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4-16王洋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通化市支队梅河口大队

消防界(电子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密集场所隐患

■ 王洋 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通化市支队梅河口大队

消防工作一直是社会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人员密集区域的火灾隐患问题是维护民众安全的关键。消防员怎样尽快把人群撤离至安全区域,是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管的关键点,确保密集区域人员的安全也是消防工作的核心内容。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消防监督工作,能将消防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阶段,从而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文章对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人员密集场所消防事故发生的原因及特征

(一)火灾荷载大,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休闲娱乐的需求,绝大多数人员密集的场所尤其是公共娱乐场所,在建筑的室内装修设计中没有严格执行消防规范,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易燃材料,大大增加了火灾负荷;此外,绝大多数人员密集场所空间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很容易迅速蔓延,形成环绕式燃烧,并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容易造成人员中毒或窒息。

(二)用电量大,容易发生能源安全事故

人员密集场所为了照明、营造氛围等,必然会安装各种高温灯具、大功率空调设备,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和复杂的音频视频控制设备,并且这些场所大多营业时间较长,许多电路大都处于高负载状态。加之场所内导线负荷分布不均,未按电气安全操作规程架设电源线,且高温灯具安装使用不充分,未安装符合规定的电气熔断器保护装置,以及电气控制开关不符合安全要求,电气线路和设备随意连接和拉动等问题,很容易导致短路过载、接触电阻过大、漏电等,从而引发火灾。

(三)空间范围大,火源使用不当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绝大多数人员密集场所都设有厨房和锅炉房,如厨房和锅炉房中的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使用不当,都会引起火灾事故;密集场所内施工时使用的明火和电焊、气焊等操作工具,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也是引发火灾的一大隐患;某些餐厅为了营造气氛使用蜡烛等明火作为装饰,这也是引发火灾的隐患之一。

一般来说,人员密集的地方更容易发生火灾。因为大多数人员密集的场所都是商业场所,其主要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容易忽视安全方面的细节管理。不完善的消防管理体系和不完善的消防规范导致了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工作的巨大压力。此外,当火灾发生在人员密集场所时,由于人员密集场所缺乏基本的安全设备和消防设备不规范,很难控制火灾事故蔓延的速度。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事故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公共场所堆放的大量易燃易爆物品,对用火、用电、用气没有限制标准,工作人员缺乏消防意识等,都可能是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威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购物、娱乐、餐饮和住宿的消费需求急剧增加,相应的营业场所数量也显著增多。在这些场所中,因为装饰装修材料等因素,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和烟雾,有毒气体和烟雾的扩散不仅会严重影响人们疏散的视线还会伤害人们的呼吸系统导致窒息进而使人失去意识。并且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时,由于人员众多,极易发生混乱,严重时还会发生踩踏事故。一般来说,在人员密集场所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人身伤害,还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人员密集场所投资大,硬件设施和科技水平高,商品价值较高,一旦发生火灾,将直接给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社会稳定发展。

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监督力度

目前,我国消防部门没有严格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环境。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活动日益活跃,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员流动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消防部门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密切监督。但由于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工作人员数量不足,导致人员密集场所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此外,由于对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环境缺乏监督,使得这些地区火灾隐患也随之增加。人员密集场所防火监督工作量大,导致工作中容易产生一些疏漏,从而成为消防监督的隐患,这些隐患往往会成为火灾的诱因。

(二)缺乏自主防范管理意识

大部分人员密集场所的工作人员及负责人消防安全意识比较薄弱,且没有接受过规范的培训,从而造成消防知识的匮乏。此外,由于传统的消防监督模式导致相关人员认为消防监督工作只属于消防监管部门,与自身无关,长此以往造成了消防安全意识的淡薄。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的这种思想不仅会造成场所内消防安全制度的不健全,还有可能在火灾发生时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有些负责人还存在侥幸心理,同时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密集场所经营者的消防管理监督,忽视了各种消防安全隐患,使得场所内部充满消防隐患,更甚者在没有经过经消防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就自行拆除或停用了部分消防设施。此外,对消防设施的投入较少,火灾发生时救援设备不足、消防通道被占用、消防防火门失效等问题都会造成场所内火灾的迅速蔓延,导致人员生命安全和经济的巨大损失。

此外,由于自主消防安全意识的缺乏,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及员工在日常的经营中没有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和保养,部分消防设施老旧或者损坏,导致火灾发生时,火灾自动报警、烟雾控制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不能发挥其作用,这不仅给消防救援人员的行动增加了困难,还造成了更大的经济损失。

