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星辰大海追梦人

2022-04-16

飞碟探索 2022年6期
关键词:原子钟导航系统航天员

“说到您的名字,可能没几个人知道,您觉得亏吗?”“不亏!”

这番对话曾感动了很多人。然而,这是中国航天人共同的心声。在跨入航天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道路上,让我们重温那些被航天人戳中泪点的瞬间,致敬每一位星辰大海的追梦人!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60多年来,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航天从无到有、由大向强,而这背后,是一群甚至几代航天人的拼搏与坚守。

航天员女教头——黄伟芬

黄伟芬:“我们都知道加加林,但没有人知道是谁把加加林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注定要做无名英雄。”

2021年6月17日,3名中国航天员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飞天,成为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驻人员,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人们记住了杨利伟、景海鹏、翟志刚、聂海胜、刘洋等一个个飞天英雄,而亲历了历次发射的黄伟芬,是这些英雄背后不可或缺的人。她开创了中国航天员训练的先河,从神五到神十二,成功送自己选拔培训的1 2名航天员出征太空。

黄伟芬,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1992年9月21日,中央批准立项实施国家载人航天工程。工程立项之初,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28岁的黄伟芬与这项伟大的事业开始联结在一起。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航天员的选拔与训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没有现成经验可循。但仅仅用了3个月,黄伟芬就交出了一份航天员训练总体方案设计。这不仅是我国首部航天员训练的顶层方案,也奠定了之后20年航天员训练的总基调。随后,她又完成了航天员训练大纲的编制。1999年,黄伟芬带着不足30人的教练员队伍,开始了中国航天员培训研究的探索,被冠以“航天员女教头”的名号。

多年来,黄伟芬带领团队不断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中国航天员大队成立后,首批航天员正式投入训练。黄伟芬在航天员训练中要求所有航天员的训练课目,必须由教员先进行试训,直到总结出最合理有效的方案,再用于航天员的训练。

神五首飞、神七出舱、神十太空授课……每一次任务的圆满完成,都牵动着亿万国民的心,也牵动着黄伟芬紧张的神经。我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在神舟五号落地后,给黄伟芬打了电话:“感谢您,黄主任,您的训练是管用的!”电话那头,黄伟芬的眼睛湿润了。当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黄伟芬和指挥室的同志们欢呼雀跃,和全国人民一起庆祝任务圆满完成。

30年来,黄伟芬默默耕耘与奉献。2021年神十二成功发射后,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祖国不会忘记》这首歌写到了她心里。“我不觉得亏,看到3名航天员成功到空间站很激动,他们是带着我们的心血、祝福和梦想去飞行。”

夜空中最亮的星——奇迹背后的北斗总设计师杨长风

杨长风:“目前,世界上已有半数以上的国家使用上了我们的北斗。我们的全球系统建成以后,无论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我们的北斗都会向你提供满意的服务。中国北斗,服务全球,造福人类,这是我们的一个期望。”

2020年6月23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喷薄着烈焰拔地而起,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北斗第55颗,也是组网的最后一颗卫星发射成功。

26年,55颗北斗卫星环绕琼宇,正式宣告中国第一“巨星天团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

杨长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全程参加了从北斗一号、二号到三号,共3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论证设计、工程建设和组织管理工作。已经数不清多少次目睹火箭托举着卫星腾空而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現场的杨长风,却和以往的无数次发射一样平静、淡然,直到回到北京,他才感受到了那份期待已久的如释重负,10余年的酸甜苦辣涌上心头。

攻克瓶颈,创造世界卫星导航发展史上的奇迹

“我国是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3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发从服务国内,到服务亚太,到走向全球,这个过程十分艰难。”

2005年,当时正在建设的北斗二号系统的原子钟突遇问题。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心脏,如果原子钟有1秒误差,就意味着卫星定位会偏离30万公里。没有原子钟不行,精度差了更不行。

杨长风回忆说:“因为原子钟技术难度太高,当时我们想从欧洲引进,本来已经谈得差不多了,但人家突然就不卖给你了……”技术的突然封锁,给北斗团队当头一棒!核心关键技术必须要突破,不能受制于人。

当时,北斗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有原子弹,我们北斗人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子钟!”为了加快原子钟的研制进度,北斗一下成立了3支队伍,同时开展研发。通过大量分析和计算,无数的试验分析和验证,终于在2007年4月,让一颗“中国心”原子钟,伴随我国首颗北斗二号试验卫星,成功发射上天!

