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密克戎不是“大号流感”
2022-04-18
近期,全國多地公布奥密克戎以及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并出现多点散发的态势,两种病毒交织叠加,让疫情防控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复杂。
一些人受国外疫情相关新闻的影响,认为奥密克戎是“大号流感”,无需过多担心,因此放松警惕。但实际上,奥密克戎不但会“咬人”,导致免疫力低的人出现重症,还会在一些人身上产生后遗症。因此,对于奥密克戎,我们需要有更科学、更深入的了解,以提升防控的技术水平和能力。
2022年1月30日是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传播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两周年。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对于任何国家来说,现在“投降或者宣布胜利,都为时过早”。因为自奥密克戎变体于2021年底被首次发现以来,各国已向世卫组织报告超过10000万例病例——比2020年全年报告的病例总数还要多,且在世界大部分地区,死亡人数出现了非常令人担忧的增长。
致死率比季节性流感高40%
2021年11月24日,南非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发现了一种新的SARS-CoV-2变异株B.1.1.529。11月26日世卫组织就将B.1.1.529命名为奥密克戎(Omicron),并指定其为继阿尔法(Alpha)变种、贝塔(Beta)变种、伽马(Gamma)变种、德尔塔(Delta)变种后的第五大令人关注的变异株。随后,在我国天津、广东、河南、上海等地也相继报道了本土奥密克戎确诊病例。
截止目前,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已经取代德尔塔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但从全球反馈的临床数据和实验结果显示:奥密克戎变温和了。《美国医学会杂志》刊发的关于南非疫情的一项研究显示,与德尔塔相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南非导致的住院率为31.6%,比之前下降了一半,重症率从29.9%降至18.5%,死亡率也从19.7%降至2.7%。多国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肺部的伤害减小了。这让多国专家得出“奥密克戎就是一个大号流感”的推断,使得不少本就对防疫产生疲劳的人更加想要放松警惕。
但也有很多科学家对此表示了反对。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研究中心病毒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负责人大卫·罗伯逊教授表示,“认为新冠变种越来越温和”和“视新冠变种为流感”都是谬论。中国工程院张伯礼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将奥密克戎等同于“大号流感”是不恰当的,新冠肺炎的后遗症还是比较多的,死亡率也远远高于流感。
根据国外反馈的数据,有超过50%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确诊患者,即使是轻症也可能会出现持续性后遗症。以色列卫生部发言人表示,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的感染症状较轻,但出现后遗症持续时间长,甚至比前几波疫情导致的后遗症更严重。以色列的奥密克戎确诊患者康复后出现严重的神经系统副作用,临床症状为偏头痛、失去意识、肌肉疼痛和虚脱。这些后遗症在女性中最常见,一些孕妇和产后女性患者出现的后遗症更严重,会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症状。根据英国方面的疫情监控数据显示,奥密克戎成为全球流行毒株后,约24%患者在急性期就出现“脑雾”症状,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能力下降、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和其他神经性疾病。而且这种后遗症不仅会出现在感染期,还可能在康复数月后出现。《美国医学会杂志》刊登的研究成果发现,确诊患者接受治疗后,平均长达7个月以上,都还有可能会出现“脑雾”。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证明“脑雾”对人体的伤害有多严重,但很多专家担心,新冠引发的“脑雾”会导致永久性脑损伤。
此外,南非研究人员发布的研究成果显示,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二次感染风险是德尔塔变异株的3倍。研究人员收集了该变异株首次爆发地南非的280万新冠病例数据,发现其中有35670例病例疑似再次被病毒感染,这一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
日本厚生劳动省则在2022年3月2日召开的专家会议上指出,2018—2019年季节性流感的致死率粗估为0.01%~0.05%,但截至2022年2月21日,奥密克戎毒株的致死率在0.13%左右,远高于季节性流感。这凸显了过快取消防疫措施和低估疫情健康风险面临的潜在风险。
疫苗仍然是对付奥密克戎的重磅武器
近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多地暴发的疫情中,感染者基本上都是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这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奥密克戎的感染者其本身的症状可能相对比较轻。但不论是感染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毒株,感染者都出现症状比较轻的情况,这是由于我国的疫苗接种在70%~80%的接种人群中已产生一定免疫力,虽然这种免疫力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却使得感染者的症状大大减轻,或者根本就不显示症状。所以疫苗仍然是我们控制新冠,包括奥密克戎最重磅的武器。
数据表明,完成接种免疫6个月内,可以使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肺炎(普通型及以上)风险降低60%。对于感染新冠病毒的年长人群来说,未接种疫苗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接种过疫苗的人群,两者相差18倍。
2022年2月19日,经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批准,国家卫生健康委已经开始部署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序贯接种指间隔接种(交替接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说,美洲、欧洲和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已开始实施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欧洲药品管理局和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21年12月发表声明说,多项研究显示,无论进行全程免疫接种还是接种加强针,混合接种(“混打”)腺病毒载体疫苗和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能够“产生较好抗体水平”,且“与使用相同技术疫苗相比产生更好的T细胞(是人体内抵抗疾病的防线之一)免疫反应”。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成员邵一鸣介绍说,采用序贯加强免疫接种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不同疫苗之间可以优势互补,二是个人体质不同,可能对某一类疫苗产生的副作用多一些,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疫苗接种可以规避副作用。
王华庆介绍,进行序贯加强免疫接种要满足4个重要条件:
第一,此次序贯加强免疫的接种对象是18岁以上人群。
第二,接种对象需满足已完成2剂次灭活疫苗接种的条件,且这2剂次接种的是国药中生北京公司、北京科兴公司、国药中生武汉公司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第三,要全程完成2剂次灭活疫苗接种,且接种间隔不能短于6个月。
