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犬:极富神话色彩的西藏宠物
2022-04-20萍措卓玛
当代艺术家朗顿·德珍和巴诺家中所养的袖犬 /张静
热振活佛与他的宠物 供图/萍措卓玛
如今我们能在老照片里确定具体时间的袖犬照片,是一张20世纪40年代第五世热振活佛的肖像。照片中年轻英俊的活佛端坐在椅子上,花纹精致的锦缎服饰彰显其不凡的身份,一只小袖犬舒适惬意地半躺在他的怀里,双脚前还端坐着一只大袖犬,下垂的耳朵上标志性的羽状饰毛令人瞩目,看向远方的目光充满灵性。
除此之外,还能在一些僧侣身边注意到袖犬的存在,在仪表尊贵庄严的主人身边,它们或被紧紧搂在怀中,或躺在旁边的藏毯上,皆能看出袖犬身份的特殊性。当时,袖犬是西藏旧社会贵族和活佛才能养的犬种,甚至可以陪同主人一起参加重要会议、仪式,它是身份与地位的体现,是权贵与财富的象征。因此,袖犬也称宫廷犬。普通人养袖犬会被认为驾驭不了这个福分,足以彰显袖犬高贵不俗的地位。
嬉戏 图/张静
袖犬,又称为西藏獚犬、西藏猎犬(虽然没打过猎)在藏语中的发音是“郭奇”,即鹰犬之意,简单的两个字表述了它在西藏民间充满传奇神秘特质的起源传说。在前段时间流传于微信朋友圈的一个短视频里,褐黄色的卫藏山岩下,一只酷似老鹰的小生物步履蹒跚地在山脚艰难行走,面容酷似幼犬,民间很多人都相信这验证了袖犬据说亘古不变的起源传说——它是老鹰生下的幼崽。
在那些仍然流传于市井街头的传说中,从西藏巍峨的悬崖峭壁上的老鹰巢穴里,可以偶尔听到幼犬的啼哭声,这是袖犬降生了。传说曾有人在老鹰窝或鹰巢下方的山崖看到小狗的骨头,老鹰生下鹰犬后伴随着其他鹰崽陆续长大离巢,难以继续喂养越来越大的鹰犬,很多鹰犬便在人迹罕至的悬崖上饿死了。有的传说中说道,在鹰巢里残存着狗和鹰的骨头。
在遥远的过去,有平民百姓探险者会翻山越岭特意去高山峡谷寻找鹰犬,他们仔细在鹰巢下听,听到小狗稚嫩的呜呜哭声,就是找到鹰犬的福音,人们会倍感幸运地按照习俗惯例,将这种近乎为奇珍异宝的瑞兽供奉给当地的活佛土司,以换取祝福和嘉奖。
鹰犬的中文名字——袖犬一词也让人浮想联翩,名称的缘起是认为这种犬种普遍体型娇小玲珑,主人可以将其置于袖口之中欣赏逗玩。在一些离奇的传说里主人会在袖犬饿的时候,抬起袖子喂它一口唾沫,体型极小的狗甚至能以唾沫果腹。这样的说法或许也有一定的事实基础,在西藏,很多狗的主人在最初与陌生的宠物建立链接时,会给狗喂口唾沫从而让其熟悉主人的气息、拉近与主人的距离。但在老照片里,我们并没有找到它可以小到被养在袖口的证据,一些民间的袖犬爱好者认为,这是一种同样带着神秘渲染的命名,因为袖犬对比当时西藏原生犬种的确体型相对娇小,因此进行了夸大。
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袖犬是起源于中国西藏的古老品种,物种起源时间有公元七世纪和公元前1000年两种说法,但都体现出犬种被认为历史悠久的特征。在解剖结构上,袖犬和北京犬相似,又因为拉萨犬有时能诞下袖犬,因此一种起源学说认为袖犬是拉萨犬和北京犬的祖先。
画家巴诺全家福 供图/萍措卓玛
有意思的是西藏作家李初初说:近来发现在唐史里记载有“拂林狗”,和传说中的袖犬差不多,《旧唐书》说:“文泰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林国。”文泰,唐早期时高昌国王;拂林国,当时的东罗马及阿拉伯,今天的西亚。就是说,唐的一种娇小玲珑的狗,是由高昌王从西亚弄到的或由西亚人传来的。这种狗后来杨贵妃有一只,一次玄宗与人下围棋,眼看就要输了,贵妃娘娘就放出了小狗儿捣乱,“(康国)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小狗儿搅局,玄宗体面结束棋局因此大喜。康国在当时的撒马尔罕一带。康国的猧子和拂林狗仿佛是一回事。有学者判定为马耳他种。这种特小体型的狗与西藏的袖犬是不是一回事,有啥关系,不好说。”
袖犬气质沉稳优雅、非常聪明、对主人亲密、易于与孩子相处,是很好的家庭宠物和陪伴犬。与北京犬不同的是,袖犬有较长的腿和鼻子,因此少有呼吸和后背的问题。与拉萨犬不同的是,袖犬相对而言平易近人,性格温和。
人们普遍相信袖犬的真实存在,袖犬毛色以黑、棕为主,纯黑色的袖犬被认为品种最纯正,有学者称因其一直自然繁殖,纯种优良,再加上出生率和成活率非常低,非常罕见稀少,数量在巅峰时期也才100多只。近现代时期,袖犬也从喜马拉雅到了清朝宫廷、国外绅胄家中,作为礼尚往来时极其珍贵的礼品。
