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医学科普的有机融合

2022-04-16吴思娴褚志文陈秋竹赵洁平许文明秦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华西入户志愿

吴思娴 褚志文 陈秋竹 赵洁平 许文明 秦朗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新时代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广大基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与此同时,基层人民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1-3]。健康中国战略要求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民共建共享,但在广大基层地区,人们的健康知识仍然薄弱、健康观念仍然落后、对健康的认识仍存在不准确、不深入的问题,这限制了健康中国战略在基层地区的推进。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意识、培养基层群众养成良好的健康观念和健康的生活习惯、做好疾病的一级、二级预防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然而,我国对于医学科普工作的开展较为滞后,特别是对于基层地区的科普宣传和教育较为薄弱[4-6]。将医药学生志愿服务与基层医学科普的结合是一种新型的基层健康科普方式,该方式通常依托于高校,以医药专业大学生为主体进行基层科普工作。一方面,该方式能有针对性的提高基层地区人民的健康观念,做到定点帮扶;另一方面,该方式能培养医药专业学生“知行合一、求实创新”的品格,培养学生形成“大情怀、大视野”[7-9]。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以四川省岳池县红朝门村、简阳市新乐村为基点,对两村健康现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在提高团队建设水平的同时创新性地提出了“讲干结合”基层医学科普理论及方法,并在两地进行了积极地实践,为医药大学生志愿者基层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模板。

1 以四川省两村落为例调研基层医学科普现状

1.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四川省岳池县红朝门村和简阳市新乐村的村民。团队成员于2017 年12 月至两村进行了入户调研,对村落的人口构成、年龄分布、文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考察。并于2017 年12 月—2019 年8 月入户对两村的村民随机抽样进行了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均为两村的农民,年龄为40~80 岁。

1.2 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初步了解两村的医学科普现状。问卷填写主要采用两种方式:(1)向调研对象发放问卷,由村民自行填写;(2)由团队志愿者和调研对象一对一沟通,帮助没有自行填写能力的村民完成问卷。问卷完成后现场回收,调查组成员根据问卷填写要求筛选出有效问卷。

1.3 两村健康需求的分析

通过入户调研及与驻村干部沟通等形式收集了岳池县红朝门村和简阳市新乐村村民的健康状况,结果显示两村村民对以下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可能有较大的需求:(1)高血压;(2)糖尿病;(3)眼部疾病。这为本团队后续的医学科普内容提供了依据和方向。

1.4 基层医学科普现状分析

对岳池县红朝门村和简阳市新乐村两贫困村的调研结果主要反映出以下三点问题:(1)基层群众卫生健康观念较为落后,卫生习惯较差;(2)基层群众获取正确医学知识的渠道较少,对于很多常见慢性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3)缺少基层医学科普志愿团队的长效科普服务。

2 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为例总结基层医学科普团队构建模式

本团队依托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成立以来,志愿者参与医学科普服务累计600 人次,服务时长总计达6 000 小时以上,表现出良好的积极性和极为浓厚的热情。团队志愿者在2017 年11 月—2020 年1 月间累计前往四川省岳池县红朝门村和简阳市新乐村18 次,服务村民1 000 人次以上,测量血压600 人次以上,发放自制合理用药、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防治等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手册上千份;此外,志愿者团队针对学龄儿童讲授医学科普课累计超过100 课时,共计130 多名儿童参与了科普课。由于团队志愿者覆盖华西药学院、华西口腔医学院、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等五个学院,管理较为复杂,为减少人力物力,团队创新性的提出了如下志愿者管理模式——分级管理,二维分布。

2.1 以分级管理模式构筑基层医学科普实践团队

分级管理模式即由团队核心成员负责志愿服务组织的总体运行,人员相对固定,有一定任期。同时,团队通过面试等方式选拔志愿者小组组长,组建团队的二级结构。而后拟定志愿者招募标准及要求,并由志愿者小组组长于线上或线下面对四川大学全校招募符合要求的志愿者,组建志愿服务团队,见图1。志愿者的学业阶段为本科到博士不等。志愿团队组建完成后开启线上线下双向培训系统。

图1 分级管理模式示意图

为优化志愿者的筛选及专业培训、提高团队的知名度、增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8],本团队在基层医学科普实践之前,均利用打造好的新媒体矩阵进行线上线下三维宣传(一维:官网、公众号推送;二维:海报、手册发放;三维:动员大会、出征仪式),在志愿服务团队构建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以二维分布模式协调基层医学科普实践团队分工

