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FID 技术在图书馆文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2-04-18陈丽春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20期
关键词:清点馆员标签

陈丽春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在图书馆逐步向智能图书馆转型的今天,国内依旧有一些图书馆由于种种原因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尚未引入基于RFID 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依旧采用纸质条形码,造成信息采集速度慢、信息采集不全,馆员工作量增加,并且管理成效不尽如人意,难以实现便捷高效的智能化管理。而RFID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则使得图书馆文献管理效率和质量全面提升,既支持读者自助借书还书,还提高了文献信息识别效率、读取效率以及盘点效率,但是在RFID 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文献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图书盘点操作不娴熟、图书没有注册或者注册信息不正确等,切实影响了文献管理水平的提升。所以,有必要探讨RFID 技术在图书馆文献管理方面的应用情况。

一、RFID 技术的基本论述

(一)RFID 技术的涵义

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ldentification,RFID)是一种当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它是在IFF 技术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通过无线射频信号识别技术实现对目标事物的判断,它具有空间占用小、支持反复使用、安全防盗等特点,其功能和优势远远胜于纸质条形码,甚至可以将其完全取代。纵观国内的智能型图书馆,无论是文献资源排架、顺架方面,还是在书籍借还书手续中,都会使用到应用RFID 的图书馆文献管理系统,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也为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夯实了基础。

(二)RFID 技术的工作原理

RFlD 技术主要由阅读器(或询问器)、标签TAG(或应答器)、天线、操作系统、RFID 应用系统组成。其工作原理并不复杂,通俗来讲,是在被需要识别的物品上“贴上”电子标签之后,阅读器通过天线发射无线射频,天线接收由电子标签释放出来的载波信号并将其通过由天线调节器快速精准地传输至读写器,读写器按照既定流程对接收到的信号信息进行处理之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对特定物品的高效化、实时化、精准化识别。关于RFID 的工作原理可见图1。

图1 RFID 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其中,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耦合元件等多个元件构成,存储着大量关于物品的信息,比如名称、规格等,不同的电子标签通常对应不同的且具有唯一性的电子编码。电子标签一般会以粘贴的形式黏附于待识别的物体上,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有源标签,另一种是无源标签,无论它的供电模式如何,电子标签的最后目的都是为了识别货物,只是这两种类别的标签应用场景不尽相同。以特色的物流模式为例,有源标签因为信号强、覆盖的范围广,一般应用于仓储领域,而无源标签通常应用于运输过程,严格控制出货量和安全[1]。

阅读器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写入、读取电子标签中存储的各类关于物品的信息,二是接收并响应由主机系统发出的控制指令。一般来讲,阅读器的频率直接关系甚至决定了RFID 系统工作的频段,阅读器的功率能够直接影响读写标签的距离。

天线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及发送射频信号,负责在标签与阅读器之间快速实时地传输信息。电子标签中的天线能够从阅读器的射频信号中产生感应电流,为标签提供工作电源,感应电流一部分用于芯片工作,另一部分用于芯片内部数据的调制并发送给阅读器。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通信,二是管理计算机资源。RFID 应用系统顾名思义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或者完成某项任务而研发的RFID 系统。在图书馆文献管理中,可应用基于RFID 的文献识别及管理系统,帮助馆员盘点图书、检索图书,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

二、RFID 技术在图书馆文献管理方面表现出的优势

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已引入并应用了RFID,相较于条形码技术来讲,RFID 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为支持读写和存储数据、无须使用光源、支持中远距离读取、非常方便地黏附于被识别物体上、支持同步处理多个标签、使用周期长等。根据其应用情况,RFID 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文献管理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一)提高馆藏流通速度,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