仅仅两年时间,中国的年轻科学家就攻克了这项世界难题,而同时,欧洲的伽利略导航系统却因原子钟故障,不得不补发卫星。国际上惊叹于中国科研的神奇速度,但北斗人心里最清楚,这种能力是被逼出来的,是靠着不服输的骨气、玩命干的勇气,拼下来的!

杨长风和他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仅用两年半时间,高密度发射18箭30星,且组网发射零故障,创造了世界卫星导航发展史上的奇迹。

今天,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走出国门,跻身世界四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行列,成为世界卫星导航领域的重要力量。

北斗成功的背后:30万人的年轻“天团”队伍

55颗北斗“出道”的背后,是一个中国当之无愧的“天团”级别的队伍,人数竟有30万人之多。在过去26年的时间里,他们把一颗颗北斗卫星打上了天。

北斗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力的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1岁。在北斗团队中,既有像孙家栋院士这样国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80岁高龄,依然和年轻研发人员一起摸爬滚打;也有无数中青年科研技术骨干力量。

正如杨长风所言:“要追星的话,我希望你们能追北斗星。”“今后的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持续发展,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个闪亮的角色时,有你们在这个舞台上亮相!”

把征服火星作为终生理想——张荣桥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在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登陆,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圆满成功,红色火星上首次有了中国印迹。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后,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难掩情绪,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张荣桥说:“为了今天最后的结果,10年前筹划,千军万马为之奋斗了6年,我们在发射场坚守了110天,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坚持了202天,取得首战告捷就是环绕火星。之后到今天,又坚守了93天,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今天最终的胜利!胜利了,你激动吗?你激动那我也激动,我和你一样!”

火星探测工程艰难,但仍要攻坚

火星有着与地球最接近的环境,对火星开展探测和科学研究意义重大。比如说,有助于回答“今天的火星是地球的未来吗”“今天的地球是火星的未来吗”等重大科学问题,帮助我们更好地提升技术,提升对未知世界的认知。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后,张荣桥之所以如此激动,正是因为登陆火星实属不易,去火星比去月球远了数百倍甚至上千倍。

这意味着,地球接收到的来自火星的信号强度衰减得厉害,只有从月球发回信号的百万分之一。由于地球与火星距离遥远,通信时延达到1 8分钟左右。从地面发送一条指令,天问一号要在约18分钟之后才能收到,而整个着陆火星过程,却只有短短9分钟左右。在关键环节,只能依靠探测器自主控制。而我们对火星环境是陌生的,甚至并不知晓将会发生什么。不确知的因素对探测器着陆,以及火星车的安全行驶影响重大,加之火星特殊的大气环境,使着陆更为困难、风险更大。

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

在我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一是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二是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三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四是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五是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六是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探索火星的难度很大,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历次火星探测任务整体的成功率仅有5 0% 左右,着陆类任务的成功率更低,只有40% 多一点。中国为什么首次探测就选择“绕、着、巡”三步并作一步,并且能够一次成功?

张荣桥说:“这不仅说明我们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发展之路,还体现了我们航天人的担当精神。”有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奠定的技术和设备设施基础,以及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提供的必备发射能力等因素,大家认为尽管难度很大,“踮踮脚、伸伸手”,一步实现“绕、着、巡”是风险可控的。

张荣桥满含深情地说,天问一号很特殊,因为承载着中国人征服火星的重大使命,“它不仅要去,而且要活得健康、走得稳健”。

太空探索无止境,伟大梦想不止步。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人才队伍越来越年轻化,探索星辰大海的新征程上不仅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共和国勋章” 获得者,也有无数个把探索太空当作终极理想的年轻人。航天事业无数的辉煌成就离不开航天工作者几十年如一日的奉献和坚守,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他们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并且坚信“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致敬“航天精神”!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央视新闻、CCTV-1、人民网、江西女性、全国妇联女性之声、央广军事、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网信杂志、中国科協网、人民数据

猜你喜欢

原子钟导航系统航天员
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春节前写给航天员的一封信
我要当航天员
来吧,少年航天员
用于小型铷如原子钟中介质谐振腔激励分析
一种GNSS/SINS容错深组合导航系统设计
解读全球第四大导航系统
原子钟频跳快速探测方法
北斗星载原子钟异常数据处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