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鸡的控光和控料管理技术

2022-04-18陈传生李峰

中国动物保健 2022年4期
关键词:肉鸡光照体重

陈传生 李峰

摘要:随着肉鸡遗传育种的进展,早期生长速度越来越快,饲料转化率也越来越高,这样对饲养管理的要求相对就更加精细,否则在肉鸡饲养过程中,极易感染发生猝死、痛风症、腿部病變等疾病,严重影响肉鸡生长发育和体重的增加,降低肉鸡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和养殖效益。所以必须进行科学饲养,供给舒适的环境条件前提下,尤其做好控光和控料等措施,有利于肉鸡健康生长,尽快达到出栏体重。

关键词:肉鸡;体重;光照;饲料

在肉鸡生长过程中,生长早期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和强度较大的光照,刺激肉鸡尽量增加采食时间和采食量,获取理想的体重。在整个肉鸡饲养期间,如果光照不合理、肉鸡肌肉生长速度过快,而骨骼和心肺等脏器发育速度相对较慢,与肌肉发育不吻合,促使肉鸡容易发生腿病和猝死等疾病,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和饲料成本,给肉鸡场带来严重损失。所以需要对肉鸡进行合理控制光照和饲料,在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能够达到理想的养殖效益。在此将肉鸡的控光和控料管理技术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在生产中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意义。

1 合理控料

肉鸡入舍后第一周需要自由采食,不能进行控料。因为刚出壳的肉鸡体质弱小,各个组织和器官发育不健全,尤其是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没有进行良好发育,如果早期就开始控制光照时间和饲料量,肉鸡各个组织和器官发育迟缓,对肉鸡的体质和器官发育健康状况非常不利。所以在育雏早期需要通过采食充足的饲料营养来刺激这些系统的生长和发育,有利于提高机体消化功能和免疫力,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的目的[1]。并且早期充分获取足够的饲料营养,还可以促使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等方面的良好发育,为今后更好地生长发育奠定坚实基础。

在肉鸡生长到12日龄后,消化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发育完成,肉鸡采食量迅速增加,如果还采取自由采食的饲喂方式,肉鸡每天的采食量就会很大,促使鸡群容易发生嗉囊炎和肠炎,甚至发生肠毒症,致使整个饲养周期发生较高的死亡率,并且增加很多的饲料成本。最重要的肉鸡肌肉生长速度快,骨骼发育不健全,容易发生腿病疾病。所以在12日龄后才开始控制饲喂。

刚开始每天限制饲喂时,料槽内空料1h,不添加饲料,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每天延长控料时间0.5h,一直延长控料时间到4~5h,但是每天控料时间不能超过6h。这样不仅能够合理抑制肌肉生长速度,促进机体增强对钙磷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强骨骼和内脏的发育,避免肉鸡发生腿部疾病和猝死等问题。同时,经过控制饲喂,还可以提高肉鸡的食欲,缩短采食时间,在每次饲喂后,肉鸡都能尽快采食完料槽中的饲料,减少饲料在料槽内的放置时间,防止饲料中滋生霉菌或维生素发生分解,不仅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还减少肉鸡感染疾病的风险。

家禽的嗉囊具有弹性,能够储存大量食物,通过控料来促使嗉囊频繁张合和更好地发育,有利于避免鸡群发生嗉囊炎。最重要的是鸡群采食速度加快后,能够刺激肌胃和腺胃增加胃液的分泌量,加快胃肠蠕动速度,不仅能够增强机体消化和吸收能力,提高饲料转化率,还可以减少肉鸡发生肌胃炎或腺胃炎的风险。这样能够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目的。

2 科学控光

虽然在光照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肉鸡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时间,有利于机体新陈代谢和肠道菌群平衡,促使肉鸡更好地生长发育和增加体重。如果在肉鸡生长后期采取较长时间光照,肉鸡得不到充足的休息,时间一长势必造成体质下降,容易诱发各种疾病的发生。但是在育雏早期肉鸡需要较长的光照时间,促使肉鸡尽量采食更多的饲料,提高弱雏的成活率。

控制光照需要科学进行,一般在肉鸡入舍后前3d需要24h的光照,促使肉鸡尽快学会采食和饮水,以提高肉鸡成活率,避免发生脱水和死亡现象。肉鸡生长到4日龄后减少0.5h的光照时间,到7日龄时减少1h光照,可以刺激肉鸡增强食欲。肉鸡育雏早期不要控光过长,否则容易引起肉鸡发生低血糖,因为肉鸡的肝脏功能还不太完善,采食量过少时,不利于鸡群健康[2]。

肉鸡生长到2周龄末,机体各种组织器官发育相对完善,此时可以延长控光时间,不仅能够增加肉鸡每次的采食量,还可以促使机体储存能量,形成脂肪沉积起来,避免肉鸡消化体能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现象。在肉鸡生长到后期,需要将光照时间延长,促使肉鸡增加采食量,以便尽快达到出栏体重。