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国内大部分图书馆都运用了RFID 技术,并且实现了自助借还功能,读者能够自己在设备上完成馆藏资源的借还手续,无须再像以前那般排队等候图书馆工作人员处理,使得文献的借还效率大幅提升。对于图书馆员工来讲,引入RFID 技术等一系列先进成熟的信息技术有利于减少工作量,将更多时间、精力投放于其他工作,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更周到、更便捷、更高效的图书馆服务[2]。以深圳图书馆为例,该馆在引入RFID 技术之后,文献流通速度相较之前大幅提升,内部文献资料的外借册数明显增多,文献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如今,该馆已以RFID为依托构建了城市街区24 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致力于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带给读者良好的阅读体验。

(二)文献清点速度加快,减少闭馆清点时间

相较于光笔采集条码来讲,RFID 技术在清点文献方面明显更胜一筹,其优势主要表现为识别速度快、条码采集效率高,文献资源的清点效率大幅提升,并且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闭馆清点文献的时间大幅缩短,有助于延长读者在图书馆阅读的时间,也便于读者借还书籍。以山东图书馆为例,该馆在引入RFID 技术之后文献抽查清点时间、全面盘查清点时间皆明显缩短,两人为一组清点图书时,一小时基本上能够清点两千余册图书,远远快于馆员手工清点图书速度,并且图书清点准确率非常高,很少出现错误,实现了图书清点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文献定位精准,管理效率提高

图书馆引入RFID 技术之后可构建一套精准度高、操作便捷且功能强大的文献定位导航系统,该系统的文献定位及检索功能明显优于CAPO 查询系统,不仅能够在页面上清晰直观地呈现文献检索结果,还会标出文献的寻找路径,便于读者快速准确地寻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料,大大节约了读者的时间,有助于读者获得良好的体验[3]。此外,基于RFID 技术的手持阅读器功能更完善,既可以加载导航系统,也可以集成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如此,还可以连接显示屏,促进读者的文献资源查询需求、阅览需求等得到良好满足。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融入RFID 技术的便携式扫描设备整理文献资料,避免出现文献摆放无序、献错架乱架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馆内文献管理效率。

(四)及时补充热门文献,推进馆藏建设

在图书馆文献管理方面,RFID 技术的应用能够帮助馆员快速记录大量统计信息,为馆员科学合理地布置馆内文献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馆员对文献资料进行清点之后,能够了解到哪些文献的流通率比较高,比较受读者的欢迎,哪些文献的流动率比较低,读者阅览率较低,便于馆员及时补充受欢迎的文献,并且合理控制阅览率偏低的文献库存量及采购量,推进馆藏建设。

三、RFID 技术在图书馆文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RFID 文献智能系统的构建

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为实现对文献的高效化、智能化、实时化、精准化管理,引入并应用了专门的RFID 文献智能系统,其工作原理相对较为简单,即利用读写器对粘贴于文献资料、书架上的RFID 标签以及RFID 借书证进行快速精准的识读,再通过RFID 管理系统和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完成对文献、书架、图书借还、归架、典藏及安全防盗检测的全方位、一体化管理。

(二)RFID 技术在图书馆文献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RFID 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多种新兴技术共同构成的RFID 文献智能系统在图书馆文献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无论是文献分类、文献清点,还是文献检索,都离不开RFID 文献智能系统。关于RFID 技术及其智能系统在图书馆文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下述几个方面。

1.构建架位标识体系,实现文献科学分级

图书馆在对内部藏书进行排架布置时,多采用经典的分类排架体系,依托RFID 技术实现文献精准定位、文献架位管理等多种功能。在现实中,图书馆一般会将书库按照相关标准或者要求细分为若干个排架单位,同时将书架单面的一层确立为一个基本区[4]。根据空间物理位置对编码的方位走向进行合理设定,对文献分区范围进行科学划分,关于文献分级类码,很多图书馆都采用了“楼层层数+分区号+巷道号+书架的排号+方位标志+书架层数”的编码结构,这种编码结构的优势在于能够清晰直观地展示文献所在位置,帮助馆员及读者快速精准地查询所需图书资料。关于各排架单位的存储编码方式可见图2。

