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双导师制”下育人路径探索及模式构建
2022-04-16冯智春李安平王金虹白赟闫娟娟
冯智春 李安平 王金虹 白赟 闫娟娟
进入21 世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医药企业也以此为契机得到了飞速扩张,迎来了对医药营销类人才需求的持续井喷,但在医药营销类人才大量紧缺的环境下,由于医药行业的特殊性与限制性,医药营销类人才的供需之间的鸿沟进一步拉大。在上述背景之下,医药类院校开始寻求通过各种方式的校企协同来展开营销管理人才的“订单式”培养,其中“双导师制”育人模式进入了部分院校的视野。本文聚焦于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校企合作“双导师制”项目,对其在任务设置、制度建立、管理模式、融合过程、成果共享等方面的探索过程和经验加以总结,以期对今后医药类院校的的“双导师制”模式构建提供一定参考和启示。
1 文献综述
结合我国国情的对“双导师制”育人模式的探索,大体从以下几个角度展开。
1.1 关于“双导师制”的概念界定
自2009 年全面推行“双导师制”以来,因国家未出台具体学科专业“双导师制”的实施标准,也没有如何实施“双导师制”的人才培养具体相关执行规范,导致高校对“双导师制”的解读、理解、执行存在较大差异,整体上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谢元敏[1]指出,“双导师制”是指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由校内理论导师和校外实践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学术研究和社会经验积累。郭熠倩[2]在其研究中指出“双导师制”是以高等学校教育为主,以公司企业项目指导为辅,需要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承担的人才培养人物。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双导师制,单文周等[3]指出双导师制的本质是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他们以引领指导的导师身份,与学生即“准学徒”建立师徒关系;企业导师与学徒以“结对”方式进行技艺传授,学校导师与学徒以集体教学方式进行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学校导师要深入企业学习,而企业导师也要深入学校学习,双方互帮互助、协同培育学徒。
1.2 关于“双导师制”运行中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然而,在双导师制的实际运行层面,各高校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阻碍,在这里笔者援引医学概念,将这些问题分为“构造性问题”和“功能性问题”两种,对现有文献进行论述。
其中“构造性问题”是指在对“双导师制”模式进行顶层设计时业已存在的缺陷,通常与社会环境及学校制度相关,依靠导师或学生个体的努力无法避免。包括对于导师——特别是由于校外导师在任用和选拔过程中不够严谨,聘用标准差异大导致的校外导师水平参差、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4],课程体系和实践内容相对企业需求严重滞后[5],校内外导师配置不尽合理,双导师制保障机制缺失等。
“功能性问题”则对应那些在导师制实际运行层面,由于导师及学生的主客观因素造成阻碍,影响机制正常发挥的具体问题。包括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沟通、无法融合,校内导师存在重理论而轻实践、急功近利等学风问题,校外导师存在指导水平参差不齐且指导时间分散等问题,学生对企业导师重视程度不够,对实践创新缺乏应有的想法和意识。
究其原因,不同的学者也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石卫林等[6]将双导师制运行困难原因总结为组织内的激励不相容和组织间的资源冲突与缺失;杨超等[7]将双导师制建设中的主要困境归因于“三重矛盾”:即学术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矛盾、教育内部发展规律与外部发展环境的矛盾以及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矛盾。
1.3 关于双导师制的模式重构和策略优化
针对“构造性问题”,需要对双导师制进行模式的重构。如杨超等[7]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提出,“双导师制”建设中各首要利益相关主体利益博弈、矛盾及现实问题的化解,需要构建有效的协同机制。协同机制并非仅仅是政府、高校、企业行业部门、校内外导师和硕士生等利益主体活动的简单叠加,而是各主体之间的资源整合、相互依赖形成联合效应。石卫林等[6]结合代理理论,提出学校或企业只有设计能够使得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机制,才可能使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产生最有利于委托方学校或企业的行为。朱健等[8]采取了双师型师资建设和实验实践平台建设双管齐下的做法,对对课程教学、实践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进行了系列改革。
而针对“功能性问题”的解决,则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策略优化。例如李晓枫[9]倡导的“CDIO”模式——在课程教育体系中可对教学项目进行难度界定,复杂的教学项目可进行拆解,由学生自主完成,以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高辉等[10]提出了“双融合,双导师”模式,即通过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推动核心能力培养;建设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实施“双导师”三技能(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拓展金额能)考核,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等具体方式,推动双导师制落实。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目前关于“双导师制”的主流研究存在着如下局限性:
(1)作为研究对象的“双导师制”多存在于研究生教育或职业教育阶段,难以对本科阶段的“双导师制”形成理论指导和借鉴意义。
(2)针对理论层面的研究和探讨虽然很充分,但涉及到具体的实践层面,做出实际探索和运行的案例寥寥无几,并且时间跨度较短、项目评估和结果追踪方面均有所欠缺。
