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与突围
2022-04-18王金香
王金香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会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与其相伴一生,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突出贡献。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的岁月洗礼,在岁月的历史长河中传递着极其深刻的价值内涵。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体系建设中,整本书阅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整本书阅读策略可以使学生自由徜徉在阅读的海洋,收获更多的阅读素材,拓宽自己的语文学习视野,促使学生在长期积淀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整本书阅读能够把学生的思维导向传统经典名著,能够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感悟传统文化魅力,领悟文化精髓,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所以,在当前教学环境中,如何突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困境,为学生创造更有营养、更有趣味的阅读环境,成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热点话题。
一、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价值分析
(一)让学生发现语文阅读之美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习惯于采用死记硬背的套路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实现学生对于文章思想的深刻理解。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教学方法实用性并不强,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反而会适得其反,让名著背后的思想精华被忽视。学生在繁重的背诵任务中完全感受不到语文阅读带来的美感。初中语文来自生活,同时又在以极其优雅的姿态歌颂生活中的美,语文整本书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探索美感,让学生真正地走进那些淡雅古韵的语文世界。
(二)让教学方式实现优化
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完美无瑕的,教学效果的提升都是建立在教学方法不断改进不断优化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随着新课改持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同当下时代需求以及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相契合,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推陈出新,而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强迫教师主动适应新要求寻求新改变,同时对症下药,找到更适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案。
(三)实现学生成才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
新课改带来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主要体现在初中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存在的,更主要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端人才,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储备力量。开展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思想感悟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全方位完善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辅助其他学科学习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成才道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助力。
二、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主要困境
(一)教学目标设定模糊
一切教育活动的开展,都是建立在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基础之上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学目标设立这个概念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一些教师完全是“依葫芦画瓢”,选取网上教学目标作为参考,没有真正结合整本书阅读教学实际设定,导致实用价值不大,甚至影响教学进度推进。也有部分教师虽然设定了较为清晰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随意性较强,没有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到位。同时也有一些教师完全把教學目标等同于教学任务,认为整本书阅读等同于读完一本书,把阅读效果与阅读数量等量齐观。
(二)课堂提问不具实效
提问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课堂互动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引完成对于阅读任务的深度探索,发现文章背后的价值营养。但与此同时,如果问题设置得太随意甚至不合理,反而会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产生阻碍作用。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应该充分依据学生的真实能力,采取进阶式的提问,由浅及深。一些语文教师提问随意性太强,问题不具有代表性,在学生群体中掀不起思想的浪潮,从而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虎头蛇尾,难以持续推进。
(三)没有充分合理利用教学课件
如今,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科技创新,不仅广泛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在教育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不仅让教学课堂焕然一新,也为生动完整地呈现教学内容带来了福音,使得初中阅读教学变得更加活跃、更有趣味。但是如此多的便利反而催生了一些懒惰心理。部分教师对多媒体依赖过强,多媒体课件不用教师自己创作,都是从网上复制而来,与实际教学现状并不高度契合。学生学习时也会出现“凑热闹不思考”“课后复制教师课件再学”“盲目抄写课件内容”等情况。
三、突破整本书阅读教学困境的主要策略分析
