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关于青年干部教育论述的思想来源及意义

2022-04-16郭丽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青年干部教育培养广大青年

郭丽艳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 新疆 伊宁 835000)

2019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先后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年轻干部加强理论修养、发扬斗争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①王文.青年干部成长进步的根本遵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系列重要讲话精神[J].理论建设,2022(01).正是通过一系列思考和讲话,习近平总书记逐步完善和深化了关于青年干部教育的相关思考,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习近平关于青年干部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对新时代青年干部教育提出了诸多中肯且极具建设性的意见,为青年干部教育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内涵丰富的相关论述。

(一)以人民视域指引青年干部行为实践

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最基本的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立场。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树立正确的人民观是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干部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广大青年干部应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的“赶考”之路远未结束,要想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的答卷,仍然要将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作为制胜法宝,在为民服务中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价值追求。

(二)以理想信念昭示青年干部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是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党。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更是当代青年干部的精神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是年轻干部要牢记的终身课题,需要常修常炼,要信一辈子、守一辈子。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广大青年干部更应筑牢理想信念,把稳思想之舵,从而行稳致远。同时,广大青年干部也应认识到,要树立牢固的理想信念,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持之以恒地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要学习党的百年历史,把握历史规律;要研究悟透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入脑入心。只有树牢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大青年干部才能应对各种风险考验。

(三)以投身实践引领青年干部成长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以自身成长经历为广大青年干部揭示了“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的深刻道理,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是领导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新时代青年干部具有较高的学识水平,但普遍实践经验不足、深入基层不够,容易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甚至脱离实际。广大青年干部要成长为国家栋梁,既要读万卷书,又需行万里路,要坚持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加强锻炼,增长本领。新时代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和执政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深化改革也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这意味着广大青年干部会遇到很多激流险滩。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唯有勇挑时代重担,积极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中锻造自我,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教育论述的思想来源

(一)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青年教育观的承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之初便十分重视青年教育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有关青年教育发展问题。在论述工人阶级未来发展时,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最先进的工人完全了解,他们阶级的未来,从而也是人类的未来,完全取决于正在成长的工人一代的教育。”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青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24.在他们看来,工人阶级的未来走向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予那个时代下的年轻工人以何种教育,要通过教育把青年工人们的思想统一起来,使其从自发的存在转向自为的存在,自觉地承担起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历史使命和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阶级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青年干部未来发展时提出的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等具体主张,正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所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青年教育问题的一贯思考。

不仅如此,马克思、恩格斯也曾表达过关于如何开展青年教育的具体思考。他们提出:“对儿童和少年工人应当按不同年龄循序渐进地授以智育、体育和技术教育课程。”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青年[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24.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培养青年工人的思想觉悟固然十分重要,但是青年工人的教育内容不应当仅仅局限在思想政治等具体的意识形态教育之上,知识教育、体育锻炼、专业技术教育同样是培养青年工人成为优秀个体的必要前提。马克思主义历来十分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到青年人的教育上也就表现为对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全方位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学习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③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01).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教育培养具体要求的论述,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贯主张,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其更为明确、全面的内涵。

(二)来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源泉。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许多优秀的文化理念已然随着文明的内化成为塑造每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潜藏在每个中国人的文化血脉当中,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迸发出独特的光芒。近代以来的中国,在西方文明的强力冲击之下,少部分人对传统文化丧失信心,刻意片面放大传统文化中不好的一面,对其优秀的一面常常选择视而不见。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力日强,愈加自信的中国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弘扬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上。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充分肯定和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建新时代大国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的教育理念也是建立在对这一文化的思考之上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干部教育论述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①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01).“天下为公”的理想追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追求的政治理想,它既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之一,也是传统教育培养青年人读书致仕的重要家国理念之一。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义”“大我”“正心”“明道”等一系列话语表达中可以看到,无论是早期儒家提出的“居仁由义”理念,还是宋代程朱理学所强调的“穷理明道”,以及陆王心学所提出的“大其心”“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等一系列优秀思想理念,都被创造性、创新性地吸纳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教育培养的理念当中。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当软骨头的风骨、气节、胆魄”②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实事求是担当作为,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N].人民日报,2021-09-02(01).等关于青年干部人格培养的具体要求,不仅彰显出从古时屈原到近现代无数中华儿女、仁人志士用生命诠释的中国人的风骨与气节,亦体现了要求广大青年干部矢志不渝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理念。梁启超先生于《少年中国说》中所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③梁启超.少年中国说[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5.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对未来中国、未来中国青年的热切期冀与强烈信念言犹在耳。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引领之下,当年之嘱托与梦想正在一步步努力下成为现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教育培养相关论述的深厚土壤。

