚焦重点,着力推进重点领域区域“新城建”任务落实

入选全国首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印发《广州市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方案》,在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开展琶洲“车城网”试点,在黄埔区开展智慧交通新基建项目,在广汽汽车城开展番禺车联网项目。印发《广州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推行老旧小区智慧化等提升类改造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建成越秀区三眼井社区、旧南海县社区等多个智慧社区。印发《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推动“新城建”试点工作与智慧城市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协同推进、共同发力。编制《关于在海珠区全域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实施方案》,以琶洲为核心推动海珠区“新城建”工作开创新局面。制定《番禺区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试点工作方案》,并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数字家庭试点辖区及试点项目,初步建成大石街莲芳园等智慧社区和数字家庭试点项目。

四、创新创优,着力推动“新城建”商业模式和产业发展

培育“新城建”商业模式。支持市属国有企业投资建设车城网、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和智慧园区,引导本地优势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新城建”试点任务,引入华润集团、北京愿景等社会力量参与智慧社区建设。助推“新城建”产业集群。以产融结合促进华为公司、广联达、广州城投和广州建筑等“新城建”产业链头部企业及优秀科创团队在广州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实验区、广州设计之都等地落户,促进建成“新城建”、智能建造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和企业孵化基地。针对“新城建”产业发展进行专项研究,探索成立中国车城网研究院(广州)等机构。夯实“新城建”产业基础。成立广州建设行业智慧化产业联盟,为成员单位搭建交流平台。积极探索完善“新城建”投融资路径,依托广州市智慧城市投资运营有限公司设立“新城建”产业基金进行探索。联合华为成立广州市“新城建”联合创新中心,强化产业人才培养,积极推进CIM 智慧城市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

五、亮点示范,着力推进“新城建”示范项目建设

强化试点示范带动,着力推进广州市首批5 个“新城建”示范项目建设,探索打造一批“新城建”广州实践优秀范例。

一是推进琶洲智慧园区、车城网及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综合示范项目建设。基于CIM 平台应用拓展需求探索相关融合应用示范场景。打造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决策支撑的数字孪生智慧园区,提升园区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拓展面向互联网等园区企业的应用场景。以琶洲为重要展示窗口,探索城市级车城网和智能化城市安全管理平台实现路径,培育商业模式,带动广州数字经济产业升级和配套产业发展。

二是高标准谋划建设广州设计之都二期“新城建”产业与应用示范基地。打造部、省、市联合示范的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新城建”示范园区。充分发挥CIM 平台的基础支撑作用,打造全国首个碳排放精细化管控园区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碳达峰行动首个“绿色低碳开发项目”示范。建设全国首个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示范园区,形成智能建造产业基地,带动头部企业落地,推动建设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三是推进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安置区智能建造、缆线管廊“统建统管”及智慧社区示范项目建设。打造全生命周期BIM 技术、智能建造技术及CIM 技术应用示范标杆,通过整体统筹和技术创新,发挥规模优势,探索装配式建造成本在整体建设费用中平衡、不额外增加成本的实施路径,创新电力与通信缆线管廊统建统管模式,探索社会力量建设安置区智慧社区新模式。

四是推进越秀区三眼井老旧小区智慧化改造示范项目建设。依托社会力量建设基于CIM平台的老旧小区智慧社区应用示范,丰富社区服务供给,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引入便民服务产业为社区改造“输血”,形成“产业反哺,持续提升”的良性循环。

五是推进南沙明珠科学园一期智慧园区示范项目建设。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支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建设智能建造、智慧科研、智慧产业链、智慧运营的科研型智慧园区。

六、宣传报道,着力提升“新城建”引导力影响力

加强宣传引导,积极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实施“新城建”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举措,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广州市CIM 平台建设、“新城建”试点、“双智”试点等工作成效,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学习强国”APP、中国建设报、南方日报、广州电视台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积极报道20 余篇次。积极参加第四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首届数字政府建设峰会、首届广州CIM 论坛暨第四届广州BIM 论坛、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经验交流会、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工作交流会、2021年CIM 学术交流会等交流活动,主动和各地分享广州“新城建”经验,不断提升广州“新城建”引导力影响力。

下一步,广州市将继续强化CIM 基础平台的支撑能力,拓展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发展,继续在重点领域、地区和项目上积极推进“新城建”任务落地,推动“新城建”相关产业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强化“新城建”生态聚合和产业集聚,加快培育“新城建”产业链条,推动“新城建”产业集群,切实发挥“新城建”稳增长扩内需、打造经济新增长点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试点工作新城广州市
麓湖春天观景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玉树新城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为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保驾护航
幼儿队前教育试点工作 扩大少先队组织覆盖面
长江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