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教学,让音乐课堂更精彩

2022-04-19温佳佳

教育界·A 2022年2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温佳佳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习惯养成、行为塑造和思想提升的关键时期,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内获得无限的收获。利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发挥音乐的德育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交流、讨论和反思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引言

所谓的项目化教学,是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这种形式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音乐课的学科特点。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尚未完善,他们习惯用具体的事物去理解抽象的概念,而项目化学习,其实就是一种能力导向下的素养学习,其核心在于将概念抽象的事物转变为项目活动的导向,让学生在成果的导向下开展积极的思考。运用项目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一、运用项目化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向师性强,喜欢在教师的带领与组织下进行活动,运用项目化教学,便于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关于学习目标的项目,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项目化教学往往是由教师把控流程,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其次制定计划和预期目标,让学生进行讨论与交流,最后进行成果展示。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划的落实,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目标的驱动下共同努力,取得学习成果。

在进行“姑苏风光”一课的教学时,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民族乐器,了解江南丝竹的演奏方式,激发学生欣赏民族乐器的兴趣。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制定了项目教学的目标—欣赏江南丝竹,进行作品演唱。为了确保教学实效,教师先组织学生聆听音乐,闭目想象,然后让学生讨论分享自己脑海中的江南。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制定学习计划,提问:“学习该课的歌曲,需要分成几步?”学生回答需要了解歌曲的节拍、韵律,需要掌握歌词的发音等。接着教师出示课堂的目标与教学计划,组织学生共同探索。该课的作品是一首江南的民歌,需要用方言进行演绎,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用方言朗读歌词,再组织学生进行自主练习。练习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以快带慢,实现学习效率的整体提升。学生掌握歌词与韵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合唱。

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设计了课堂教学的环节,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江南民歌的演唱技巧,了解江南民歌的独特魅力,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面对能力较强的学生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项目的设计,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促进班级整体学习能力的不断进步。

二、运用项目化教学,指导学生的课堂实践

音乐是人类情感的外在表达,所以音乐作品既是一种艺术表现,也是个体社会实践的产物。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应该为学生多提供课堂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音乐实践的能力,实现音乐技能与学科素养的提升。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活动的导向与流程,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有明确的目的,教会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让其以后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迁移旧识与经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刚开始运用项目化教学时,学生活动的过程很慢,迟迟不出成果,但几次实践后,学生便可以快速地分工,找到活动的方向,课堂效率便有所提升。

在进行《八月桂花遍地开》作品的教学时,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课堂实践。该作品是一首革命歌曲,反映的是先辈对党的赤胆忠心、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革命人为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不懈奋斗。教师希望在该课的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升声部之间音调平衡、协调的能力,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接受革命教育。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在上课之初,教师利用齐读教学目标的方式帮助学生明确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乐曲的欣赏,随后,教师提问:“完成本首歌曲的合唱,我们需要做什么呢?”学生回答需要了解歌曲的背景,找准节奏型进行律动练习,完成歌曲的演唱学习,划分声部,最后练习合唱。学生确定学习环节后,教师鼓励学生阅读教材以及白板出示的材料,明确本作品的类型。学生阅读完成后教师解释:“我们统称这类作品为革命歌曲。”接着,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过的节奏型中寻找适合本首歌曲的节奏进行律动练习。完成律动练习后,教师根据班级的特点,给出几种不同的歌曲演唱模式,让学生自由选择,师生按照该模式,共同完成歌曲的演唱练习。之后师生进行声部的划分与合唱的练习,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反思在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以便改进。

在该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革命歌曲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提升了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为以后同类作品的教学打下了基础。项目化教学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教师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构建学生新旧识之间的联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运用能力。

三、运用项目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学生饱满的创造热情可以转化为强烈的求知內驱力。求知欲是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当学生学习动力十分充足时,便会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探索。运用项目化教学可以将教材的知识与生活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学习更有实用性和针对性。运用项目化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成果作为导向,反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成果的驱动下努力学习,再在成果的展示下激发新的探索欲,使学生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在进行《木瓜恰恰恰》歌曲教学时,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该课的作品是一首印度尼西亚叫卖题材的民歌,是对当地人民生活风貌的展现,歌曲旋律欢快、动感十足,表现了劳动人民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侧重让学生进行计划的制定与分工实施。为了让学生可以有目的地展开活动,教师提问:“该课的歌曲旋律轻松愉快,大家觉得如何能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将其欢快的情感展现出来?”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创作,有的小组提出运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表达情感,有的小组则提出用拍手的方式表达情感。学生确定方向后教师播放音乐,组织学生分工实施,排练结束后将成果在班级成员面前进行展示。