(三)来源于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与积极回应

任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必然是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与有效回应。习近平总书记之所以在新时代提出关于青年干部教育方面的系统性理论论述,同样在于回应与解决当前青年干部教育所面临的深层的、实际的问题。

一方面,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青年干部所面对的国际局势、社会现实已然与过往有了较大不同。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国力日强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潜在的风险,由此也决定了对青年干部教育培养的具体原则与方式也需要随之发生变化。面对更为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作为国家未来的青年人需练就过硬的本领,也需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总想过太平日子、不想斗争是不切实际的。”④立志做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N].中国青年报,2021-03-02(01).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当下的中国已然进入信息爆炸的多元价值时代。如何在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现实下培养和引导青年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正因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青年干部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培养和塑造一批能够坚守理想信念、始终做到对党绝对忠诚的青年干部是时代之需。

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干部教育论述的理论意义

(一)完善了马克思主义青年干部教育的理论体系

实践性、开放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也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得以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特性,在不同时代条件下、不同国家背景中展现出不同的样貌,不断从实践出发以实现自身的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提出了一系列关于青年教育的相关论述,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有关青年教育的理论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并进一步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的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既具理论价值、又具实践功能的有关青年干部教育的论述,为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与精神活力,是在青年干部教育方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二)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在青年干部教育方面的理论思考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与教育,也形成了注重青年干部成长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同志就曾论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他们最肯学习,最少保守思想,在社会主义时代尤其是这样。”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08.他从所处时代着眼,从青年人所具备的主体性特征出发,强调青年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当发挥的重要作用。邓小平提出“一定要真正把优秀的中青年干部提拔上来,快点提拔上来。提拔干部不能太急,但是太慢了也要误现代化建设的大事”②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184.,则进一步从社会主义建设与党员干部队伍结构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出发,将青年干部队伍的培养问题提升到现代化建设的高度加以考量。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站位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全新征程,承续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关于青年干部培养问题所作的相关思考,并将其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科学化。这一系列论述展现出共产党人的思考轨迹从社会主义发展建设问题到干部队伍建设、青年人才培养问题的逐步细化历程,折射出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与现实思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干部教育培养问题的探索形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最新成果。

(三)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青年干部的培养教育问题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进而将青年干部教育培养问题纳入到新时代党和国家建设的整体布局当中。故而,青年干部的培养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事关党的干部队伍结构合理性的问题,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发表的一系列有关青年干部教育的重要讲话,构建起完备的青年干部培养理论体系。讲话一方面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都是围绕我国当下在青年干部培养教育实践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的有的放矢的具体主张;另一方面,又具有深刻的理论思想性,都是在总结马克思主义经典著述、中国共产党历来实践的基础上着眼长远、聚焦未来的理论性思考。

正因如此,笔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干部教育发表的一系列论述已成为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成果,它标志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青年干部教育培养问题的理论认知达到了新的高度,表明党的建设理论以及干部队伍建设理论都获得了新的发展与优化,也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得到丰富与发展。

猜你喜欢

青年干部教育培养广大青年
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学好“三门课”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关于少数民族合唱指挥人才教育培养的调研——以湘赣黔部分地区为例
青年干部的定制“课堂”
浅论青年干部成长的“三性”锤炼
公务员教育培养链培训环节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构建
青年干部要有“四气”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建设探讨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