荟萃
2022-04-17
疫情加剧亚太地区弱势群体脆弱性
《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报告》2022年3月17日 联合国亚太经济社会委员会(ASIA AND THE PACIFIC SDG PROGRESS REPORT)
亚太地区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方面进展因为疫情影响正变得越来越遥不可及,甚至出现倒退。亚太地区必须以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作为路线图,实现更公平的复苏。报告指出,如果只注重疫情后的经济复苏,可能会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而这一进展从开始就已经落后了。亚太地区在努力进行更好地重建和恢复时,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可以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机制。各国政府、利益相关方和联合国组织必须保持对一个更繁荣和更绿色的世界的集体承诺。
气候危害“不可逆转”
《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2022年2月28日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Climate Change 2022: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
气候和气象极端事件的增加对人类和自然系统已经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如果人类不在现阶段严格限制碳排放量,洪涝灾害、庄稼歉收、水资源枯竭、湿地雨林退减等现象在未来数十年将显著增加,疾病传播速度也会进一步加快。虽然所有的产业和区域都已经开始计划和实施气候适应措施,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均衡的分配。许多项目都着眼于立刻生效的短期气候风险减少措施,但也降低了气候转型措施的实施机会。
制定全面且有效的地下水管理政策
《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2022年3月21日 教科文组织(UN World Water Development Report 2022)
非再生性地下水资源的提取可能造成经济、金融、环境方面的后果,而部分地区广阔含水层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各国应该发力制定全面且有效的地下水管理和使用政策,以应对全球当前和未来的水资源危机。报告建议,一是采集数据,提倡借助私营部门力量解决地下水数据缺乏的问题;二是加强环境监管,要求政府承担资源保管人的职责以确保公平分配地下水及资源供后代使用;三是加强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并提出政府对地下水相关机构的建设、支持和维护的投入至关重要。
建立统一的碳中和登记平台
《碳中和报告(2021)》2022年3月12日 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
全球有近683家公司提出了近零排放相關目标,各行业企业在碳中和过程中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索和信息披露,其中,金融机构当前积极性较高,在认证数量及碳排放核算范围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报告建议,启动碳排放因子库建设,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大力倡导降碳先行,促进社会主体切实降碳;加快规范和完善碳抵消产品体系,以碳中和行动推动全社会减排;加强碳中和实施全过程标准规范建设,规范碳中和行为;推动建立统一的碳中和登记平台,建立规范的碳中和信息披露制度。
噪音、野火和物候不匹配带来环境挑战
《前沿2022:噪音、火灾和不匹配》2022年2月17日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Noise, Blazes and Mismatches: Emerging Issues of Environmental Concern)
城市噪音污染、野火和物候变化这三大新兴环境问题,进一步突显了解决全球性危机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中,野火愈发猛烈且频繁,城市噪音污染正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威胁,而物候不匹配——自然系统中各生物生命周期的节律紊乱正在造成严峻的生态后果。三大新兴环境问题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报告建议在野火爆发前就建立抵御能力,并确保脆弱社区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来应对火灾的发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减少全球物候变化不匹配所造成的损害。
让人工智能决策更明智
《赋予人工智能领导力》2022年3月27日 世界经济论坛(Empowering AI Leadership: AI C-Suite Toolkit)
人工智能(AI)可以说是历史上对商业、经济和社会影响最大的技术之一,另一方面,如果管理不善,它也会产生新的重大风险。鉴于AI在价值创造、颠覆和破坏方面的潜力,高管们必须更好地理解“可能的机遇,同时管理可能的风险”。这需要多方面的方法和整体理解AI,涵盖技术、组织、监管、社会以及哲学等方面。报告提供了一套实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高管了解AI对其角色的影响,提出正确的问题,了解关键的权衡取舍,并就AI项目和实施做出明智的决定。
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促就业
3月5日,58同城CEO姚劲波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建言
姚劲波提到,当前服务业面临着劳动者的技能水平与岗位需求不匹配、技能培训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从业人员流动大等问题。为进一步缓解我国服务业领域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姚劲波建议,建立更加完善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体系,由企业承担更多人才培养的责任;改革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进一步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力度,扩大补贴覆盖范围。
改善女性就业环境
3月5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建言
杨元庆建议全国人大尽快完成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修订,完善保障女性就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的机制。此外,他还建议拓宽生育保险基金的筹资渠道,引入社会力量,扩大基金规模,使生育保险基金不仅能支付产假的工资,也能覆盖生育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并呼吁企业制定、完善孕期、产期、哺乳期三期女性的绩效和晋升保护等实施细则,鼓励企业对于子女尚处于入托前的女性员工实行弹性工作制。
建筑可以带来社会影响力
3月15日,非洲建筑师迪埃贝多·弗朗西斯·凯雷获得普利兹克奖2B8CDA3E-EC2C-4A9B-894C-4EF56567C1DE
弗朗西斯·凯雷使用地域材料建造超出建构本身的现代建筑,以设计为锚点改变社区发展方向,证明了建筑可以带来社会影响力。他曾表示:“不能因为富有,就理所当然地浪费材料。不能因为贫穷,就固步自封不去尝试追求品质,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品质,每个人都理应享受舒适,每个人都理应享受‘奢华。人与人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对气候、民主和物质匮乏的忧虑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课题。”
碳中和
水电总院发布《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三年行动方案》
3月7日消息,近日,水电总院制定并发布的《水电总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三年行动方案》指出,重点实施“助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助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核心能力建设提升行动、促进国际合作交流行动”等五大行动二十四项任务。
