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区经济背景下的旅游业社会生活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
——以广东省四地区为例
2022-04-20李世师韩荣培
李世师韩荣培
(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 贵阳 550004)
引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旅游地居民与当地旅游业之间的矛盾关系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与之相关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热点问题。而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与方式通常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党的十九大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由此可见,探究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当地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掌握3者之间变动规律,对推进旅游业发展、改善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旅游系统耦合方面文献的主要关键词为旅游业,城镇化,生态环境、区域经济等。较为热门的是大区域背景下旅游与经济之间的耦合,如长江三角洲[1]、西北地区[2]等。还有较多文献是研究某地区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3-5],有学者在全国视角下对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进行分析[7]。在区域范围旅游业与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者耦合较多,分析3者之间协调性,为未来可持续发展提出指导方向是目前研究主流。有学者提出新疆地区现状耦合态势以及未来的预测[8],有的学者探讨在大区域背景下的旅游业与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3者之间的关系,如吉林省[9]、广西省[10]、昌吉回族自治州[11]等。旅游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协调以及旅游业与旅游地社会发展的关系在近几年引起了较多的关注,但对这3者之间进行协调研究并不多。目前在这方面主要研究旅游与生态文明耦合协调,就提到了旅游与旅游地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建设之间促进以及抑制机制[12-18]。
广东省为我国旅游与经济发展大省,因此常常有一个全省都均衡发展的认知,事实上广东省是我国发展差距最大省份,分析广东省旅游经济与当地社会生活发展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研究广东省的外部旅游发展与内部生活环境共生发展关系,以解释省内巨大发展差异以及发现在未来发展协调与抑制之间平衡点。所以,本文以广东省21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按照经济发展划分为珠三角、粤西、粤东以及粤北4个区域。其中,珠三角地区包括广州、深圳、佛山、中山、东莞、江门、肇庆以及惠州,粤东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汕尾,粤西地区包括湛江、茂名以及阳江,粤北地区包括韶关、清远、云浮、梅州以及河源。选取2009—2018年相应数据,建立当地旅游业与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3者之间耦合关系,以达到能够促进广东省旅游业发展、改善民生以及建设美丽生态环境的目标,能够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一些可持续性思路和建议。
1 旅游业、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机制
文中旅游业与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3者之间的耦合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协调系统,3者之间促进或抑制作用正是3者的耦合机制。
旅游业的发展是带动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旅游业在近10a得到了质的飞跃,获得了很多经济效益,给旅游地社会带来了很多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利益。当地居民接受旅游业带来改善,也会更加愿意发展旅游业,将会有更多人与财力投入在旅游业发展中。旅游业发展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一些不良影响,但是旅游带来的效益也能够更好地提升生态环境,生态环境好坏也会反作用于旅游业发展。当地社会生活发展水平是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影响作用力,对生态环境既能改善也能恶化,生态环境对社会发展也占主要影响作用。3个系统之间存在着需求与被需求以及推动与被推动,相互作用形成一个依赖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