如今,西藏袖犬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太高,只有资深的爱狗人士比较关注。想必是因为即使在它原生地西藏,大多数人都不曾在生活中见到这种犬,最多是听闻一些扑朔迷离的传说。袖犬在西藏主要分布在权力中心拉萨,拉萨袖犬圈里的人都彼此知晓,家里有袖犬的老人会用心嘱咐后人照顾好他们非常珍惜的宠物。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在拉萨的血统较纯正的袖犬数量仅有不到10只。属于我国亟待拯救的本土犬种。
小狗“阿妈”的老照片绘制 绘制/萍措卓玛
巴诺绘制的藏獒 供图/萍措卓玛
在西藏70后当代艺术家朗顿·德珍和巴诺夫妻家中,我有幸第一次看到袖犬,两位艺术家的工作室也设在家中。这座院子宽敞、花草繁茂的三楼独院藏在八廓街对面的朗顿巷深处,艺术家德珍出身于尊贵的朗顿家族,爷爷朗顿·贡嘎旺秋曾是旧西藏地方政府司伦,后历任西藏自治区筹委会副主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因此早在童年,她的日常生活里就有袖犬的存在,那是她小姨白玛啦的爱犬,她印象中那只小袖犬可爱、对主人极其温柔,在小型犬在西藏稀缺的年代,因为它体型娇小,走路时要格外提防,小心不要踩到。
我的眼神在四处搜寻着院子里袖犬的痕迹,一大一小两只袖犬摇着尾巴动作敏捷地从角落里跑了出来,声音清脆地吠叫着,在看到主人对来客的亲切后,随即停止了叫声,好奇地跟在身后。
两只袖犬和我们一起进了屋,两位老师家中有大量在藏区各地收集的地毯,在这个充满藏式古典艺术气息的空间里,两只宠物容光焕发。特征明显的四肢趾部飘逸的黑色羽状长毛轻轻拂过厚重的彩色藏毯,尽显华贵气质。巴诺老师深度研究袖犬数年,对于袖犬的外貌特征有细致的认知。“袖犬的头部较小,头向上骄傲地昂着,与身躯的比例优雅适宜。它的嘴小,下颌略微凸出,脸部和腿前部的毛发都很平滑,身体上的被毛长度较长,尤以尾巴上和臀部的被毛为特殊,覆盖在身体上的被毛略微平坦。耳朵较大且下垂,成年犬的耳朵上有很多饰毛呈羽状,就像披了一层极富质感的黑色披肩。从侧面看耳畔的长毛如同羽翼,恍然有鹰的感觉。”
德珍绘制的鹰犬 供图/萍措卓玛
这两只袖犬都算是基因非常纯正的犬,主人对宠物的命名非常生活化,大的一只叫“阿妈”,是家里以前养了15年的鹰犬的孩子,小的一只狗如其名,就叫“小狗”,身世非常奇特。“小狗”如今最大的爱好就是和家里叫“多管闲事的主”的黑黄相间的缅因猫玩耍打闹,被主人拍下了它们亲密无间的画面发到网上,得到了很多网友对这段跨物种友谊倍觉可爱的点赞。“小狗”是两只纯种拉萨犬的孩子,它们生的五只小狗中三只是拉萨犬,但两只黑色小狗却是近乎一模一样地体现出充分的袖犬特征。
巴诺老师认为这是返祖现象的一种体现,和人类的多毛症和有尾返祖类似,指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这在某种程度上论证了袖犬是拉萨犬的祖先的说法。小狗今年正好1岁,从出生20多天巴掌大小时就到了这里,被精心呵护抚养在三楼采光极好的温暖画室里3个月。德珍老师每天给它小心喂食牛奶和幼犬吃的狗粮,它从早到晚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踉踉跄跄地在满地的画作之间走来走去。袖犬对主人极其温柔黏人,一次老师去内地出差一個月后回家时,还不会爬楼梯的幼犬就从窗户里探出头奶声奶气叫唤主人,呼唤主人来拥抱抚摩。
血统越纯正的宠物适应力越低、生存挑战越大,两位老师之前养过8只袖犬,但很多会得一些离奇的病死亡,因此这两只眼前活蹦乱跳的袖犬显得越发珍贵。后来,两只返祖的幼犬中的一只送给了巴诺老师的朋友,对方对这只来之不易的狗格外关爱,两位袖犬主人经常给彼此分享小狗成长过程中的照片,偶尔也戏谑地对比谁的狗长得更好看。
在对身边宠物的每日观察下,德珍老师结合自己的感受画了许多生动的宠物形象,布面画、综合材料的《祈祷犬》《阿普索》就是其中两幅。
她的笔触细腻,画笔下的袖犬充满灵气,标志性的长毛如同祥云般弯曲成了吉祥的造型。而拉萨犬则是被地毯流苏般的长毛遮蔽了身体,裹成了毛毯般温暖的形象。
袖犬充满传奇色彩的起源故事,赋予了它高贵的地位,其背后也确实是物种数量极其稀缺下形成的价值提升。
如今,它从曾经的权贵圈子走入了民间生活,但因其稀少,仍被爱狗的藏族社会视若珍宝。可能不久后的一天,这个珍奇特殊的犬种会从现实生活中消失,成为一个彻底活在传说里的神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