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破解难题中推动发展

2022-04-19本刊评论员

共产党员(辽宁) 2022年5期

文/本刊评论员

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出现矛盾和问题乃常态。让问题暴露出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面对问题的勇气和破解之法。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是推动发展的关键所在。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通过的《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奋力开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报告,通篇体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彰显出新一届省委强烈的责任担当。报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提出了涉及营商环境、改革创新、思想观念、政治生态等四个方面问题,每个都切中要害,直击“痛点”。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既要着力把这些问题研究透、解决好,更要把问题意识带到工作中,让落实动真章、见成效。

问题是实践的起点、创新的起点。如果害怕问题,不敢面对问题,那么问题就永远是问题,小问题还会变成大问题;如果从问题切入,层层抽丝剥茧,找出内在规律,就可以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让发展更为顺畅。因此,问题是挑战,更是契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辽宁振兴发展的关键期,更需要增强问题意识,辩证地去看待问题,充分认识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回避问题,敢于迎难而上。矛盾不解、问题不破,何谈创新发展?遇到问题遮遮掩掩,困难面前犹犹豫豫,又怎能“啃硬骨头”?只有“知不足而后进”,把问题解决在当下,振兴的脚步才能更加扎实。

基本建设投资是以新增工程效益或者扩大生产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新建、续建、改扩建、迁建、大型维修改造工程及相关工作,也是政府预算支出的重要内容。新《预算法》的实施,对全面推进预算改革、加强预算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人大和审计署对基建投资执行新《预算法》的情况也十分关注。笔者经过调查研究,在总结分析我国基本建设投资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基础上,提出了若干加强管理的建议。

[10][日]富井政章:《民法原论(第一卷)》,陈海瀛、陈海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2页。

问题无处不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既有全局性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也有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靠担当精神。解决问题就是爬坡过坎,没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与担当,不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就无法逾越问题这座大山。历史窗口期不会总在,机遇稍纵即逝。要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保持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求变图强,下真功夫、下实功夫、下苦功夫,打破常规出实招,努力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破解难题中砥砺初心、勇担使命。我们坚信,每个问题的解决,都不会轻松,但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意味着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工作就是斗争”,解决问题,需要弘扬斗争精神。张国清同志在参加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大连市代表团讨论时强调,要敢于斗争破难题,自我革命促发展。强化问题意识,就是要有“问题就在眼前、斗争就在身边”的高度自觉,不为一时挫折而动摇,不因一人得失而不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直面问题、决不“绕道”。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用好辽宁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斗争精神,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全力消除阻碍振兴发展的各种痼疾顽症,让辽宁营商环境更好、创新能力更强、区域格局更优、生态环境更美、开放活力更足、幸福指数更高,一步一个脚印把习近平总书记为辽宁擘画的全面振兴蓝图变为现实。

目标在前、重任在肩。只要我们在问题面前不退缩、困难面前不动摇,始终保持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解决问题的自觉,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干,就一定会干出一个更加精彩的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