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年群体网络“圈层化”现象研究

2022-04-16

关键词:圈层圈子教育工作者

卢 宁

(中国矿业大学 党委宣传部,徐州 221116)

作为“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和互联网主流人群,当代青年逐渐成为网络流行文化、流行语的主要创作者和传播者。他们在网络空间以兴趣爱好、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等为聚合因素,形成了特有的圈子规则、圈内术语以及线上集群活动,构建起各式网络圈层,构筑着网络空间的重要图景,形成了特有的网络圈层文化。

一、青年网络“圈层化”表征

(一)兴趣情感同质化

当代青年因兴趣爱好、价值观念和话语模式等相同,在网络上形成了以兴趣与情感为核心要素的网络关联[1]。有着相同文化品位的青年群体因“趣”成圈,建构了网络趣缘文化,构筑了各式各样的网络圈。这些以圈为基础生成的“圈子文化”逐渐形成独特的品味和表达风格,如“饭圈”、电竞圈、二次元圈、汉服圈等等[2]。不同的网络圈子,网络内容和文化各具特色。受网络流行文化和网络生存惯习影响,青年群体以兴趣爱好为主要动因,主动入圈,将网络圈构建为学习、交友和消费的重要网络生活场域,这也是网络圈层最突出的结构性关联[3]。如近年来特别活跃的娱乐社群“饭圈女孩”,原是一群女孩出于对偶像的喜爱和高度崇拜结成的小团体,但在粉丝经济的推波助澜下,逐渐从原始松散的崇拜团体演变为具有高组织度的网络群体。她们 “抱团取暖”,在“大粉”的情感动员下,为明星投入大量的情感、精力和金钱。

(二)交流表达符号化

在封闭化的网络圈层结构中,青年群体的交流表达方式更加活泼独特。与官方常用书面化的表达方式不同,青年群体更善于借用文字符号、图像符号等进行隐性的形象化表述,如 “yyds”“hhhhh”“y1s1”等网络用词[4]。他们认为这样的表达更加“新鲜好玩” “直观”“形象、幽默、生动有趣”,但这种表述也只有他们内部成员才能理解,其流通性往往较为局限。近年来,“表情包”作为一种生动活泼的信息载体,因为种类丰富多样,以及图像文字和人物表情、姿态等搞笑、夸张,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模拟身体”的作用,成功获得了青年群体的青睐,广泛地替代了以往单纯的文字表达[5]。据调查,青年群体使用“表情包”传情达意的目的多种多样,多以调节氛围、丰富情绪表达为主,也存在发泄、掩饰情绪等目的。“表情包”在传播过程中极富感染力,能够利用夸张、放大的视觉符号对信息接收者进行强烈情绪诱导,引发集体共情和心理共鸣,因此被不同网络圈层高密度使用。

(三)圈际之间分离化

网络圈层有着各具特色的圈层文化和制度规训,这些严密的“类科层制”组织结构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圈层文化基因,但在内部权力结构固化的约束下,圈子与圈子之间互不来往,彼此廓清圈层的文化边界[6]。由于圈层的封闭特质,身陷圈层的青年长期受各自圈层文化的包裹和浸染,只追捧、关注自己圈内的热点,构建属于自己的网上世外桃源,进而圈地自萌,在自己的圈层获得强烈的存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7]。同时,圈子具有明确的封闭性、排他性,各自为政,用独特的圈规、专属语言等“筑圈”。这些都在有形无形地左右圈子成员,阻挡异圈的干涉及渗透,避开他圈的文化规制,导致“圈里人”与“圈外人”经常无法互相理解,不同圈层成员较难相互接受和认同,彼此孤立、疏离。唯我独尊、排斥意见,“说了你不懂”“话不投机半句多”极其鲜明地描绘了圈层的分离形态[8]。随着分离样态的演化,不同“圈子”甚至出现直接冲突。如近年来愈演愈烈的“饭圈撕”现象,某些成员会选择一个“撕点”,通过叙事、记忆等符号性活动调动圈内其他成员情绪,围绕“撕点”动员和团结圈子成员,在维护自己圈子利益的同时,利用与其他群体的冲突不断强化自身内部认同,增强圈子的凝聚力。