第四,接种对象没有进行过加强免疫,也就是没有打第3针。
现阶段满足条件的目标人群可选择智飞龙科马公司的重组蛋白疫苗或天津康希诺公司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中的一种开展1剂次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已采用相同技术路线疫苗完成加强免疫的人群目前无需采用序贯加强免疫接种。具体而言,如果前期打了两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间隔6个月以上打了第三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后续就不需要采用序贯免疫来进行加强。
“研究数据表明,同源加强免疫和序贯加强免疫,都能够进一步提高免疫效果。”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呼吁满足接种条件的人群能够主动接种、及早接种。
数字PCR:核酸检测技术有了新标尺
当前肆虐的奥密克戎毒株,虽然引发的症状相对较轻,但其基因突变位点多,传播速度快,不易被发现,在多地成散发态势。因此,针对奥密克戎的核酸检测试剂,灵敏度要非常高。
近日,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郭永团队与北京新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采用数字PCR技术联合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批文。该试剂盒也是全球首个经评审后正式获批的将数字PCR技术运用于感染性疾病领域的检测产品。这意味着,在与新冠病毒的战斗中,人类有了更精准的病毒检测“神器”。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核酸检测试剂盒缺乏、患者确诊困难等难题亟待解决,郭永敏锐地觉察到,由于新冠病毒低病毒载量样本的存在,对于高灵敏度的核酸检测有着迫切需求。灵敏度不够或定量不准确,都可能会影响样本阴阳性的判读,造成漏判或误判。
郭永介绍,“数字PCR技术的原理,就是把一份反应液样本,分散成几万个极微小的液滴,每个小液滴所在的反应单元都包含零个、一个或多个拷贝的目标核酸分子,这些小液滴同时进行PCR扩增,最后通过计算荧光液滴数目,就可以计算出原来的反应液当中有多少个目标核酸分子的拷贝数目了。”
新羿生物联合创始人杨文军博士说,这个“嗅觉”灵敏的“新冠探测器”对包括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株等在内的目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15种变异株,均不会出现漏检和脱靶。哪怕是样本中仅有微量的新冠病毒,也难逃它的法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PCR技术可谓是核酸检测的标尺。
应对奥密克戎,中药仍大有作为
2022年1月11日,张伯礼院士在天津举行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医药在奥密克戎的治疗中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这是基于前期治疗的经验,特别是境外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改善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热、咽痛、咳嗽这些症状改善非常明显。中医药治疗者的转阴时间比较快,复阳比较少,转重率比较低。因此表明,在以往的中医治疗中体现出的疗效这次依然突出,中医药的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这次疫情以风热为主,可以用连花清瘟,它改善症状明显,尤其是发热、咽痛、咳嗽,这些症状改善明显。”
作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筛选出的“三药三方”之一,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基于络病理论探讨外感热病传变规律和治疗,组方以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为主,汲取明代吴又可《温疫论》治疫证用大黄经验,配伍红景天清肺化淤,增强免疫机能。临床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具有良好的退热、止咳、抗炎、抗病毒作用。其防治新冠肺炎的良好疗效得到了国内很多权威科研院所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由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武汉金银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20余家新冠肺炎收治医院共同参与的“中药连花清瘟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前瞻性、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抑制宿主细胞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发挥抗新冠病毒活性的作用。经过连花清瘟治疗组治疗14天后,主要临床症状(发热、乏力、咳嗽)治愈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达到了91.5%。
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不仅在国内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为海外抗疫提供了中国方案,获得了海外的一致赞誉。据悉,连花清瘟已在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加拿大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并在三十多个国家启动了注册工作,成为走出国门的一张“中药名片”。
“动态清零”仍是目前最佳的防控方式
2021年8月开始,我国进入了全链条精准防控的“动态清零”阶段,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使每一起疫情都得到及时终止,使每一起疫情的感染者“清零”。但最近以来,针对我国“动态清零”做法的质疑也不时出现。一是“成本过高论”,认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尝试与新冠病毒共存,中国严格的“动态清零”做法要耗费高昂的成本,成本效益比不高,还会影响经济发展。二是“大号流感论”,认为新冠肺炎致死率和重症率都降低了很多,可以当“大号流感”对待,加上新冠疫苗全程接种人数完成比例已经很高了,主张放弃严格的防控措施。三是“中国孤立论”,有西方媒体称,“动态清零”将使中国面临被孤立的危险,成为中国放弃改革开放、重回系统性自我封闭的机会杠杆。
对于这些质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表示,“动态清零”做法的目标是通过快速精准的全链条防控措施,实现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不是要追求“零感染”,而是要尽快把疫情控制住。事实证明“动态清零”做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路子是对的,效果是好的。无论从确诊、死亡的数字看,还是从经济发展的数据看,中国都是世界上防疫工作最成功的国家。
吴尊友表示:“动态清零”做法不仅对疫情防控、减少死亡病例行之有效,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效的。中国人民现在的生活应该说是非常幸福的,人民普遍有安全感,虽然说局部疫情的暴发会对少数人造成一些影响,但是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而言,疫情的防控,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成功,应该说“动态清零”做法是到目前为止最佳的防控方式。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一个新的方法能够确保病毒输入后不造成大范围传播,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控制住疫情,“动态清零”的做法暂时也不會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