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顺县扶贫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研究
2022-04-20郭鑫
郭 鑫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引言
山西省平顺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将处于恶劣地区的居民从不适宜居住的环境中迁出,从而达到消除当地居民贫困并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关于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所发挥的作用,相关研究结论并不一致[1]。从现有研究来看,皮海峰根据生态移民的目的及在国内的实践将生态移民分为6类[2]。包智明[3]则将视角集中于移民主体自身上,提出根据是否有政府作为主导,分成自发性移民与政府主导移民。学术界从生态移民的概念、安置政策、收入变化以及搬迁意愿等方面对生态移民展开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形成了许多有具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但构建可持续生计的关键要素是生计资本,因此本文通过对平顺县扶贫生态移民生计资本的变化进行相关研究。
1 数据来源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平顺县扶贫移民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生计资本的变化状况,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到512份,其中有效问卷为479份,有效率达到93.5%。在479个有效调查样本中,男性为241人,占比50.31%,女性为238人,占比49.69%。户主年龄主要集中在40~60岁,共计417人,占比87.05%。在所调查的移民当中,整体文化程度较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数占比83.72%。
2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现状分析
平顺县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县,对平顺县乡(镇)开展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自然条件差、山大沟深、土地贫瘠、人口较为分散;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与外界沟通不畅,村民难以与外界取得联系;农民受教育程度低、信息闭塞、创业意识弱,观念比较落后,过着较传统、保守的单一农业生产生活;经济基础十分薄弱,随着21世纪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不断有村民主动流入并进一步融入城镇甚至城市。从而造成村中土地日渐荒芜及贫瘠。与此同时迁入地具有以下条件:自然条件改善,移民新区所选之地土地都较为平整,人口分布较为合理,不浪费土地资源;基础设施得到日渐完善,大部分移民新区水质明显得到改善,交通十分便利,之前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沥青路,道路非常平整,群众也可以自由出行;农民接受最新信息的渠道增加,在不断给其讲解新政策的情况下,移民有了一些符合实际的、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的创新想法;经济状况得到改善,移民之后村民较少以耕种土地为生,而是转而加入符合当地情况的其他产业的建设中。
2.1 人力资本变化分析
人力资本是指家庭或个人在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中所拥有的个人劳动技能、学习能力和健康水平[4]。通过对移民的调查,用移民的家庭劳动力数量、文化程度、是否有外出务工人员、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这4个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的变化。
表1 扶贫移民人力资本指标值
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也决定着农户能否合理地运用其他资产。由于移民家庭人口结构变化十分小,所以改变幅度也小,家庭成员的文化程度在移民后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虽然移民之后各种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但是对农户的影响不能很快显现出来。同样,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移民前后基本不变。而唯一明显的就是外出务工人员在扶贫移民后明显增多,有85.39%的调查用户家庭中有外出务工的人员。因此移民前后人力资本必然增加。
2.2 金融资本变化分析
表2 扶贫移民前后金融资本指标变化值
金融资本是指农户可用来支配和可以筹借到的资金,在这里将这2个指标作为金融资本的评价指标。家庭的人均收入作为农户家庭经济实力的象征,家庭中是否可以获得贷款则是其可利用的资金来源。如表2所示,从所得结果来看,移民前后家庭人均月收入指标均值由2.10增加到了2.83,增加值较大。而对于移民家庭在需要贷款时,贷款获得的难易程度指标均值从0.23增加到了0.52,增加值较小。所以移民前后金融资本增加。
2.3 物质资本变化分析
本文的物质资本是指农户进行生计活动所应有的基础设施与生产资料。物质资本可以反映移民家庭生活情况的好坏。物质资本主要包括住房面积、生产工具、耐用消费品和牲畜拥有情况[5]。调查过程中主要通过5大指标来衡量其物质资本。房屋面积;移民家庭拥有耐用消费品数量;耐用品包括手机、电视机、洗衣机、电脑、电冰箱、移民家庭拥有的家庭农耕及交通工具的数量,包括摩托车、小轿车、拖拉机、农用车、耕地机、收割机;家里所养牲畜情况,包括猪、牛、羊、鸡、马、蚕;去往村庄的道路设施情况。