(3)不同文献涉及到的学科专业范围跨度较大,并且和各自学科特点结合较深,无法普适。针对营销类专业,特别是医药院校的营销类专业“双导师制”探索还存在着巨大空白。
基于上述情况,本文将围绕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的“双导师制”校企合作项目,对医药院校的营销类人才培养模式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研究,对我国医药行业的内涵发展和人才培育起到一定启发作用。
2 项目背景
山西中医药大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学院成立于2011年,前身为医药管理学院,设有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健康服务与管理三个本科专业。成立之初,学院就明确了“特色发展”的发展路径,并创新性地聘请山西本地龙头医药企业——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的董事长李安平为院长,为日后的校企合作互惠共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学院从2014 年开始了以“导师制”为契机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探索,并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14—2015 年)。
这一阶段学院与振东集团为首的企业展开了一系列校企合作活动的探索与尝试,包括邀请企业高管进校园讲座的“知行讲堂”,组织企业员工与校内教师进行“课程共建”,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改革,定期举办校企研讨会等。这一阶段的校企合作虽然仅停留在理论交流层面,且并未形成完整系统的体系,但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和良好的师生反馈,也为今后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导师制”阶段(2016—2017 年)。
经过前期的初步尝试与磨合,学院与振东集团对校企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的这一次思路达成了共识,并于2016 年11 月开始启动了第一届山西中医药大学医药管理学院-振东集团“导师制”联合育人项目。这次项目制定了《医药管理学院振东集团校企合作“导师制”实施方案》,在市场营销专业三年级的100 多名学生中尝试推广,同时正式聘请振东集团的60 名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在学业、专业、职业等方面予以一对一指导。
如上所述,“导师制”项目运行了两期,在这一阶段中,“导师制”的执行主体正式上升到学院层面,并给出了具体的项目框架及指导。“导师制”项目是校企合作方面的一次创举,从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人才综合培养等方面来看也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与企业导师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导师对指导的具体目的和内容不够明确,部分学生对项目缺乏积极性等。
第三阶段:“双导师制”阶段(2018 年至今)。
在第二阶段的尝试和探索基础之上,学院经过总结经验,反思教训,认为要想充分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必须先通过校内老师建立起企业导师—学生间的沟通桥梁,同时跟进整个项目进程,实现“理论+实践”双管齐下的育人之路。因此,“双导师制”的校企合作育人理念被首先提出,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一步步完善。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这一阶段的具体过程。
3 框架构建
学院对以往导师制存在的薄弱环节和运行障碍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采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了解了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学生的意愿和诉求[11],将“导师制”校企合作育项目升级优化为“双导师制”项目,并进一步构建、完善了该项目的总体框架,具体见图1。
图1 “双导师制”育人模式总体框架
3.1 任务导向,明确能力提升路径
项目以学生专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为总体目标,设计了“双导师制”的五大任务模块:一是课题研究,由学生和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共同组成科研小组,针对专业领域内的热点课题进行研究;二是论文撰写,即在两位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完成至少一篇科研论文,并尝试发表;三是读书交流,即由校内导师或企业导师推荐专业书籍,组织学生们在一定时期内展开精读,做好读书笔记并交流研讨;四是顶岗实习,按照前期收集的学生志愿,为其安排适合的实习岗位及方案,由企业导师亲自指导;五是营销大赛,由企业策划并组织营销实践大赛,学生通过参加比赛体验销售产品的过程,并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销售实践中。
以上五大模块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在项目过程中渴望获得的各方面能力提升——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科研能力以及将知识融会贯通、内化于心的能力,同时很好地将学生、学院和企业三方的利益结合在一起,这一点将在后文的“成果共享”部分展开论述。
3.2 制度保障,强化各方约束机制
在文献研究和前期实践经验中可以得出结论,涉及到校企双方的“双导师制”项目要想得到长期发展运行,必须设立相应的制度或措施加以约束[12-13]。因此学院和企业共同成立了“双导师制管理小组”,负责与“双导师制”项目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方案的制定以及项目运行中的监督和检查。管理小组成立以来,出台了与项目各环节、各模块密切相关的一系列制度方案,这些制度有些涉及到校内/企业导师的遴选、管理、和评价,对导师的筛选条件、工作职责、评价标准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有效地保障了导师的指导质量;有些涉及到“双导师制”学生的选拔、考核和管理,特别是与学团部门协商,将“双导师制”项目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在评优、奖学金评选等方面对“导师制”学生予以适当倾斜,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有些制度涉及到了五大任务模块的具体运行和管理,保证这些模块的设计意图能够落实,而非流于形式。将“双导师制”的顶层设计意图以制度形式确立、落实是一项重要变革,它标志着“双导师制”项目在学院的常态化、正规化演进逐步完成。