图1 旅游业与社会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的耦合作用机制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选取2009—2018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广东省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以及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统计年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环境状况公告。其中有部分差缺年限数值,采用插值法取得。
依据数据的可靠性、科学性以及可实验性。通过参考相关文献与广东省相结合[19-21]。6个子系统包括19个指标构建旅游业、居民生活与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表1 广东省旅游业与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指标体系
2.2 研究方法
2.2.1 数据标准化
为了消除变量间量纲关系,便需要将其进行极差标准化处理,其中有正向数据与负向数据,公式:
正项指标标准化:
(1)
负向指标标准化:
(2)
式中,Xij代表第i年的第j个指标;max与min分别表示指指标Xi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2.2 熵值法
第i年第j项指标所占的比重:
(3)
第j项指标的熵值:
(4)
第j项指标冗余度:
Dj=1-Ej
(5)
第j项指标的权重:
(6)
计算j项指标的权重,首先在公式(3)中,计算出Uij,代表了第i年的第j项指标所占据的比重,然后计算出j的熵值,从而得到j项指标的权重。
2.2.3 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
计算第i年的被评价对象3个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
(7)
式中,xij、yij、zij分别代表标准化后的3个系统的指标数据;Ti、Ci、Ei分别代表第i年的旅游业、居民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的综合发展指数。
2.2.4 耦合协调度模型
本文是讨论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因此n=3,耦合函数:
(8)
T=αH+βX+δB
(9)
D=C×T
(10)
式中,T是3个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C是三者之间的耦合度,取值范围是0~1;D是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D的取值也是0~1;α,β,δ为待定参数,根据广东省的实际情况以及参考各个文献[22,23],设定α=0.32,β=0.3,δ=0.38。
对于D的分析,在2009—2018这10a间,广东省发达地区在2009年已经进入国家发达城市前列,内部差异显著,总体情况优越。城市在10a间属于稳定发展,较差城市也在努力的追赶,然而由于差异过大,与其相比就不是明显。因此耦合协调的结果变化弧度不会很大,其中D值变化并不十分明显,并且较多小于4,因此通过实际情况与参考廖重斌的研究,将耦合协调度D值分为5段。
表2 协调度等级划分
3 结果分析
3.1 旅游业-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3.1.1 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标分析
根据公式(1)~(8)可得出旅游业指标T、社会发展指标C以及生态环境指标E,并作出分析图。在2009—2018年,T的整体是呈上升趋势,广东是旅游大省,在珠三角地区,广州与深圳在2009—2018年一直处于广东省的前列,特别是广州市,这10a间的旅游业指数一直是接近1,深圳市的旅游业在广东省也是处于前列的,T在0.6~0.8,这2个城市的入境旅游业是十分发达的。其他19个城市基本虽然起伏的波动不明显但是总体来看都是在缓慢增长的。比较值得关注的是,惠州市旅游业的发展在这10a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由于其处于珠三角的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广东省的旅游胜地,经济以及城建等都在不断地追逐着前面的城市。粤北地区的云浮的旅游业综合评价指数在2009—2018年间没有超过0.2。
珠三角地区旅游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是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珠三角的旅游业市场主要是以海外市场为主,因此其内部的城市最高的是广州,最差的是肇庆。粤东地区内部差距就较大,汕头与潮州的T1靠在前列,揭阳位于中间,但是汕尾却是仅高于最差的云浮。粤西地区整体T1是差不多的,都是靠海城市,粤西的沿海旅游在广东省内略出名的,都属于滨海旅游城市。粤北地区整体的T是有差距的,粤北地区的T1与T2都是较低的,其中河源以及韶关的旅游发展指数处于全省中游,梅州与清远低于中等水平,而云浮的T则是全省最低。在T中,整体表现为珠三角遥遥领先,其余3个区域相差不远,在2009—2011年4个区域的整体为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在2012—2018年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
图2 广东省4个地区旅游业发展指标图
3.1.2 社会生活综合指标分析
根据图3可得出,在2009—2018年,C的整体趋势是呈上升的,由于指标的选择主要是针对城市硬实力以及软实力,因此城市各方面的发展就决定了指标。在广东全省内,广州与深圳仍然是位于前列,最差的是云浮地区,增长最多的是珠海、惠州以及汕头,其余的城市都是处于相对稳定的缓慢增长,增长的弧度并不大。
