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陶瓷文化传承和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的建构与验证研究
2022-04-19江旺龙
江旺龙
(景德镇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0)
当前,在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中,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既是国家创新驱动的发展国策,也是国家战略竞争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在促进国内大循环的战略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各利其便开展创新创业的能力,尤为重要。本文以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为例,尝试探讨其指标体系的科学构建,并对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策略提供参考建议。
一、研究综述
建构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既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提和目标导向,也是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衡量标准。不同的行业产业,所要求的创新创业能力必然有所区别。目前关于建构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一些成果,不同领域的学者均从各自的研究视域出发,提出自己的建设意见。例如易进翔、郑振(2020)探讨了土木工程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能力指标体系的建构,认为土木工程类创新创业人才除必须具备必备的人文素养以外,还必须具备工程交流能力、工程拓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必须通过BTM 实训锻炼工程结构创建的能力,参与项目开发,甚至创建新项目以锻炼其能力[1]。林有德(2020)探讨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提出不确定、不一致、不精确、不完整状态下创新创业能力体系的培养路径问题,以模糊数据的处理解决先验知识缺乏的问题,从而精拣出影响力相对大的能力指标[2]。田书建、宋小勇、徐启(2020)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提升等问题,尤其谈到要以弹性学分制,弥补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的问题[3]。罗荷花、伍伶俐(2020)分析了农林类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提出创新创业能力是基于实践的能力培养,应面向社会生活,提高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并提出培养具有前瞻性的预感能力、团队协调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4]。李晓东(2020)探讨了博士后创新创业能力的评价体系,重视创新协同平台的能力建构[5]。王思明(2019)研究了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认为体育类创新创业能力应该分为两个层级,分为两个子母级的创新创业能力体系[6]。高山(2018) 研究了师范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测评体系的构建,首先提出师范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是铁饭碗无须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其次分析了师范类行业创新创业的瓶颈,以此建构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7]。齐书宇、方瑶瑶(2017)研究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设计等问题[8]。上述研究都推进了创新创业研究和学科教育的深入发展。
综合各家研究,可归纳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运用个人所学专业知识和资源,在学校的引导和协助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创造性思维,发现并建立新的项目而须具备的组织和运营企业并承担风险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二、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的建构
陶瓷文化是中国传统优势文化类型之一,是中国的一张特色名片。陶瓷文化以陶瓷产业为物质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耕耘之深、之广,已渗入中华文化的血脉,跨越了生活形态、生产形态、艺术形态的界限,具有广阔的外延、深远的内涵。围绕陶瓷文化和陶瓷产业而展开的创新创业,要求将陶瓷文化和陶瓷企业与生活、市场建立直接的联系。
首先,要具备知识处理与转化的能力,即发现生活需求、解决生活需求的能力,具备发现生活不足、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审美的能力,以及对生活预期的情怀和剖析生活需求的能力。生活是市场分析的第一舞台。而发现生活需求、服务生活需求的能力是创新创业能力的第一能力。