3.3 联动管理,控制项目实施过程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开展,学院以“双导师制”为纽带,构建多方联动的管理模式。具体做法为构建“以本科生双导师制为纽带,校内导师主导,企业导师辅助,辅导员配合,高年级本科生参与”“五位一体”的成长指导体系,合力实现全员育人。学院全面负责顶层设计,通过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和经验交流研讨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时下移管理重心,充分调动校内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探索实现形式,创新工作模式,细化导师工作要求,加强师生管理;企业导师按照工作职责指导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和自身工作实践确定指导方式,明确指导计划并实施;辅导员从旁协助,从不同角度开展工作,及时做好导师班学生的心理建设和疏导。在管理过程中,各方主体积极沟通,妥善分工,各司其职却又互相交叉,保证了项目的全方位顺利推进。
3.4 深度融合,保证项目全息渗透
为了避免以往校企合作经验中出现的纸上谈兵的纯理论式做法[14],体现计划的针对性以及人才培养的目的性,真正达到“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践”的最终目的,除了项目包含的五大模块的任务之外,还配套有面向项目外综合实践课程培训、企业专业知识讲座、寒暑期企业现场观摩实习等,让学生在具备了充分的理论知识积累和全息的系统职业认知基础上,亲身参与到企业的生产管理实践中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实践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再通过自身的实践经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项目给每位学生配备了专用的笔记本,鼓励学生在观摩实习期间内记录下自己每天的工作心得,两周的实习期间虽然短暂,但学生回顾自己的笔记时能够看到日积月累的成长。
如果说顶岗实习是由企业导师带领下的实践,营销策划大赛则是由方案设计开始完全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的实践活动。具体形式为由企业方提供产品及宣传物料,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促销方案的设计及执行,为期一个月,再由企业根据学生的促销业绩进行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会直面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并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竞争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压力。通过活动,不仅能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和能力,也能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职业的感知和体会。
3.5 成果共享,实现多方利益接合
在以往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双导师制”项目难以落实、推进的主要原因在于各方利益诉求不同,难以形成协同效应[15],作为企业来说,项目培养出的人才无法直接为企业所用,也无法贡献对企业有意义的任何产出,自然无法调动积极性。任务导向下的“双导师制”为这一痛点形成了一条解决路径,即把为企业贡献产出本身作为项目任务的一部分[16]。通过本项目,学生在培养了综合实践能力,个人素养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业知识日趋丰富,就业竞争力加强;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评价提高,社会满意度提高,同时实验实训资源得以整合,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作为导师,有利于开展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同时提升导师自身教学科研水平和业务能力水平;作为企业,深度参与到未来雇佣者的培养过程中,可优先遴选并养成一批属于企业自身的高质量人才后备军,大大降低企业人才培养的成本,提高了人才的质量。
4 评价与展望
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才和岗位的争夺态势日趋严峻的大背景下,通过展开“双导师制”校企联合人才育成的探索性实践,不仅实现了高校学生由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也有助于培育出了一批符合社会发展服务要求的高素质、强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是高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改革路径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本项目,本科生科研成果数量、学院就业率、毕业生薪酬水平、用人单位满意度等指标均获得大幅提升,可以说初见成效。但作为学院乃至学校的一项中长期规划,本项目还有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良:首先是扩大影响,积极主动与省内外的其他优秀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其纳入项目规划中,最大限度拓宽项目实现渠道和影响力;其次是进一步完善具有项目特色和独创性的教学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校企联合课程开发、教材编制和实践教学方案的细化和完善等;最后是尝试进行成果转化,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以发挥,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