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干预护理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的效果研究

2022-04-20车晓龙世娟苏玲吴华容苏春美

临床医学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线图妇科腹腔镜

车晓,龙世娟,苏玲,吴华容,苏春美

(茂名农垦医院 妇产科,广东 茂名 525200)

腹腔镜手术视野佳、治疗精细、创伤小,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法。但是由于手术体位、麻醉、气腹建立等因素影响,患者术后易发生DVT,造成深静脉功能不全,引起下肢肿胀、疼痛及全身反应,重者致残甚至致死[1]。因此,有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DVT的发生是临床护理的一项重点内容[2]。我院近年构建DVT风险列线图模型[3],予以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风险干预护理,在预防DVT发生方面效果理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我院妇科收治的腹腔镜手术患者中抽取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 (48例):年龄23~65岁,平均(47.92±5.81)岁;妇科良性病变27例,恶性病变21例;手术时间60~187 min,平均 (93.72±10.31)min;麻醉时间86~211 min,平均(108.83±11.42)min。对照组 (48例):年龄21~64岁,平均(48.03±5.77)岁;妇科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22例;手术时间60~184 min,平均(94.11±9.86)min;麻醉时间84~207 min,平均(107.55±10.97)min。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妇科实质性病变,良恶性不限,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②择期手术;③手术采用全身麻醉,全凭静脉或静吸复合麻醉不限,手术时间≥60 min。排除标准:①合并下肢静脉曲张;②合并下肢血管畸形;③术前检查凝血功能指标异常;④既往DVT病史;⑤血液高凝状态。

1.3 干预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术后将下肢抬高20°~30°,不予过度屈膝,保持静脉回流通畅;术后早期予以患者双下肢被动按摩,促进血液回流,耐受条件下尽早进行足屈伸运动、下肢抬高训练等;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遵医嘱予以患者预防性用药,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小板聚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风险列线图模型的DVT风险干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回顾性调研我院妇科以往收治的10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依据有无发生DVT分为两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可能是术后DVT危险因素的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R软件,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DVT风险列线图模型,对各个危险因素进行评分,评分标尺0~100。②将建立的DVT风险列线图模型制成图片,张贴在妇科护士站醒目位置,按照DVT风险影响权重分析结果,列出上述危险因素并标注指标分值,要求护理小组成员掌握,并据此对试验组患者展开服务。根据患者DVT危险因素对应分值,以风险≥60%患者为高危人群,作为本次DVT风险护理重点人群,根据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护理方案。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7天采集静脉血样,送实验室分离提取血浆,采用乳胶凝集法,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D-D水平,比较两组的指标差异。于术后7天内定期进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两组的DVT发生率,记录DVT发生时间。参照中华医学会《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4]进行DVT诊断。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后DVT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①高龄;②凝血指标D-二聚体(D-D)≥0.5 mg/L;③手术时间≥60 min;④术中出血量≥400 mL;⑤术后卧床时间≥3 d。根据模型分析,年龄每增加5岁,患者术后DVT风险分值增加7.5分,其他四项危险因素评分由高到低依次为D-D(30分)、术后卧床时间(27.5分)、手术时间(20分)、术中出血量(22.5分)。对列线图模型分析结果进行内部验证,结果显示C-index=0.861,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811~0.890)。见图1。

图1 列线图模型预测妇科腹腔镜术后DVT发生风险的ROC曲线

2.2 两组的血浆D-D水平比较试验组术后第1、3、5、7 d的血浆D-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术期不同时点的血浆D-D水平比较(±s,mg/L)

表1 两组围术期不同时点的血浆D-D水平比较(±s,mg/L)

组别 n 术前 术后第1d 术后第3d 术后第5d术后第7d试验组 48 0.33±0.07 0.38±0.09 0.48±0.07 0.53±0.14 0.50±0.12对照组 48 0.31±0.08 0.52±0.11 0.79±0.20 0.81±0.19 0.74±0.16 t值 1.304 6.825 10.136 8.220 8.314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的术后DVT发生情况比较试验组2例发生术后DVT,发生率为4.17%,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5.50±0.74)d;对照组8例发生术后DVT,发生率为16.67%,平均发生时间为术后(3.63±0.72)d;两组的DVT发生率与平均发生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t=12.548,P<0.05)。

3 讨论

DVT是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常见的术后并发症,研究[5]显示发生率超过7%。本病多急性起病,一旦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致死风险极高,需引起临床重视,加强防治。本研究基于DVT风险列线图模型予以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风险干预护理,结果显示,年龄、D-D、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是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与以往文献[6]报道的结果相符。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构建预测DVT风险列线图模型,通过可视化方式帮助临床明确各个危险因素对DV T风险影响的权重,进而预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个体发生DVT的风险。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针对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多、术后卧床久的患者制定并实施了个体化风险干预护理措施:①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于术后6小时开始进行单侧直腿抬高训练,每次10 min,每日≥3次;②密切监测患者的血浆D-D水平,鼓励患者多饮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建议日饮水量≥3 000 mL;③术后每日予以患者腓肠肌挤压运动,每次5 min,每日≥3次,同时予以足趾运动和踝关节运动,每次每个动作重复10次,每日≥3次;④针对未能早期下床活动的患者,术后早期使用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同时指导直腿抬高训练和双手抱膝屈髋运动。本研究结果显示,基于DVT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风险干预护理针对性强,临床价值高,可以有效规避导致DVT发生的高危因素,从而预防和减少DVT的发生,肯定了基于列线图的风险干预护理在预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DVT发生中的临床效果与优势。

综上,基于DVT风险列线图模型的风险干预护理可以改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凝血状态,对预防术后DVT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线图妇科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开放疝修补的比较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3D腹腔镜下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腹腔镜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一类图及其线图的Wiener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