二、青年网络“圈层化”的影响

(一)情感极化,侵蚀主流价值

各式圈层的存在,满足了青年群体的心理归属和身份认同需求,为他们塑造了彻底抒发情感和展现自我价值的场域。然而,由于猎奇心强,且多数缺乏客观冷静的判断力和自制力,青年人在网络世界中较容易陷入情感极化,这种情感极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立场和价值取向等方面[9]。深陷网络圈子中的青年群体容易变得敏感和自我,趋向在好与坏两个极端维度作出选择。同时,受复杂社会环境和技术迅猛变革等因素影响,他们承受着现实生活中的多种压力,往往很早就产生成年式焦虑、空虚寂寞等消极情绪。为了缓解消极情绪、逃避现实生活,沉湎于网络世界中通过调侃宣泄寻求精神慰藉成为他们最常见的应对方式。以骂人为乐、一言不合就开“撕”是网络情感极化的典型表现。在网络圈子里,有的青年群体通过发表一些不理智、不成熟、贬低性的语言,矮化他人人格,对他人展开人身攻击,网络言论严重失范,有时甚至会催生网络暴力。如近几年较为流行的“祖安文化”,其直观表现就是网络粗口,一言不合便口吐脏字,“问候”对方亲人,这是典型的网络亚文化。又如标榜娱乐消遣的网红文化,为了达到“博眼球”和流量变现的目的,往往无底线炒作,大量创作“审丑”“土味文化”等泛娱乐化作品迎合低级趣味需求。长期沉浸在这些网络亚文化中的青年不可避免地会扭曲价值观,丧失正确的价值认知。

(二)认知窄化,催生“信息茧房”

圈层有明确的文化边界,所以处于固定圈子里的青年群体,因偏好同质化,往往倾向接受迎合自己兴趣和价值立场的信息,从源头上局限了信息来源的广度和多样性,催生了“信息茧房”。同时,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深度发展,在一些应用软件“精准算法推荐”技术的推波助澜下,青年群体长期自缚于封闭单调的信息空间,也加剧了认知窄化。青年群体长期陷入“信息茧房”,封闭在网络文化圈子里,排斥或不愿意接受其他信息,进而失去接触新生事物的机会,导致他们逐渐丧失了解新鲜事物的好奇心,难以获得较为开阔的视野和开放包容的思维方式、认知态度[10]。另外,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边界越清晰,内部信息流动和情感互动越频繁,价值理念和情绪感染越会不断得到加强,而同一信息在一个封闭圈子里被反复传播放大,就会形成“回音室效应”。在“回声室效应”的强化下,一些符合青年选择性心理的非主流价值文化较易被接纳和传播;而主流价值文化则很难穿透这种网络亚文化圈子的壁垒,导致青年群体失去被主流价值文化引导和接纳的机会。他们长期将自己“囚禁”在自我构筑的信息舒适圈中,进而在互联网中陷入彼此孤立的“信息孤岛”。

(三)行为固化,割裂社会交往

加拿大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不同的媒介使用会对群体行为方式产生显著影响。当代青年从小浸润在网络粉丝文化、游戏文化、动漫文化中,言论和行为高度依赖互联网,所以他们的行动逻辑也必然受到网络媒介使用习惯的影响,形成网络行为表达的固定“套路”。由于网络圈层文化的独属性和圈子外部追求纯粹性,不同圈层的青年长期受特定的思想和文化包裹,他们将自己封闭起来,缺少更新,拒绝改变,由此可能产生孤立、割裂的负面情绪,造成与现实社会的疏离[11]。“圈内”和“圈外”的情感差异,会让青年产生强烈的疏离感和巨大落差,进而在社会融入和现实发展方面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导致他们陷入故步自封的深渊。部分青年容易被复杂的网络文化蒙蔽,陷入网络亚文化沼泽,沟通欲望和表达意愿逐渐弱化,出现人际疏离现象,与现实世界渐行渐远。以“丧文化”为例,其所标榜的颓废是“充满无力感的情绪表演”。近年来,“90 后”“00 后”青年在各种社会压力下感到“丧”、孤独和无助,进而选择“丧”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符号”来削弱现实生活交往,他们通过集体焦虑和悲观情绪构建共同的网络精神家园和独属的圈层文化。

