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22-04-18陈卫红
陈卫红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与此同时,素质教育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除了要教学教材上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帮助学生打牢数学基础。而在学生计算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运用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计算思维,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文章围绕农村小学数学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培养展开了论述,首先分析了培养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随后探讨了具体的培养策略,以供相关教师参考。
引言:
小学数学所涉及到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在学习过程当中还是会涉及到许多的数值计算。而学生熟练地掌握数学计算的方法并形成对应的数学计算思维,不仅能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数学成绩,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提供帮助。但是从中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现状可以看出,部分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比较低,缺乏数学计算的技巧,计算的速度缓慢,答案的准确度也比较低。而这主要是因为在小学中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忽略了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未能向学生传授对应的数学计算技巧,长期下来学生只会根据数学公式生搬硬套,套用公式死板地进行计算,因此,在面临复杂问题的时候不能将其转化为简单问题,解题的效率以及准确度较低。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形成数学计算思維,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一、农村小学数学培养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意义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而不管是复杂还是简单的数学问题都会涉及到数值计算,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计算能力。因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其教学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通过对中低年级的学生展开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学习基础。因为在数学解题当中任何复杂的数学问题都是由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组合而成,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值计算进行推导。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考查的就是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计算逻辑思维,当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之后,就能更好地应对小学高年级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减轻学生在后期的学习压力;其次,教师通过培养中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技巧。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以及思考习惯有利于降低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尤其是在数学应用题解题当中,学生需要对应用题层层分析,才能解决该问题。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所考查的就是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利于让学生形成这种数学解题思维,掌握对应的解题技巧,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始终保持思维的清晰。另外,通过培养中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精神。通过不断的数学计算能力训练,学生在解决完每一个数学问题之后,都能产生一种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会对学生起到激励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进而始终让学生保持在数学方面的新鲜感。除了上述原因以外,教师通过培养中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数学学科知识的内涵以及对应的计算方法等。可以为学生创设更为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在潜移默化当中提升学生在数学知识方面的分析以及计算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发散性思维以及聚合思维等。
二、农村小学数学培养和提高中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具体策略
(一)对学生展开数学口算方面的培训工作
小学数学学习当中,数值计算是最为基础的,而学生不仅要具备较强的笔算水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展开口算方面的训练,通过口算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也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展开对应的教学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而要让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数学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任何复杂的数学问题实际上都是由最简单的运算构成的。比如说教师在教学《混合运算》这一课时的时候,此时学生的数学基础还停留在单纯的加减法阶段,但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到混合运算最终也能转化为单纯的加减法计算,这一阶段的内容都是在简单加减法的基础之上进行叠加的。学生只需要通过熟练地掌握加减法的计算口诀,就能快速地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技巧。因此,在口算培训活动当中,教师首先要牢固学生在单纯加减法方面的基础,先培养学生单纯加减法方面的口算能力,随后再引入混合运算的习题,从因到果,由易到难地进行口算培训,让学生形成这方面的口算逻辑思维,最终来提升学生的口算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二)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
部分学生在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的时候,计算结果错误的原因不仅是因为学生粗心大意,还包括学生没有正确地理解题意,学生针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的时候缺乏想象力,在脑海当中无法构建对应的数学模型,无法把握数值之间的关系,进而出现计算错误。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展开训练,通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来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这一课时的时候,该课时所涉及到的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而部分学生在面积计算时总是无法准确地运用数学公式,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出现计算错误的情况。针对这种教学问题,教师需要先引导学生对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为学生模拟具体的解题情景,构建对应的解题模型,进而让学生理清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多要素之间的关系。在授课之前,教师先让学生准备好剪刀和A4纸,然后在A4纸上画出长方形的图形,并让学生用剪刀将长方形剪出来,此时就有了一个具体的解题原型,进而让学生认识到长方形表面积的计算就是要算出这个白纸所在的区域面积,而区域的面积是由长方形的长和宽所决定的,长宽之间的乘积也就是长方形的表面积。在学生透彻地了解了长方形表面积的组成部分之后,学生在解题过程当中就能快速联系对应的数值关系,进而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数学计算题,最终得出正确的长方体表面积。而教师通过长期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形成这方面的计算思维,让学生学会将复杂的计算问题简单化,转化为简单的数值计算。通过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分析数学问题、简化数学问题,最终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就会大大提升,长期下来学生的计算能力自然能得到明显的进步。
(三)学生掌握算法优化的策略
在数学计算活动当中,要想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算法优化的策略,而算法优化所强调的是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数学问题,去不断地探索新的数学计算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对计算活动进行再次创造。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乘法》这一课时的时候,就可以以具体的计算题为案例对学生展开讲解,并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题方法。例如,教师所提出的计算题是3.6÷0.4,按照常规的计算方法,通常是直接进行整除,这种计算方法只是最基础。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进行计算,对学生进行解题方面的引导。在这里就可以运用“除数和被除数乘以相同数值,最终答案不会发生变化”的规律,引导学生将除数和被除数同时乘以十,即3.6×10÷0.4×10=36÷4=9,此时学生就会发现这两种计算方式前后的答案是一致的。而这一种算法可以将一些比较复杂的小数计算题简单化,可以大大降低部分学生在小数乘法当中计算的失误率。当学生掌握了这种算法优化策略之后,还可以将其运用到后期的计算活动当中,比如后期的分数加减法、分数乘除法等,都能提升学生在这些领域的计算速度以及准确性,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将前后所学习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形成对应的思维导图。
(四)控制好计算能力培养的节奏
教师要想充分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不能盲目求成,而是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树立长远的教学目标,制定完善的教学计划一步一步地培养学生。首先,教师要秉承先慢后快的教学法。在学生计算能力培养活动当中先开展低强度的训练计划,比如教师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一章节的时候,在每节课授课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在十分钟之内计算出三道数学题,每天进行训练。在训练一周之后,教师布置学生在十分钟之内完成六道数学题,适当地增加题量,来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一周训练结束之后再次增加问题的数量,并适当地提高问题的难度。这种先慢后快的训练方法,能够让学生取得阶梯性的进步,可以一步一步地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其次,教师则需要坚持分散训练和集中训练相统一的原则,这有利于让学生保持计算乐趣。例如,教师在教学《三位数乘以两位数》这一章节的时候,可以在课堂上不时地穿插一些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小试题,让学生进行计算;而在课后的时间,比如在自习的时候则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为期20分钟的集中试题训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逐步培养学生在计算方面的熟练程度,让学生将分散训练当中所获取的解题技巧运用到集中训练当中,长期下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讓学生在计算过程当中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数学计算思维以及数学计算技巧,养成良好的数学计算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