3 控光、控料的意义

肉鸡只有在光照合理的基础上,才能增强血液循环,提高采食量和钙磷消化吸收能力,正常生长发育和具有较高的免疫力,进而达到提高成活率和尽快达到出栏体重的目的。但是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光照程序不合理,光照时间过长或过短,光照强度过强或过弱,都会影响肉鸡的采食速度或活动量,致使肉鸡体重增加不足,饲料转化率降低,甚至腿部肌腱发育不良而发生腿病疾病等,进而严重危害肉鸡的身体健康和影响肉鸡的生产成绩。因为早期光照时间过短,会影响雏鸡的采食时间和活动范围,尤其是鸡群中的弱鸡生长不良,甚至引起较高的死亡率。

在肉鸡生长早期,肌肉生长速度较快,通过合理控料和控光,来增强骨骼和内脏的发育程度,提高肉鸡体质和抗病能力。避免在饲养后期发生疾病和引起死亡率较高的问题。同时肉鸡具有补偿生长的特性,通过控制光照和饲料,在早期体重受到适当抑制后,可以结合后期饲养管理,适当增加饲料营养和光照时间,还可以提高肉鸡体重的增加速度,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肉鸡发病率,还可以达到降低养殖风险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同时,在肉鸡饲养过程中,科学进行控光控料,不仅能够减少心脏、肺脏压力,促使机体新陈代谢和胃肠菌群更加平衡,还可以增加胃酸消耗量,保证肠道健康发育,最终达到提高饲料转化率和肉鸡抗病能力的目的。同时光照时间较短的情况下,还能减少鸡群发生应激情况,避免体质下降而诱发各种疾病。通过控光和限料,促使肉鸡尽快采食完饲料,保证每只鸡均可以获取充足的营养,进而提高鸡群均匀度和肉质品质。

鸡群采食完毕饲料后,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减少鸡只活动量,促使摄入机体的能量沉积下来,达到育肥的作用,更加有利于鸡只体重的增加,并提高了鸡肉的口感和营养成分。最重要的是能够节省大量的饲料成本,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由此可见控光和控料属于一个良性循环,每次添加饲料后,鸡只能够快速采食完毕,然后再控制光照,让鸡群很好地休息,这样也可以通过控光来控制饲喂量[3]。

4 注意事项

4.1 正确掌握温度

在没有光照的时候,鸡只聚集在一起睡觉休息,这样在活动量减少的情况下,鸡只自身产生热量减少,如果鸡舍内温度较低时,肉鸡就会受到冷应激而发生感冒或呼吸道疾病,甚至发生扎堆和压死鸡只现象。所以在关灯后可以将鸡舍温度提高1~2℃,并加强通风管理,避免鸡群生活环境恶劣而引起较高的死亡率。肉鸡舍温度在育雏早期需要的较高,因为肉鸡在早期体温调节能力较低,随着肉鸡体重的增加,需要将温度逐渐降低下来,一般每周降低3℃左右,一直降低到自然温度或者维持在20℃左右。

4.2 控料的必要性

做好控料工作后,鸡群的采食量会明显增加,并且体况情况良好,鸡群生长速度很快。这就说明控料是需要合理的,在规定的光照时间内,不能规定采食量,肉鸡能吃多少就给多少,也就是定时不定量[4]。控料合理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肉鸡的死淘率,并且利于肉鸡代偿性生长的规律,在肉鸡生长后期,逐渐增加采食量和光照时间,促使肉鸡尽量蓄积更多的能量和达到出栏体重。

但是在肉鸡生长前期,不能让生长速度过快,否则在生长后期容易诱发腹水症、猝死和腿病等[5]。降低鸡群成活率和饲料转化率,这也是在肉鸡饲养中,必须控光和控料的主要目的。所以在20日龄左右,缩短4~6h的光照时间,35日龄缩短1~2h光照时间,每天控料1h,在出栏前3d,就需要进行自由采食,促使肉鸡尽量增加体重和生长速度。

4.3 其它

控光和控料应根据肉鸡品种、外界环境条件、饲养方式等具体情况来合理进行,首先不同的肉鸡品种在整个生长期生长速度有所区别,饲料转化率差别较大,需要根据自身生长发育情况来合理控制光照或料量。然后,在外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需要随时调整控光和控料计划,例如外界温度较低时,肉鸡需要采食更多的饲料来抵御低温的影响,如果舍内温度相对较低,盲目采取控光和控料方法,肉鸡不仅生长速度缓慢,体重增加不足,甚至还会致使体质下降而誘发鸡群感染寄生虫、肠炎、呼吸道等疾病。

5 小结

肉鸡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控光和控料,早期生长应尽量增加雏鸡采食量,促使肉鸡各个组织器官尽快发育完善,有利于提高肉鸡的体质和免疫力。在生长到20日龄时,需要科学饲喂,适当限制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促使骨骼和内脏器官充分发育,与快速的肌肉生长相匹配,这样才能减少发生疾病的风险,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成活率,进而达到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庞红荣.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分析[J].畜禽业,2021,32(2):47-48.

[2]顾周宇.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中国畜禽种业,2021,17(1):186-187.

[3]于永富.浅谈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1(1):49+51.

[4]胡桂霞,王晓森,彭园,等.优质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解析[J].湖北畜牧兽医,2020,41(12):36-37.

[5]申杰.商品肉鸡养殖关键技术[J].湖北畜牧兽医,2011(2):4-7.

猜你喜欢

肉鸡光照体重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肉鸡腹水咋防治
称体重
春光照瑶乡
你的体重超标吗
我为体重烦
肉鸡常见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
蛋鸡和肉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