珠三角地区的广州与深圳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增长不大,惠州、中山以及佛山都有着较快增长速度,在这10a间的居民的幸福指数得到了很大提升,肇庆是珠三角中C最低城市。在粤东地区,汕头地区C增长速度很快,其余潮州、揭阳地区保持着稳定的增长速度上升,汕尾地区的C在10a间都处于较低。在粤西地区,湛江各方面在粤西都处于领先,茂名以及阳江2者的C都是相差无几的,相似地理环境以及相似经济发展途径使得社会生活指数都是相似。在粤北地区,其中韶关与清远地理位置优越,在粤北地区社会生活水平最高,梅州与河源C相似,云浮的C最低。在C中,整体表现也是珠三角遥遥领先于其他3个区域,在2009—2010年表现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在2011—2018年表现为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
3.1.3 生态环境综合指标分析
在2009—2018年,E总体也是呈现上升趋势的,但是在2009—2010年E的变化是全体下降,广东省是经济大省也是工业大省与人口大省,在生态环境压力上数值较高,同样在生态环境改善能力也较强,因此E指数整体不低且变化平稳。但是在经济发展较差城市,压力虽然较小但是改善能力也较差,所以E也不会过高过低。因此在数据上城市之间的差异没有前2个指标的市区之间那么大的差距,数据整体上广州、深圳以及珠海仍领先于其他地区,云浮依然是处于底端。
图3 广东省4个地区生态环境指标图
在珠三角地区,广州、深圳与珠海相差无几,佛山、惠州E也很接近,江门与东莞较差,其中江门E2较低,东莞的工厂在2012年以后开始了慢慢从工业走向了服务业,在这之前的E1较高。在粤东地区,汕头、潮州以及揭阳E1较高但是他们E2也较高,因此E也较高,汕尾E2较低。在粤西地区,湛江、茂名与阳江E都不低,在E1方面,阳江与茂名承管了许多珠三角地区的重工业,湛江也有许多工业,因此E1较高,城市生态改善能力是相似的,后期E2在不断加强,因此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在粤北地区,韶关、清远、梅州以及河源的E相差不大,云浮地区虽是最差的,但是比前2个指标差距有所缩小。在2009年,粤西>珠三角>粤西>粤北。在2010—2013年,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在2013—2015,珠三角>粤西>粤东>粤北。在2016—2018年,珠三角>粤西>粤东>粤北。
3.2 旅游业-社会生活-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变化分析
3.2.1 耦合协调度分析
根据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选取2009年、2012年、2015年、2018年4个等距时间点相对应的数据,构建广东省4个地区旅游业与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类型表。在珠三角地区的起点较高,由2009年的高度协调到2018年的极度协调。珠三角地区的耦合在2010年最低为0.71,在2015年的0.82为最大值。粤东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最低位0.48,最高为0.6。粤北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为0.44,最高为0.62。粤西地区耦合协调度最低为0.5,最高为0.66。可见珠三角地区的耦合协调度是远远领先于其他地区的,其他3个地区相差不是很远。由图5可知,在空间上,在2009年,表现为南部高于其他地区,在2012年,珠三角与粤西地区高于粤东与粤北地区,发展到2018年,仍表现为南部超高,西部与东部较高,北部较低。从趋势上看,广东省4个地区的旅游业与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处于协调阶段,但内部差异较大,表明广东省的旅游业发展还需要探讨研究未来发展的途径,做到与居民生活以及生态环境更好的耦合,达到双方互利互惠的发展。
表3 4个年度中旅游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
整体看来,从2009年平均0.56上升到2018年平均0.66,进步较小,这是由于广东省内部差异巨大,各城市之间耦合协调度相差也较大,因此综合下来为勉强协调。整体看广东省的耦合协调度并不算高,但是4个地区耦合协调度在这10a间都表现为协调。因为广东具有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丰厚的自然资源以及便利交通环境,这些都使得早在2009年广东省的发展,无论是旅游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在中国都是较为靠前。
3.2.2 耦合协调度类型分析
广东省在2009—2018年间的3个系统耦合协调度发展是逐渐走向同步的。在珠三角地区,最初的耦合协调度呈现出旅游业与社会生活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发展超前型。在后期旅游业与社会生活发展较快,特别是旅游业,到2018年3者之间的发展达到了协调。未来珠三角地区的旅游业还将继续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也会提升,生态环境发展将会滞后。在粤东地区,最初的3者协调表现为旅游业滞后型,社会生活水平略滞后以及生态环境超前发展型,过渡到社会生活水平与旅游业基本同步但滞后于生态环境的状态,最后发展到社会生活水平滞后,旅游快速发展,生态环境依然领先。未来对的粤东地区旅游业也将继续发展,但是社会生活水平也在快速的增长,应当加大旅游业的发展力度,社会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污染工厂的改善。