消防管理意识在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但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形成特定的消防管理工作意识,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负责人员在消防监管方面责任不到位,且消防安全监管意识不强,这就造成了日常监管工作的懈怠。消防监察工作并不仅仅是消防部门的责任,还需要场所负责人员的协助。

(三)社会单位对消防不够重视

社会单位消防工作的准备工作存在不足,尤其是在检查消防设备和周围治安巡逻方面。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投入,许多社会单位在购买消防设备时选择了一些劣质设备,此类设备如果用在消防救援中,不仅不会起到灭火作用,还会给使用者带来危险。一些人员密集场所各单位没有对电线进行合理、正常的铺设,非法用电和用火现象普遍存在。此外,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和电气设备的滥用进一步增加了人员密集场所的管理难度。比如影剧院、健身房等,有时会出现需要临时拉线、接线等操作,这些操作很可能会造成电源过载、操作不当等问题,一旦引发电气火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造成这些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单位对消防监督重视不够,许多社会单位认为火灾问题不容易发生,即使发生了也会很快得到控制,存在这种侥幸心理,难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

三、加强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管措施

(一)在人员密集场所建立消防监督系统

加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管体系建设,实施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管制度,准确定位消防监管方向。通过消防单位的积极规范和引导,明确消防监督的标准。严格做好防火监督,使负责的监督人员了解自己职责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加强控制管理,消防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监管控制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

(二)提高消防监督意识

为提高对消防监督工作的认识,需要按照我国有关行业标准履行消防监督职责,明确消防监督责任范围,对现有人力资源进行分类,划分人员密集场所为消防监督重点,并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确定人员密集场所消防设施的使用和配置情况,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防火措施的监督工作。

(三)加强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监管工作的目的是在事故发生前控制或者排除隐患,特别是在人员密集场所,一定要加强对灭火系统检查和维护工作,定期确定灭火系统质量是否合格,排除消防安全隐患。

处于人员密集场所的社会单位需要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学习,以便人员密集场所的员工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在人员密集场所安排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进行公开的消防安全课程的教育,让更多人参与火灾监控和消防宣传工作。

(四)构建强大的消防安全队伍

消防监督离不开消防安全队伍的建设。只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基础消防队伍,才能有效地为当地提供安全保障。建设一支强大的消防安全队伍应从人员和消防设备两方面入手。对于人员密集场所,应设立专门的消防监督点,随时指导当地的消防监督工作。并积极组织一些消防监督演习,让更多人意识到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大家共同监督基层消防问题,在全面培训专业素质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掌握预防消防安全隐患的方法,规避风险,消除人员密集场所可能存在的消防安问题。

(五)加大民众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消防知识的缺乏意味着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人们会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应对,无法清晰地思考和采取应对措施。面对危机,人们往往会感到恐慌,主要是因为缺乏消防知识。人员密集场所发生安全事故,人员对于消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人员疏散的效率。消防安全培训不仅可以让公众第一时间进行自救,还可以为后期的救援工作提供便利。因此加强人们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意识,可以有效提高人员的自救能力,有助于人们在遇到消防事故时更冷静地思考和判断。例如可以从日常工作入手,派发消防知识传单,或者通过宣传让民众关注相关公众号等,以此来了解更多的消防安全小知识。

(六)制定火灾隐患整改机制

完善消防社会化体系,启动重大火灾风险评估论证机制,是消防监督工作的理论基础。定期检查人员密集场所的紧急出口配置,重点检查各种装置的匹配和火灾报警系统的操作,运用行政处罚杠杆对重点、难点火灾隐患进行评估论证,是加强消防防控的重点。

鼓励和支持社会建立消防培训机构,开展消防网络教育,规范消防机构资质和审批,是提高火灾整改机制的一种手段,同时要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和专业资质考核,这样才能提高整体水平。完善奖励机制,奖励为消防工作做出贡献的人员,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火灾隐患,并以“119 消防奖”的形式加强火灾隐患监察力度。

四、结语

简而言之,在人员密集场所会存在很多火灾风险,因此消防安全监督工作很重要。然而,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和管理工作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度。消防监督人员要勇于创新,为降低火灾发生率,积极探索新方法,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才能保护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监督工作意义深远,在日常生活中,做好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对地区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人员密集场所消防监督工作具有复杂性,因此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保障地区的安全。监督人员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促进消防安全工作,只有相互制约、相互配合,才能构建完善的社会消防监督管理体系,从而确保场所的消防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密集场所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耕地保护政策密集出台
密集恐惧症
听的场所
远离不良场所
恋爱场所的变化
欧盟等一大波家电新标准密集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