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MEA风险管理模式在年龄>60岁腹股沟疝(IH)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2-04-19柳光霞柳光春
柳光霞,柳光春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普通外科三病区,河南 南阳 473000)
腹股沟疝(IH)属临床常见病症,多是由于先天或后天机体解剖结构异常、腹内压上升、腹壁肌肉薄弱等因素所引发,临床以婴幼儿和老年人较为常见,患者临床多表现为腹部绞痛、呕吐、便血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临床针对年龄>60 岁IH 患者多采用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R)治疗,虽能于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病情,但由于老年人机体多呈退行性改变,术后易致使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从而影响预后。故临床应予以此类患者重点照护。医疗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HFMEA)风险管理模式是对潜在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不断完善、改进的护理工作管理方法,于临床广泛应用。但在年龄>60 岁IH 患者中应用效果如何临床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前瞻性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104 例年龄>60 岁IH 患者,旨在从术后康复、并发症发生率等层面分析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价值,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104 例年龄>60 岁IH 患者(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均为男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n=52)、对照组(n=52)。 其中观察组年龄61 ~77 岁, 平均(69.14±2.06)岁;病程1 ~3年,平均(1.98±0.14)年;对照组年龄61 ~76 岁,平均(68.84±2.11)岁;病程1 ~3年,平均(2.01±0.13)年。以>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已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选例标准
纳入标准:(1)经临床表现、B 超等相关检查确诊为IH;(2)均伴腹部绞痛、呕吐、便血等症状;(3)年龄>60 岁;(4)均行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5)符合手术及麻醉指征;(6)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不全;(2)伴恶性肿瘤;(3)严重器质性疾病;(4)精神疾病史;(5)全身免疫性疾病;(6)中途退出;(7)感染性休克。
1.3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患者病情,并以口头讲解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内容主要包括起病原因、治疗方法、手术过程及相关注意事项、术后并发症预防方法及应对措施,此外,严密监测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若有特殊情况,及时上报主治医师,对症处理。
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予以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干预:
(1)明确管理主题:以高风险流程实施评估,对既往临床治疗与护理工作经验报告进行分析,明确管理主题为“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2)组建小组,成员包括1 名主治医师、1 名护士长、3 名责任护士,任命护士长为组长,负责组员培训及考核,内容包括HFMEA 风险管理定义、流程、失效风险评估方法、目的、意义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待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由主治医师负责指导,由责任护士负责方案落实。
(3)流程图制定:组员通过“头脑风暴法”、查阅高质量数据库,结合自身护理经验探讨、制定流程图,采用图表形式进行展示,以字母、数字标记子流程。
(4)HFMEA 管理方案:组员对传统流程中各个失效模式进行评估,计算危险评分,分值≥8 分判定为高风险流程,需引起高度关注,并进一步深入探讨危险评分≥8 分失效模式,对其实施进一步决策分析,见表1。
表1 失效模式及改进方案
(5)管理执行及改进:依照危险评估、决策分析结果,进行失效模式改进,提升护理人员内在素养,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完善手术前后多项检查执行流程,加强细节操作,实施全方位监管,适当依照失效模式潜在因素调整执行方案。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包括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2)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d、3 d VAS 评分,共10 分,分值越低,疼痛感越轻。(3)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尿潴留、切口感染、阴囊/ 切口区血肿等。(4)于两组术前、术后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焦虑状态,其中HAMA 分值0 ~56 分,分值<7 分,提示无焦虑情绪;7 分≤分值<14 分,提示可能焦虑;14 分≤分值<21 分,提示存在焦虑情绪;21 分≤分值<29 分,提示明显焦虑;分值≥21 分,提示严重焦虑;(5)于两组术前、术后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抑郁状态,分值>24 分,提示严重抑郁;17 分<分值≤24 分,提示存在抑郁情绪;7 分≤分值≤17 分,提示可能存在抑郁情绪;分值<7分,提示无抑郁情绪。(6)于两组术前、术后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评估生活质量,共4 个维度,74 个条目,分值0 ~100 分,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7)手术前、术后以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调查两组护理满意度,分值19 ~95 分;其中非常不满意:19 ~37 分;不满意:38 ~56 分;一般:57 ~75 分;满意:76 ~94 分;非常满意:95 分。非常满意与满意计入满意度。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s)单位:h
2.2 两组VAS 评分比较
术前VAS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VAS 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VAS评分比较(±s)单位:分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85% 较对照组19.23% 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2.4 两组术前术后HAMA、GQOL-74、HAMD 评分比较
术前HAMA、GQOL-74、HAMD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HAMA、HAMD 评分较低,GQOL-74 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5。
表5 两组术前术后HAMA、GQOL-74、HAMD 评分比较(±s)单位:分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42 例,满意8 例,一般2 例,不满意0 例,非常不满意0 例,护理满意度为96.15%(50/52);对照组非常满意31 例,满意12 例,一般7 例,不满意1 例,非常不满意1 例,护理满意度为82.69%(43/52);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4.981,=0.026)。
3 讨 论
IH 指腹腔脏器朝外突出至皮下所形成包块,属临床常见外科病症,腹内压力升高、腹壁肌肉强度降低等是引发IH 主要因素,患者临床以腹部绞痛、呕吐、便血等为主要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OTFR 为临床针对年龄>60 岁IH 患者常用治疗手段,效果显著,但由于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相对特殊,血管通路相对复杂,进而易引发术后多种并发症发生,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
现阶段,临床针对年龄>60 岁IH 患者多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管理上相对缺乏系统化,流程相对不明确,普遍是针对已发生的不良事件着手分析、整理,而后制定改进措施,护理效果不尽理想。而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强调事件发生前的行为,通过前瞻性评估系统流程,明确和预防潜在风险的管理方法,具有明显时效性,且是在循证基础上,针对护理方案薄弱环节及高危环节,实施分析、评估并改进,可保证护理流程质量持续改善及精益管理,与传统护理措施相比,更具科学性、系统性、合理性。本研究将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年龄>60 岁IH 患者,数据显示,观察组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后1 d、3 d VAS 评分较对照组低,并发症发生率3.85% 较对照组19.23%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由此可见,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年龄>60 岁IH 患者可优化术后恢复指标,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原因分析为HFMEA 风险管理模式是采取事先预防态度来制定的改进措施,干预前,通过组建小组,实施培训及考核,进而利于护理质量提升,对既往预防措施进行科学分析、针对性改进,加之从多角度显性量化护理过程中潜在危险因素,在循证基础上明确并优化改进方向,如采用量表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科学评估,预防性予以镇痛干预,进而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为预防术后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前对危险因素进行有效规避,如告知患者预防肠梗阻/ 尿滞留方法、嘱多喝热饮、诱导排尿、持续性予以抗感染支持、鼓励其早期下床活动等,进而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此外,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术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HAMA、HAMD 评分较低,GQOL-74 评分、护理满意度较高,表明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可减轻年龄>60 岁IH 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同时促进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提升。分析其原因,在于:HFMEA 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循证分析,可明确患者心理状态,提前采用诱导式询问法、音乐疗法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注意力转移,可有效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HFMEA 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年龄>60岁IH 患者可优化术后恢复指标,缓解术后疼痛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能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