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大类招生的分析与建议

2022-04-17陈仲陈远超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15期
关键词:大类分流专业

陈仲 陈远超

1.背景

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和要求的变化,旧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基础计划经济逐渐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取代,包含本科生和研究生两个阶段的十年制高等教育体系已经建立并得到完善,创新意识成为优秀人才的必备标志,教育的改革也被推动进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育改革方针在20世纪80年代后被北大提出。紧接着2001年开始实施“元培计划”,各大院校也开始紧跟改革步伐,将大類招生划进办学计划,其中本校于2019年开始实施大类招生政策。大类招生不是简单的将相近专业进行归并,而是通过分析各专业在教学方式及课程体系上的迥异来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下,极大程度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大类招生的通识教育打破了以往各专业之间的限制,降低了考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增加了录取机会,提升了专业认同感,更有利于培养全面应用型人才。

2.现状

大类招生在我国高校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其不断受到来自考生、专家等方面的质疑。一方面,大类招生让部分有明确专业意向的学生对未来所学专业有了不确定性,如有高校把法学专业合并到“人文科学实验班”进行大类招生,学生在填报志愿时不确定将来在专业分流环节是否能进入法学专业学习;另一方面,有些高校教授质疑大类招生能否真正带来好生源,因为同一大类的不同专业存在强弱冷热差异,在专业分流环节必然会出现有些专业报考人数少,有些专业报考人数多,偏弱、偏冷门的专业只能分到热门专业和优势学科“挑剩”的学生。同时,因人才培养过程的改革力度不够,从社会用人角度看,按大类招生、大类培养的毕业生并没有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这些质疑使大类招生在高校的推行陷入困局,有高校甚至走“回头路”,在试行了几年大类招生后不得不重新回到按专业招生的方式。

大类招生的本质并没有被充分体现,学生在大一未进行专业分流之前,并没有充分了解本专业具体是做什么的,导致在专业分流的时候很可能只单单根据专业的冷热而选择,失去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机会,这就造成了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高校在实施过程中仅是把现有专业简单地合并打包,形成所谓的“专业类”,进而造成有大类招生无大类培养的现象,使大类招生徒有其名。

整体而言,高考科目的变革起到了正向作用和积极意义,满足了专业选才的针对性和考试的科学性要求,然而大类招生也带来一定问题,如考同一个大类的学生会因高考时选考科目不同而出现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有所不同,这种差异性需要高校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而目前看来,高校并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准备。

大类招生的学生进入高校后必然要面对专业分流,专业分流时所有专业仍要面临学生的二次选择。除学生自身的兴趣因素外,专业的强弱、冷热程度也是学生在专业分流环节考虑的关键因素[9]。从被调查的专业人数可以分析得知,每个大类专业所属各个专业招生人数并不均衡,各专业人数明显的不均衡。

3.建议

在专业分流之前,大一的课程中,推出新的课程,可以将各个专业的基础知识关联系统讲解,为专业课打下基础,让同学们提前适应分流后专业课的方向和强度变化,并设置相应的专业介绍的课程,介绍各个专业的所学领域及就业发展形势。以考查课的形式,让同学们提交一份对于专业分流选择和规划的结课论文。以此课程的成绩作为专业分流的一部分考核条件,进行大类招生名额的分配调整。

在分流前,多多宣传各专业导师的实验室介绍和科研团队,让同学们在做出专业选择前,能够充分了解各专业的具体研究领域,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爱好。导师们也可以提前了解学生们具备的能力和可培养的潜能、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生。可以综合设置专业分流考评指标,结合专业特点以及学生意愿,对高考成绩、分流前学期的课程成绩及实践成绩、专业基础知识预选成绩以及面试成绩等多方面指标进行权衡,采用加权形成的综合成绩进行考核。

因为学生及其家长并不能以多种角度了解各专业的发展趋势,所以学校应该成立相应的指导部门,在学生进行专业分流时给予适当的专业知识帮助。辅导员可以多做工作,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结合兴趣选择专业,引导学生守初心而不盲目地追热门,关注学生在每一个关键时间节点的心理健康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大类招生背景下,可以设置有大类招生特色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区别普通的职业规划,让每个专业的导师轮流授课,讲述本专业毕业后的工作情况和发展前景,推荐考研去处和工作岗位,循序渐进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充分发挥导师的“伯乐”角色。

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高校要坚持实施大类招生的初心使命,不仅是为了提高生源质量,更要主动对标国家人才需求,把大类招生作为高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小切口,精细设计培养分流方案,主动适应大类招生给高校人才培养带来的系列变化,加快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通识教育背景下高校大类招生的教学改革研究俞婕

[2]大类模式:我国研究型大学本土专业教育模式改革探索赵婷婷秦己媛

[3]尹兆华.我国高校大类招生的困局与解困[J].中国考试,2021(01):47-51.

[4]刘小芳,桑楠,秦国华.跨院系大类培养背景下的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与创新,2020(24)

[5]胡宇轩,邵泰航,黄少勇.高等院校大类招生背景下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J].药学教育,2020,36(6)

作者信息:第一作者:陈仲(2001-),男(汉族),吉林长春人,本科。

通讯作者:陈远超(2001-),男(汉族),山西太原人,本科。

猜你喜欢

大类分流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说泾渭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长江河口南北槽分流口工程及瑞丰沙地形变化对分流比的影响
谈大类招生背景下音乐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数字
化学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研究
浅析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