(一)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单单是一项教学任务,而是教师作为育人成才的园丁的伟大使命。教学目标不单单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服务的,更重要的是打开学生思维的天窗,帮助学生汲取更多成长成才所需的养分。为了保障教学目标科学合理,教师应该对照教材大纲,通透理解掌握、理解语文课程目标关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内容规定,并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整本书教学实施方案中;其次,教师要对阅读范本展开深度剖析,首先着重了解整本书内容的题材形式以及对中学生的适应性,做好质量把关,教师再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对于文章的中心思想、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等方面。这些分析是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直接信息来源,也是语文教学目标的具体内容,融入了这些元素,教学目标的设定才能更好地为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服务。
(二)合理设置问题,让问题更有针对性
在一些教学情境中,初中语文教师虽然习惯于提问环节的设立,但对于问题的设定没有展开充分思考和准备,习惯于随意式提问,并把提问当成课堂不可或缺的环节,久而久之,学生也不再热情。在初中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问题的科学性,根据不同学生的真实能力不同设定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点名式提问,提升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强烈的参与感,同时也要设定一些发散思维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激发出更多思维碰撞的火花。以《三国演义》为例,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各自分组展开合作,总结提炼这本书的主要故事内容。在深度学习阶段,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引导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文章大致内容进行掌握,坚持撰写读书笔记,保留自己的疑惑,记录好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完成整本书阅读任务后,由各小组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点评总结,并且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问题,互相讨论互相解答,形成广泛的思想交流。在这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对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把握,防止问题偏离主题,确保问题价值化的最大呈现。完成上述步骤后,教师再基于自己认识的角度把课题讨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对于学生探讨过程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再做一遍梳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三)转变教学思路,合理使用教学课件
网络科技的不断进步,给教学环境改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让名著阅读有了更为广阔的吸收通道。多媒体设备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声音、图形和情境等,能够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有更加真实的体验感,从而对作者传递的情感形成更透徹的认知。正是基于这种身临其境的功能创造,也让多媒体教学的魅力大大提升,深受学生群体的认可和喜爱。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确实可以让整本书阅读更加活跃生动,更加丰满有趣。比如在学习《水浒传》一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呈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所处时代的背景。为了更好地凸显文章主要人物如宋江、武松、鲁智深的性格要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本书传递出的悲剧色彩,教师可以播放一些有关于《水浒传》的影像资料,可以是一些历史专家的点评,也可以是节选的经典影视片段。结合多媒体传递的信息,在整理整本名著的丰富元素基础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人物的行为举止。这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也可以实现对于整本阅读的深刻理解。但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切忌“过犹不及”,延伸时一定要抓住重点,以免浪费时间,偏离主旨。
(四)丰富阅读形式,激发创作热情
传统的教学理念当中,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环节,教师只是强调优美词句的积累,并没有探索素材为我所用的具体实践路径。为了全面激发读写结合的策略优势,教师要引领学生带着感情去开展阅读,实现情感的对接和融合,为学生从事写作提供情感指导。同时阅读的时候也要注重对阅读内容结构的梳理,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情节的发展线条,借鉴学习作者巧妙的构思技巧,真正把阅读的收获应用到自己的写作过程当中。
比如在持续开展《西游记》整本阅读时,教师可以根据故事情节合理分配角色,让学生去扮演文章中的人物,在熟读故事内容后,通过自己的记忆和理解去诠释人物对话,揣测人物心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阅读的呈现形式,也让学生对课堂趣味教学有了更多的期待,同时阅读过后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也可以得到开发,这本身就是对于阅读成果的二次创作过程。
(五)关注美丽细节,在阅读中提升审美素质
中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十分丰富,通过各种故事情节的塑造,整体呈现作者饱满的情感和生活观念。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也是情感教育的重要渗透点。教师要擅长对文章细节进行处理,在教学开始前,先自行把握关键点的存在,课中组织阅读教学环节时,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导向富含美感的语句中,但是不做直接提示,而是让学生自主通过阅读去感悟美好情感和美好思想的存在,帮助学生养成对于词汇和语句的推敲习惯。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在应用实践中攻克教学难关。
例如在汪国真《旅程》的阅读中,为了更加贴近文章的意境,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经典语句传递的哲学思想,引导学生养成对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标注的习惯。如“垂下的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这句话是文章情感的升华和总结,激发学生的主体思维,让学生完成阅读之后,展开思想交流和观点碰撞,发表自己的感想。最终,这种审美行为就会体现在学生阅读的具体收获当中,让学生更加适应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提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效并非一日之功,而是要推动常态化落实,形成固定的教学思维和习惯。教师应该对当前教育发展态势进行全面分析,整合科学的教育资源,在范本选择上精心把关,探究整本阅读与人才发展规划之间的必然联系,以切实可行的举措为提升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