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让学生在成果的驱动下提升技能,增强对音乐节奏、旋律的感知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了将项目化教学变得更完整,教师还要适当增加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让学生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积累经验,获得进步。

四、运用项目化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有诸多不易理解的名词,教师可以运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将抽象的词汇转化为实践的内容,以提升学生对音乐名词的理解能力,降低教师的教学难度。小学音乐教学中会涉及体态律动、合唱、声势、节拍等名词,单纯地解释较难,但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下感受就较为直观。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向师性、好奇心都很强,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和发现相应的音乐元素以及音乐现象,更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的音乐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理论。

在进行“律动(跳柴歌)”一课的教学时,教师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专有名词的理解,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使用项目化教学时,不一定是针对全部的课程而使用的,也可以针对本课的重难点设计有效的项目活动,进行师生的有效互动,共同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在小学音乐教学的过程中经常有律动训练,律动是指在节奏的影响下有规律地进行身体的摆动。很多时候,教师会用节奏型、拍手游戏等称呼代替律动,所以教师鼓励学生自由跟随歌曲律动时,很多学生并不是在进行规律的肢体摆动,而是“群魔乱舞”。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上课之初,可以先出示“律动”二字提问:“我们经常听老师说律动这个词,你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吗?”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接着提问:“如果你想弄清楚陌生的音乐名词,应该怎么办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办法,并协同完成,最后对学生的方法进行适当点评。

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了律动这一抽象词语,并在学生理解含义后,展开实践体验,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律动,让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做出不同的律动,带领学生更清晰地认识音乐节奏与律动间的关系,为其之后的舞蹈创作与课堂学习提供了便利。

五、运用项目化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成长的自信,让学生有充足的信心面对各种学习任务,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项目化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项目化教学的最后将学生的探究成果以作品等形式进行展示,在展示总结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劳动果实,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项目化教学还可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的特长可以在不同实践中得到强化与展现。

教师在进行《东方之珠》的教学时,就是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该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了解香港回归的相关历史,让学生学会分析歌曲并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歌曲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上课之初发布任务—了解《东方之珠》的创作背景,讨论歌曲的主要情感,熟练地进行演唱。之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的分配,完成项目活动的探索。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课堂,仔细了解学生的活动进度,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学生活动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探究任务的汇报以及歌曲的演唱。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感受精神的鼓舞。教师在评价时也要注意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的个性在音乐课堂上得到充分展现,以便其继续保持充足的学习动力。

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歌曲的学习,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成果展示时间,让学生在展示环节收获了教师和同学的肯定以及演唱的乐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而且,在成果展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不同小组的作品,便于学生取长补短,在比较中不断进步。

六、运用项目化教学,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能力是当今社会人才的必备素养,优秀的合作能力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可以为学生的合作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能更高效地解决问题,为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合作提供可迁移的经验。同时,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的思考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遇到难题时敢于向同伴求助,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

教师在进行“我的编创(对山歌)”一课的教学时,注重运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该课的教学目标是锻炼学生的编创能力,让学生在个性化编创中学会运用歌词表达自身的情感,增强学生对山歌这种形式的理解与喜爱。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师在上课之初先带领学生演唱之前学习过的山歌,接着发布以小组为单位的项目任务,鼓励学生自由分组,进行山歌的创作。在具体的创作前,教师让学生合作对学习过的山歌作品的歌词进行总结,概括山歌歌词的特点,并鼓励学生根据这些特点共同完成歌词创作,最后将小组合作的成果表演出来。

在该课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开展了个性化编创,激发了学生的内在潜能,为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平台。随着学生的成长,同伴促进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教师运用项目化教学促进学生合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实现高效课堂。

结语

总之,小学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项目化教学这一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更好地走进音乐,感受音乐,主动地接受优秀音乐作品的熏陶。

【参考文献】

[1]王薇.“欣”有灵犀 情感为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情感体验探究[J].艺术评鉴,2020(23):154-156,179.

[2]周昱.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音乐实践教学探索[J].新课程导学,2020(S1):70-71.

[3]赵婷婷.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教师,2020(S1):91.

[4]刘舜妙.基于生长教育理念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探新[J].中小学德育,2020(12):54-55.

[5]周正翔.项目化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的云实践[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0(12):56-57.

作者简介:溫佳佳(1988—),女,江苏省海安市实验小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