发现生活需求,并不止步于创造生活需求。创造生活需求是发现生活需求的更高层次。发现生活需求是第一步,是在存在生活缺憾和不足的前提下发现的眼光和能力。创造生活需求,这是在社会需求貌似获得满足的情况下,引领生活需求市场、创造市场的能力。创造市场,需要具有深入大众生活的宽广视野,打动大众心理的动员能力,需要具有社会审美和社会心理需求的创造能力。因为人的需求是节节攀升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能够发现需求,更应能创造需求,在动员社会民众的过程中创造社会需求和激发社会需求攀升的能力。这些能力简而言之可概括为知识储备、知识转化和知识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其次,要求具备将陶瓷文化知识储备转化的能力,即以陶瓷文化产品创造生活需求、文化需求以及满足二者的能力,要求具备发现陶瓷产品需求及其文化需求的眼光和生产、提供陶瓷文化产品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要求将文化需求、文化鉴赏、陶瓷材料、陶瓷文化市场、陶瓷生活市场等领域的知识储备转化为产品生产能力,要求将陶瓷产业、陶瓷审美、市场认知、生活认知等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转变为发现陶瓷市场需求、引领陶瓷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
第三,要求具备领导组织能力,即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通过组织手段创造产品供给的能力。这是因为现代产品的生产和供给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产品生产需要有上下游产品链的衔接,供给也需要上下游供应链的衔接,而实现上下产品链和供应链的有效衔接,是一个复杂的能力体系,需要会妥善处理社会关系,并且领导带领团队和处理社会危机等各项的能力。
第四,要求具备实际执行的能力。这是因为在实际创业过程中,除了具备上述各项能力外,还应具备创新创业的勇气和担当精神,承受压力的抗压能力,承受失败的决心和信念,等等。这些能力或心理素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创业能力能不能转化为现实,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
本文为开展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的研究,根据前期研究,根据上述各项能力的描述,将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分解4 大类12个方面的能力,即陶瓷文化知识、陶瓷产业知识、陶瓷材料知识、知识汲取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创新创造能力、危机处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社会关系能力、领导能力、执行力以及担当能力等12 个方面的能力作为衡量大学生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要素。鉴于这12 个要素之间本身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在评价分析中略显复杂,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将这12 种能力要素进行综合,进而形成相对简化且综合全面的指标体系。
本文先获取调查数据,并分析信度和效度。根据传统统计文献,本文测度信度的方式,仍是对量表中12 种要素的每一项,通过从不同侧度和侧重点设计2—3 个不同的问题,通过观察学生的反映而考察学生的回答是否具有一致性,并判断问题设计的可信度。首先,本文课题组设计了问卷,通过原始调查的方式,获得第一手资料。课题组以赣东北某所本科高校陶瓷类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了线上问卷646 份,回收613份,其中有效问卷598 份,问卷有效率92.57%。
课题组采用SPSS22.0 软件作为分析工具,以Cronbach’s 指标,检验统计KMO(Kaiseer-Meyer-Olkin)值及Bartlett’s 检验值分别测量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显示,信度系数α 为0.824,该值大于0.7,具有较好的信度一致性。KMO 值为0.921,大于0.8,说明信度较好,Bartlett’s 检验值为924.211,均位于0.000 下,说明具有较好的效度,调查是可取的。
同时,由于SPSS 各题项共同度均高于0.7,说明还应做因子分析,以分析共性因子。以相关系数矩阵为基础做分析,进一步用直角旋转法,考察累计方差贡献率,同时参考Q 型因子分析方法,最终从上述12 个初选指标变量群中提取4 个共性因子,斟酌命名,形成4 类12 种指标体系。共性因子是第一级指标(表1)。
表1 大学生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方差贡献率进行加工,同时也得到了共性因子各指标的权重,得以评价各指标创新创业能力的不同重要程度。4 个共性因子Fi 的方差贡献率为xi,其权重Ai 计算方法为:
关于12 个二级指标权重,直接用因子载荷做权重是不对的,因为权重一般加和为1,而因子载荷加和小于1,且有些因子载荷为负数。这是正常的现象,和指标正向化处理无关。因此要通过做最大公共因子的归一化处理而得到二级指标权重。
从SPSS 权重分析可见,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中,实际执行能力权重最高,领导组织能力次之,陶瓷知识储备能力最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体现主要是以其领导、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为最终结果显现出来(表1)。
三、历史数据验证
为重复验证上述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课题组对三所目标高校开展了调研,收集各校2016年至2018 年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资料和业绩情况,并聘请一组专家对各高校指标体系进行打分,然后加权汇总分均,我们得到ABC 三所学校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指数。三校创新创业指数分别是78.12%、68.23%、77.52%。这个排名与当前的现实基本一致,与刘善庆(2005)[9]运用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也基本一致,说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在实际操作中,这种评价方法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分类指标做适当增删,灵活易操作。该指数具体可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大于或等于85%,说明创新创业能力处于高等水平;处于60%和85%之间,说明处于中等水平;低于60%,说明处于低等水平。