韩国《碳中和法》正式实施
3月25日,韩国《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基本法》正式施行。该法明确提出2050年实现碳中和与2030温室气体减排国家自主贡献(NDC)目标(较2018年减少40%的温室气体排放)。韩国由此成为第14个将碳中和目标法制化的国家。
金典打造首款碳中和有机奶
3月12日,伊利正式发布的中国首款“零碳牛奶”——伊利金典A2β-酪蛋白有机纯牛奶获得了全球知名国际检验认证集团——必维集团(BureauVeritas)颁发的碳中和核查声明(PAS2060),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碳中和。
Target推出其第一家净零商店
3月17日,零售巨头Target在加利福尼亚州维斯塔推出了其第一家净零能源商店,该商店将产生比其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将测试减排创新。商店和设施的创新支持其可持续发展战略“Target Forward”,包括到2040年在企业范围内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
腾讯开启“净零行动”
2月24日,腾讯宣布“净零行动”,并首次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提出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及100%绿色电力。除了实现自身运营和供应商碳中和,腾讯希望通过腾讯的产品和技术能力,一起助力社会低碳转型。
西门子启动1亿美元计划资助中小企业脱碳
3月11日,西门子旗下的西门子智能基础设施和西门子金融服务部宣布了一项新的1亿美元资本计划,旨在推进和支持中小型企业的脱碳计划。被选中参与该计划的企业可与西门子财务和技术专家团队协商,以创建自定义的端到端脱碳路线图。
政府: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赋能乡村振兴
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明确了两条底线任务: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方面重点工作: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推动实现“两新”: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發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
生态环境部发布1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
3月4日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期发布《环境空气和废气 吡啶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HJ 1219-2021)等10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对于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体系,规范生态环境监测行为,服务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保障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五部门印发“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3月9日消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提出将自主创业的残疾人作为重点人群纳入职业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将残疾人的职业素养纳入培训内容;强化了残疾人职业培训师资队伍的培养。
国资委成立社会责任局
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将现有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分拆独立,社会责任局主要职责包括:研究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政策建议,指导所监管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督促指导所监管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导推动所监管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
中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的中长期规划。《规划》要求,到2035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构建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领域的多元氢能应用生态。
越南公布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
2月17日,《2021-2030年、展望至2050年越南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布。力争到2030年,越南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5%-3%,农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5%-6%。到2050年,越南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农业国家,农村无贫困户。
175国签署终止塑料污染的决议
3月2日,第五届联合国环境大会续会在内罗毕通过《终止塑料污染决议(草案)》,指出建立一个政府间谈判委员会,到2024年达成一项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协议,涉及塑料制品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自175个国家的国家元首、环境部长和其他代表批准签署了这项决议。
企业:
DHL达成8亿公升可持续航空燃料交易
3月22日,DHL快递宣布,已确认将与bp和Neste开展全新战略合作。两家战略合作伙伴将在未来五年内向DHL快递提供超过8亿公升可持续航空燃料。这将成为航空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交易之一。
10家日企参与削减塑料制品
3月1日消息,近期,联合利华日本、日本航空、三得利控股等10家企业发布消息称,将参与在2025年前削减塑料制品的“塑料循环挑战2025”行动。此举是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呼吁,通过将一次性塑料改为替代材料、重复使用和再资源化,力争实现高效利用资源的“循环经济”。
苹果将47亿美元绿色债券用于支持绿色技术创新
3月24日,苹果宣布通过47亿美元绿色债券的投资,有效推动了低碳生产与回收新技术的开发。同时,公司将购买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低碳铝金属,并计划在iPhone SE中使用这一“绿色铝金属”。
社会组织: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新版《可持续发展宪章》
3月3日,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经过修订和充实的《可持续发展宪章》。新版宪章反映了钢铁行业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以及对人类、地球和社会繁荣产生积极影响所担负的责任。
联合国呼吁推广自行车应对气候变化
3月15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支持把自行车作为应对气候变化手段的决议,该决议呼吁联合国成员国“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和农村将自行车融入公共交通”,鼓励联合国会员国“在跨部门发展战略中对骑行予以特别关注,包括共享单车服务”。
“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标准发布
3月15日消息,中国棉花协会近日发布“中国棉花”可持续生产标准,将于4月1日起正式实施。该标准以棉花可持续生产为目标,关注棉花种植过程中农业化学品管理及使用、生态环境保护、棉花质量以及职业健康安全等农业可持续发展核心问题,是“中国棉花”可持续发展项目(CCSD)重要组成部分。2B8CDA3E-EC2C-4A9B-894C-4EF56567C1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