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思、行,念好山海教育协作“三字经”
2022-04-18黄昱晖
黄昱晖
作为参加宁波——丽水山海协作活动的教师代表,笔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海协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为导向,立足自身岗位,着眼学校发展,期待教育均衡。围绕“知、思、行”三字要诀,努力以宽广的视野,时代的眼光迅速全面地了解缙云当地的教育資讯,知大局,明方向;思量在山海地区之间存在的教育理念、教学形态、工作管理中的差异性,进而剖析找到症结所在,寻求破解之策;充分利用一切有利资源,积极地把思考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为实现奉缙两地的教育协作贡献自身的能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擘画实施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其中山海协作工程是“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狭隘的我一度以为,这些国之雄才伟略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范畴是风马牛不相及。未料想,2018年8月,自己却有幸成为了山海协作活动中的一员,与来自宁波各县区、各行各业的代表们奔赴同一个地方——丽水,有了同一个目标——支援。自从接受组织任务后,我常常思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又该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期望呢?下面我结合一年的山海协作活动,就如何立足自身岗位,明确使命担当,努力实现更高质量的区域教育教学水平协调发展,来谈谈自己的所知、所思、所行。
一、知大局,明方向
所谓“知”是吸收信息,读懂信息。作为教育者,一定要登高望远,善于全面了解问题,讲全局、懂全局、谋全局,明确方向,方能担当。
1. 知活动,辨形势
奉化区对口缙云县,我作为区唯一的教师代表,只身走进了一所当地名校——缙云实验小学,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知”就成了我的第一要务,我要精准领悟山海协作活动精神,通盘了解新的工作环境,我更知晓身在异乡,一言一行代表的是我们奉化教师的群体形象。因此,更要以宽广的视野、时代的眼光认清形势,看清问题,迅速全面地了解当地的教育资讯,努力增强驾驭局面能力,时刻铭记这是一项严肃而崇高的政治使命。
2. 知角色,正心态
大家说,去缙云是支援、是帮扶,但我认为是历练、是学习。作为一名教师,无论何时何地,我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教书育人。也只有脚踏实地深入教学一线,才能获知缙云教育的奥秘。这一年,因缙云实验小学招生的特殊性,一年级扩招到了15个班级,在师资配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毅然接任当时情况较为复杂、课务最为繁重的一年级,脚踏实地深入教学一线课堂。以色列人有一句名言:越是困难的地方越容易获得成功,这便是当初我接受任务的真实写照。
3. 知任务,寻路径
同时,我挂职于校教科处副主任一职,这无疑也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他们管理模式、学习优秀经验的最好机会。实小作为省科研100强学校,有着深厚的教科底蕴。在这样一所有文化、有积淀的学校,循着他们发展的轨迹,结合我在奉化学校的科研工作经历,定能探索一条管理新路径。
二、思形态,找差距
“思”是对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和选择。思考力是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坚实要素,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就能发现在地区理念、教学形态、工作管理中存在的差异,进而剖析找到症结所在,寻求破解之策。
1. 思教学,仍守旧
去之前,区学科教研员就特意嘱咐,她说:缙云的老师对待教学很虔诚,理念上稍显滞后,你要多看、多听、多思辨。因此,在忙碌的教学期间,我仍坚持自己的专业学习,努力在各类业务培训中不断充实自己,去紫薇小学观摩省统编教材的培训活动;到水南小学参加丽水市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乡村教师能力提升专题活动;在实验小学聆听缙云县阅读课例展示活动等,深度触摸当地语文教学。一方面的确被他们苦教、苦读的梅干菜精神所动容,同时也发现他们的教学形态果然略显单一,策略手段也存在固化现象,日常学习方式仍以压榨时间和海量刷题为主。当时与在我们奉化实验小学挂职的一位缙云书记交流时,他也坦言,和奉化一对比,他们真地是“两头黑”,就是早六晚六、起早贪黑的节奏。学习本是高智商的脑力劳动,但却把梅干菜精神异化为机械的体力劳动。教学理念与我们东部地区还有明显的差距。
2. 思教师,有断层
这学年缙云实小因师资的配备没跟上扩班的步伐,导致借用、上挂、代课老师高达30人,且多数聚集在一年级段。我亲眼见这些职场新手在还不熟悉教学业务、不清楚学校各项事务运作的状态下拼命埋头于自己的单边活动,后续的新生力量缺乏帮扶,团队缺少凝聚力,整个教师队伍发展缺失长效的培养机制,成长就会丧失原动力!
