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高油酸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2-04-16刘建斌张红艳纪冰祎王艳霞齐建英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22年5期
关键词:油酸辽宁花生

付 明 ,刘建斌 ,张红艳 ,纪冰祎 ,王艳霞 ,霍 仑 ,齐建英

(1.辽宁省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建设工程中心,沈阳 110003;2.义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100;3.兴城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辽宁 葫芦岛 125199;4.绥中县农业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葫芦岛 125200;5.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阜新 123100)

花生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经济作物, 是油脂、食品、蛋白质提取、医药保健品开发、化工产品、加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基本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2]。 辽宁省花生种植面积保持在28 万hm2左右[3],主要集中在葫芦岛、锦州、阜新等辽西地区,在辽河平原区、辽南丘陵区及辽东丘陵地区也有零散种植。 辽宁花生种植品种较多,尤其高油酸花生品种因其具有货架期长和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等优点而深受加工企业和消费者青睐,是全球花生产业发展方向[4]。因此,有必要提升高油酸花生生产技术水平,促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发展壮大。

1 辽宁高油酸花生生产现状

目前,辽宁花生种植品种主要包括白沙1016、阜花系列、锦花系列、连花系列、铁花系列和国内其他省份选育的新品种。其中,白沙1016 占全省花生总面积的50%左右。 近年来,高油酸花生(油脂脂肪酸成分中油酸含量高的花生)受到关注,加之加工企业的需求增加和出口贸易的发展,辽宁部分花生主产区正由普通花生种植向抗氧化性强、脂肪含量低、口感较好、耐储存的高油酸花生种植转变,高油酸花生逐渐成为我国当前花生种植的主推品种类型。

2 辽宁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要点

2.1 地块选择

高油酸花生高产田对地块要求较高,应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中等以上肥力地块,土质以沙质壤土或轻沙壤土为宜,产地环境符合NY/T 855 要求。 尽量避免重茬、连作,但可与禾本科作物或薯类作物轮作,这样利于保证高油酸花生的纯度和品质。

2.2 机械整地

提高机械化水平,节省人工作业成本,是实现高油酸花生栽培节本增效的重要技术途径。 目前,全省花生主产区已大面积实施秋季耕翻或深松,然后利用联合整地机进行旋耕整地镇压作业,早春顶凌时耙耢镇压保墒。 对于秋季未耕翻的地块,需在春季除净残茬,起垄和合垄时要平整好地表。 每隔3~4 a 深耕1次,作业深度25~30 cm。 通过秋季翻耕、深松等耕整地作业,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为高油酸花生的高产高效奠定基础。

2.3 施足基肥

每667 m2施用腐熟农家肥3 m3或生物有机肥50 kg 以上,配施尿素 10~15 kg,磷酸二铵 15~20 kg,硫酸钾8~10 kg 及适量微肥。施用商品有机肥应符合NY/T 525 要求。

2.4 品种选择

依据区域自然资源状况、栽培管理水平和市场加工需求,应选用油酸含量在73%以上、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比值≥9、 良种纯度≥98%、 原种纯度≥99%、发芽率≥80%、产量潜力大、综合抗性好并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的优质高油酸花生品种,如冀花18、冀花 11、花育 51、花育 655、花育 664、花育 963、花育965 等。

2.5 种子精选

播种前 10~15 d 晒种 2~3 d, 剥壳前选择整齐一致的荚果,剔除破损、虫蛀、发芽、霉变果和大小果。 剥壳后选择整齐一致、无损伤、色泽鲜艳、无裂痕、无油斑的种仁用作种子, 以保证出苗率, 降低苗期病虫害概率。 做好发芽试验,即选用100 粒种子,浸泡6~8 h 后,在 24~27 ℃条件下使其发芽,2~3 d 后测定发芽率。 应保证发芽率在95% 以上,以确保田间出苗整齐。

2.6 种子包衣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栽培需要, 选择高巧、卫福、苗苗亲、芸天力等适宜药剂。按照说明书要求进行拌种或种子包衣,以提高种子防病、抗旱、抗寒等能力。 拌种或种子包衣方法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

2.7 栽培模式

可采取大垄双行地膜覆盖、膜下滴灌或浅埋滴灌等适宜本地区花生生产的栽培模式,用覆膜播种机一次进地作业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起垄、喷洒除草剂、铺设滴灌带、覆膜等多道作业。 应保证膜、带紧贴地面,四周压土紧实,滴灌带迷宫面朝上。浅埋滴灌的滴灌管应埋于两行花生中间土下5 cm 处。