如表3所示,从统计结果看,移民后房屋面积和牲畜资产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房屋面积减小,并不能体现此类物质资本降低,从房屋结构来看,移民搬迁前的房屋为土木结构,搬迁后住上了整齐划一的钢筋混泥土盖成的移民房,所以搬迁解决了其住房安全问题。搬迁前虽然院子面积大,但实际居住面积小,剩余房屋主要用于养殖牲畜等,房屋利用率低。搬迁后移民房屋的功能齐全,房屋利用率高。对于牲畜资产,移民前养鸡的比例高达29.65%,搬迁后由于各种原因养鸡的概率下降到了6.89%,故移民前后牲畜资产有所下降。道路状况、家庭农耕及交通工具、耐用消费品数量的指标平均值都有升高。家庭交通工具中摩托车由原来的24.84%上升到39.87%,是变化最明显的一项指标。耐用消费品中,每项指标的平均占比都有上升,并且上升幅度较大。
表3 扶贫移民前后物质资本的指标变化值
2.4 社会资本变化分析
社会资本是指在可持续生计下,人们在追求最终生计输出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的社会资源,即指移民的社会组织及社会关系网[6]。社会资本主要通过2个指标衡量,分别是和亲朋好友关系的好坏,以及家中是否有村干部。社会资本会直接影响其获得社会支持的强弱。
表4 扶贫移民前后社会资本指标变化值
如表4所示,农户在搬迁时大都选择和自己之前的邻居或者亲戚一同搬迁,并且选择同一个搬迁区域,安置的直接结果是农户居住距离的缩小,交往机会的增加,使得农户的社会资本相应地也会增大。扶贫移民工程使得农户之间亲朋好友的关系更加紧密。但是由于移民之后人口规模更大且房屋分布更有序,从而需要重新选举几个有代表性的干部,使得家中是否有村干部这一社会资本下降。得出的结论是移民前后社会资本增加。据研究发现,扶贫移民政策使得农户4大资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3 对策及建议
提高移民人力资本有以下方法,培训家庭主要劳动力,使之具有专业技能,从而可以增加村民的就业机会,通过村集体培训组织对不同区域居民进行分类培训,提升劳动力自身素质,自力更生拓宽致富渠道。重视其科学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发展新型职业培训与农业职业发展教育,更新和创新传统扶贫移民搬迁发展观念;同时还要提高家庭主要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改变其对于教育的观念,鼓励孩子上学增强移民自身脱贫致富的意识,使移民能够更快地融入城市中去[7];对于物质资本,应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移民后的基础设施较之前有很大改观,但是还有不足之处。因此,适当的疏导和正确的引导对移民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就金融资产来说,要规范民间信贷业务行为,及时解决村民购买生产设备所需要的资金短缺问题。对于社会资产,可以组织移民参加各种培训及各项文化活动,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移民的生活,减少移民之间的生疏感,同时可以增加移民之间的互动[8]。提高移民对社区活动的关注度,让更多的移民参与社区活动,增加其归属感,提高其社会资本。此外,还能够通过现代产业化龙头企业对接帮扶推动其发展,以契约形式将居民与服务发展组织模式相联结,将居民从传统的生产与销售分离向生产与销售一体化转变,这时需要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两只“手”,即政府与市场来引导发展,予以外部国内市场刺激与政府改革推动,进行多元化经营。相对于居民以前的传统农业来看,现代产业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是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形式,现代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当代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的支撑与指导,所以居民要想与现代产业相接轨,应从生产规模、市场融合、技术传播、机械化协作4方面来推进。从生产规模来看,因为要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来推动居民的发展,因此就能够将有意愿扩大生产规模的居民汇集起来,形成较大的生产规模,提高生产协作效率,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市场融合的角度来讲,龙头企业具有现代企业的科学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的优点,推动利益联结机制的建立,因此会将居民发展过程之前的物资采购、生产过程中期的产品生长追踪以及生产过程后期的产品质量把控以及农产品销售进行时间化空间化统一安排,既满足了企业在产品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质量把控的需求,及时洞察市场方向,调整生产结构,同时又降低了居民生产成本,扩展了销售渠道,从生产加工到市场流通再到最终的销售环节,形成现代化集约高效发展模式,提高居民的经济效益。在科学技术传播方面,居民在现代企业这个平台上,更好地进行生产培训,科学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使其认识到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以便更科学有效地引用到生产领域中,培养居民对产品进行初加工与深加工的能力,通过经济理论的融入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更好推动了搬迁地移民发展与进步。从机械化协作方面来讲,传统的居民大多以家庭为生产经营单位进行自耕自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生活需求扩大等的影响,这种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效集约的发展潮流,并且搬迁地也没有这样的条件提供给其从事之前的发展模式,现代产业则是用机械来替代人力与畜力,实现生产工具的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效率,省时省力。在扶贫搬迁过程中共享农改革发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