3. 思学校,受制约
相比我们奉化城乡之间的教育优质均衡,缙云城乡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从各乡镇村小分布点看出,有近50个,且多数地处偏僻、规模特小,实小在这般众星拱月下成就了多年来的绝对优势。但随着新城区紫薇小学的崛起,实小有了危机感,大到学科成绩排名,小到某一活动开展,都要抢在其之前。在这种危机意识下,学校把压力施加到各部门,比如信息考核,各科室每个月有硬性指标,校务会每周要进行公开通报。为了完成指标,各条线的活动和信息铺天盖地,导致看似阵容庞大、分工明确的行政团队,其实已是各自为阵,暗自较劲。缺乏学校的整体统筹安排,又缺乏科室间的通力合作,长期以往势必影响学校发展样态。
三、行新招,求发展
“行”是践行,也就是用自己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出来。挂职于教科处的我边看边学,边学边做,深入了解他们的管理模式,学习并吸收优秀经验。随着科室正副两位主任相继二胎,我接过重担,针对上述现象,结合自己在奉化的科研工作经验,努力把思考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结果。
1. 教与研,准对接
教学理念上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说得再多,不如做出样子。每周我定期开设一节互学课,把我们奉化小语的课堂形态充分展现;同时围绕减负提质专题,开展了系列教研大讨论,试着改变教师们的行走方式。年级组里的青年教师无论上公开课还是参加各项业务比赛,必定尽心尽力帮助他们一起试教、研讨、修改,倾囊相授。在互听互评中,认真聆听他们的每一个观点,不断提升大家的语文素养与教学能力。2018年10月——2019年3月分别受学校委托,指导并帮助一批实习生和见习生钻研教材,查找资料,制作课件,随堂听课和跟班学习,为他们的成长起引领和示范。同年,又与当地的名师骨干团队送教下小溪小学和大洋学校,支援帮扶边远的山区学校,努力输送先进的教学理念,诊断课堂教学。我始终相信,以这种姿态对待教学,以这种勇气应对研究,肯定能迎来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收获。
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与学习,发现教务处的校本研修聚焦精准教学,而科研处则侧重信息技术的校本培训。导致教研、科研仍然是两张皮,各自为阵。如何把精准研修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帮助教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呢?我主动与分管副校长阐述想法,得到肯定后,与教务主任一起建立了第一个研究项目——《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精准化研修”模式的构建》,两大科室通力协作,进行了顶层规划,后期随着动态实施,携手打造了基于当前社会环境和校情背景下的研修新模式,从而也让教科研互相融合与促进,真正贴地行走。
2. 破边际,组团队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学校建设发展重在引领一批有活力、有干劲的年轻教师不断提升其专业素养和职业情怀。于是启动第二个项目——《菜鸟成长社的组建与培养》,培养路径和评价方式都进行了科学的顶层设计,打破传统的师徒结对,采用俱乐部运作方式,自由出入成长社,自主选择所需的培训课程,可以跨学科选择导师,不固定也不止一位,多渠道探索新生代教师快速成长模式,增强其集体归属感,从而提升职业幸福感!
都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针对不同层级教师的不同需求,多维度设计教师梯队。组建实小教科骨干团队群,建立发展机制,让一群志同道合、有着更高、更优专业需求的老师们走到一起。我经常性与科研骨干一起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从课题申报的选题确立到排摸实施过程中的障碍与困惑再到结题报告的规范化撰写与特色化提炼都进行了跟踪式的诊断。11月份举办了一期科研大讲堂活动,向团队教师阐述了自己的草根研究历程,接地气的讲座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同时,我积极筹备第三个项目——《跨区域教科联盟的组建与实施》,实小不能一味着眼于校内、局限于县内,要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丰富教育智慧,促进教育创新。我借力自己参加的跨区域教科联盟组织,邀请缙云实验小学也加入其中,与奉化、海曙、余姚、象山等县市区围绕教科研特色项目定期进行交流探索,以项目促科研,以科研促发展,努力盘活优质教科资源,真正从学校人走向区域人,这正是一场山与海的相逢。
3. 跨区域,共发展
在缙云、奉化两校领导的重视及关怀下,2018年11月组织策划了校际“山海相逢,校际研讨”主题交流活动。奉化的教师团队送来语文、数学两节展示课,同时开启钉钉直播,让两校的相关教师都参与到听、评课活动,在相互碰撞中启迪思維,两所学校之间也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建立了友谊;2019年4月带领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回访江口小学,在班主任队伍建设层面开展了主题交流,为两校的德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签订两校合约,在教学形态改革、科研队伍建设等多方领域开展线上线下地深入交流,努力实现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师生互动、差异互补;2019年11月,协同方桥小学、尚田小学开展“山海联校”,三校教师共探语数教学新模式,把脉学生学习的新方法,浓浓的学术交流,彰显了深深的山海教研之情。这些教育交流,不仅是一次次传经送宝的过程,更是校际互学共赢、密切交流的极富意义的实践活动。将来,必定会进一步加深合作交流,推动两地教育协同发展。
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将来可以共同回味。此次支教体验也是我教育生涯中一段特别珍贵和美好的回忆。得知大山深处有一些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正常入学的孩子,我立马协同区人大、政协、党代表组成的行风监督员一行13人,给这些学生送去各式各样的书包和丰富多样的课外书,并进行了一对二的长期结对,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帮助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