图2 图书馆书架单位信息存储图

在图书馆的不同楼层中进行分区标识,便于馆员在不同区位按照相关标准对图书资料进行准确规范的分区上架,便于读者及馆员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图书资料的所在架位。无论是馆员上架文献资料时,还是读者检索图书时,都可将巷道作为行走路径,而基于RFID 的文献智能管理系统也会以巷道为编码进行导航。关于书架的RFID 标识,可选用架标和层标标签,架标标签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关于书架的单面单联信息,而层标标签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关于书架的单面单联信息,它是最基本、最小的文献分级类码。图书馆构建基于RFID 的架位标识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对海量馆藏的合理分区,也能够对文献进行科学分级,便于馆员及读者快速找到所需的图书[5]。

2.构建基于RFID 技术的加工处理系统,实现对图书借阅的智能管理

构建基于RFID 技术的加工处理系统,将其内部存储的各种信息进行编码,既有助于保障信息的存储安全性,也能够促进信息的读取效率、读取精度大幅提升。其具体操作是在采编文献环节,对文献资料进行RFID 标识的初始化处理,每一个流通的图书文献都要在特定位置上粘贴RFID 标签,同时将条码信息、流通类型等文献信息准确完整地录入RFID标签,通过标签中的EAS 保障文献流通的安全性。

读者的RFID 标识在读者换证或申领新证的业务时进行初始化,馆员能够直接在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中快速准确地读取读者证号、读者证申领日期、文献借阅日期等具体信息并将其一并录入RFID 读者证,这样读者通过自助设备归还图书时,系统就会接收到具体的信息,以此实现图书借阅的智能管理。

3.以RFID 技术为依托,完善和优化借/还流程

引入并应用RFID 系统之后,馆内文献资料可通过RFID工作站借/还、读者自助式借阅/归还等多种方式进行流通借还,既为读者借还书籍提供了便利,也切实减少了馆员的工作量。图书馆工作人员可通过RFID 技术同时识读大量标签,以此实现对RFID 标签及RFID 借书证的多方向、多角度读取,同时为读者借阅多本文献,使得图书的借阅效率得到大幅提升[6]。

目前,很多图书馆已经引入了自助借/还系统设备,这是一种能够对粘贴RFID 标签的物品进行快速扫描、精准识别并自动处理借/还操作的应用系统,打破了以往由馆员逐一查询书籍信息、扫码书籍和读者证进行书籍借还的形式,在RFID 系统支持下,读者可以自行进行图书借阅、归还操作,使得图书借阅流程得到有效优化,切实提高了书籍借阅及归还效率。不仅如此,很多图书馆还配备了先进的触摸显示屏,为读者与系统交互提供了极大便利,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读者阅览书籍、归还书籍的需求,有利于减少读者排队等候借还书籍的时间。

4.构建RFID 安全检测系统,保障管内文献安全

RFID 安全门检测系统的优势在于能够批量扫描并精准识别含有RFID 标签的图书,它可以起到防止图书被盗的作用。此系统内设预警机制,能够根据图书借阅状态做出图书是否安全的判断,继而决定是否启动报警机制[7]。

图书馆在文献管理中引入RFID 安全检测系统,既可以存储文献资源信息,也可以对文献资源进行安全管理,促进图书馆的防盗水平大幅提升。需要注意到,纵然是在与中心数据库断开的状态下也可以独立有效地运行。另外,该系统支持识别统计功能,能够根据读者的图书借阅信息分析读者的阅读偏好,判断哪类图书受读者欢迎,为工作人员拟定图书采购单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利于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促进读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四、RFID 技术应用于图书馆文献管理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图书馆软硬件设施,提高RFID 技术应用成效