三、青年网络“圈层化”的引导

(一)主动入圈,发挥正向引领

当前,面对青年群体在网络圈层流连忘返的景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他们对个性化表达的需求,主动走近青年、倾听青年,深入青年网络文化生活,理解他们在“同温圈层”中获得的归属感和认同感。首先,教育者要找准对话语境,探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不同网络文化圈的最佳路径,使其成为各圈层的核心文化基因,尽量扩大非主流文化圈层中的主流声音,进而提升青年群体对主流价值观的广泛认同,使他们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其次,主流价值观在积极融入时,要充分认识“后喻文化”现象。当下,知识的传递突破时空限制,知识权威逐步消解,教育工作者要防止权威化灌输,避免采用“大水漫灌”“填鸭式”等单向度说教方式,要用青年喜爱的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和青年故事,做青年人的知心人和引路人。再次,教育工作者和文化创作者要坚持“内容为王”,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具有时代影响力的网络流行文化作品,激发青年群体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二)敢于出圈,打破圈际隔阂

长期沉浸在纷繁的网络亚文化中,青年群体思维特点、表达范式容易被圈层文化“规训”。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可和理解青年群体,引导他们避免做圈内的“井底之蛙”,涵养开放包容的人生态度,勇于打破自我封闭的圈际隔阂。要鼓励他们大胆走出舒适圈,主动接触主流信息,接受和吸纳不同的价值观念,积极探索新鲜领域。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引导青年群体谨慎审视自己的网络行为,涵养批判性思维,保持独立的人格,自觉抵御来自群体的压力和从众心理的裹挟,不依附、不归顺,做到理性“在圈”。要进一步引导青年参加线下活动,控制“在圈”时间,体验身体真实在场感觉,感受现实世界的精彩,寻找现实世界的快乐和收获。要强化青年群体的劳动教育观念,培养他们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提升他们的抗挫韧性和耐受力,引导他们在现实世界中用心学习、追求生活乐趣,在担当尽责中完善人格塑造,提升人生境界。

(三)寻求破圈,打造“圈层共同体”

圈层虽具有封闭性特点,但彼此之间并非绝对“真空”,信息在圈际之间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出击寻求突破圈层壁垒的良机,充分借助互利网和青年群体自身优势,让网络和青年成长相互赋能,实现圈层的破壁和融合。破圈,并不意味着网络圈层文化的个性和独立性的丧失,真正优秀的文化是有“圈”无“壁”的。在实现圈层间破壁、融合的过程中,要进一步凝聚平台支持、技术助力以及文化引领等多方合力,打破原有圈层彼此孤立的分散状态,形成包容并蓄的“圈层共同体”,促进多元的网络文化共荣共生,为青年网络社群化生存提供健康有序的能量场。从青年自身素养来看,他们在网络中具备极强的观察力、适应力和创造力,善于运用丰富的视觉符号表达自我,即时捕捉社会新鲜事件,并将自我与外界时刻关联,这些都为破圈提供了重要条件。当代青年生逢伟大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因此,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抓住这个关键点,引导青年群体投入到网络生产实践中,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和喜爱的形式,创造多元多态的网络优秀文化产品,打造多元的“圈层共同体”。

猜你喜欢

圈层圈子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让圈内新闻飞出圈层——“振兴杯”宣传的一点思考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传说中的“圈子”
道同为谋,玩转谁的生活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