2.8 机械播种

在土壤墒情适宜、5 cm 地温持续5 d 稳定在18℃以上便可播种。要重点关注“倒春寒”对高油酸花生的影响,防止低温烂种现象的发生。 采用精量播种机播种,播深3~4 cm,保证下种均匀,深浅一致,种肥隔离,覆土严密,播后适度镇压。 地膜覆盖栽培可提前5 d 播种。

2.9 适宜密度

双粒播种,株距 14~15 cm,每 667 m2保苗 1.5 万~2万株;单粒播种,垄距 85~90 cm,垄面宽 60~65 cm,垄高10~12 cm;垄上播种两行,小行距 35~40 cm,株距 8~10 cm,播种深度 3~4 cm,每 667 m2保苗 1.3 万~1.8万株。

2.10 田间管理

播种后检查地膜有无破损,及时用土盖严。 及时引出顶膜困难的幼苗,发现缺苗及时催芽补种。 进入花针期和结荚期时,如遇干旱应及时灌溉,如遇大雨则需及时防涝。进入盛花期时,观察花生田间整齐度,剔除杂株。

2.11 肥水调控

一般来说,足墒播种后幼苗期需水量不多,且适当的干旱条件利于蹲苗、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提高植株抗旱耐涝性。开花期和荚果膨大期是花生需水的敏感时期,此时如果遭遇干旱应及时小水轻浇,有条件的地块可采用滴灌方式。 如雨水汛期田间积水,则需及时排涝,以防洪涝渍害。

根据种植地区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目标产量来确定氮磷钾肥料配比和施肥水平,适当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初花期至盛花期追施速效肥料和微肥,实施膜下滴灌的地块可根据花生需肥规律适时适量水肥一体化追肥。在花生生长的中后期可根据作物长势喷施叶面肥,667 m2喷施叶面肥2%尿素水溶液+0.2%磷酸二氢钾水溶液 50~60 kg,连喷 2~3 次,每次间隔5 d,这样可以达到保叶、保根、延长顶叶功能期的目的。 对于叶片变黄的地块,应加喷叶面肥2~3 次,以防止花生生长后期脱肥早衰。

2.12 病虫害防控

高油酸花生的主要病害为根腐病、茎腐病、白绢病、叶斑病等,虫害主要为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蓟马、棉铃虫等地上害虫。花生叶部病虫害应做到早防早治、统防统治。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粉剂(巴斯夫百泰)可防治叶斑病,20.67%恶酮·氟硅唑乳油 (万兴)、40%百菌清悬浮剂等可防治疮痂病,40%乐果喷雾可防治蚜虫。 所有药剂均须按说明使用,以防发生药害。

2.13 收获储藏

适时收获是保证高油酸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节。 每年9 月中旬,当茎叶变化、中下部叶片脱落、地下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壳清晰、果壳内壁出现黑褐色斑块时,便可收获,尤以机械化收获为宜。机械化收获前,需及时清理果箱,以防茎秆、碎叶、果壳等相互混杂,进而降低花生纯度。花生机收挖出后,应选择连续晴朗的天气,将花生均匀平铺于地面加以晾晒。 以花生秧晒干为标准,此时方可使用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摘果。 高油酸花生在收获、摘果、晾晒、贮藏等过程中要分别操作,以便剔除杂果、杂仁。

荚果含水量降到10% 以下时,方可入库贮藏。贮藏高油酸花生的仓库要做好防虫、防鼠工作。 荚果不能接触地面, 应与仓库墙面保持20~22 cm 的间隔距离。务必保持室内干燥,严防霉变及黄曲霉毒素污染,保证高油酸花生的良好种性和商品性。

2.14 废弃物处理

花生收获后,应及时去除埋在土里的残膜和花生秧上的残膜, 并实施无害化处理或回收循环利用,保障花生地膜的田间回收率大于80%。 对于实施地膜覆盖的种植地块,花生秧可直接秸秆还田,而对于未实施地膜覆盖的地块,可将花生秧用作畜牧饲草料。

3 结语

目前,辽宁高油酸花生种植面积和产量呈现上升趋势,高油酸花生已成为辽宁主栽油料作物之一。 采用合理配套栽培技术,是提升高油酸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集成全程机械化、地膜覆盖或膜下滴灌(浅埋滴灌)、播种保全苗、肥水调控、病虫害防控等综合技术,有助于实现高油酸花生高产高效的栽培目标。

猜你喜欢

油酸辽宁花生
掏花生
辽宁之光
花生中的翘楚――高油酸花生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辽宁舰
到底埋在哪棵树下
花生去哪儿了
HPLC-ELSD法测定丽水薏苡仁中甘油三油酸酯的含量
油酸酰胺去除蓝藻水华的野外围隔原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