目前,国内图书馆纷纷致力于信息化建设,不断引入先进成熟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等,希望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为读者带来良好体验,促进读者的个性化、多元化阅览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但是有些图书馆由于资金匮乏、信息化发展意识薄弱、缺乏对RFID 技术的认识而不积极完善软硬件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所以,我国图书馆应以软硬件设施为切入点,加大资金投入,及时完善相关设施,为RFID 技术深度应用、提高文献管理水平夯实重要基础[8]。

第一,完善硬件设施,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负责人要根据读者需求、自身发展战略完善硬件设施。首先,图书馆需要构建稳定可靠的网络,通过ISP宽带接入、无线网络接入等多种方式构建稳定可靠的局域网络。然后要更新终端,即图书馆内部员工直接操作或接受发送信息的交互设备、客户端计算设备,比如笔记本电脑、智能移动终端等。在图书流通中,如果电子标签及磁条被人为破坏,会使系统无法读取到图书信息及无法进行防盗,所以仍需采用视频监控等传统安防手段,即构建传统设备与现代设备相结合的硬件设施体系。

其次,完善软件设施,支撑图书馆信息化发展。软件资源环境是图书馆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水平的先决条件。图书馆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自行创建一套完善可靠的文献管理综合平台,积极引入并灵活应用专业软件,从而使其自身的软件资源及其相关设施变得越来越完善。比如为促进RFID 系统与原图书管理系统完美对接,馆员需要与原图书管理系统的供应商进行沟通,协商对接方式与协议标准,尽量采用标准网络接口协议,以提高数据链路的稳定性和高效性[9]。

(二)加强馆员培训与教育,保障RFID 技术的应用成效

当今是典型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深刻认识到专业人才对文献管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性,应加强对内部馆员的培训与教育,促其增进对RFID 技术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操作系统的娴熟度,致力于为读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促进读者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第一,图书馆应积极引入新人,采取对外招聘、社会招聘等多种方式吸引人才,提高准入条件,严格要求应聘者的资质与条件,只招收符合要求、能力突出、素质水平高的工作人员,禁止招入“关系应聘者”,务必要从根本上保证人才的专业性,从而保证图书馆内部的各项工作高效全面开展。

第二,定期组织培训及再教育活动,通过培训促使图书馆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国家关于图书馆发布的最新政策及指示精神,积极学习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着重培训馆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自助设备应用能力,促其在培训过程中掌握更多关于RFID 的知识及技能,实现专业能力、综合素养的突破性提升,从而在提升图书馆管理水平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10]。

第三,制定完善严谨且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以最大限度调动馆员的工作热情。图书馆应从当前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内部管理制度,编制一套完善严谨的考核机制,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对馆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的实际表现进行客观、全面考评,考核结果直接与馆员的薪资待遇、评优等相挂钩,促其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放于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方面,促进读者获得良好的服务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图书馆无论是在引入和应用RFID 技术方面,还是在研发和使用基于RFID 技术系统时,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切勿直接照搬其他图书馆的模式和思路,也秉承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念应用RFID 技术。在文献管理方面,图书馆可以RFID 技术为基础打造架位标识体系,对馆藏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以RFID 技术为基础构建信息处理系统,实现对图书借阅的智能管理;以RFID 技术为基础完善和优化借/还流程,实现读者自助借/还书籍,以RFID 技术为基础构建安全检测系统,保障馆内文献安全等。同时,为促进RFID 技术在文献管理中的功能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馆有必要做好保障工作,可通过完善内部软硬件设施、加强馆员队伍建设等方式促进RFID 技术在文献管理中得到高效合理地应用,助力图书馆稳步高效地运行,继而更好地服务读者。

猜你喜欢

清点馆员标签
原位清点法应用于术前物品清点的效果研究*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互联网对商业银行零币清点工作的实证分析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标签化伤害了谁
基于多进制查询树的多标签识别方法
显微镜下手术器械、敷料清点单和清点方式的改良设计与应用
浅谈图书馆青年馆员职业生涯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