我们还可以此指标体系为依据,采用雷达矩阵图做进一步的指向分析。根据专家打分,通过上述测算方法,并做模糊化处理,测算到A 校大学生陶瓷知识储备能力指数为73.61%,知识处理能力指数为63.50 分,领导组织能力指数为71.91%,实际执行力指数为53.13%。通过雷达图分析,我们比较ABC 三所学校的相对优劣势。如图1。
图1 A 校大学生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的雷达图
从该图中可以直观比较A 所学校在陶瓷文化创新创业指标能力方面的具体优劣势,从而为教育对策提供依据。
从雷达图可见,当前A 校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实际执行力不足是明显的短板。而从前文的分析见,实际执行力的权重最重。这一点和学界与业界的整体观点是相一致的。因此,陶瓷文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后加强的重点是实际执行力的培养与锻炼。应加强这方面应用型的课程比重,加大其学时数和学分数,加大实践锻炼。
上述是通过历史数据的验证得到的分析结论,给未来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作为一定时期的历史性总结,是不是具有规律性,还需要通过实际教育活动进行实验验证。
四、实验验证
为了实验验证上述历史数据验证的结论是否具有规律性,2020 年,课题组在ABC 三所高校建立培养实验班,开展实验验证。
在A 校,创建了一个以培养陶瓷古玩创意为主要能力的班级,以培养具有陶瓷工艺和陶瓷文化、文物学、博物馆学的系统知识,掌握历史信息搜集、考证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文物管理与保护、博物馆陈列设计、文物遗址保护与开发等能力,能够在政府文物管理部门、各类博物馆和陈列展览单位、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文物与艺术品专营单位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工作并能够自主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学生开展的教育,除了基本一致的通识课外,专业课程和拓展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陶瓷文化课程与陶瓷古玩课程,包括陶瓷工艺美术、陶瓷文化鉴赏、陶瓷古玩鉴赏与识别、陶瓷生产制作、陶瓷材料工程、中国陶瓷史、文物鉴定(古陶瓷)、文物保护与修复(古陶瓷)、古代工艺美术、博物馆实务、文物保护材料学、陶瓷工艺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科技考古学、创意文化等课程。二是知识处理能力的培养,体现为知识转为实践的课程,包括文化产品创意实践、解说研讨实训、文物修复与保护实训、古窑遗址考察、考古器物绘图、文物摄影、文物分析与检测、文物鉴定等。三是体现领导组织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团队下乡、社会团队调查、社会服务、科技创新实践、学科竞赛等实践课程。四是实际执行能力培养的课程,包括创业项目实训和虚拟项目实训。
在B 校,创建了一个以培养现代陶瓷造型创意为主要能力的班级,以培养具有现代工艺和雕塑、陶瓷造型创意、工艺陈展等系统知识,掌握现代信息搜集、调查研究与分析的基本方法,具备艺术品管理与保护、艺术品陈列设计、产品保护与开发等能力,能够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各类博物馆和展览馆、文化研究机构、文化和艺术品专营单位等企事业单位或领域工作并能够自主创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除通识课外,专业课程和拓展专业课程包括:一类是知识储备课程,如美学、油画、综合绘画、版画、壁画、雕塑、公共艺术、纤维艺术、公共雕塑、场所空间艺术、景观装置、艺术工程与科技陶瓷美学、创意文化等课程。二是知识处理能力的培养课程,包括工艺产品创意生产与实践、研讨实训、工艺造型设计与实训、工艺考察、现代器物绘图实践、工艺摄影等。三是能体现领导组织能力培养的课程;四是实际执行能力培养的课程。
在C 校,创建一个以培养陶瓷数字媒体艺术创意为主要能力的班级,主要培养具备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具有较高人文、艺术素质,能够采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艺术创意设计,能胜任陶瓷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开发、设计、编创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可以在各级电视台、影视动画制作单位、传媒与广告公司、数码艺术公司、多媒体与网页设计等相关行业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作。
专业课程和拓展专业课程包括:一是媒体艺术概论、陶瓷3D 设计、艺术设计概论、视听语言、交互设计、分镜头设计、广播电视节目编辑与制作、影视编辑、影视特效、基础软件设计(Photoshop、AI)、计算机辅助设计(MAYA)等。二是知识处理能力的培养,包括陶瓷工艺产品创意生产与实践、研讨实训、工艺造型设计与实训、工艺考察、现代器物绘图实践、工艺摄影等。
对三个实验班级跟踪观察一年后,从最终实际培养的效果看:A 高校培养的学生,陶瓷研究水平最高,陶瓷知识储备最扎实,在校期间的创新创业项目主要以陶瓷研发、陶瓷知识产权交易为主,面向社会的纯服务项目不多。而B 高校的创新创业项目,多以对社会服务的陶瓷造型创意和墙体绘画创意为主,专业性稍弱而社会性略强。C 高校则以数字媒体艺术创意为主,尤其影音创意最出色,与陶瓷专业的亲缘关系也最弱,社会性略强,职业性最明显。这些创新创业特征与一贯的社会评价基本一致,与历史数据验证的结论基本一致,也说明本文所建立的创新创业能力指标体系是基本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