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2022-04-18蒋丽
蒋丽
道德素质是我们必须具有的基本素养,它能看出一个人的内心善恶与行为规范,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并需要实践的素质培养。语文知识博大精深,并且一直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对于语文这一学科来说,它具有知识与素质结合的特点,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德育素质教育。因此,为了响应新课程的号召,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就要将德育教育与培养渗透其中,为社会培养道德品质高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
1.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我国十分注重道德素质培养,尤其是当代青少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素质的教育更是要严格一些,一线教师要对其付出格外的重视度。新课程的改革又对小学语文的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德育素质,德育渗透工作应该尽早地落实到各科的教学工作中去。同时,道德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小做起,新课程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慢慢给学生渗透德育教育。研究表明,学生在较小的年纪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很重要的。当德育慢慢地走进学生心里,就会潜移默化地在他们的行为规范中体现出来,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准则,体现出公民个人层面的诚信、友善。由语文的阅读入手,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全面提升全民的德育素养,从而共建一个品德高尚、温馨上进的社会氛围感。
2. 帮助学生文化与道德齐发展
在语文的背景下进行德育渗透,得利的不只是道德品质的发展,还有文化能力的长进。在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大量的关于真善美、爱国、敬业的阅读素材,使学生在增长学业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社会上的美好道德。比如,《我家的杏熟了》一文中奶奶说的“要记住,杏熟了,让乡亲们都尝个鲜,果子大家吃,才真的香甜呢。”没有华丽词藻的渲染,只是简单的叙述就描写了奶奶朴实、善良的处世哲学与智慧,文章结尾也表达了作者对奶奶的思念之情。在学生学习这篇作文的同时,也会学习到与人为善、乐于分享的品质,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自己道德品质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下,不仅仅是单纯提高学生的德育能力,更重要的是将学习与德育结合起来,这才是正确的培养方案。因为单纯地讲解德育思想和文化知识,只是文字的口述,并不能让学生联想到实际生活和德育内涵。所以只有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教材知识,向学生渗透和引领学生思考学习德育思想,才能让学生有更深的体会,才能让学生从课本教材中吸取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精神与思想。比如在《我家杏熟了》中奶奶乐于分享的精神,就是现代小学生值得学习的高尚品质,也会启发学生要与人为善,以及学会与其他人交往,这样才能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才能体现出国民的良好素养。因为,只有将文化能力与德育素质共同提高才是我们所期盼的美好画面,才是社会道德素质全面提升的表现。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德育渗透的现状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在经历和身心方面都尚不成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被错误的思想、行为所影响,在他们心里留下错误思想的印象,不利于他们今后的身心发展,对未来的工作、生活方面都有潜在的影响。而且,在小学阶段的他们对国家要求的道德素质教育并不重视,这也可能是因为年龄尚小、心智不发达,对道德素质无视。由此可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學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任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们在道德思想方面提升一个档次,全面提升人文素质水平。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1. 采用鼓励和引导制度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心灵尚未成熟,也很容易受到伤害。但是,他们很爱听鼓励自己的话,尤其是教师对他们自己的鼓励和奖励。所以,教师在德育渗透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也不能忽略学生的心理变化,需要时时刻刻地关注着他们的变化。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制度的方法来激励学生的能力,比如可以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问题提问。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本教材《军神》一文的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让学生提问,并由其他学生解答,更难的问题可以由语文老师主动来解答。学生读完课文后可能会问为什么沃克医生会问“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此时,可以为学生解答:能承受常人所不能承受的痛苦与困难的人,并且成功战胜痛苦与困难的人,一定不是一个普通人。这也体现了刘伯承元帅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并倡导学生要学习这种精神,提升他们的思维素质和道德素养,引领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多提问,并且先自己思考,然后在班里进行自己想法的解说,既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胆量,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阅读过程中应该时刻注重学生的成绩变动,有的同学可能进步很大,此时教师应当给予表扬,在言语上激励学生,“你最近成绩进步不少,证明你阅读理解能力很好!”“你要继续加油,老师看好你呦!”等等,这些随口说出的语句可能就会使成绩好的学生更加有动力,而对于成绩暂时不好的同学,教师也可以进行加油打气,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做一个对班级、社会、国家有用的人,从祖国的花朵变成祖国的栋梁,有为祖国奉献自己的精神。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通过引导和鼓励的方法,制作合理的德育渗透教学方案,不仅会在教学进度上取得重大进步,也会在德育思想方面影响着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达到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效果。