在粤西地区,在这10a发展中,社会生活水平始终表现为滞后型,旅游业发展略滞后型。粤西地区旅游主要是集中在海边旅游业,在广东省内具有相应的影响力,在未来发展中,粤西地区在旅游业发展上应积极响应国家的相关旅游政策,发挥沿海优势。在粤北地区,由2009年旅游业滞后,社会生活发展较低,生态环境超前型,发展到2018年居民生活水平滞后,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迅速,生态环境超前型。未来粤北地区应当抓住优越地理位置以及丰厚的生态资源进行旅游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提升旅游业与社会生活水平。
图4 广东省4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社会生活与生态环境建设耦合协调度演化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广东省2009—2018年的旅游业、社会生活水平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指标体系,分析广东省4个区域的旅游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以及演化规律,得出以下结论以及展开的讨论。
从广东省4个区域的旅游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指数看,在2009—2018年之间整体是呈波动上升的,并且差异显著。4个地区旅游业与社会生活水平差异巨大,生态环境差异相对较小。珠三角地区的旅游业与社会生活指数的起点较高,在经过几年发展以后,逐渐缩小差距,这与珠三角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发展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粤北地区旅游业发展也在稳步上升中,河源、清远以及韶关等旅游业发展都比较迅速,社会生活也在逐渐提升。粤西地区的滨海旅游也在大力兴起,发展稳定向好。粤东地区旅游业与居民生活都处于平稳上升状态,由于没有较大的旅游吸引物,旅游业发展较慢,社会生活水平提升也较慢。在生态环境方面,内部差异最小,但仍有差异,珠三角在早期发展中,有过对环境破坏,也有较强环境改善能力,经济发展起来了,在近10a逐渐转向第三产业,环境修复能力在不断地提高,生态环境指数也在稳步上升。在其他地区,对于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的修复都是较小,因此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较小。
表4 广东省4个地区的3个研究系统耦合协调度类型及特征
广东省4个地区的耦合协调度都在0.4以上,4个地区耦合协调度总体都是处于低度协调阶段以上,内部差异显著。在研究时间内,珠三角由高度协调到极度协调阶段,粤东、粤西以及粤北地区由低度协调到高度协调阶段,并且发展趋势是会向着更好阶段发展。未来珠三角地区保持3者之间发展协调,稳步上升。其他地区在追求旅游业发展与居民生活提升的同时,也要保证生态环境稳步提升,这样才能保证3者高质量的耦合协调发展。
从4个地区的耦合协调类型看,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在发展中由生态环境领导型,逐渐成为了旅游产业略领导型,并且旅游业发展高于居民生活水平,这是珠三角地区旅游业不断发展结果,因此在旅游业发展时,应当注意社会生活发展提高达到同步。在粤西地区,旅游业超过了社会生活发展水平,但是仍低于生态环境,因此应因地制宜发展当地旅游业。在粤北与粤东2个地区,发展到2018年仍是生态环境超前型,且社会发展水平高于旅游业发展,说明这3个地区旅游业发展仍有较大的空间,应当推进这3个地区的旅游业发展以达到3者之间的协调耦合。
4.2 建议
广东省应当充分发挥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各地区应当遵循适合自己发展规律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因地制宜。如,粤北地区自然环境优越并且生态环境良好就应当将自然生态资源作为旅游吸引力。广东省海外旅游业在全国常年领先,应当充分利用好广东的良好基础,发挥好经济特区的独特优势,更好统筹国内国际2个市场、2种资源。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就更应当以海外游作为主要的市场。沿海城市如湛江、阳江等粤西地区也应当把握住滨海城市带来的旅游效益。
在未来,广东省产业发展在逐渐转型,由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逐渐辐射向其他3个地区,逐渐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坚持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可持续的产业,向着“三二一”产业模型发展,不断向着生态旅游进行着。
发展全域旅游,突出政府职能,强化耦合发展能力,协调广东省内部发展不均衡,加大省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人才支撑、加强县级对口帮扶等政策措施,有力促进了粤东西北县域发展。未来广东省将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更是贯通国内国际,带动其他3个地区的发展。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的步伐,完成全省产业升级,缩小地区之间差异,增强了地区经济能力,这就能有效的提升当地社会生活水平,也会相应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
本文通过构建广东省旅游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指数,分析研究3者之间耦合协调程度,可为协调内部的不平衡提供参考借鉴。在本文研究过程中,对于3个系统指标的选取具有主观性,另外在权重确定上,参考文献较少。在以后研究中,还需要更加深入分析,为提高旅游业、社会生活以及生态环境耦合所带来的效益提供更具针对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