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进化史
2022-04-17
哈喽,各位小伙伴们!
要说我们探月工程冉冉升起的新星,肯定非嫦娥五号莫属了。
嫦娥五号自2020年11月发射以来就已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嫦娥五号背后的师傅们也都汇聚一堂。共同见证了探月历史的高光时刻!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嫦娥系列探测器从一号到五号都经历了哪些“升级进化”?又取得了哪些重大成果呢?
欢迎大家来到今天的探月小课堂——“嫦娥”进化史!
名字:嫦娥一号
工作时间:2007年10月24日
现状:受控落月丰富海区域
嫦娥一号探测器为卫星形态,任务期间在月球轨道飞行探测累计工作了16个月。嫦娥一号获取了我国首张120m分辨率全月影像图、首张三维月球地形图,探明了14种有用元素在月球上的分布特征!
任务结束后,嫦娥一号按照地面指令受控落月,在落月过程中获取了大量一手寶贵数据与资料,光荣完成了探测使命!在月表印上了我国探月工程的第一枚纪念戳呢!
名字:嫦娥二号
工作时间:2010年10月1日
现状:遨游深空
这一次任务中“嫦娥姐姐”背上了“长途旅行包”,虽然外观与一号探测器相似,但却承担了更为艰巨的任务。
除月球探测以外,还要进行“长途出差”:一是奔赴地日拉格朗日L2点进行探测,二是际会太空“战神”图塔蒂斯小行星。
嫦娥二号任务获得了首张7米分辨率的全月影像图,并为嫦娥三号登月事先“踩点”,对三号计划着陆的虹湾地区拍摄了1.5米分辨率的高清影像图,工程首次实现“一探三”(探月、探地日L2点、探小行星),并拍下了世界上首张图塔蒂斯小行星的光学图像!
名字:嫦娥三号
工作时间:2013年12月2日
现状:月表最强劳模,部分载荷仍在工作中
这趟任务中“嫦娥姐姐”第一次和月亮有了“亲密接触”。实现了我国首次月面软着陆,这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实现了“绕”到“落”的跨越!
此外,与二号时期的“独立执业”不同,三号“嫦娥姐姐”此次自带跟班“小玉兔”。
嫦娥三号任务首次使用月基光学望远镜完成了天体普查,首次获得了地球等离子体层图像,完成了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一举完成了“巡天、观地、测月”三大任务!
名字:嫦娥四号
工作时间:2018年12月8日
现状:月面工作中
在这一次任务中“嫦娥姐姐”外形基本不变,但在出征之前预先订制了一部太空“通信中继站”,用于和地球保持联络。
当然啦,这么精良的装备也是为了完成史上从未有人挑战过的月背登陆任务,月球由于被地球引力潮汐锁定始终只有“正面”对地可见,因此探测器位于月背时无法直接对地通信,就必须依靠“二传手”来实现中继通信啦!
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世界首次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和巡视勘察,中继星的全时稳定中继通信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
名字:嫦娥五号
工作时间:2020年11月24日
现状:“土特产”取回,轨道器出差中
这次任务中“嫦娥姐姐”可是大大地变了个样,因为五号的首要探测任务是“挖土”带回,所以“嫦娥姐姐”提前准备了“往返票”和“购物车”用于带回“土特产”。
嫦娥五号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 有力推进科学技术领域重大跨越,月面自动采样与封装、月面起飞等众多关键技术,极大提升了我国航天技术水平,为未来我国开展月球和行星探测载奠定了坚实基础。
讲到这里,我们的“嫦娥”进化史就告一段落了,小伙伴们知识点都掌握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