“一维分布”即线上培训由本团队核心成员发布培训内容,由志愿小组组长培训组员并反馈培训结果及疑惑。而后于每月一次的线下培训中反馈问题,并邀请专业指导老师解决问题,再次强化培训。从而使志愿者熟悉基层医学科普工作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从而真正走进基层群众的心中,使科普成果落地,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维分布”即依据志愿者特长构建志愿者团队的任务分工体系,精准到个体,打造任务组别和科普入户组别二维管理模式,其中任务组别指不同专业的志愿者对接不同科普任务,见表1。例如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志愿者对接“禁毒防艾”科普宣讲任务、华西药学院的志愿者对接合理用药宣讲任务等;科普入户组别即抵达基层后由一定人数的志愿者组成科普宣讲小组,分组入户宣讲,各司其职,以达到精准化、个体化宣讲的效果,以36~42 名志愿团队为例:

表1 志愿者医学科普实践分工模式示意表

3 以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志愿服务团队为例总结基层医学科普方法创新

为进一步增强基层医学科普效果,本团队提出医药学生志愿服务融入基层医学科普宣讲的新理念——“讲干结合”式基层医学科普宣讲,即医药专业志愿者在进行基层医学科普宣讲的过程中做一些“义工式”志愿服务,例如为村民量血压、打扫家庭卫生等。通过切实的行动拉近志愿者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从而使基层医学科普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讲干”结合的方式可提高医药学生的劳动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进一步加深医药学生对基层健康现状的认识。下文以“两讲两干”为例阐述本团队在基层科普宣讲方式上进行创新的成果。

3.1 普及化课堂宣讲

3.1.1 村民课堂

本团队于2019 年内面向村民开展普及化课堂宣讲4场,主题包括“禁毒防艾科普”“阿尔兹海默症科普”“高血压科普”及“科学认识孤独症谱系科普”。普及化课堂宣讲的核心即为“普及”和“互动”,旨在以简洁易懂的语言达到最大化的科普宣讲效果,同时在宣讲的同时为表现优秀的村民赠送小礼品,以实现与村民的良好互动、增加医学科普的效果。

3.1.2 扶智课堂

本团队于2019 年内面向留守儿童开展医学科普相关内容的扶智课堂30余节,主题包括“禁毒防艾科普”“青蒿素的故事”“疫苗与孤儿药”以及“基因科普”等。每节课堂后设计相应的小组专题活动,以手抄报、写诗、绘画、手工等多种形式加深儿童对科普内容的认识。

3.2 精准化个体宣讲

3.2.1 志愿者宣讲

本团队于实践活动出发前准备5 项宣传手册,分别为“禁毒防艾”宣讲手册、合理用药宣讲手册、高血压科普手册[10-12]等。在入户宣讲的过程中,精准地根据每一户村民的实际需要宣传相应的科普知识,弥补基层医学科普的空白领域,引导村民正确而科学地认识问题,并以志愿者的切身行动弘扬社会正能量。

3.2.2 扶智儿童专题活动

为进一步加强面向扶智儿童的医学科普效果,本团队开展扶智儿童专题活动,下设“禁毒防艾”“阿尔兹海默症”等多个主题[13-17]。以“禁毒防艾”主题为例:以“禁毒”和“防艾”为宣讲主题,对当地儿童和青年展开宣讲,通过科普毒品和艾滋病相关知识,遏制青少年误入歧途,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同时在禁毒防艾专题课堂后,带领小朋友们自己创造“禁毒防艾”宣传手册及相关调查问卷,并带领当地扶智儿童们与志愿者一起入户宣讲与调研,由他们负责宣讲“禁毒防艾”相关内容,激发医学化扶智的内生动力。

3.3 义工式服务

在入户宣讲的过程中,志愿者会进行一些义工式服务,如主动为村里的孤寡老人擦电风扇、打扫卫生、清洁厨房等,同时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的常态家庭,志愿者带领小朋友们一起打扫卫生、整理家务。志愿者在宣讲的过程中也会为当地村民免费测量血压,结合血压测量记录表,记录村民血压变化情况并向村民反馈健康状况。志愿者以切实行动宣传卫生健康的重要性,以切实行动拉近与村民之间的距离,,加强基层群众的信任感和认可度,达到宣讲效果最大化。

4 展望与总结

根据此前在四川省岳池县红朝门村和简阳市新乐村开展的医学科普工作,本团队为丰富未来基层医学科普工作做出了如下展望:(1)加强对基层医疗不易筛查的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抑郁症等的科普;(2)根据基层实际情况,不断摸索出适合基层、易于基层群众理解的科普方式,如话剧、小品、歌曲等;(3)以墙绘、村委会墙报等长期固定的宣传方式进行科普宣传。

最后,本团队通过三年的基层医学科普实践,梳理出图所示基层医学科普实践经验,见图2。此模式可供各医药院校复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改良,充分将医药学生的力量融入基层医学科普之中。

图2 基层医学科普实践模式图

猜你喜欢

华西入户志愿
敬告作者
以志愿,致青春
敬告作者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敬告作者
盗窃罪中关于“入户盗窃”的认定
志愿中国
冬夜听雨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
西平县谭店乡开展计生“十入户”活动