2. 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
在语文的教材中有很多的德育元素,教师需要深度挖掘出这些元素,不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教育,让这些教材既发挥知识运用,又发挥德育作用,为孩子们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老师们在对相关阅读文章备课时,要深度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元素,根据自己所在班级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围绕课文的中心思想和中心情感展开,制定出合适的德育教育方案,让学生慢慢理解并且掌握其核心思想。比如小学语文课本中《梅兰芳蓄须》一文中,讲述的是梅兰芳甘愿忍受生活困顿、直面战争危险、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故事,教师可以着重强调梅兰芳表现出来的伟大的民族气节,以此来感染学生的心情,并且教育他们要学习这种大无畏精神。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重心放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阶段,向同学们讲解梅兰芳先生不顾个人安危,面对威逼利诱,屡次拒绝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出的过程,将梅兰芳先生的生活环境和危险形势的紧张结合起来描述,通过环境的紧张渲染主人公的高尚品质。通过这些阅读教材来讲解人物身上的品质,并提倡学生要向其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3. 在阅读解析中引入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中有许多道德素质的体现,具体体现在课文的素材之中,因此,任课教师要格外关注语文阅读的教材与素材解读,使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得以塑造和保持正确,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深度解读阅讀思想和阅读中心情感。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最好是有红色精神的文章,通过留问题的方式,或者让学生朗读,在朗读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感情,并进行课下交流。例如,在《清贫》一文中,读到“写于囚室”时,让学生感受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的艰辛处境以及无畏无惧的革命精神。还有文章中“经手的款项,总在数百万元,但为革命筹集的金钱,是一点一滴都用之于革命事业的”表达出方志敏舍己为公、品性高洁的高尚品质。
在《军神》一文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不同的相关问题,并且要求他们进行讨论,最后派出一个代表全组想法的人进行解答。这些问题可以是“梅兰芳先生的工作及生活处境是什么样的”“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题目的理解”“如果你是当时的梅兰芳先生,你会怎么做”等等,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环境,更好地感受局势的危险和伟大的无私精神,在讨论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思想,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
好的教师引导好的阅读解析,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同时,也学习到“活雷锋”的品格,并不断地监督自己的行为规范,争取积极地向雷锋精神靠拢,达到教学进度和德育素质共同发展的美好画面。
4. 结合多媒体资源渗透德育
在这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各种科学设备也都应用在了各个领域,教育领域当然也有。由于电子科技不断地进入教学课堂,给教师的教学带去了方便,使教学变得简单和便捷,而语文教师也要利用好多媒体进行教学,完成德育的渗透任务。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应该都对电子产品感兴趣,此时应用多媒体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有趣的事情,当事情变得有趣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被激发出来了,有了积极性就会使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方便。
在现在科技发展的背景下,有许多关于道德品质的纪录片和宣传片,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来培养并加固他们心中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将相和》视频中介绍的就是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故事,教师可以安排自习来进行播放,让学生可以学到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以及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宽宏大度的高尚品质。还有与蔺相如相连的廉颇,网络上也有许多关于廉颇的视频,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廉颇的优秀的军事能力,并且了解、学习到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有勇有谋的品质。还有关于孙膑的电影《战国》,通过观看让学生了解战国的事情并且学习孙膑意志坚定、忍辱负重的高尚道德品质。
在这个以科技为重的时代,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资源,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又可以让他们学习古人身上的道德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彻底地贯穿德育教育思想,达到德育教学的目标。
结束语: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阶段,而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必要且重要的一部分,应该充分利用自身阅读的优点,结合学生的实际价值观的发展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道德教育是时代交给我们的使命,也是这个时代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所以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才能使社会和平安定地发展下去。因此,将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完成德育素质教育,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